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2989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6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docx

冬季施工标准规程标准版

>>标准规范>>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1总则

1.0.1为了在建筑工程冬期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冬期施工。

1.0.3本规程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是:

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1.0.4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应复核施工图纸;对有不能适应冬期施工要求的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1.0.5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浅埋基础shallowfoundation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当基础设计为设置在允许残留冻土层的基础时,在冻土层上施工的基础.

2.0.2冻结法frozenmenthod

  采用普通水泥砂浆,铺砌完毕后,允许砌体冻结的施工方法。

2.0.3负温冷拉coldtensionatsubzerotemperature

  钢筋冷拉在室外负温下进行,冷拉参数与常温不同。

2.0.4负温焊接weldingatsubzerotemperature

  钢筋的焊接连结,在室外或工棚内的负温下进行,焊接参数与常温不同。

2.0.5受冻临界强度criticalstrengthinfrostresistance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

2.0.6蓄热法thermosmethod

  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冷却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2.0.7综合蓄热法comprehensivethermosmethod

  掺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设计规定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2.0.8电加热法electricheatmethod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利用电能加热养护,包括电极加热、电热毯、工频涡流、线圈感应和红外线加热法.

2.0.9电极加热法electrodeheatingmethod

  用钢筋做电极,利用电流通过混凝土所产生的热量来加热养。

 3土方工程

3.1一般规定

3.1.1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并应连续施工。

3.1.2冬期施工时,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滑和防火措施。

3.2土壤的防冻与保温

3.2.1对于大面积的土方工程宜采用翻松耙平法施工.在拟施工的部位应将表层土翻松耙平,其厚度宜为25~30cm,其宽度宜为开挖时冻结深度的两倍加基槽(坑)底宽之和。

翻松耙平后的冻结深度宜按本规程附录A估算。

3.2.2在初冬降雪量较大的土方工程施工地区,宜采用雪覆盖法。

开挖前,在即将开挖的场地宜设置篱笆或用其他材料堆积成墙,高度宜为50~100cm,间距宜为10~15m,并应与主导风向垂直。

面积较小的基槽(坑)可在预定的位置上挖积雪沟(坑),深度宜为30~50cm,宽度为预计深度的两倍加基槽(坑)底宽之和。

3.2.3对于开挖面积较小的槽(坑),宜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法。

保温材料可用炉渣、锯末、刨花、稻草、草帘、膨胀珍珠岩等,再加盖一层塑料布.保温材料的铺设宽度为待挖基槽(坑)宽度的两倍加基槽(坑)底宽之和。

其厚度按本规程附录A计算确定。

3.2.4挖好较小的基槽(坑)的保温与防冻可采用暖棚保温法.在已挖好的基槽(坑)上,宜搭好骨架铺上基层,覆盖保温材料。

也可搭塑料大棚,在棚内采取供暖措施。

3.3冻土的融化

3.3.1冻土融化方法应视其工程量大小、冻结深度和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可选择烟火烘烤、蒸汽融化、电热等方法,并应确定施工顺序.

3.3.2工程量小的工程可采用烟火烘烤法,其燃料可选用刨花、锯末、谷壳、树枝皮及其他可燃废料。

在拟开挖的冻土上应将铺好的燃料点燃,并用铁板覆盖,火焰不宜过高,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3.3.3当热源充足,工程量较小时,可采用蒸汽融化法。

应把带有喷气孔的钢管插入预钻好的冻土孔中,通蒸汽融化.冻土孔径应大于喷汽管直径1cm,其间距不宜大于1m,深度应超过基底30cm.当喷汽管直径D为2.0~2.5cm时,应在钢管上钻成梅花状喷汽孔,下端应封死,融化后应及时挖掘并防止基底受冻。

3.3.4在电源比较充足地区,工程量又不大,可用电热法融化冻土.电极宜采用16~25的下端带尖钢筋。

电极打入冻土中的深度不宜小于冻结深度,并宜露出地面10~15cm。

电极的间距宜按表3.3.4采用。

电热时间应根据冻结深度、电压高低等条件确定。

当通电加热时可在地表铺锯末,其厚度宜为10~25cm,并宜采用1%~2%浓度的盐溶液浸湿。

采用电热法融化冻土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电极的间距(cm)表3.3.4电压(V)冻结深度(cm)501001502003802206050605050405040

3.4冻土的挖掘

3.4.1冻土的挖掘根据冻土层厚度可采用人工、机械和爆破方。

3.4.3在挖方上边弃置冻土时,其弃土推坡脚至挖方边缘的距离应为常温下规定的距离加上弃土堆的高度。

3.4.4开挖完的基槽(坑)应采取防止基槽(坑)底部受冻的措施。

当基槽(坑)挖完不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应在基槽(坑)底标高以上预留土层并覆盖保温材料保温.

3.5土方回填

3.5.1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

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

对于大面积回填土和有路面的路基及其人行道范围内的平整场地填方,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的粒径不得大于15cm,其含量(按体积计)不得超过30%。

铺填时冻土块应分散开,并应逐层夯实。

3.5.2冬期填方施工应在填方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边坡的表层100cm以内,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填筑;整个填方上层部位应用未冻的或透水性好的土回填,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冬期填方的高度不宜超过表3.5.2规定。

冬期填方的高度表3.5.2室外平均气温(℃)填方高度(m)

—5~—10

-11~-15

—16~-20

4.5

3.5

2.5

  注:

采用石块和不含冻块砂土(不包括粉砂)、碎石土类回填时,填方的高度可不受上表限制。

3.5.3室外的基槽(坑)或管沟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但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cm,含量不得超过15%,且应均匀分布,但管沟底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室内的基槽(坑)或管沟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并应夯实。

4地基与基础工程

4.1一般规定

4.1.1冬期进行地基与基础施工的工程,除应有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外,根据需要尚应提出地基土的主要冻土性能指标。

4.1.2建筑场地宜在冻结前清除地上和地下障碍物、地表积水,并应平整场地与道路.冬期及时清除积雪,春融期作好排水.

4.1.3对建(构)筑物的施工控制坐标点、水准点及轴线定位点的埋设应采取防止土壤冻胀、融沉变位和施工振动影响的措施,并应定期复测校正。

4.1.4在冻土上进行打桩和强夯等所产生的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及各种设施有影响时,应采取隔震措施。

4.1.5靠近建(构)筑物基础的地下基坑施工时,应采取防止相邻地基土遭冻的措施。

4.2地基处理

4.2.1重锤夯实地基的施工,应在地基土不冻结的状态下进行。

并可采取逐段开挖,逐段夯实方法施工。

在开挖时宜预留土层厚度,待施夯前再挖除增留部分。

对已冻结地基施夯前应采用解冻方法,待地基土解冻后方可施夯。

在砂土地基上施夯需要向基槽内加水时,宜掺入氯盐防冻剂,其浓度应根据气温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4.2.2在整个冬期均可进行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4.2.2.1强夯施工时,施工技术参数应根据加固要求与地质条件在场地内经试夯确定,试夯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的规定执行.

4.2.2.2不应将冻结基土或回填的冻土块夯入基础的持力层。

回填土的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3.5节的有关规定要求。

4.2.2.3在粘性土或粉土的地基上进行强夯,宜在被夯土层表面铺设粗颗粒材料,并应及时清除粘结在锤底上的土料.

4.2.2.4冬期施工应及时推填夯坑并平整场地,其推填料不得有冰雪及其他杂物。

4.2.2.5强夯加固后的地基越冬维护,应按本规程第12章有关规定执行.

4.3浅埋基础

4.3.1浅埋基础施工时,同一建筑物的基础应座落在同一类冻胀性土层上,不得座落在一部分有冻土层另一部分无冻土层的情况。

4.3.2同一建筑物各部位的基槽开挖应同时进行,并应在基槽的四角及中间部位挖坑检查记录残留冻土层厚度.残留冻土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3.3各部位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进行,不得在同一建筑中一部分基础进行施工,一部分未施工而使地基遭到晾晒。

基础施工毕,应及时回填基侧土。

4.3.4在基础施工中,不得被水或融化雪水浸泡基土。

4.4桩基础

4.4.1在已冻结的地基土上施工挤土桩时,当冻土层厚度超过0.5m时,冻土层宜采用钻孔引桩(沉管)工艺,钻孔直径应小于桩径50mm.也可采用挖出冻土或局部融化冻土等措施进行桩基础施工。

4.4.2混凝土预制桩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4.4.2.1桩的起吊、运输、堆放应符合本规程第11章的有关规定要求。

4.4.2.2当桩采用焊接接桩时,其焊接和防腐要求,应遵照本规定。

5砌筑工程

5.1一般规定

5.1.1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1普通砖、空心砖、灰砂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石材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砖或砌块。

5.1.1.2砂浆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

冬期砌筑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5.1.1.3石灰膏、粘土膏或电石膏等宜保温防冻,当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5.1.1.4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或冰块.

5.1.1.5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

5.1.2冬期施工的砖砌体,应按“三一”砌砖法施工,灰缝不应大于1cm。

5.1.3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

5.1.4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法。

对绝缘、装饰等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采用其他方法.

5.1.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得采用冻结法施工.加气混凝土砌块承重墙体及围护外墙不宜冬期施工。

5.1.6冬期砌筑工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应按常规要求外,尚应记录室外空气温度、暖棚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剂掺量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5.1.7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转入常温28d的砂浆强度。

5.2外加剂法

5.2.1冬期砌筑采用外加剂法时,可使用氯盐或亚硝酸钠等盐类外加剂拌制砂浆。

氯盐应以氯化钠为主.当气温低于-15℃时,也可与氯化钙复合使用,氯盐掺量应按表5.2.1选用。

氯盐外加剂掺量(占用水重量%)表5.2.1(略)

5.2.2砌筑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

当设计无要求,且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时,砌筑承重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施工提高1级。

5.2.3在氯盐砂浆中掺加微沫剂时,应先加氯盐溶液后加微沫剂溶液。

5.2.4外加剂溶液应设专人配制,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置于专用容器中,然后再按规定加入搅拌机中拌制成所需砂浆。

5.2.5采用氯盐砂浆时,砌体中配置的钢筋及钢预埋件,应预先做好防腐处理.

5.2.6氯盐砂浆砌体施工时,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墙体留置的洞口,距交接墙处不应小于50cm.

5.2.7掺用氯盐的砂浆砌体不得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对装饰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2)使用湿度大于80%的建筑物;

  (3)配筋、钢埋件无可靠的防腐处理措施的砌体;

  (4)接近高压电线的建筑物(如变电所、发电站等);

  (5)经常处于地下水位变化范围内,以及在地下未设防水层的结构。

5.3冻结法

5.3.1采用冻结法施工的砌体,在解冻期内应制定观测加固措施,并应保证对强度、稳定和均匀沉降要求。

在验算解冻期的砌体强度和稳定时,可按砂浆强度为零进行计算。

5.3.2当设计无要求,且日最低气温高于—25℃时,砌筑承重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较常温施工提高1级;当日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25℃时,应提高2级。

砂浆强度等级不得小于M2.5,重要结构其等级不得小于M5。

5.3.3采用冻结法砌筑时,砂浆使用最低温度应符合表5.3.3规定。

冻结法砌筑时砂浆最低温度(℃)表5.3.3(略)

5.3.4采用冻结法施工,当设计无规定时,宜采取下列构造措施:

5.3.4.1在楼板水平面位置墙的拐角、交接和交叉处应配置拉结筋,并按墙厚计算,每12cm配16,其伸入相邻墙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m。

在拉结筋末端应设置弯钩。

5.3.4.2每一层楼的砌体砌筑完毕后,应及时吊装(或捣制)梁、板,并应采取适当的锚固措施.

5.3.4.3采用冻结法砌筑的墙,与已经沉降的墙体交接处,应留沉降缝。

5.3.5为保证砌体在解冻期间的稳定性和均匀沉降,施工操作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5.3.5.1施工应按水平分段进行,工作段宜划在变形缝处。

每日的砌筑高度及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均不得大于1.2m。

5.3.5.2对未安装楼板或屋面板的墙体,特别是山墙,应及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以保证墙体稳定。

5.3.5.3跨度大于0.7m的过梁,应采用预制构件.跨度较大的梁、悬挑结构,在砌体解冻前应在下面设临时支撑,当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时,方可拆除临时支撑。

5.3.5.4在门窗框上部应留出缝隙,其宽度在砖砌体中不应小于5mm,在料石砌体中不应小于3mm。

5.3.5.5留置在砌体中的洞口和沟槽等,宜在解冻前填砌完毕。

5.3.5.6砌筑完的砌体在解冻前,应清除房屋中剩余的建筑材料等临时荷载。

5.3.6下列砖石砌体,不得采用冻结法施工:

  (1)空斗墙;

  (2)毛石砌体;

  (3)砖薄壳、双曲砖拱、筒式拱及承受侧压力的砌体;

  (4)在解冻期间可能受到振动或其他动力荷载的砌体;

  (5)在解冻时,砌体不允许产生沉降的结构。

5.4暖棚法

5.4.1暖棚法适用于地下工程、基础工程以及量小又急需砌筑使用的砖体结构。

5.4.2采用暖棚法施工时,砖石和砂浆在砌筑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而距离所砌的结构底面0.5m处的棚内温度也不应低于5℃。

5.4.3砌体在暖棚内的养护时间,根据暖棚内的温度,应按表5.4.3确定.

6钢筋工程

6.1一般规定

6.1.1在负温下承受静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其主要受力钢筋可选用Ⅰ、Ⅱ、Ⅲ、Ⅳ级热轧钢筋,余热处理Ⅲ级钢筋、热处理钢筋、高强度圆形钢丝、钢铰线及冷拔低碳钢丝。

6.1.2在—20℃至—40℃条件下直接承受中、重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其主要受力钢筋不宜采用冷拔低碳钢丝,当采用Ⅳ级钢筋时除应有可靠的试验依据外,宜选用细直径且碳及合金元素含量为中、下限的钢筋。

6.1.3对在寒冷地区缺乏使用经验的特殊结构构造,或易使预应力钢筋产生刻痕或咬伤的锚夹具,应进行构造、构件和锚夹具的负温性能试验。

6.1.4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时应加强检验。

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6.2钢筋负温冷拉和冷弯

6.2.1钢筋冷拉温度不宜低于—20℃。

预应力钢筋张拉温度不宜低于—15℃。

6.2.2钢筋负温冷拉方法可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

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宜采用控制应力的方法;不能分炉批的热轧钢筋冷拉,不宜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6.2.3在负温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其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应符合表6.2.3的规定.

6.2.4在负温下采用控制冷拉率方法冷拉钢筋时,其冷拉率的确定与常温相同。

6.2.5钢筋冷拉设备、仪表和液压工作系统油液应根据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

6.2.6当温度低于-20℃时,不得对低合金Ⅱ、Ⅲ级钢筋进行冷弯操作,以避免在钢筋弯点处发生强化,造成钢筋脆断。

6.3钢筋负温焊接

6.3.1钢筋负温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及气压焊等焊接方法。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

6.3.2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燉s(3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6.3.3余热处理Ⅲ级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工艺及参数,可按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执行。

6.3.4热轧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

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6.3.5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工艺应控制热影响区长度。

热影响区长度随钢筋级别、直径的增加而适当增加.焊接参数应根据当地气温按常温参数调整。

采用较低变压器级数,宜增加调伸长度、预热留量、预热次数。

7混凝土工程

7.1一般规定

7.1.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7.1.1.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5.0N燉mm2。

注:

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7.1.1.2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不得小于4.0N燉mm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不得小于5.0N燉mm2。

7.1.2混凝土冬期施工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7.1.3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

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燉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宜优先采用蒸汽养护。

注:

①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少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②强度等级不大于C10的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和最少水泥用量可不受以上限制;

③本规程所称的水灰比,普通混凝土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重量之比;轻骨料混凝土系指水泥的净水灰比(水不包括轻骨料1h吸水量,水泥不包括掺加的混合材)。

7.1.4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

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类物质的材料。

7.1.5采用非加热养护法施工所选用的外加剂,宜优先选用含引气成分的外加剂,含气量宜控制在2%~4%.

7.1.6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1%(按无水状态计算).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7.1.7在下列情况下,不得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掺用氯盐:

  (1)排出大量蒸汽的车间、澡堂、洗衣房和经常处于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的房间以及有顶盖的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等的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

  (2)处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

  (3)露天结构或经常受雨、水淋的结构;

  (4)有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和有外露钢筋、预埋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

  (5)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盐等侵蚀介质相接触的结构;

  (6)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环境温度为60℃以上的结构;

  (7)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的结构;

  (8)薄壁结构,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屋架、落锤或锻锤基础结构;

  (9)电解车间和直接靠近直流电源的结构;

  (10)直接靠近高压电源(发电站、变电所)的结构;

  (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7.1.8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7.1.9整体结构如为加热养护时,浇筑程序和施工缝位置的设置,应采取能防止发生较大温度应力的措施。

当加热温度超过45℃时,应进行温度应力核算。

7.2混凝土原材料加热、搅拌、运输和浇筑

7.2.1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拌制混凝土的最短时间(s)表7.2.7(略)

7.2.9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覆盖的保温材料,均应按本规程附录B进行热工计算。

当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7.2.10冬期不得在强冻胀性地基土上浇筑混凝土。

在弱冻胀性地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基土不得遭冻.如果在非冻胀性土地基上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在受冻前的抗压强度应符合本规程第7.1.1条要求。

7.2.11分层浇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2℃。

采用加热养护时,养护前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7.3混凝土蓄热法和综合蓄热法养护

7.3.1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地面以下的工程,或表面系数M不大于5m-1的结构,应优先采用蓄热法养护。

对结构易受冻的部位,应采取加强保温措施.

7.3.2*(略)

7.3.3综合蓄热法施工应选用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防冻剂,并应具有减水、引气作用。

7.3.4混凝土浇筑后应在裸露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并进行保温。

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

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防风防失水。

7.3.5采用组合钢模板时,宜采用整装整拆方案。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N燉mm2后,可使侧模板轻轻脱离混凝土后,再合上继续养护到拆模。

7.4混凝土蒸汽养护法

7.4.1混凝土蒸汽养护法的适用范围应符合表7.4.1的规定.

7.4.2蒸汽养护法应使用低压饱和蒸汽,当工地有高压蒸汽时,应通过减压阀或过水装置后方可使用。

7.4.3蒸汽养护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最高养护温度不超过8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可提高到85℃。

但采用内部通汽法时,最高加热温度不应超过60℃。

混凝土蒸汽养护法的适用范围表

7.4.1(略)

7.4.5蒸汽养护应包括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各阶段加热延续时间可根据养护终了要求的强度确定.

7.4.6整体结构采用蒸汽养护时,水泥用量不宜超过350kg燉m3水灰比宜为0.4~0.6,坍落度不宜大于5cm。

7.4.7采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可掺入早强剂或无引气型减水剂,但不宜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亦不应使用矾土水泥。

7.4.8蒸汽加热养护混凝土时,应排除冷凝水,并防止渗入地基土中。

当有蒸汽喷出口时,喷嘴与混凝土外露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0cm。

7.5电加热法养护混凝土

7.5.1电加热法养护混凝土的温度,应符合表7.5.1的规定。

并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参数。

7.5.8采用电热红外线加热器对混凝土进行辐射加热养护,宜用于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接头处混凝土加热。

加热温度应符合本规程第7.5.1条要求。

7.6暖棚法施工

7.6.1暖棚法施工适用于地下结构工程和混凝土量比较集中的结构工程。

7.6.2暖棚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7.6.2.1当采用暖棚法施工时,棚内各测点温度不得低于5℃,并应设专人检测混凝土及棚内温度.暖棚内测温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位置进行布置,在离地面50cm高度处必须设点,每昼夜测温不应少于4次。

7.6.2.2养护期间应测量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