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2611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docx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4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

第24讲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

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

考查频度

必考

加试

1.“蒸汽”的力量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2)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4)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

(5)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

b

b

c

 

 

b

b

(2016·4月,18)考查近代大工厂制度的创立

(2017·4月,19)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015·10月,20)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2015·10月,29)综合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次2考

4次2考

2.走向整体的世界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

(3)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

(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b

b

b

c

(2016·10月,22)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2016·10月,21)考查本茨的发明

(2015·10月,29)综合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次1考

4次1考

4次1考

考点一 “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

[梳理·基础知识]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b)

前提: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项目

获取方式

资金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海外贸易

市场

(国内)圈地运动;(国际)海外扩张——直接原因

劳动力

圈地运动

技术

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二、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b)

1.开始: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提高了纺织效率,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新阶段

(1)动力革新:

1782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依赖;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有力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改进,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蒸汽时代。

(2)交通运输: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以蒸汽机做动力,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

(3)扩展:

1825年以后,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开展,如美国机床工业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推动世界工业化进程。

3.完成标志: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三、(加试)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b+)

1.政治方面:

进行民主化改革,通过议会制度改革,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经济方面:

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确立自由贸易为国策。

3.法制方面:

进行法制化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4.外交方面:

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迫使全世界为英国的商品打开门户。

5.文教方面:

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极大推动了英国经济发展。

四、(加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b+)

1.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史论要点]随着机器手段的变革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英国初步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在此期间,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

民主化改革为其提供了政治保障,法制化建设为其扫除了发展的障碍,维护了自由主义的原则等,因此要全面认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五、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

1.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形成标志:

19世纪中期,日本“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亚、非、拉的多数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①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②技术条件——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国际间的人口和资本流动,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③重要保障——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1)成熟标志:

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2)影响: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知识图示] 工业革命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图示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加试)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

史料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即“看不见的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1824年,英国与普鲁士签订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1834年颁布《济贫法修正案》,维持了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

1852年,英国议会发表原则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读史用史]

(1)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经济体制方面的创新是什么?

提示:

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2)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门户。

体现其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采取的什么举措?

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对外推行“炮舰政策”。

强制推行自由贸易,为英国工业生产开拓市场。

要点二 (加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史料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识图解史]图示①处显示英国是世界贸易的发起点和中心地。

图示显示怎样的直观信息?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不仅拥有广阔的原料产地,而且拥有广阔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居于这个世界市场的中心。

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等。

[精练·选考题组]

【例1】细化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017·浙江4月选考)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

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手摇纺纱机 ②骡机 ③飞梭 ④水力织布机

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后正确的顺序排列是③①②④。

答案 B

练1细化考查工业革命进程中重大发明

(2016·浙江4月选考)有学者指出:

“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

”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  )

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

B.推行标准化生产

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

D.创制水力织布机

解析 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大工业诞生的同时,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诞生。

故选C项。

答案 C

练2考查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2016·全国课标Ⅱ,33改编)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

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解析 题干数据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但也导致了工业污染严重、城市环境恶化、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等情况的发生,故选A项。

答案 A

练3数据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2015·浙江10月选考)下表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  )

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变化表(单位:

万台)

年份

1813

1820

1829

1833

1850

1861

台数

0.24

1.4

5.5

10

25

40

A.改变了世界格局B.密切了国际交流

C.完成了城市化进程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解析 材料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机器数量的增加。

这一变化与世界格局的改变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这一变化与国际交流的密切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这一变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完成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棉纺织业机器数量的增加,直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故D项正确。

答案 D

【例2】(加试)再现情景考查英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举措

(加试题)(2017·湖州高三期末)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严格限制受助范围和资格,规定穷人不得无条件接受施舍,而要以相应劳动来换取。

这说明该法案(  )

①有助于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②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使无产阶级地位大大提高 ④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根据材料“《济贫法修正案》”,有助于推动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故①正确;根据材料“《济贫法修正案》……穷人不得无条件接受施舍,而要以相应劳动来换取”,以法律的形式,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故②④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无产阶级权益的保护,故③错误。

答案 B

练4(加试)图片考查英国“世界工厂”表现

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

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首届世界博览会展出的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②。

答案 C

考点二 走向整体的世界

[梳理·基础知识]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b)

前提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条件

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金

大量的资本积累为新兴工业部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技术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原因)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b)

1.开始标志:

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2.发源地和中心:

美国和德国。

三、爱迪生、贝尔、本茨和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b)

发明人

国别

时间

发明

影响

爱迪生

美国

1870年起

钨丝灯泡,改进电话、电车、留声机等

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贝尔

美国

1876年

电话

卡尔·

本茨

德国

1893年

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开始生产四轮汽车

推动交通领域的革命及石油工业的发展

莱特

兄弟

美国

1903年

设计制成的第一架飞机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2.原因分析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生产,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

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发展。

(3)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亚非拉国家,工业

生产则集中于工业化程度高、科技先进的欧美诸国和日本。

(4)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产生的影响

(1)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

如人口流动、物种交流、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等。

(2)世界一体化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

如导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和资本主义列强间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和途径

史料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全球通史》

[读史用史]史料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条件和途径,结合所学指出有哪些主要途径?

提示:

国际贸易、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

要点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史料

[识图解史]

(1)图一电报电话把世界各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图二代表人口、文化和资本的大规模流动。

结合所学,概括图示材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促进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

提示:

①交通通信缩小了人们的空间距离,使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②工业革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融合及物种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联系与发展。

(2)结合所学,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从无序向有序”发展趋势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提示:

促进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

[精练·选考题组]

【例】图表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016·浙江10月选考)对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美国和德国从1750年制造业占世界的0.1%和2.9%,到1900年已经占世界的23.6%和13.2%,这说明美、德工业迅速发展,因此B项正确。

答案 B

练1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各国的影响

(2017·绍兴3月模拟)世界近代史上的某一时期,一方面有发展非常快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另一方面也有发展较为缓慢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后一类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并非完全陷入停滞的状态。

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  )

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上半期

C.19世纪晚期D.20世纪30年代

解析 题干中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指美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指英法,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故选C项。

答案 C

练2设置场景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2017·衢丽湖舟四地高三联考)1893年的夏天,13岁的海伦·凯勒在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展馆中,用指尖感受了西方科技文明的神奇。

她的指尖掠过许许多多她以前从未听说过的物品,其中包括(  )

①电灯 ②电话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第一架飞机成功试飞于1903年,排除④,故选A项。

答案 A

练3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改编)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其主要内容有(  )

①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 ②物资和物种交流 ③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 ④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故①错误,不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式交通工具发明,促进物资和物种交流,故②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加强,故③正确;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扩大,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9月选考调研)阅读下表,导致表中所示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世界贸易和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年代

世界贸易增长率(%)

世界工业增长率(%)

1820~1840

2.81

2.9

1840~1860

4.84

3.5

1860~1870

5.53

2.9

①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③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④垄断公司的跨国贸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图表体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④,故选A项。

答案 A

2.(2017·绍兴3月模拟)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一书中说:

“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

”这一“革命”促使(  )

A.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B.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C.美国从“邦联”走向“联邦”

D.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解析 这一“革命”指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促使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

其他选项均在工业革命前。

答案 D

3.(2017·温州2月测试)在英国使团献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中有一精美陶器,该陶器由一家新式工厂生产,该工厂开办于1769年,每个工人只完成一道工序,从而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这家新式工厂的创办人是(  )

A.哈格里夫斯B.阿克莱特

C.韦奇伍德D.史蒂芬孙

解析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选C项。

答案 C

4.(2017·温州十校高三联考)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作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

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解析 城市化进程加快不是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故A项错误;阶级产生分化不是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故B项错误;服务业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逐渐兴起的行业,故C项错误;动力蒸汽机的出现带来了蒸汽机车,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7·金华十校期末调研)下表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人口统计情况,导致人口流动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751~

1780

1781~

1790

1801~

1810

1811~

1820

1821~

1830

1851年

城乡人

口比例

流动

人口数

75000

78000

138000

214000

267000

52∶48

A.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B.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

C.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

解析 根据前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人口流动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故C项正确。

答案 C

6.(2017·湖州高三期末)某同学采用图表法学习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如下图),其中▲处最合理的应该是(  )

A.国际交流B.蒸汽动力

C.关税保护D.火车轮船

解析 世界市场的形成,需要各国加强交流合作,避免各自独立发展,故A项正确。

答案 A

7.(2017·台州中学高三统练)英国工业革命后,统治阶层中普遍流行的看法是,谁拥有财富就证明谁有能力;谁处于贫困状态,只说明他懒惰无能。

贫穷被看成是个人的事,国家和社会与此无关。

该主张体现了(  )

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

C.社会主义D.民族主义

解析 材料主旨是,发财致富是个人的事,贫穷是个人的事,与国家无关,这与主张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自由主义思想相吻合,故B项正确。

答案 B

8.(2017·温州九校高三期末联考)观察19世纪欧洲经济贸易协议进程表。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1824年

《英普条约》规定:

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所征关税平等

拿破仑三

世时期

法国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废除关税保护政策

1852年

英国议会发表原则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1860年

法国与英国消除了两国的贸易壁垒

……

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自由贸易条约

A.欧洲各国通过这些贸易协议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B.由于大部分欧洲国家加入,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C.工业革命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

D.资本主义国家遵循自由主义原则使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解析 从材料“关税平等”、“自由贸易”、“消除贸易壁垒”等信息,可知D符合题意。

答案 D

9.(2017·宁波十校期末联考)李鸿章曾赞叹一项发明:

“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

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

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

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

”取得该项发明的人是(  )

A.史蒂芬孙B.贝尔

C.马可尼D.爱迪生

答案 B

10.(2017·嘉兴一中高三期末)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股票交易市场形成,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B.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根源

D.生产关系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解析 材料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出现垄断组织。

答案 B

11.(2017·台州中学高三统练)如图是1869年成立的万国邮政联盟的标志,该组织的建立使邮政事业实现了全球系统化。

这主要得益于(  )

A.资本输出的加强B.无线电报的发明

C.交通工具的发展D.福利国家的出现

解析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尤其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车和汽船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邮政事业实现全球系统化提供了条件,故C项正确。

答案 C

12.(2016·9月金华十校联考)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其主要标志是(  )

A.英国完全控制印度和中日被迫开放

B.交通革命扩大工业文明的影响

C.工业革命逐步在欧美及亚洲的扩展

D.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是以自由主义为原则的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确立。

答案 D

13.(加试题)(2016·湖州高二期末)为了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政府在法制化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其中有助于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的是(  )

A.《矿井法》B.《工厂法》

C.《公共卫生法》D.《济贫法修正案》

解析 题干强调“有助于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化建设,故选D项。

答案 D

14.(加试题)以下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这表明(  )

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对外贸易顺差D.英国实行自由贸易

解析 从图示中可见,英国主要通过海外获得工业原料,同时输出工业制成品,再结合时间1854~1856年,说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B项正确。

答案 B

15.(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