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853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x

6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一、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

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和国内生产总值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国民总收入(GNI),即过去常用的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GNI):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两者不同之处:

(1)国民总收入(GNI)=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2)国民总收入(GNI)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例1·多选题】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 )。

A.价值形态

B.收入形态

C.产品形态

D.支出形态

E.实物形态

『正确答案』ABC

【例2·单选题】国内生产总值是用( )来计量的。

A.半成品

B.最终产品

C.中间产品

D.再产品

『正确答案』B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掌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

【例题·多选题】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 )。

A.支出法

B.生产法

C.市场价格法

D.不变价格法

E.收入法

『正确答案』ABE

1.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1)劳动者报酬

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列入劳动者报酬中。

(2)固定资产折旧

(3)生产税净额

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生产税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4)营业盈余

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

如果企业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项中。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

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例1·多选题】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 )。

A.工资总额

B.福利费

C.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

D.营业盈余

E.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

『正确答案』ABCE

【例2·单选题】生产税净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 )后的差额。

A.中间投入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补贴

D.营业盈余

『正确答案』C

【例3·单选题】(2010年)各单位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应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 )和营业盈余。

A.最终消费

B.生产税净额

C.资本形成总额

D.净出口

『正确答案』B

2.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1)最终消费:

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2)资本形成总额:

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

(3)净出口:

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值减进口总值后的差额。

如果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开核算,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如果用字母C表示消费,用I表示投资,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X-M)表示净出口,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GDP=C+I+G+(X-M)

例题:

【例1·多选题】最终消费包括( )。

A.居民消费

B.政府消费

C.固定资本形成

D.存货增加

E.净出口

『正确答案』AB

【例2·单选题】(2007年、2008年)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

A.GDP=C十I十G十X

B.GDP=C十I十G—M

C.GDP=C十I十G十(X十M)

D.GDP=C十I十G十(X—M)

『正确答案』D

【例3·多选题】(2007年)在我国统计实践中,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消费支出

B.固定资产投资

C.净出口

D.营业盈余

E.政府购买

『正确答案』ABCE

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考试内容:

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含义

从支出角度看GDP

从收入角度看GDP

储蓄-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

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

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GDP=Y=C+I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储蓄,

GDP=Y=C+S。

I=S

三部门经济

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

GDP=Y=C+I+G

T表示政府净收入,政府的净收入=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政府的转移支付。

国民收入Y=C+S+T。

I=S+(T-G)

(T-G)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的储蓄。

S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

四部门经济

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

假定总收入不变,Y=C+S+T

I+G+(X-M)=S+T

可以简化为:

I=S+(T-G)+(M-X)

其中,(M-X)可以代表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含义: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没有政府部门和进出口部门,所以就没有企业间接税等税收项目,也没有政府购买和进出口贸易。

为了分析简便起见,不考虑折旧。

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资本设备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当不考虑资本设备折旧,没有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政府补助金时,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2、投资储蓄恒等式

I=S,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

其中,I——投资

S——储蓄

3、推导过程

①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GDP=Y=C+I

②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剩余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储蓄(用字母S表示)

GDP=Y=C+S.

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

GDP=C+I=Y=C+S,即C+I=C+S

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S,即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含义

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经济。

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T表示政府税收。

2、投资储蓄恒等式

I=S+(T-G)

其中,I——投资

S——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

T——政府净收入

G——政府购买

T-G——政府部门的储蓄

S+(T-G)——整个社会的储蓄

即:

投资=私人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3、推导过程

①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

GDP=Y=C+I+G

②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

但是,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

政府的净收入=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

用T0表示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表示政府净收入,则:

T=TO-TR

从收入方面来看,国民收入Y=C+S+T

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

因此有

GDP=C+I+G=C+S+T=Y

即C+I+G=C+S+T

I+G=S+T

得到,I=S+(T-G)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含义

四部门经济就是在三部门经济中引入一个国外部门。

即包括消费者(居民)和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2、投资储蓄恒等式

I=S+(T-G)+(M-X)

其中:

(M-X)——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3、推导过程

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假定总收入不变,Y=C+S+T.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

C+I+G+(X-M)=C+S+T

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

I+G+(X-M)=S+T

可以简化为:

I=S+(T-G)+(M-X)

【例1·多选题】三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涉及的部门是( )。

A.企业

B.国外部门

C.消费者(居民)

D.地方部门

E.政府部门

『正确答案』ACE

【例2·单选题】(2009年)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

A.I=S+(T-G)+(M-X)

B.I=S+T-G+M

C.I=S+(T-G)

D.I=S+(M-X)

『正确答案』A

三、消费、储蓄和投资

(一)消费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上的: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MPC=ΔC/ΔY,或β=ΔC/ΔY

0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可以把消费看作是收入的函数。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APC=C/Y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

消费函数:

C=α+βY

式中,α代表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注意:

MPC

【例1·多选题】(2009年)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假设有( )。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B.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C.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D.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E.长期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正确答案』ABC

【例2·单选题】平均消费倾向的取值是( )。

A.等于l

B.可能小于、等于l

C.可能大于、等于l

D.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

『正确答案』D

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年青时期:

收入偏低,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

中年时期:

收入大于消费;

老年时期:

消费超过收入。

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

C=a·WR+c·YL

在社会的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

但是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发生变化。

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

Ct=c·YPt

该理论认为,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二)储蓄函数

储蓄是收入中减去消费的余额。

从公式Y=C+S可得:

S=Y-C

根据凯恩斯的假定,收入是决定储蓄最主要的因素。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的公式(掌握):

S=Y-C=Y-(α+Βy)=-α+(1-β)Y

(1-β)为边际储蓄倾向(MPS),或用S表示。

边际储蓄倾向同边际消费倾向相似:

MPS=ΔS/ΔY并且0

平均储蓄倾向同平均消费倾向相似:

APS=S/Y

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APC+APS=1

【例2·单选题】(2008年)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

A.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为互补关系

B.消费函数大于储蓄函数

C.消费函数小于储蓄函数

D.消费函数恒等于储蓄函数

『正确答案』A

(三)投资函数

投资是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

凯恩斯认为,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

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投资函数:

I=I(r)=e-dr

e表示自主投资,-dr表示引致投资。

(四)投资乘数(国民收入的增量除以投资增量)

投资乘数的公式:

k=ΔY/ΔI=1/(1-β)=1/s

s为边际储蓄倾向。

上式表明投资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

【例1·单选题】(2009年)假定边际消费倾向β是0.75,则投资乘数k应为( )。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投资乘数k=1/(1-β)=1/(1-0.75)=4。

【例2·单选题】(2010年)假设边际储蓄倾向s是0.2,则投资乘数k应为( )。

A.1.25

B.2.5

C.5.5

D.5

『正确答案』D

(五)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2011年新增)

两部门经济中,Y=C+I,假设投资为常数

,将消费函数带入收入恒等式Y=C+I中,可以得到:

Y=

由此可以得到:

,如果已知消费函数和投资总额,则可以计算出均衡国民收入。

四、总需求和总供给(2011年新增)

(一)总需求

1.总需求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总需求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利率

利率上升,总需求减少;利率下降,总需求增加

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增加,总需求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减少

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增加,总需求增加;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减少

税收

税收减少,总需求增加;税收增加,总需求减少

预期

乐观预期,总需求增加;悲观预期,总需求减少

价格总水平

价格总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价格总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

2.总需求曲线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反方向变动),形成总需求曲线AD,如49页图6-2所示。

财富效应

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居民收入及财富的实际购买力的反向变动,从而导致总需求水平反向变动的效应

利率效应

由价格总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变化并进而与投资、消费及总需求的这种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出口效应

由价格总水平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出口需求的变化并与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例1·多选题】下列因素中,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 )。

A.利率

B.政府购买

C.预期

D.生产成本

E.价格总水平

『正确答案』ABCE

【例2·多选题】下列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中,与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动的因素有( )。

A.利率

B.货币供给量

C.政府购买

D.税收

E.价格总水平

『正确答案』ADE

(二)总供给

1.总供给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总供给: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

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

价格与成本,此外企业的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关系。

(1)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Y相交的垂直线。

即:

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2)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总供求模型

总需求曲线AD和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相交于E点,在此点上,总产出Y*为均衡总产出,潜在的总产出,P*为均衡价格总水平,即变动率为零时的价格总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