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068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docx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

关于大学生情绪现状报告

在向一部分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见附表)后,得出了本次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情绪状况处于较为压抑状态,只有极少部分处于健康状态,现将结果分析如下,并给出情绪调控建议。

一.大学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征状

1.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计即将面临不良环境的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的情绪体验,表现为持续性的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

在这个刺激不断增多,竞争不断增强社会里,大学生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是十分常见的,当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遭遇挫折或担心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来临时,便会产生这种体验。

它是大学生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大学生的警觉,使之集中注意力并激发斗志。

大学生中常见的焦虑有自我形象焦虑,学习焦虑与情感焦虑。

2.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是狂躁抑郁性精神病的抑郁状态,它也是一种情绪困扰现象,是一种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消极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沮丧愁苦,失望悲观,常常伴有孤寂,自卑,厌烦,羞愧等情绪体验。

对大多数人来说,抑郁只是偶尔出现,为时短暂,但有些人长期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会发展为抑郁症,使人生活在悲观的阴影下。

抑郁的情绪多具有针对性,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依赖性强,交际范围窄,生活挫折多,付出与回报不均衡的大学生经常易产生抑郁情绪。

3.愤怒

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违背,或因愿望无法实现时,人们内心产生的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在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被人恶意地造成时,最容易产生愤怒。

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好激动,易动怒的特点,遇事缺乏冷静的分析思考,这种情绪易使大学生失去自控能力,思维受阻,行动莽撞。

4.嫉妒

嫉妒是指由于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

从本质上来讲,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因为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

嫉妒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当看到他人学识能力,荣誉甚至身材容貌超过自己时,内心产生不平,痛苦,愤怒等感觉,当别人身陷不幸或处于困境时则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

嫉妒是人本质上的疵点,对人的心理健康不利,也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

5.冷漠

冷漠,即是冷淡漠然,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

冷漠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

二.影响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

近年来,竞争机制开始在社会范围内普遍适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由于受到冲击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些都给社会阅历尚浅,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带来了很大冲击,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严重失调,使之产生不良情绪。

而且随着大学生面临社会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人才要求高,就业难等问题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程度加重。

2学校环境影响

由于高考压力的存在,大多数中学教学依然采用了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和封闭的管理模式。

这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不利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情绪的成熟,另一方面又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无法迅速适应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而产生适应不良,甚至一部分大学生因此而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导致长期的情绪低落。

更为重要的是高等院校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对学生的学习,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制定了日益完善的考核标准。

高校改革不断深化而带来的各种奖学金制度,考试淘汰机制以及就业机制,无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着他们的情绪。

3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成员关系及变更都会触及大学生脆弱的心理。

一些贫困生由于经济问题,过早的承担了生活压力,又由于缺少社会支持,易产生认知偏差,在同辈群体中表现为自卑和退缩性行为,并以消极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和他人及社会,同样产生情绪困扰。

家庭的经济状况与人际环境,家长的教育内容与方式,对一个人的情绪,情感水平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毫无疑问当今社会对家庭的冲击较大,各种家庭问题增多,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

另外,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或要求对家中子女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焦虑不安情绪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些大学生因为害怕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而引发高度焦虑和极度苦闷的情绪反应。

2.主观因素

1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

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

大学生又缺乏社会检验,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常常陷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矛盾之中。

许多大学生自我设计不切实际,自我评价过高,忽视自己的缺陷和弱点,预定的目标未达到,失落,自卑,焦虑等情绪就容易滋生。

2期望值偏高与现实状况的反差

大学生一般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怀有美好的向往和设想,成就动机很强,自我期望值很高。

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大学生并不能够轻而易举达到自己的期望,如果经过更多的努力仍然不能实现愿望,就会感到理想破灭,就很容易萎靡不振,情绪低落,产生自我怀疑和不安,并陷入焦虑情绪之中,甚至产生逆反情绪,与社会对立。

3人际交往受挫

大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简单书本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对社会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大学生成人化,社会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不可避免的需要与人交往,特别的是有的学生进入陌生的环境中,对友谊的需求特别强烈,而一旦期望难以达到,就容易对人际交往采取消极冷漠的态度。

当出现心理困扰时,又无人倾诉排解,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治疗,就极有可能引发精神上的疾病。

4重要丧失

重要丧失是指对一个人有重要价值的方面不能实现或是丢失。

重要丧失容易对一个人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导致失落,焦虑,愤怒,不安等消极情绪。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更容易遭受重要丧失的打击,从而引发情绪问题。

大学期间的重要丧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与个人学业有关的重要丧失,如考试失败,考级失败,考研失利等;二是与大学生自我发展有关的荣誉的丧失,如入党,评优失利等;三是情感方面的重要丧失,如失恋,好友失和或是远离亲人,造成亲情缺失等;四是其他重要丧失,如亲人去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都对大学生的情绪构成影响,特别是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滋生和蔓延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5依赖性与自主性的矛盾

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了较为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大学生逐渐参加到成人社会生活中,与社会成员的交往日益增多,独立意识日益增强。

他们渴望凡事依靠自己的力量,彰显个人的才能,从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但是大学生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认知能力落后于活动能力,社会经验,生活经验明显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常常感到迷惘。

加之独生子女大多生活自理能力差,长期形成的依赖心理一时难以摆脱,使得大学生由不得不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他们去依赖与服从父母,这种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较为突出的矛盾,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严重不适,处于悲伤,抑郁状态。

三.调控情绪的办法

1.自我鼓励法。

也就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进行斗争。

自我鼓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一个人在痛苦、打击和逆境面前,只要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鼓励,他就会感到力量,就能在痛苦中振作起来。

2.语言暗示法。

当为不良情绪所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言语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比如,你在发怒时,可以用言词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会把事情办坏的"。

陷入忧愁时,提醒自己"忧愁没有用,于事无益,还是面对现实,想想办法吧。

"等等,在松弛平静、排除杂念、专心致志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自我暗示,对情绪的好转将大有益处。

3.请人引导法。

有时候,不良情绪光靠自己独自调节还不够,还需借助于别人的疏导。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处于压抑的时候,应当允许有节制的发泄,把闷在心里的一些苦恼倾倒出来。

因此,当青年人有了苦闷的时候,可以主动找亲人、朋友诉说内心的忧愁,以摆脱不良情绪的控制。

4.环境调节法。

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同样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颜色柔和的环境,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

相反,阴暗、狭窄、肮脏的环境,给人带来憋气和不快的情绪。

因此,改变环境,也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当你在受到不良情绪压抑时,不妨到外面走走,看看美景,大自然的美景,能够旷达胸怀,欢娱身心,对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很好的效果。

四.调控情绪对大学生的意义

1.学会调控情绪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

情绪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情绪使大学生身体功能更加协调健全,有利于其身体健康,并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与他人相处,对学习,工作,生活更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更有力量去克服挫折与困难。

相反,不良情绪不仅会造成大学生生理机制的紊乱而导致各种躯体疾病,而且会抑制大学生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使意识范围变得狭窄,正常判断力减弱,甚至使人精神错乱,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

因此,大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懂得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面对不良情绪做到镇定自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从而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2.学会情绪调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情绪往往使大学生乐于行动,有兴趣学习,工作和活动,有助于开阔思路,注意力集中,富有创造性。

有关研究发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紧张而轻松是思考和创造的最佳状态,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智力活动。

心理学家用实验方法研究情绪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时发现,适度的焦虑能使大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效率,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均难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因此,学会调控情绪对于身负学习重任的大学生而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3.学会情绪调控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情绪在人际关系中起着信号作用。

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总是伴随着情绪色彩,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积极的情绪反应能帮助人们互相了解,使人们互相感染,互相接近,缩短心理距离,增进友谊。

如果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和感情,不关心他人的悲欢离合,对他人缺乏真情实感,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心情不好,全都写在脸上,同学自然容易产生误解。

同时有的同学自我中心较重,将自己情绪强加于人,令人难以接受。

还有的个别大学生情绪变化快,喜怒无常,同学难以与之相处。

因此,学会对自我情绪的认知,表达和调控,学会对他人情绪的觉察把握以及提高自身情感智商,都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增强自身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4.学会情绪调控有利于发挥内在潜能

潜能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情绪的参与和支持。

良好的情绪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推动大学生趋向学习目标,自觉学习,挖掘自身潜力。

良好的情绪还可以使大学生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使之思路开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式,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

不良的情绪却可能让人漠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忽略那些原本可开发的潜能。

大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就能够使自己经常拥有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开发自身潜能。

    附表   :

      

偶尔有时经常持续

我感到情绪沮丧、郁闷。

   1   2   3   4

我感到早上心情最好。

     4   3   2   1

我要哭或想哭。

           1   2   3   4

我吃饭象平时一样多。

     4   3   2   1

我夜间睡眠不好。

         1   2   3   4

我的身体功能良好。

       4   3   2   1

我感到体重减轻。

         1   2   3   4

我的头脑非常清醒。

       4   3   2   1

我经常拉肚子。

           1   2   3   4

自己是有用的和不可缺的人 4   3   2   1

我的心跳比平时快。

       1   2   3   4

我能很容易对某事做出决定 4   3   2   1

我经常无故感到疲劳。

     1   2   3   4

我做事像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4   3   2    1

我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

1   2   3   4

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

     4   3   2   1

我比平时更容易激怒。

     1   2   3   4

我的生活很有意义。

       4   3   2   1

我是一个总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1   2   3   4

我的兴趣非常稳定。

        4   3   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