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2666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生态农业产业园

2.项目承办单位:

3.项目法人代表:

4.项目主管单位:

5.项目地址:

麻城市白果镇黄十字岗村

6.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以生态农业为主,生态养殖为辅,必要的景观建筑,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集农业综合开发、观光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立体产业园。

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集会的理想场所,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8.项目主要建设容与规模

①绿色生态植物5500万元

油菜田10000亩(与农户签约成立油菜合作社)提供种子经费300万元

稀有树种、特色经济作物、苗圃5200万元。

主要包括:

直径20cm以上古树(油树、紫薇、香樟)等200棵

桂花树及苗圃:

180亩

购置农户及种植板栗树50,000棵

②绿色养殖基地866万元:

优质土鸡50,000羽(120元/羽)

黄牛500头(5000元/头)

彪马100匹(3.8万元/匹)

③水产养殖场784万元:

野生甲鱼400,000尾(10元/尾)

野生泥鳅/黄鳝200,000条(0.4元/条)

鹅豚2,0000只(150元/只)

④投资项目及基础设施2290万元

1100亩荒地地租20万元/年

道路建设3公里(4.5m宽)160万元

土地平整及园林基础建设300万元

古典式农庄四合院占地面积5亩400万元

大别山文化拓展基地(会展中心)5亩500万元

木屋式别墅10座500万元

沙滩游泳池20亩及设施500万元

烧烤区200万元

围栏畜牧圈55元

甲鱼池780万元、50亩钓鱼池及鱼苗500万元

给排水工程(含喷灌、滴灌)290万

供电及电气设备450万

人工成本320万/年

⑤项目总投资:

28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234万元,流动资金7766万元。

9.项目实施期限

拟从2016年3月到2018年6月,3年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

该园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生态农业循环,使项目发挥示推广作用。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国务院2015年01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3.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项目建设的文件

4.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

5.其他有关法规文件及委托本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生态林园、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的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园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项目农业结构调整布局,种植场地选择,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选择优质畜禽品种及种植养殖技术,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以项目拟建规模、投资估算,项目经济效益测算作为重点,具体容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条件和规模

3.市场预测

4.生产技术方案

5.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

6.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财务效益分析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估算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28000.00

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4034.00

3

年总成本

万元

1521.28

4

年经营成本

万元

869.69

5

年销售税金

万元

6

年利润总额

万元

2512.72

7

年所得税额

万元

8

年净利润

万元

2512.72

9

投资利润率

%

8.97

10

资产负债率

%

0.00

第六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1.建设生态农业循环立体产业园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而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价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麻城市农业结构调整。

2.项目区域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

本项目从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农业科研人员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及畜牧良种,供应大别山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4.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5.建议:

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

同时,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

要结合中国人的特点,细说旅游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享受,而且十分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人通过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接触,体验生活的乐趣,它对于消解现代社会由于工作紧、城市喧嚣所带来的身心疲惫的亚健康状况很有帮助。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保健措施。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使人乐观、开朗,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同时,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知识与才干。

还有助于增添家庭生活乐趣、和睦家庭关系、增强家庭凝聚力等等。

总之,要把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联系在起,造就一种旅游人生的观念,营造一种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

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第一节:

项目的必要性

白果镇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农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立体生态农业:

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在单位面积上,利用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条件的不同要求,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建立多个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主要容有:

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主产品的多级、深度加工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技术形态的多元复合等。

立体农业分异基面和同基面两种类型。

异基面立体农业指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条件下呈现出的农业布局差异。

同基面立体农业指同一块田地上的间混套作及兼养动物、微生物的立体种养系统。

如林粮或粮菜间作、稻田养鱼、农田插种食用菌等。

合理的立体农业能多项目、多层次、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并且有利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后代的千秋大业。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在2014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在部署2015年农业重点工作中明确指出: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区建设,探索农村改革路径、引领农业现代化;抓好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科学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牛羊肉生产,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本项目利用项目区的丰富旅游资源和大量的农村土地、劳力等资源,结合城镇居民、企事业单位资金和休闲旅游的消费优势,建成集旅游观光与现代化有机农业密切结合绿色产权式或租赁式农庄,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享受和精神生活的升华需要。

我们清楚地看到,当前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放飞心情感受,赏农村风景,过农村土生活,观光现代有机农业,吃农家饭菜,体验农村淳朴的农家生活的自然、健康休闲,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开发现代生态有机休闲农庄为主,以农家乐旅游为辅,提供农家木板房住宿与农业特色饮食,既可充分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又可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麻城市是一个新兴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和美丽杜鹃花城吸引了大量游客。

随着假日的增多,市区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浓。

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麻城市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村经济结构,进行山水农业综合开发,通过生态循环立体产业园的建设,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通过生态循环立体产业园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白果镇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区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因此,建设该生态循环立体产业园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市场分析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中国大陆是最大的禽肉消费市场。

近年来,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畜产品供给的迅速增加,我国城乡居民对肉类产品的消费明显增加,其中禽肉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1985年人均禽肉消费仅为1.55公斤,截至2014年底,我国人均消费禽肉量(不含户外消费量)已达7.19公斤,相比1985年增长了4.6倍,30年间年均增长6.32%,远远快于猪肉1.6%和牛羊肉4%的年均增长速度。

同期,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禽肉消费量分别增长了3.2倍和4.1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7%和5.75%。

另外,由于饮食习惯问题,我国家禽业潜在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普遍有追求风味、口感的偏好,对地方鸡、鸭、牛、鱼偏爱有加,其需求显而易见是增加的,而且可以实现“优质优价”。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休闲农业是城市化的副产品,城市化进程激发了回归乡村的渴望。

“乡村旅游”成为了最优的选择。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6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按《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的要求估算,2015年,休闲农业将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年收入将接近2300亿元。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建设场地

本生态农业循环立体产业园经过实地考察比选论证,比较麻城市近郊各地实际情况后确定,按白果镇总体规划选择在黄十字岗村。

规划区域1260亩林地,丘陵起伏,坡缓林高,池塘纵横,地广人稀,非常适宜畜牧天然放养;东面毗邻白果新区及麻白公路,交通便利;西与市及道观河旅游景区紧密相连;北去麻城市区省际公路20公里,市场营销得天独厚。

第二节生产方案

1、建设规模与容:

本生态农业循环立体产业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按现代农业生态产业模式安排规划:

第一产业:

经济林木、油菜观光、畜禽养殖等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生物技术。

第二产业:

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拓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功能。

2、产品方案

①绿色生态植物500万元

②绿色养殖基地366万元:

③水产养殖场78万元:

④旅游休闲、文化集会、餐饮976万元

第四章总图布置

以麻城市白果镇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生态农业模式生产为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产、示、推广、应用等方面作用的同时,开发农业科普教育,使之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现代高科技农业知识、认识自然、加强环保意识的理想场所。

生态园的建设,将改善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全市生态农业的样板基地之一。

第一节总图布置

生态园分为三个基地,形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1.万亩油菜田观光基地

本地区是大别山山脉的延伸地带,丘陵起伏,农民有春耕种植油菜的传统。

为了生态园区的发展事业,生态园区已经开始筹划与附近100多家农户签订油菜种植合同。

免费提供油菜种子、补助一定的生物肥料,发挥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提供生态园区农业服务岗位,实现互利双赢。

2.珍稀林木培育、苗圃生产基地

本地区属丘陵地带,板栗树种植已经形成规模,漫山遍野。

因此,生态园只需要引进银杏、楠木、水杉、紫檀、沉香等一些名贵树种就是锦上添花了。

银杏树分雌雄,雄的银杏树,只长雄性的花,雌的银杏树,只长雌性的花,受精后才会结出圆圆的果实,一般称为白果,白果镇由此得名。

生态园区植物种植可以聘请园林专家进行植物专项建设。

同时,在林区曲径小路安排休息亭等风景小品,设置休闲服务的附属设施;各种植物里间种桂花树及桂花苗圃180亩规划两座丘陵,既可以向麻城、出售树苗,又让秋季丹桂飘香。

3.绿色养殖基地

发展良种黄牛的繁育、彪马的人工饲养,设牛、马→沼湿地→植物→水产生态循环模式,利用处理后牛马粪便喂鸡,使鸡群可在树林中活动,产生的鸡粪又可以肥林木、苗圃,产生的绿肥可供喂养鱼类水产品。

生态园区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

除推广应用示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农业科普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

所有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纯天然的农家生活的欢乐。

第二节土建工程

1、建筑物

主要建筑设计是以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生态产业园为需要。

除了展示保持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外,还要起到推广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及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该地农家风格相似的形式。

旅游观光设施就地取材,可用木材、土砖、青瓦、稻草,和钢筋、水泥、机砖结合安排,显示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

①畜禽舍

鸡舍等均为砖混结构彩钢瓦顶,鸡舍面积5000m2。

牛、马舍为砖混结构,均为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青瓦屋顶。

牛舍面积600m2,良种马舍800m2。

②加工房、库房

均为砖混结构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1300m2。

③生产技术服务用房1600m2砖混二层结构,用于技术服务、科研。

④餐饮住宿用房15000m2砖混三层青瓦屋顶,仿古。

⑤文化会展中心及停车场30000m2框剪一层高10m立柱式。

⑥小别墅木屋10栋,每栋60m2。

2、道路设计

主道路西北到东南穿过,本项目将在园区修建主要进入道路和次道路及停车场。

①主道路采用水泥路面,4.5米宽,长3公里,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

②次道路道路宽3.5m,联系各分区。

便于组织人流、运输、观光。

③支道路采用条石、卵石或三合漆铺设,宽2m。

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

3、给排水

①给水工程:

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生活用水均为井水。

灌溉用水来自黑石嘴水库和水渠、沟。

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

②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设计:

渠道与已有的水塘、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汇聚排涝站,再排出。

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排渠。

4、电力、电信

生态园区就近接入各用电场所,近期采用架空输送,远期采用地式输送。

可直接由郊区电信引入,采用微机管理各基地,建立信息网络与国外的沟通。

5、绿化

生态园区开发后要注重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采用生态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种植养殖形式,自然平衡生态链、显示生态农业美景。

生态园区的绿化安排应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形成丰富层次的观赏景观。

主次道人行道树木种植属于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主要是板栗树间杂银杏、楠木、水杉等。

第五章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殖容

第一节循环立体种养殖容

1、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①.物质分级多层利用模式,建设微生物菌肥生产系统,设置集中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农作物废料、垃圾土堆发酵或沼池发酵,生产微生物肥料,用于无公害和万亩油菜生产。

同时解决了养殖业粪便污染问题,形成“畜—沼—树”、“畜—沼—鱼”为主的结构优化模式实现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

利用农户粮食加工的下脚料、混合饲料、青饲料喂养牛、马,将牛马粪、鸡粪和其它农家肥用于种植板栗、桂花及苗圃、珍稀树种,形成良性生物链,保持生态平衡,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②.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模式,建设生物防治体系,创造天敌生存环境。

③.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技术。

本项目建立万亩油菜观光基地、绿色经济树木及苗圃基地,均按高标准建设。

生态牛马、土鸡场的建设,首先营造放养林草地,根据不同的坡度,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同时要规划好道路,节水排灌设施及绿肥饲料基地。

建立植物→动物→沼→水产等生态模式。

④.生态旅游模式。

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建设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项目各分区采用生态模式,为以上生态模式的综合运用,在依托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科学管理的同时,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农业体系。

2、生态农业技术容

①.立体种植技术

在项目植物、水产、禽畜采用综合立体种养殖,用经济林带、苗圃形式隔离不同种养殖区,改善小气候,防治交叉感染,采用间息轮作、种植绿肥、以地养地、施用农家肥、合理间作,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

②.节水灌溉技术

本项目建设的整个项目区全面疏通灌溉渠,衬砌排水渠,合理利用水源。

微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区间各种田块使用。

灌水分布均匀、精确、效率高,可节水,节省劳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为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率,利用微灌系统自动施肥,根据不同的灌溉条件,设计了泵前式自动施肥器和泵后式自动施肥罐(高位差、自来水可用)。

③.无公害油菜栽培技术

无公害产品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本项目采用综合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采用生物防治,农药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无公害”油菜生产技术措施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量、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消长规律,综合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创造有利于油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使油菜健壮生长和发育,增强油菜抵抗力,从而抑制部分病虫害的发生和扩展,避免或减轻危害。

a.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

b.合理轮、间、套作。

轮作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恶化病虫生存环境,对预防病虫发生,减轻损失,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对土传性病害、青枯病、枯萎病等效果更佳。

c.合理耕作,田园清洁。

合理的耕作可改变土壤环境,如夏季晒土、冬季冻土、深沟高畦栽培以利排水、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

及时消除残株败叶,摘除病叶、病果、病枝,拔除病株,铲除杂草,保持田园清洁,可减少病原,切断传播途径,从而减轻病虫害发生。

d.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合理配方施肥,实行“三看”(看地、看苗、看天)施肥,保证油菜生长所需的营养,促使油菜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不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采用先进微灌技术供水,做到适时适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不干不涝,降低湿度,可减轻病虫害发生。

e.适时栽培,开发野菜。

由于丘陵气候凉爽,病虫害大为减轻,建立丘陵“无公害”山野菜基地,实行适地栽培,多地供应。

野菜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抗逆性、抗病能力强,是纯天然的“无公害”蔬菜,是很有开发前景的,如马齿苋、蕨菜、地苔。

(2)物理防治: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人工或器械杀灭病虫害的方法。

a.防虫网。

油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立足于对害虫的持续控制,构建人工隔离屏障,切断害虫为害、传毒途径,从而有效控制油菜病虫害,促进和维持田间生态平衡,是一种油菜防虫抗灾的环保型新技术,实行全程覆盖,是“无公害”油菜生产的理想途径。

b.种子、土壤消毒。

以防种子带虫、带菌,在播种前采用风选、水选或筛选等方法进行种子精选,并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

种子包衣技术是采用不同方法和配方,将化肥、农药等包在种子上,防止苗期虫侵害而迅速生长。

种子消毒方式有温汤消毒、高锰酸钾消毒、药物浸、拌种等。

为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物,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如药物(绿亨一号、托布津、百菌清等)消毒法、石灰消毒法,大大减少土壤病原物的数量,减轻危害。

c.人工捕杀,灯光诱杀。

当害虫发生面积不大,可人工捕杀,灯光诱杀是消灭害虫的有效方法。

d.毒饵诱杀,色板(膜)诱虫。

利用害虫的某些趋性,调制各种毒饵,将害虫毒死,也可用带色的粘板进行粘虫,如黄色的粘板可用于粘蚜虫、美洲斑潜叶蝇,银灰薄膜有避蚜作用。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天敌、植物提取液、生物肥料等无害化方法进行病虫防治,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以虫治虫。

直接利用大量繁殖的昆虫天敌来杀灭害虫,如寄生蜂、草蛉、食虫、食菌瓢甲及某些专食害虫的昆虫。

利用拟澳洲赤眼蜂防治烟青虫、瓜野螟效果良好,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将自己的卵产于害虫卵,致使害虫不能孵化而杀死害虫。

④.人工饲养黄牛、彪马技术

生态养牛、马是将牛马饲料、牛马品种、牛圈舍、饲养方式、市场等元素组合成为以牛马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黄牛、彪马饲料配合应全价营养,种类多样化,适口性强,易消化,精、粗、青饲料合理搭配;牛马场应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的饲养环境;加强饮水定期运动;本生态园区多牧草荒湿地,刚好适宜黄牛彪马放牧野养,食用新鲜草料;同时给动物足够的运动空间。

⑤.散养土鸡技术

选择本地“三黄”土鸡饲养,引进母种自繁自育,采用树林旁盖鸡舍,林中放养。

土鸡可以自由觅食昆虫、青草,缓坡提供运动,完全保持土鸡的自然风味。

规模土鸡饲养基地,鸡粪可以肥林,鸡舍粪可以用于基肥,变废为宝,自然循环。

⑥.野生甲鱼养殖技术

饲养稚鳖要求选用优质、新鲜、营养全面、适口性好、蛋白质高的饵料。

本生态园区可以利用沼气池、天然绿肥等繁殖大量蚯蚓作为野生甲鱼的粮食。

第二节生产技术流程

作为生态农业立体产业园所选择的种养殖技术必须是当前农业高新技术。

①经济林木、桂花苗圃、油菜等种植技术的基本生产技术流程如下:

新品种引进试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