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2796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0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F 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docx

F7312410无线网络评估规范

Q/ZX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CDMA事业部管理标准)

Q/ZXF73.2410–2005

无线网络评估规范

2005-06-25发布2005-06-25实施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CDMA事业部发布

目次

前言III

1目的与范围1

2角色和职责1

3规程综述1

4流程图1

5规程详述3

5.1测试设备和软件使用3

5.1.1FTP软件使用3

5.1.2Iperf软件使用4

5.1.3测试设备6

5.2参数选择6

5.2.1负载选择6

5.2.2呼叫方式7

5.3DT测试8

5.3.1数据采集8

5.3.2测试步骤8

5.3.3数据分析处理8

5.3.4评分标准9

5.4CQT测试12

5.4.1数据采集12

5.4.2测试步骤13

5.4.3数据分析处理13

5.5评分标准14

5.5.1话音业务14

5.5.2数据业务15

5.5.3CQT综合得分16

5.6PM指标提取16

5.6.1数据采集16

5.6.2数据分析处理17

5.6.3评分标准17

5.7网络综合评估18

6附录18

附录一话音定点CQT拨测表18

附录二:

话音定点CQT测试统计表19

图目

图41:

无线网络评估过程图2

图41:

FTP客户端进入界面3

图41:

FTP客户端下载界面4

图41:

Iperf软件在数据业务中的应用范围4

图41:

Iperf软件使用界面5

图41:

反向负载模拟器图7

1前言

本规范为规划时(搬迁网络)或大型优化时的前后评估工作提供指导。

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CDMA事业部网规仿真部提出,质量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

网规仿真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旭东。

本标准于2005年6月首次发布。

无线网络评估规范

1目的与范围

本规范从总体上给出CDMA无线网络评估工作的过程和方法,适用于对CDMA无线网络进行评估,为网络评估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提供指导。

2角色和职责

如果是规划搬迁项目,参考《无线网络规划流程》中的角色和职责定义;如果是优化测试项目,参考《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中的角色和职责定义;

3规程综述

无线网络评估主要对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网络覆盖和性能方面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

一般通过路测(DT,drivetest)、定点呼叫质量测试(CQT,callqualitytest)和PM(Performancemanage)获取相关性能指标,由此对网络质量进行评估,具体的评分标准和测试设置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

4流程图

无线网络评估过程如图4.1所示:

图41:

无线网络评估过程图

首先根据合同约定或客户需求进行参数设置,包括对测试路线、测试点、测试软件中需要设置的参数等进行设定,如果合同没有约定且客户没有具体需求,用普遍采用或客户其它分公司采用的设置;测试项目的选择根据合同约定或客户需求决定;各种测试项目的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或客户要求确定,如果没有要求,按照本规范的标准进行评分。

无线网络评估的计划根据整个网络规划或网络优化项目的时间安排确定,计划应该包括时间、人员和资源的要求,时间安排需要经客户确认,根据资源和时间要求,DT、CQT和PM可以并行执行,也可以串行执行。

参数设置和时间计划确定后,分别进行DT测试、CQT测试和PM指标采集的数据采集、分析和评分,最后得到综合的评分。

DT测试和CQT测试可能涉及数据业务的测试,其测试范围、测试路线、测试点和参数的设置可能与话音业务有所不同。

5规程详述

5.1测试设备和软件使用

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测试设备包括Agilent公司的Nitro、Willtech公司的DM2K、高通公司的Cait和自主开发的ZXPOSCNA1,分析软件包括Willtech的IDAII、自主开发的ZXPOSCNT1等,具体的使用见相关使用规范。

测试终端包括95手机、1X手机及上网卡。

数据业务测试过程中,可能采用FTP从服务器下载或上传数据来测试,也可以采用iperf软件进行测试,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软件的使用。

5.1.1FTP软件使用

数据业务测试应用层速率时可采用FTP软件。

在PDSN一个子网中安装一个FTP服务器,笔记本上安装FTP客户端软件,如:

CuteFTP等。

以下简要说明使用CuteFTP方法。

1.在主机中输入FTP服务器的IP,输入用户名、密码,端口21(默认值)

图51:

FTP客户端进入界面

2.选择需要上传或下载的文件

3.文件传输完成后,保存上传或下载文件的速率。

方法如下:

点击右键,选择全部复制,拷贝到文本文件中即可。

单个文件的传输时间、速率将保存在文本文件中。

图52:

FTP客户端下载界面

注:

可在FTP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中放入多个大小为1M字节的文件,在测前向、反向速率时下载或上传这些文件,统计每一个文件使用的时间和传输速率。

5.1.2Iperf软件使用

Iperf软件主要功能为:

服务器向客户端不间断以最大TCP带宽发送随机数据来模拟突发数据,避免网络之间(PDSN、INTERNET、INTRANET)的传输、调用等带来的延时。

运行结束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将给出总体平均速率和每秒平均速率。

该软件为一共享软件。

Iperf无需安装,类似PING操作。

该软件目前有两个版本,文件大小分别为100K和200K,后一个版本才可以正常使用。

5.1.2.1Iperf软件的在数据业务中的应用范围

图53:

Iperf软件在数据业务中的应用范围

从上图可以看出:

iperf软件可以应用在手机终端与PDSN同局域网的服务器之间,因为服务器至PDSN之间的延时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5.1.2.2Iperf软件使用方法

在“开始-运行”中输入CMD(98系统下输入comand);

客户端输入“iperf-s”,运行结束后,出现如下窗口:

图54:

Iperf软件使用界面

〔注〕测试单扇区最大吞吐量时,当多个服务器端同时向客户端发送数据,仅需打开一个“iperf-s”,客户端会在同一窗口同时对应多个服务器端。

发送结束后,可以同时给出结果。

此时应注意服务器端所分配的ID号(与IP一一对应)与其测试结果相对应。

作服务器时输入“iperf–c-t300–i1–fk–o”。

运行结果记录在filenam.txt中。

记录文件中的内容如下:

------------------------------------------------------------

[140]local10.0.3.199port1098connectedwith10.0.0.7port5001

[ID]IntervalTransferBandwidth

[140]0.0-1.4sec16.0KBytes90.9Kbits/sec

[140]1.4-2.3sec16.0KBytes152Kbits/sec

[140]2.3-3.2sec16.0KBytes144Kbits/sec

[140]1653.6-1654.5sec16.0KBytes145Kbits/sec

[140]1654.5-1655.0sec8.0KBytes117Kbits/sec

[140]1655.0-1655.5sec[Warning]Skippingreport,intervaltoosmall

[140]0.0-1701.3sec16.7MBytes82.2Kbits/sec

〔注〕:

1.记录文件统一命名为“XX基站前/反向数据业务测试结果YY”,其中前面的XX基站可以根据测试的范围变为业务区或某片区域,后面的YY为测试的时间,可以具体到分钟,如0305291458。

2.一个服务器同时对多个客户端发数据时,应打开多个窗口。

5.1.2.3与FTP方式区别

FTP、iperf应用层传输软件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无线环境变化剧烈,RLP层重传率很大的情况下。

iperf软件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TCP窗宽、而FTP在下载或上传文件时TCP窗宽一般不变,FTP发生reset后,会导致应用层传输效率很低。

测试时推荐使用iperf软件。

5.1.3测试设备

对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DT和CQT测试,需要使用的设备清单如下:

数据业务测试过程中,测试手机和上网卡为可选,但必须有一个,而且必须保证能起到合适速率的数据业务(部分测试手机对速率有限制)。

5.2参数选择

对网络的评估比较只有基于一定的负载条件,采用同样的呼叫方式,才具有可比性。

5.2.1负载选择

评估测试可以在忙时、无载(或轻载)和有载三种情况下进行。

忙时测试是指当前网络状况下在最繁忙时段进行的网络评估测试。

忙时测试需要在后台统计各基站测试过程中的话务量,只有在相似的负载条件下,不同业务区的网络性能才具有可比性。

忙时测试一般适用于已经正式运营一段时间的网络,有利于发现现有网络状况下存在的问题。

无载(轻载)测试是在没有用户或用户比较少的情况下对网络进行的测试;无载测试对于没有大规模放号的网络可以在正常时段进行;对于已经大规模放号的网络只能在午夜话务很低的时段进行,一方面可准确反映网络无线侧性能,有利于与有载测试比较,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由于负载导致,另一方面避免影响实际网络中的用户。

有载测试是通过对前向和反向增加模拟负载,模拟测试用户量比较大条件下的网络性能;前向通过后台配置OCNS信道增加负载,根据负载比率配置合适信道数(95网络一般配置50%负载,1X网络配置75%负载),反向通过在手机发射端增加衰减模拟反向加载。

对于没有大规模放号的网络,有载测试可以在正常时段进行;对于大规模放号的网络,只能在午夜话务很低的时段进行,一方面比较准确模拟负载,另一方面减少对实际网络中用户的影响。

前向OCNS加载只能反映无线侧网络性能,不能反映系统的处理能力。

反向最佳的加载方式是在基站接收端用噪声模拟器添加噪声,由于每个基站添加噪声模拟器难以实现,采用反向负载模拟器的方式加负载。

反向负载模拟器的结构如下图:

将手机天线改装成外置天线,中间连接环行器和3dB衰减器来模拟反向50%的负载(其它负载添加相应衰减器)。

使用反向负载模拟器测试时,测试手机置于屏蔽盒内,手机外接天线固定于车顶,这样就克服了无线信号穿过车体的损耗。

同时手机外接天线固定于车顶,接收信号会比正常使用(街道上的行人)移动台的接收信号强,需要通过校准测试得到相应值(具体处理见《校准测试规范》),通过增大衰减或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可去除相应影响。

通过定点测试该偏差大约为10dB。

图55:

反向负载模拟器图

实际网络评估项目采用的加载方式需要通过合同约定或与客户协商确定,一般对于已经正式运营一段时间,放号比较多的网络可采用忙时测试,对于新建网络,一般用无载和加载测试。

5.2.2呼叫方式

对于话音业务测试,从呼叫时间分,呼叫方式可以分为连续长时呼叫和周期性呼叫;从呼叫机制上分,可以分为拨打测试和Markov呼叫,其中Markov呼叫包括固定速率和变速率。

连续长时呼叫测试需要将呼叫保持时间设置为最大值,发起呼叫后在覆盖区内连续测试,如果出现掉话自动重呼;该测试可用于掉话率、切换成功率、切换区比率等网络性能参数的测试,测试过程中记录Rx、Tx、Ec/Io、FER、Tx-Adj等参数;

周期呼叫测试通过将呼叫建立时间、呼叫保持时间和呼叫间隔时间设置为一组固定的值,周期性的发起呼叫来测试网络性能;该测试更能反映系统的处理能力,可用于测试接通率、寻呼响应率、掉话率等网络性能参数,测试过程中记录Rx、Tx、Ec/Io、FER、Tx-Adj等参数;

两种测试呼叫方式的主要区别是呼叫保持时间不一样,一个是尽量长,另一个是某个固定的时长,另外周期性呼叫的呼叫次数比较多,更能反映不同区域系统的处理能力,测试结果更接近用户的实际情况,而长时呼叫更能体现系统在切换方面的性能。

对于数据业务,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可以设置周期性呼叫模式或长时呼叫。

一般测试接通率可用周期性呼叫,测试单用户和扇区数据业务的吞吐量、数据业务的切换等项目时,可以采用长时的呼叫,具体的呼叫时间根据项目可以有变化。

DM2K的数据业务呼叫可以设置呼叫模式、呼叫号码、总呼叫次数、建立时间、呼叫时间和空闲时间等参数,可以设置好后自动发起呼叫。

可以用ping服务器、Iperf等方式进行数据业务测试,也可使用TDSO进行测试。

5.3DT测试

话音业务DT测试评估项目包括覆盖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话音质量和切换成功率;数据业务DT测试主要收集前反向的平均传输速率。

5.3.1数据采集

DT测试根据业务类型分为话音和数据,根据所属区域可分为城区DT测试和主要道路DT测试。

5.3.1.1话音业务

话音业务测试可以采用忙时测试、无载测试和有载测试中的一种;根据客户意见选用连续长时呼叫或周期性呼叫;

城区DT测试用于测试城区的网络性能,考虑到车辆移动速度较低,站点比较多,不同区域网络性能相差比较大,一般采用周期性呼叫,呼叫建立时间、保持时间和间隔时间(空闲时间)缺省设为10秒/60秒/5秒,根据客户的要求可以调整;

主要道路DT测试主要用于测试评估区域重要公路的网络性能,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其它重要公路,根据客户的要求可能包括铁路和水路;主要道路DT测试过程中,车速比较快,为了保证数据的连贯和完整,一般要求采用连续长时呼叫,如果采用周期性呼叫,考虑到需要一定的呼叫次数统计数据才比较准确,呼叫保持时间一般设置为30秒,根据客户的要求可以调整。

话音DT测试的数据采集如下:

测试软件统计FER,后台统计切换成功率;

测试软件记录总呼叫次数、起呼成功次数和掉话次数,测试过程中记录被呼成功次数;

测试软件记录Tx、Rx和最强Ec/Io等信息。

5.3.1.2数据业务

数据业务测试一般在空闲时段,也就是无载或空载状态下进行,以免由于用户分布不均出现不同区域的数据不具备可比性及影响话音用户的问题,根据客户要求可以调整。

数据业务DT测试主要测试对数据业务有重要需求的区域,这些区域的测试路线应尽可能的细化;对于其它可能有数据业务需求的区域,进行重点道路的测试;

数据业务DT测试可采用Iperf,要求设置的测试时间足够长,以免出现由于软件设置影响测试结果的问题,该测试需要分前反向分别执行。

数据业务DT测试使用Iperf可得到应用层整个测试范围的平均传输速率,用路测软件可以得到流量和位置的关系。

5.3.2测试步骤

DT测试一般可以遵照如下的测试步骤:

确定测试路线:

与客户相关人员共同确认,根据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的覆盖需求分别制定;数据业务测试路线可以和话音业务不一致;

测试准备:

正确连接测试设备,根据客户意见进行数据或话音的参数设置;

测试:

开始记录数据,发起数据或话音呼叫,在业务区内中速运动进行测试,市区测试车速度要求大致在30km/h~50km/h,重要道路以较普遍的车速进行测试;

按照既定的测试路线,完成所有区域的测试后,停止记录数据,DT测试完成。

5.3.3数据分析处理

5.3.3.1话音业务

根据DT测试记录的数据,通过后处理软件和其它工具分析得到话音方面的各项无线指标,包括覆盖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话音质量和切换成功率。

1)覆盖率

覆盖率通过Tx、Rx、Ec/Io等参数来衡量。

对于城区的DT测试,测试数据在0.1km*0.1km大小的Bin内求平均,得到平均的Tx、Rx和最强Ec/Io,分别统计Tx<=3dBm,Rx>=-85dBm和Ec/Io大于-12dB的Bin的比率,三者结合得到总的覆盖率;对于主要公路的DT测试,直接用测试数据分别统计Tx<=3dBm,Rx>=-85dBm和Ec/Io大于-12dB的比率。

2)呼叫成功率

呼叫成功率包括起呼成功率和被呼成功率,根据测试过程中统计的数据分别得到。

3)掉话率

统计路测过程中掉话次数和总呼叫次数的比值,如果用连续长时呼叫,总的呼叫次数为总呼叫时长(单位为秒)/90。

4)话音质量

反映空中无线信道的质量。

5)切换成功率

通过测试过程中OMC后台跟踪统计,得到切换成功率。

5.3.3.2数据业务

通过对DT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前反向平均传输速率。

5.3.4评分标准

对数据和话音分别进行评分,最后得到DT测试综合得分。

5.3.4.1话音业务

城区DT测试和主要道路DT测试可以分开进行评分,二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得到总的话音业务DT测试得分。

5.3.4.1.1城区DT测试

对城区DT测试的各项目分别评分,累加得到总的评分。

1)覆盖率(满分30分)

从Tx、Rx、Ec/Io三个方面打分,每一项占10分,三者相加得到覆盖率得分。

各单项根据以下原则打分:

Ø大于等于95%10分;

Ø大于等于90%且小于95%8分;

Ø大于等于85%且小于90%5分;

Ø小于85%0分。

2)呼叫成功率(满分20分)

对主叫成功率和被叫成功率分别打分,每一项10分,二者之和即为呼叫成功率得分。

主叫成功率和被叫成功率都根据如下原则打分:

Ø大于等于98%10分;

Ø大于等于97%且小于98%8分;

Ø大于等于96%且小于97%5分;

Ø小于96%3分。

3)掉话率(满分20分)

按照如下原则打分:

Ø小于等于0.8%20分;

Ø大于0.8%且小于等于1%15分;

Ø大于1%且小于等于2%10分;

Ø大于2%5分。

4)话音质量(满分20分)

都按照如下原则打分:

Ø小于等于1%10分;

Ø大于1%且小于等于2%8分;

Ø大于2%且小于等于4%5分;

Ø大于4%0分。

5)切换成功率(满分10分)

按照如下原则打分:

Ø大于等于99%10分;

Ø大于等于98%且小于99%8分;

Ø大于等于97%且小于98%5分;

Ø小于97%3分。

5.3.4.1.2主要道路DT测试

分项目进行打分,累加得到总的道路DT测试部分得分。

1)覆盖率(满分45分)

从Tx、Rx、Ec/Io三个方面打分,每一项占15分,三者相加得到覆盖率得分。

各单项根据以下原则打分:

Ø大于等于90%15分;

Ø大于等于85%且小于90%12分;

Ø大于等于80%且小于85%8分;

Ø小于80%4分。

2)呼叫成功率(满分20分)

从主叫成功率和被叫成功率两个角度打分,每一项占10分,二者之和即为呼叫成功率得分。

两个项目都根据如下原则打分:

Ø大于等于96%10分;

Ø大于等于95%且小于96%8分;

Ø大于等于93%且小于95%5分;

Ø小于93%3分。

3)掉话率(满分20分)

按照如下原则打分:

Ø小于等于2%20分;

Ø大于2%且小于等于3%15分;

Ø大于3%且小于等于4%10分;

Ø大于4%5分。

4)话音质量(满分15分)

按照如下原则打分:

Ø小于等于1%15分;

Ø大于1%且小于等于2%12分;

Ø大于2%且小于等于4%8分;

Ø大于4%4分。

5.3.4.2数据业务

前向和反向平均速率各占50分,对于城区DT测试和主要道路的DT测试,暂时采用同样的评分标准。

前向平均传输速率按以下原则打分:

Ø大于等于110Kbps50分;

Ø小于110Kbps且大于等于100Kbps40分;

Ø小于100Kbps且大于等于80Kbps30分;

Ø小于80Kbps且大于等于70Kbps20分;

Ø小于70Kbps且大于等于50Kbps10分;

Ø小于50Kbps0分;

反向平均传输速率按以下原则打分:

Ø大于等于80Kbps50分;

Ø小于80Kbps且大于等于60Kbps40分;

Ø小于60Kbps且大于等于40Kbps30分;

Ø小于40Kbps且大于等于30Kbps15分;

Ø小于30Kbps0分;

5.3.4.3DT测试综合得分

根据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得分,得到DT测试总的得分。

考虑到话音业务优先级比较高,一般占的比例要高一些,具体的比例关系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调整,例:

DT测试得分=话音DT测试*80%+数据DT测试*20%

如果是城区的评估,则话音和数据对应城区的DT测试得分;如果是其它区域主要道路的评估,则上面的话音和数据DT测试对应主要道路DT测试得分。

5.4CQT测试

CQT测试包括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话音业务CQT测试评估项目包括覆盖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质差通话率和平均呼叫时长;数据业务CQT测试评估项目包括平均传输速率、呼叫成功率、呼叫延时、dormantactive成功率和dormantactive激活延时。

5.4.1数据采集

根据客户的要求,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测试点选择的侧重点可以不同,对于同样类型的地点,应尽量选用同样的点,节省工作量。

5.4.1.1话音业务

5.4.1.1.1测试点选择原则

CQT测试的测试点要求是覆盖区内的重点位置,测试点选择可以遵循如下的原则:

Ø高档写字楼20%;

Ø政府机关和运营商办公区和相关人员居住区20%;

Ø重要商业区、重要酒店及其它大型活动场所20%;

Ø景点、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等人流量很大的地点30%;

Ø其它10%;

所有测试点的数据都用于统计覆盖率,前向接收功率不低于-100dBm的测试点的测试数据才参与统计其它参数,这些参数只有在保证覆盖的条件下才有意义。

CQT测试需用两个手机,在选定测试点的室内进行测试,每个测试点进行多次呼叫,要求每次呼叫在不同的位置,如不同的房间进行。

5.4.1.1.2数据记录

用测试软件记录Tx;

记录起呼成功次数、被呼成功次数、失败次数和掉话次数;

根据主观感觉评价得到质差通话次数(每个测试点填写附录中的表格);

用测试软件记录每次呼叫的呼叫时长。

5.4.1.2数据业务

5.4.1.2.1测试点选择原则

测试点选择可以遵循和话音同样的原则:

Ø高档写字楼20%;

Ø政府机关和运营商办公区和相关人员居住区20%;

Ø重要商业区、重要酒店及其它大型活动场所20%;

Ø景点、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等人流量很大的地点30%;

Ø其它10%;

实际选择原则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调整。

具体测试过程中,对于接收功率和导频信号比较弱的区域,如接收功率低于-90dBm或导频低于-12dB,不能参与统计,覆盖达到一定标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