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275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docx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

2020年xxxx数学活动教案模板

五篇

优秀的教案不但能够吸引学生不断学习进步,也方便学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运用视听触觉各种感管引导幼儿主动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雪花片若干、颜色不同的枪管玩具、大小长短不同的吸管、排序卡活动过程:

1、织幼儿玩拍铃鼓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听听老师是按什么方法拍铃鼓的?

2、引导幼儿发现拍铃鼓中的秘密,并运用图示记录其中的规律。

老师这有一些雪花片,请你想想怎样用雪花片表示我们刚才拍鼓的规律?

(1)大声——小声——大声——小声

(2)大声——小声——小声——大声——小声——小声

3、教师出示排序图,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请幼儿用拍手的方式表示出来。

(1)、小朋友看看这些雪花片是按什么规律排序的?

(2)、你们能按这个规律拍拍手吗?

小结:

这种按照一定规律把物体排排队的方法就叫做排序。

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物体大小不同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物体的长短、颜色、粗细、高矮等不同进行排序呢。

4、补充排序卡。

出示已排好的排序卡,请幼儿来找找看什么地方排错了。

5、导发现物体的差异,进行创编排序。

(1)、请幼儿根据颜色的不同排序拼插枪管玩具。

(2)、请幼儿根据吸管的大小或长短的不同进行排序

(3)、请幼儿根据幼儿性别的不同进行排序。

6、排队游戏

幼儿分男女站成两竖排,按教师要求进行排队游戏。

如高人、矮人、高人、矮人或拍头、拍肩、叉腰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游戏。

7、延伸活动: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是按一定规律排序的,如美丽的项链,好看的花边,围墙的栏杆……,请幼儿将生活中有趣的排序现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排序卡上。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认识高矮、高矮的相对性以及高矮排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形、时空和空间等现象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高矮不一的:

木棒、积木、瓶子、杯子、盒子、笔等等。

2、长颈鹿、小猴子的图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长颈鹿高些)3、红、黄、蓝三块积木。

4、气球2个、音乐《找朋友》、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游戏《排气球》引入高矮话题

请一高一矮2名幼儿拍气球,提问“他们都拍到气球了吗?

为什么?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探究活动

①师:

小朋友在比高矮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你跟某某小朋友比高了跟某某小朋友比又矮了?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小朋友去排一排、比一比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讨论一下为什么?

②幼儿自主探究

教师重点就高矮的相对性、高矮的排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启发幼儿解决问题。

4、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①利用红、黄、蓝三块大积木的演示引导幼儿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②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高矮的排序。

5、活动的延伸

通过长颈鹿和小猴子比高矮引导幼儿理解比高矮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

6、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

2、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进行展览。

2、教具:

0~9数字卡若干套,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我的名片”、汽车、包装袋等,水彩笔等。

3、拍摄生活中有数字的场景录像资料:

如汽车牌照、公共汽车站牌、居民住宅楼、钟楼、红绿灯、邮编……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读数字,出示数字说:

“数字宝宝来我们班做客,看谁来了。

二、找一找:

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1、数字宝宝来和我们捉迷藏,请小朋友到后面柜子上的物品上寻找它们藏在哪里?

通过参观展览的形式让小朋友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2、相互交流:

(1)你在哪里发现数字?

你发现了哪些数字?

(出示0-9数字)

(2)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呢?

(幼儿结合具体的物品,凭借自身生活经验,互相交流、猜测这些物品上数字的用途)

师小结:

原来,数字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数字,小朋友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呢?

2、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3、观看录像,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数字。

师:

你们还看到过这些地方的数字吗?

这些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①幼儿再次发现、寻找并思考:

数字的用途。

②交流:

鼓励幼儿积极提问,老师和幼儿一起解答疑问并出示相关的图片。

4、小结:

原来,数字的用处还真多呢!

它们有的用来编号,有的用来表示时间、地址,有的用于表示商品的价格,有的说明物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重量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数字的用处还有好多呢,我们以后再去找一找,好吗?

三、玩一玩:

数字组合游戏,体验数字与自身的关系。

1、数字组合法:

数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看它们变变变“1、1、0”可以组合成“110”表示特殊的电话号码。

“0、1、2、5、8……”可以组合成电话号码。

“1、4、6、8”可以组合成数字1468,表示数的多少,也可以表示家庭电话号码,还可以表示你的生日呢!

如2015年6月1日

2、幼儿分组来数字组合游戏,体验数字与自身的关系。

(1)组合汽车车牌号

(2)给房子编号

(3)制作名片(填写电话号码)

(4)填写包装袋(重量、生产日期、)

3、交流小结自己制作的组合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化,它是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对称的物体和现象非常的普遍,例如:

规则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公共建筑、脸谱、风筝等,他们左右两边的图形、大小、花纹、颜色完全一样,这样的特性能够激发孩子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通过让孩子观察描述、概念熟悉、动手实践、理解延伸这四个环节来掌握对称的科学性的概念。

同时承了科学活动重在让孩子动手操作、激发浓厚的探索欲望为核心的中心思想,将第三环节作为活动的重点,让孩子在猜测与验证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对称的实际含义。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对称和对称轴的概念,感受生活当中对称物的对称美。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的对称性,加深对对称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教具:

对称的蝴蝶示范图片、活动猜测、记录图

学具:

人手一份对称图形(金鱼、风筝、建筑、京剧脸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初步感知对称

1、教师出示沿对称轴折叠的半个对称的蝴蝶

------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呢?

2、教师总结对称的概念、特性。

------蝴蝶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我们

把这种形式叫作对称,这条折痕叫作对称轴。

(环节分析:

用隐藏一半的蝴蝶作为对称的典范,既能很好地诠释对称的概念,又能以折痕明示对称轴;而且

一半一半揭示,不仅可以激发幼儿浓厚的好奇心,又能着重比较左右两边的蝴蝶翅膀的大小、颜色、形状和

花纹,并以重叠的方式检验对称。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对称

1、教师出示操作的材料,并介绍记录图表。

------那么….是对称图形吗?

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并在这个画有问号的空格里填上你的猜测,认为对称打上

勾,认为不对称则打上叉。

2、介绍操作要求

------试着对折,看看它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是否完全一样。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寻找对称轴,并沿着对称轴对折。

4、总结

------金鱼和风筝的大小、颜色、形状、花纹完全一样,它们是对称图形,房子的窗户不一样,脸谱眼睛的

花纹不一样,它们两个不是对称图形。

------你们都猜测对了吗?

很多小朋友用眼睛看和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不一样,说明只用眼睛看是很容易犯

错误的,只有动手做过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千万不可胡乱猜测。

(环节分析:

通过先猜测后操作验证的方法,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判断,而非只用观察的盲目判断;在

验证对称的操作中难度有简到难,鼓励幼儿细致观察,发现它们在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上的不同,从而

进一步巩固对对称的理解。

三、找对称,相关经验的延伸

1、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很多很多的对称图形,请你根据半边图形找出对称的另一半2、幼儿找对称,教师引导对称的要点:

大小、颜色、形状、花纹都得一样。

(环节分析:

此环节是对对称的概念理解的逆向运用,通过寻找对称的翅膀,加深对称的概念。

四、寻找生活当中的对称

------生活当中还藏着许许多多对称的秘密,请小朋友去仔细找一找。

(环节分析:

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将本次活动对称的概念运用到现实生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美)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比较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2.教幼儿学习准确地运用单位量词。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见图一~五),数字5、6、7、8、9,教育挂图3。

第二组:

印比9少的点子纸人手1份,印泥2盒,点子印章,点子印章6个;第三组:

实物标记图(见图七),2~7的数字印章2个,印泥2盒,操作卡片19;第四组:

8或9的数字口袋人手1份,点条、竖线条、实物条数量均为10;第五组:

图形卡(见图八),彩笔6支,操作卡片19;第六组:

依样接画(见图九),铅笔6支。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目测数群,学习准确运用量词。

出示图一~五,“绒板上有什么?

”(汽车、轮船、飞机、坦克、大炮)“每样有多少?

”要求幼儿正确使用量词。

(2)游戏:

数得快、说得对。

教师指某实物卡,幼儿准确地说出数量,并正确使用量词。

(3)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谁来给卡片排队?

哪张卡片应该排在第一个?

排好后给它们贴上数字,表示它是几个。

”请一名幼儿操作。

“大家说说他是怎么排的?

”(5、6、7、8、9)“9的前面是几?

”“8和9哪个多?

”(8少,9多,如果有幼儿能说出8比9少,9比8多,则更好。

)以此类推比较其它相邻两数的多少。

“前面的数总比后面的数少,后面的数总比它前面的数多。

2.小组活动。

第一组,填空格。

“填好后说一说,靠近的两个数,哪个多,哪个少?

”第二组,印比8、9少的点子。

“大家要按序把比8或比9少的点子全印出来。

”第三组,看图按标记计数。

“看看这幅图是用哪些形状拼出来的,数数各有几个,再按形状标记用数字记录下来。

第四组,给数字口袋送礼物。

请一名幼儿介绍怎样做。

第五组,给相同的图形涂色。

“哪些图形是相同的,请小朋友给它们涂上同一种颜色。

”第六组,依样接画。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活动小组的活动,引导幼儿正确地表述操作结果。

3.活动评价。

请在第一活动小组活动的一名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填了几个点子,几多几少。

)鼓励全班幼儿能大声地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