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922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docx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解析版

必修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100min)总分:

100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40*1.5=60)

一、单选题

1.

-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物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该种局部麻醉药物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

B.辣椒素能使相关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增大其对该麻醉药物的透性

C.该麻醉药物作用机理与

-氨基丁酸相同,均使神经细胞膜维持静息电位

D.该麻醉药阻碍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使神经细胞不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C

【解析】由左图1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由右图可知,辣椒素能使相关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增大其对该麻醉药物的透性,B正确;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但是γ-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神经细胞膜维持静息电位,而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C错误;据右图分析可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正确。

2.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佑。

两位科学家分别研究的是两种蛋白质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抗原,被效应T细胞攻击

B.可以通过提高CTLA-4和PD-1的活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临床上通过增强这两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可用于治疗癌症

D.这两种蛋白质的缺失,可能引起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导致自身免疫病

【答案】C

【解析】

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可清除体内病变的癌细胞,攻击移植的器官等,已知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可通过提高这两种蛋白的活性使机体的免疫活性减低,以减少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作用。

3.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激素一定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

B.动物激素的化学成分均是蛋白质

C.动物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可能是自由扩散

D.某种动物激素的靶细胞可能遍布于身体各处

【答案】B

【解析】动物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的,A正确;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如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B错误;动物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可能是自由扩散,如性激素的分泌,C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各处的细胞,促进细胞代谢,D正确。

4.有关动物生长激素和植物生长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化学成分均为蛋白质

B.均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产生

C.两者作用的靶细胞都有其受体

D.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激素的协同作用

【答案】C

【解析】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A错误;动物激素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产生,而植物激素由特定的部位产生,B错误;激素作用都需要与靶细胞表面或者内部的受体结合,C正确;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作用的对象不同,一般不会作用于同一个生物体,D错误。

5.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种调节机制示意图。

对有关环节正确的解释是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c产生促进作用

C.

表示反馈调节信息

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考查对激素分泌调节机制的理解。

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图中x、y、z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根据其分泌激素的作用可判断a、b激素的名称。

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使突触后膜恢复静息状态,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该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B正确。

7.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对于同一生理效应()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C.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D.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答案】D

【解析】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A错误;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B错误;

C、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C错误;

D、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D正确。

8.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B.促胰液素是胰腺分泌的重要激素

C.信号分子发挥作用后被迅速灭活的有抗体、神经递质、激素

D.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酶具有催化作用,可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激素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所以激素需要对细胞起作用。

酶可以重复利用,而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如NO、乙酰胆碱、多巴胺、甘氨酸、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9.流行性感冒是冬春季节常见的一种髙发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

高热乏力、全身疼痛,有时还伴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持续39度左右的髙烧,此时身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高热可导致患者体内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细胞代谢

C.感染病毒后引发的细胞免疫会裂解靶细胞并清除血液中的病毒

D.入侵的流感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B

【解析】

由题文和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影响酶活性的环境因素、特异性免疫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0.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后者随前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相符的是(横轴代表前者,纵轴代表后者)

A.性激素浓度——促性腺激素浓度

B.植物生长素浓度——植物体生长速度

C.肝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数量——血糖浓度

D.胰高血糖素浓度——血糖浓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考查对动物激素分泌调节机制、作用和生长素作用特点的理解。

图中纵轴代表的量随着横轴代表的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激素作用和分泌调节机制可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

11.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C

【解析】

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12.关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二者的最终效应取决于靶目标受体的性质

B.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C.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激素的分泌

D.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分泌都具有下丘脑—垂体—靶腺的三级调节模式

【答案】D

【解析】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会作用于效应器上相应的受体,激素调节过程中的激素会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上特异性的受体,A正确;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所以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B正确;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激素的分泌,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分泌并不是都具有下丘脑—垂体—靶腺的三级调节模式的,如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D错误。

13.应用刺激电极在神经元轴突的中间部分引发动作电位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①在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能释放神经递质

②在树突末端的神经末梢能释放神经递质

③在刺激部位始发的动作电位,分别向胞体和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④兴奋在传导过程中,在新位点产生的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同时向两侧传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应用刺激电极在神经元轴突的中间部分引发动作电位后,兴奋传到轴突末端,引起突触小体能释放神经递质,①正确;树突末端属于突触后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②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所以在刺激部位始发的动作电位,分别向胞体和轴突末梢方向传导,③正确;兴奋在传导过程中,在始发部位产生的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同时向两侧传导,而在新位点产生的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只能单向传导,④错误。

故选C。

14.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体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②③④组成

B.②中水含量多会导致水肿

C.①和②间所有成分可以相互交换

D.③来源于①,可成为②中的成分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及其稳态,考查对内环境组成及其物质交换关系的理解。

根据是否具有盲端可判断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

15.下列关于动物体内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激素只能运输到并作用于一种靶器官或靶细胞

B.抗体是由浆细胞或记忆细胞产生的,具有特异性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各种激素和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C

【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等特点。

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的信号分子。

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能特异性与抗原结合的蛋白质。

16.导致图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A.非自主颤栗和发热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

从图中曲线图可读出,60分钟前,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60~80分钟时,体温上升,80~100分钟时,体温降低到正常值。

四个选项中可能导致体温上升的事件有发热、提高环境温度、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体温下降的事件有出汗增加。

17.下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巴胺与②结合后继续进入下—个神经元中才能导致其兴奋

B.多巴胺是—种神经递质,其被释放到突触间隙内的方式不消耗能量

C.正常情况下,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被回收到突触前膜内或被分解

D.可卡因导致多巴胺在突触间隙内增多的原因是其促进突触前膜的分泌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考查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机制的理解。

据图可知,突触小泡释放的多巴胺作用于②突触后膜的受体后,可被多巴胺转运载体回收,可卡因可阻止这一回收过程,使兴奋传递受到影响。

18.下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物质.下列有关叙迷错误的是

A.图中细胞Ⅱ、Ⅲ、Ⅳ、Ⅴ、Ⅶ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图中细胞Ⅳ和Ⅵ能迅速增殖分化

C.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d、e、f和抗体g.

D.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

【答案】A

【解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过程为:

(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

(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19.下图为反射弧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5为感受器,可以是肌肉或腺体

B.刺激A处,可在2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刺激B处,可在2、3、4、5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C处信号的转化过程为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2上有神经节,所以2是传入神经,则1是感受器,5是效应器,A错误;刺激A处,可以在4处检测到电位变化,但是兴奋不能通过突触传到2,所以2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B错误;刺激B处,可在2、3、4、5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正确;C处为突触后膜,信号的转化过程为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20.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可加速糖原分解,也可作为细胞结构成分

C.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使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性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考查对激素作用和调节特点的理解。

明确激素和酶作用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脑可以不通过脊髓来调控人的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B.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其他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

C.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元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D.若某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则该反射弧的神经元与其他细胞只形成2个突触

【答案】C

【解析】

大脑可以不通过脊髓来调控人的躯体感觉功能,但是必须通过脊髓来调控人的运动功能,A错误;感觉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其他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而运动神经元一般与肌肉或者腺体之间形成突触,B错误;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元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等,C正确;若某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则该反射弧的神经元与其他细胞只形成1个突触,D错误。

2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解析】

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信号由分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传递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故选D。

23.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液体是组织液

B.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神经递质会长时间存在于突触间隙

D.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突触是位于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结构,突触间隙是神经元之间的液体,为组织液,故A正确。

神经递质位于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泡中,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跨膜运输,只能通过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释放到突触间隙,故B正确。

神经递质一经作用就会被分解,不会长时间存在于突触间隙,故C错误。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号,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使兴奋单向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

B.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C.抗原、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

【答案】A

【解析】

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A正确;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错误;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25.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D

【解析】

A.静息状态时,是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呈现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A错误;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时会加大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会增大,B错误;

C.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通过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合引发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不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而是通过胞吐,C错误;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借助突触完成的,D正确;

故选D。

2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变的细胞可以通过免疫系统清除

B.体液免疫中,抗体是消灭抗原的唯一武器

C.体液免疫过程有B细胞参与,也有T细胞参与

D.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答案】B

【解析】

1、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还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者因为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2、

2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动作电位是内正外负。

28.生物学知识中有很多相关联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图来形象地表示这些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各项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①抗体②载体③蛋白质

B.①群落②生境③生态系统

C.①神经元细胞体②神经元树突③神经元轴突

D.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

【答案】A

【解析】

A、抗体和载体结构不同,有各自的功能,但二者的化学本质都属于蛋白质,A正确;

B、生态系统包括群落和生境,B错误;

C、神经元细胞体、神经元树突、神经元轴突无重叠,C错误;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细胞的不同结构,D错误。

故选A。

29.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答案】C

【解析】

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即之前有过该经验,A错误;神经中枢应该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B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该反射涉及多个神经元先后兴奋,C正确;小脑是调节运动协调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无关,D错误。

30.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B细胞缺陷小鼠能产生淋巴因子,并促进浆细胞生成

B.T细胞缺陷小鼠能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C.正常小鼠能产生淋巴因子,加强免疫功能

D.正常小鼠能产生抗体,使二次免疫更快更强

【答案】C

【解析】

A、浆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B细胞缺陷小鼠不能产生浆细胞,A错误;

B、由题图可知,T细胞缺陷小鼠不能清除病原体,B错误;

C、正常小鼠能产生淋巴因子,加强免疫功能,C正确;

D、使二次免疫更快更强的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该图也不涉及二次免疫过程,D错误。

故选C。

31.下列有关人和动物激素调节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B.脑垂体具有管理和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特定的管道分泌到血液中,再运往全身各处

D.人和高等动物有专门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植物无专门分泌激素的器官

【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考查对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理解。

明确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和激素调节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B.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C.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

D.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

抗利尿激素分泌

【答案】D

【解析】起脚射门是神经与肌肉协调的结果,A正确;运动员的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B正确;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运动员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C正确;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D错误。

3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答案】C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34.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C.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控甲状腺的分泌

D.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答案】C

【解析】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A正确;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B正确;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间接调控甲状腺的分泌,C错误;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D正确。

35.下列有关神经元的表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于胞体中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神经元的突起中可能存在线粒体等细胞器

D.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不同,但在反射弧中的功能相同

【答案】D

【解析】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于胞体中,A正确;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是神经元,B正确;神经元的突起中可能存在细胞器,如轴突末端含有线粒体,C正确;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反射弧中的功能也不同,D错误。

36.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答案】B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