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394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ocx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

南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钨矿产地,南岭钨矿床中与钨共(伴)生的有色、稀有及贵金属种类很多,数量可观,也是

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

论述了南岭及其邻近地区众多钨矿床中与钨共生或伴生的锡、钼、铋、铌钽、铜、铅锌、金银、稀

土等元素的不同状况和特征,其中锡、钼、铋是南岭钨矿床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共(伴)生元素,铌钽只在演化程度较高的

花岗岩相关的钨矿床中伴生产出,铜、金作为钨矿床伴生金属的意义较小,而钨矿床中伴生的银、铅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南岭的区域地质背景、花岗岩演化、多期多阶段成矿作用等方面出发,分析和解释了它们之间相互

共(伴)生的原因及差异性,探讨了其地质意义。

关键词:

钨矿床;共(伴)生金属;地球化学性质;花岗岩;多阶段成矿;南岭南岭,尤其是赣南和湘东南地区,是我国乃至

世界上钨矿床最丰富、最集中分布的地区。

长期的

勘查、生产和科学研究成果均已显示,南岭地区的

钨矿床不仅类型齐全,而且除了钨以外,还有丰富

的共生或伴生金属作为有用组份产出,使南岭钨矿

床成为多种有色、稀有金属的重要来源(徐克勤等,

1959;康永孚等,1991;王秋衡,1991)。

事实上,

南岭及其邻近地区产出的锡、钼、铋、铍、铌钽、

铜、铅锌、银、锑、铀等金属在国内都占有重要地

位,有些甚至名列世界前茅;而在许多情况下它们

都是与钨矿共生或伴生产出的。

  笔者等近年来在从事华南中生代花岗岩类及

其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中,也对钨矿床中共生或

伴生的有色、稀有及贵金属元素的状况和特征进

行了一些调研,得到了一些认识。

本文介绍了南

岭及邻近地区钨矿床中若干重要的共(伴)生金

属元素的产出特征,并对其原因和地质意义进行

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岭及其邻近地区众多的

钨矿床中,真正单独以钨为唯一有用元素产出的

是很少的,大多数钨矿床都有一种或几种共生或

伴生金属,可以称为“钨-多金属矿床”。

而本文

所论述的共生或伴生金属,主要是那些具有工业

利用价值、能独立计算储量,或能作为矿山副产

品回收的那些金属元素。

1 锡与钨的共生关系

  锡是南岭及其邻区堪与钨媲美的最重要的矿

产资源之一。

长期以来,国内地质学界往往将该

地区的锡与钨并列,故有“南岭钨锡矿床”、“华

南钨锡花岗岩”等名称。

南岭地区钨-锡共生或伴

生的矿床确实很多,甚至有些钨矿床最初是开采

锡矿的,例如赣南崇义的淘锡坑钨矿就因此而得

名。

在最早总结我国赣南钨矿地质的经典著作《江

西南部钨矿地质志》中,被明确冠以“钨锡矿床”

的就有生龙口、洪水寨、一箩种、九龙脑、漂塘、

鸭子脑、龟子背、盘龙山、新地、墨烟山、鸭溪山、

枯竹巢、白石坳、茅坪、直坑、张天堂等(徐克

勤等,1943),而另一些虽然被称为“钨矿床”的,

如岿美山、荡坪等,实际上也是钨-锡共生的矿床。

后来的工作则在赣南发现了更多的钨锡共生矿床,

如柯树岭、樟东坑、新安子、八仙脑、牛岭、石雷(棕

树坑)等。

在南岭的其他地区如粤北、湘东南和

桂东北等地,也有大量的钨-锡共生矿床;其中最

著名的无疑是湘东南的柿竹园矿床,其钨、锡储

量均达到了超大型矿床的规模(陈毓川等,1993;

毛景文等,1998;刘义茂等,2000)。

  众所周知,柿竹园矿床除了钨、锡共生外,

还有钼、铋、铍等,因此堪称多金属矿床。

与它

类似,南岭及邻区的钨锡共生或伴生矿床实际上

也大多是钨-锡多金属矿床或锡-钨多金属矿床,

亦即除了以钨-锡或锡-钨为主要的成矿金属元素

外,矿床中或多或少还有其他共(伴)生的有用

金属元素,只不过它们的含量有较大差异,有的

达到了可供工业利用的程度,有的则未达到工业

利用的数量而已。

  尽管钨、锡在南岭地区共生十分普遍,但是,

从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上来看,锡与钨的关

系并不十分密切。

锡与钨既非同一周期又非同一

族,二者的电子构型、原子和离子半径、氧化还

原电位等地球化学参数均有一定差异(刘英俊等,

1984)。

钨属于典型的亲氧元素,它在自然界中以

W6+的氧化态形式与O2-结合形成WO4

2-络阴离子,

并再与Fe,Mn,Ca等元素结合形成钨酸盐类,因

此,钨的天然矿物均以钨酸盐为主。

与钨相比,

锡虽然也属于亲氧元素(戚长谋,1991),但是锡

不仅具有亲氧性,还具有亲铁性、亲硫性,可以

在多种地质条件下形成多种锡的独立矿物,如锡

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盐、铌钽酸盐、

硅酸盐和硼酸盐等。

在自然界,锡容易与钛、铁、

铌钽、铝等发生类质同象置换,但很少与钨形成

类质同象;钛、铁、铌钽等也成为锡石——锡的

最重要矿物中所包含的主要微量金属,而钨在锡

石中的含量普遍较低。

在目前已知的锡的六大类

50多种矿物中,钨没有进入任何一种锡矿物的化

学式(陈骏等,2000)。

  事实上,从锡与钨二者在矿床中的主客关系

来看,南岭及邻区大部分钨矿都有锡伴生,但在

一些以锡为主的矿床中,钨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

共生或伴生金属,例如桂东北的栗木矿田,原来

是以锡为主的锡-钨共生矿床,但是从上世纪60

年代起矿山就转为主要开采花岗岩型钽铌锡矿,

并建立了老虎头、水溪庙和金竹源等3处花岗岩型

钽(铌)-锡矿床,钨已经变得很不重要。

对于许

多独立锡矿床来说,其共生的钨也不多见,有的

甚至基本上没有钨的共生或伴生,而是与银、铅

锌等共生,如江西的德安曾家垅锡矿、石城松岭

锡矿、会昌岩背锡矿等。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

中的钨也并不是重要的伴生组份。

当然,相反的

情况同样存在。

例如,虽然赣南地区众多的钨矿

都有锡伴生,但是在江西的中部和北部,许多钨

矿却没有锡伴生,如武功山地区的下桐岭钨矿床

__就没有锡伴生而有钼、铋、铍伴生(汪帮勤等,

2004)。

  锡矿与钨矿在南岭及其邻区的分布也并不十

分一致。

总体上看,南岭东段的赣南地区以钨矿

的密集产出为特征,尽管大部分钨矿床都有锡的

共生或伴生,但是独立的锡矿床或以锡为主的矿

床相对较少;南岭中段的湘东南、桂东北一带是钨、

锡并重,如瑶岗仙、柿竹园、锡田、姑婆山(水岩坝)、

珊瑚(长营岭)等,但是锡的矿化已明显增强,

出现了一些以锡为主的矿床,如新路、荷花坪(吴

寿宁,2006)、香花岭(钟江临等,2006)、香花

铺及近年来发现的芙蓉锡矿等;到了南岭西段的

桂北至滇东南,钨矿已很少,但锡矿却格外丰富

并十分重要,如广西的大厂、德保,云南的都龙、

白牛厂、新寨、个旧等。

  锡是否与钨共生可能还与钨矿床的类型有关。

一般地说,石英脉型(尤其是大脉型)黑钨矿床最

易伴生锡的富集;而斑岩型或细脉浸染型(白)钨

矿床则较少有锡的共生,如赣北的阳储岭斑岩钨

(钼)矿床、广东的莲花山斑岩钨矿,以及南岭地

区以外的我国另一个重要钨矿资源产地——河南栾

川三道庄斑岩钼钨矿床等。

细脉浸染型钨矿床中的

福建行洛坑矿床以钨钼伴生为特征,锡成为很次要

的伴生组份。

夕卡岩型(白)钨矿床也较少有锡的

共生,如湘东南的新田岭钨矿。

  对于钨锡共(伴)生矿床中钨与锡的产出特征,

不少研究者在一些具体矿床中进行了研究。

例如,

柿竹园矿床产于千里山花岗岩体东南内弯处与泥

盆系佘田桥组泥质灰岩的内外接触带,复杂的成

矿作用形成了4种成因类型的矿体,并呈现出明显

的垂直分带,自上而下为:

(1)大理岩细网脉型

Sn,(Be)矿体;

(2)夕卡岩型W,Bi矿体;(3)

网脉状云英岩-夕卡岩型W,(Sn),Mo,Bi矿体;

(4)云英岩型W,Sn,Mo,Bi矿体(毛景文等,

1998;刘义茂等,2000)。

可见,钨与锡既有密切

共生,又有各自的富集规律,钨矿化在空间上与

矽卡岩体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产于中部的夕卡岩

型矿体中,而锡在网脉型和云英岩型矿体中较为

集中。

宋慈安(1996)对广西珊瑚矿田的研究表

明:

从浅部到深部,矿床的石英、黑钨矿等矿物中

的W-Sb-Cu-Pb-Zn-Mo-Ag含量增多,而Sn-Cl-F

含量有减少的趋势。

这一现象似乎揭示了Sn与F

之间的相关性。

徐敏林等(2006)综合赣南若干

钨锡矿床的特征,也发现富锡石的黑钨矿石英脉

常含较多的萤石和黄玉(尤其是萤石),显示出成

矿流体既富锡、又富氟的特征。

笔者等近年来在

考察赣南若干钨矿床时,也发现富锡的矿石常有

萤石出现,如漂塘钨锡矿床、石雷钨锡矿床中常

可见到含锡石的石英脉中有萤石发育。

  当然,从锡与钨在全球范围内的成矿作用、

矿床类型及分布情况来看,二者的差异也相当明

显。

钨的主要矿床均与分异程度高的酸性岩密切

相关,而锡矿的形成在岩浆岩专属性方面的选择

余地显然要比钨矿床宽得多,除了与分异程度高

的酸性岩有关外,还可以与富钙酸性岩、碱性岩、

A型花岗岩、中酸性花岗闪长岩、基性岩等有关。

2 钼、铋与钨的共生关系

2.1 钼与钨的共生

  钼、铋是南岭钨矿床中十分普遍而且非常重

要的伴生金属元素。

  从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来看,钼与钨之间的

关系非常密切。

在周期表上,钼与钨都属于第六

副族,为同族元素;二者不仅离子半径(正6价)

相等,而且(WO4)2-和(MoO4)2-络阴离子半径

也相近,因此,钼是最容易与钨发生类质同象置

换的元素。

一些钨矿物中的钼含量可以相当高,

例如白钨矿、钨钼铅矿等。

白钨矿可以含高达3%

的MoO3,而钼白钨矿(seyrigite,Ca[(W,Mo)

O4])所含的MoO3可达24%(刘英俊等,1987)。

  因此,钼与钨共生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尤

其是当富含钼、钨等成矿元素的花岗岩类与碳酸

盐岩石接触形成钙夕卡岩时,常伴随钼、钨成矿

作用。

这种情形不仅发生在南岭,而且也在其

他许多地区,河南栾川三道庄超大型斑岩-夕卡

岩型钼钨矿床就是最重要的例子之一(裴荣富,

1995)。

前文述及产于花岗岩体中的斑岩型、细脉

浸染型钨矿床较少有锡的共生,但却常常伴有钼

的矿化,如江西阳储岭等。

在南岭地区,湖南的

柿竹园、新田岭,福建的行洛坑,江西的盘古山、

大吉山、茅坪、漂塘(大龙山和木梓园)等都是

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钨钼共生矿床。

近年来在赣南

一些钨矿床中还不断有新的共(伴)生钼矿化发现。

  但是,钼与钨之间在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仍

有较大的差异。

钼在第五周期而钨在第六周期,

电子构型的差异、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不同,是

造成自然界中钼亲硫而钨亲氧的重要因素(刘英

俊等,1984)。

只有在较高的氧化条件下,钼可以

形成钼酸钙(钼钙矿CaMoO4)或钼钨酸钙(钼钨

钙矿Ca2MoWO4);但通常钼主要以硫化物辉钼矿

的形式存在。

因此,与钨矿共生的钼,往往与硫

化物共生,形成于相对还原的条件。

  笔者等近年来在对赣南一些钨矿床进行调查

研究时发现,钼与钨在不同的矿床中有不同的产

出特征。

例如,漂塘钨矿的木梓园矿区是钨-钼矿

床,其中富钨-钼(贫锡)矿石主要分布在440中

段以上,而富钨-锡(贫钼)矿石主要分布在390

中段以下,显示上钨-钼、下钨-锡的特征;在

平面上富钨-钼-铋矿石和富钨-锡(贫钼)矿石

也有不同的分布,具一定的分带规律(聂荣锋等,

2007)。

但是在左拔、樟斗等矿床,产在围岩中的

黑钨矿石英脉则显示出上钨下钼的特征;而且据

江西有色地勘局等近年来的勘查工作,在西华山、

樟东坑等钨矿床的深部,都出现云英岩化的细粒

花岗岩,并普遍发育钼矿化,有些已具有工业价值,

这也显示出总体上的上钨下钼的分带现象①。

  钨矿床中共(伴)生的钼数量是非常可观的。

由于近年来钼的价值不断增高,所以矿业界十分

关注钨矿床中的伴生钼;此外,对约占全国钨储

量近半数的高钼的钨精矿的合理利用也越来越受

到重视(吕莹等,2005)。

还值得一提的是,正是

南岭钨矿床中普遍共(伴)生的辉钼矿,为近年

来这些矿床成矿年龄的精确测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杜安道等,1994)。

2.2 铋与钨的共生

  我国的铋矿资源居世界第一,且极大部分产

在南岭,尤其是湘东南地区。

铋也是南岭钨矿的

重要伴生元素之一,湘东南柿竹园不但是我国最

大的钨矿床(约占全国已探明钨储量的一半),而

且已探明的共生铋金属储量达30.5万吨,分别占

世界和我国已探明铋储量的43%和62%,是名副

其实的世界上最大铋矿床②。

因此有学者认为柿竹

园实际上是“超大型钨、铋多金属矿床”(刘义茂等,

2000)。

湘东南的新田岭夕卡岩型(白)钨矿床也

伴生数量可观的铋与钼。

实际上,南岭地区丰富

的铋资源基本上是作为钨锡矿床的伴生元素产出

的;即使是被称为“我国首个独立铋矿床”的金

船塘(陈荣华等,1997;徐惠长等,2004),也是

与锡共生,并伴有钨的工业矿化。

  徐惠长等(2004)较系统划分了湘东南及邻区

铋矿床的类型,认为以夕卡岩型最为重要,如柿竹

园、金船塘、新田岭等;也有许多与钨锡矿床共生

的铋产于花岗岩顶部或高侵位的岩枝中,属于蚀变

花岗岩型或云英岩型,如大吉岭、野鸡尾等。

  除了湘东南地区外,赣南的许多钨矿也有丰

富的共生铋矿,而且铋与钼常常表现出正相关性。

盘古山钨矿的铋储量超过1万吨;而且,随着矿山

的生产、勘查向深部发展,显示出矿床深部在黑

钨矿相对减少的同时,白钨矿含量相对增高,铋

矿化含量略有提高,钼矿化则显著增强(叶际祎

等,2000)。

如前所述,漂塘的大龙山和木梓园矿

区都是钨-钼共生矿床,其伴生的铋也很丰富。

他以黑钨矿石英脉为主的钨矿床如马岭、安前滩、

大吉山、左拔、樟斗等也都有共生的铋或者钼-铋。

此外,粤北的红岭、师姑山、瑶岭、棉土窝等钨

矿床也伴生相当数量的铋。

  铋具有明显的亲硫性,因此,南岭钨矿床中

的铋矿化常常形成于成矿作用稍晚期(温度也较

低)的硫化物阶段,铋一般也以辉铋矿或其他硫

化物、硫盐矿物形式出现。

但是,在流体中铋较

丰富和贫硫的情况下,即使在温度较高的成矿作

用早-中期,铋也能以自然铋的形式出现,并与黑

钨矿共生于石英脉中。

李岩等(1990)研究了赣

南漂塘大龙山钨矿中自然铋的特征,发现在含钨

石英脉中既有早阶段与黑钨矿、辉钼矿共生呈粗

大自形晶的自然铋,也有在晚阶段与硫化物共生

的自然铋集合体,这说明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较

完整、持续的高温到低温的过程。

谭运金等(2002)

也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共生的金属元素组合特征,

认为盘古山钨(钼铋)矿床经历了由高温向低温

__的连续的演化过程。

3 铌、钽与钨的共生关系

  铌、钽也是与钨类质同象关系非常密切的元

素。

Nb5+,Ta5+在自然界中都可以与W6+呈类质同

象置换关系,它们在置换时都呈各自的最高氧化

态,具有相近的离子电位、离子半径和电负性,

尤其是Nb5+的电负性更接近于W6+,二者更容易发

生置换。

因此在笔者研究的大吉山、铁山垅等钨

矿床中都有铌黑钨矿出现。

  大吉山是南岭地区钨和铌钽共生矿床的典型

实例之一,它包含了钨和铌钽两种矿化的叠加。

据前人与笔者的研究,大吉山花岗岩包含了多个演

化阶段的岩体,钨和铌钽两种矿化分别与不同阶

段的花岗岩体有关(孙恭安等,1989;陈毓川等,

1989;滕建德,1990;庄龙池等,1991;康永孚等,

1994;华仁民等,2003;张文兰等,2003,2004,

2006)。

大吉山花岗岩的演化趋势与南岭地区同类

型的花岗岩相似,即Ca,Mg,Fe,Ti含量逐渐减

少,Si,K,Na和挥发份含量逐渐增多,稀有元素

含量也逐渐增多,Ta,Nb逐渐聚集于高Si,富含

K,Na和挥发份的晚阶段侵入体中。

大吉山与成矿

有关的花岗岩可分为两期:

较早的主体花岗岩和较

晚的补体花岗岩。

钨矿化在成因上与主体花岗岩密

切相关。

钨矿类型主要为含黑钨矿石英脉型,矿脉

主要产在围岩中,其根部进入主体花岗岩的顶部;

其次为蚀变花岗岩型,黑钨矿常以不均匀的矿巢在

岩体中产出。

而铌钽矿化则与高度演化的补体花岗

岩(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相关,矿石矿物主要为细

晶石、钨钽锰矿和富钨钽锰矿类,它们在补体花岗

岩中以副矿物的形式结晶出来,形成浸染状的花岗

岩型Ta,Nb矿床。

  笔者等在对大吉山的主要钨矿物——钨锰矿

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时,发现了一种主要由Nb,Ta,

Fe,Mn,W组成的复杂氧化物——钨铌锰矿;这

种矿物与富钨(的)铌锰矿交生,二者在成分上渐

变过渡,构成了铌锰矿-钨铌锰矿-钨锰矿的连续

系列。

这也进一步证实在自然界中铌(钽)与钨存

在着广泛的类质同象置换现象(张文兰等,2003)。

  铌钽和钨在大多数矿床中可能是伴生关系,

二者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先后,在空间上既可分开,

又可能重叠。

由于铌钽的矿化类型主要是产于岩

体内部的(蚀变)花岗岩型,而钨矿化最具代表

性的是裂隙充填的黑钨矿石英脉型,所以在空间

上一般来说是铌钽在下,钨在上。

例如广西栗木

锡钨钽铌矿床的钽铌(锡)矿体主要是产在(锂

云母钠长石花岗岩)岩体的浸染状矿石中;而锡

钨矿体主要是石英脉型矿石,产于岩体内部及岩

株上部的围岩中(陈毓川等,1993)。

在成矿时间上,

由同一岩体形成的矿床应该是铌钽在先,钨在后,

因此张金明(2006)认为在大吉山的花岗岩型矿

体中,铌钽矿化早于钨矿化。

但是,如前所述,

由于大吉山的钨和铌钽分别与不同阶段的花岗岩

体有成因联系,而与钨矿化密切相关的主体花岗

岩稍早于铌钽矿化的补体花岗岩,因此很有可能

钨矿化早于铌钽矿化。

为了搞清它们之间的时间

关系,笔者等对大吉山钨-铌钽矿床及花岗岩进行

了成岩成矿年龄测定,用单颗粒锆石U-Pb法测得

大吉山补体花岗岩的年龄为151.7Ma,这一年龄值

也可以近似地作为铌钽矿化的时间;用快中子活

化40Ar/39Ar法测得大吉山主钨矿脉中云母的年龄为

144Ma和147Ma,并以此作为钨矿脉的年龄(张

文兰等,2006)。

由此可见,大吉山与钨矿化相关

的花岗岩体虽然稍早于与铌钽矿化相关的花岗岩

体,但是钨矿化在总体上却仍然晚于铌钽矿化。

  在南岭及其邻区,铌钽除了与钨(锡)共生

外,还不乏独立的或以铌钽为主的矿化,前者如

江西宜春,后者如广西栗木等。

事实上,铌钽与

钨的地球化学行为还是有较大差异的,铌钽倾向

于在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中富集,因此,南岭

及邻区与铌钽矿床有关的花岗岩都是高度演化的

花岗岩。

从岩性上来看,它们以白云母花岗岩为主,

如广西栗木与锡钽铌矿床有关的是白云母碱长花

岗岩(陈毓川等,1993,1995),赣南大吉山钨-

铌钽矿床有关的是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孙恭安等,

1989;康永孚等,1994)。

江西宜春钽铌锂矿床有

关的雅山花岗岩也经历了5个阶段的演化,钽铌锂

矿化产于最晚期富磷的黄玉锂云母碱长花岗岩中

(刘昌实等,1999;喻良桂,2007)。

  由于高度分异演化,南岭及其邻区与铌钽矿

床有关的花岗岩除了具有与钨锡矿化花岗岩相似

的高硅富碱等特征外,更富集H2O和Li,F,B,P

__等组分,并表现为中等过铝质,Na2O>K2O,Ta含

量较高而REE含量很低。

正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

这种较显著的差异,因此前人在关于南岭的成矿花

岗岩研究中,曾经有“含钨花岗岩”和“含钽铌花

岗岩”之分(夏宏远等,1984)。

陈毓川等(1995)

在总结桂北地区花岗岩类特征时,也指出富铌钽的

栗木矿田花岗岩Na2O>K2O,而其他含锡花岗岩都

是K2O>Na2O。

一些学者则把这些高度演化的富氟

的铌钽花岗岩称为“Li-F花岗岩”、“富锂氟含稀

有金属矿化花岗岩”等(王联魁等,2000;朱金初

等,2002)。

笔者通过对赣南两个大型矿山大吉山

(W-NbTa)和漂塘(W-Sn)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特

征的对比,证实与铌钽矿化相关的大吉山花岗岩的

岩浆分异演化程度比漂塘更高(华仁民等,2003)。

4 金、银、铜、铅、锌与钨的共生关系

  一般来说,金、银、铜、铅、锌以及砷、锑、

汞等被认为是典型的亲铜或亲硫元素(刘英俊等,

1984),与钨、锡、锂、铍、铌钽等亲氧元素具有

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

前人关于华南花岗岩及其成

矿关系的研究成果表明,钨、锡、锂、铍、铌钽等

元素的成矿作用一般与壳源的改造型或陆壳重熔型

或S型花岗岩有关,而铁、铜、金、银、铅、锌等

元素的成矿作用则与壳-幔混源的同熔型或I型花

岗岩有成因联系(Xuetal,1984)。

因此,长期以

来人们较少考虑铜、金、银、铅、锌等元素与与钨

的共生。

但是实际上,南岭地区不少钨-多金属矿

床中都含有上述元素的共(伴)生现象。

总体上来

看,铜、金在南岭地区钨矿床中的共(伴)生相对

较少,意义也较小,而银、铅、锌在南岭地区钨矿

床中的共(伴)生现象则要普遍和重要得多。

4.1 金、铜与钨的共(伴)生

  金与钨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密切共生的。

扬子板块东缘的江南造山带,有不少层控或改造

型的W-Au-Sb矿床产于元古代板溪群、冷家溪群

等地层中,如湘西的沃溪W-Sb-Au矿床等(刘英

俊等,1993;康永孚等,1994;裴荣富,1995)。

  但是,从化学性质上来看,金与钨的差别较

大。

与金矿床有关的花岗岩类在岩石学、矿物学、

地球化学特征上也与钨锡花岗岩有较大区别(徐

克勤等,1992)。

一些学者认为,金主要以铁镁矿

物为载体,随着火成岩的铁镁矿物含量减少,即

向酸性岩的演化中,金的含量也逐渐减少;而钨

则倾向于在花岗岩类演化的晚阶段集中,因此金

与钨在(花岗岩类)岩浆作用产物中不容易共生。

华南地区与花岗岩类有关的钨矿床中,金与钨共

生的现象较少,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

  Thompson等(1999)报道了国外几个在钨-锡

矿区与(花岗岩类)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的实例,

如美国阿拉斯加的FortKnox、捷克的Mokrsko等。

笔者也曾参与过在美国阿拉斯加Circle地区与花岗

岩类有关的金和锡矿化的地质调查工作(Menzie

etal,1987)。

看来,与花岗岩有成因联系的金

与钨锡共生或伴生的情况似乎并不罕见;但是,

Thompson等报道的国外7个产在钨-锡矿区的金

矿中,只有FortKnox的花岗岩属于钛铁矿系列花

岗岩,而其余6个矿床的花岗岩类都是I型或磁铁

矿系列的花岗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个别矿床

外,成矿流体都是较低温度(<330℃)、低盐度

(<10%)、富CO2的流体。

As-Sb-Bi和Te,Mo是

这些矿床中最常见的与金伴生元素。

  广东的莲花山钨矿可能是华南地区唯一具有

一定规模的钨-金共生矿床(柳少波等,1997)。

不过,莲花山钨矿已经处在东南沿海地带,在大

地构造背景上与南岭地区有明显差异。

  近年来在南岭地区尤其是赣南钨矿密集分布区

也有一些金矿化的新发现。

例如曾经是赣南四大钨

矿之一的岿美山,因资源枯竭而闭坑,上世纪末发

现在该矿床钨矿脉的南东延长段,钨矿化逐渐变为

金矿体,矿体厚8m,金的平均品位为3.37×10-6,

最高达21×10-6,推测具中型以上远景(尹意求等,

2000)。

此外,在黄沙钨矿区的断裂破碎带中也发

现了金矿化体(王定生,2001)。

  这些发现为在钨矿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