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118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ECON104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授课对象:

经贸、金融、保险等专业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学分:

3学分

主讲教师:

李青、施丹、刘晓惠、孙华妤、董虹、邹亚生、齐天翔、粟勤等

指定教材:

1、(美)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英文原版)R.Pindyck&D.Rubinfeld:

“Microeconomics”5th.清华大学出版社

总课时:

18周,共54课时

成绩标准:

百分制,100分满分,其中平时成绩(以平时作业统计)占20%-30%,考试成绩占80%-70%,考勤中的缺勤为倒扣分。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市场机制是如何通过需求、供给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了解经济行为者是如何通过对自己最大利益的追求进行消费和生产的决策;同时了解市场机制对解决资源配置的局限性以及政府所相应采取的措施又是如何影响市场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以后许多的专业课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和工具。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决定;消费者行为与效用论;生产与成本理论;竞争市场和非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产量和价格的决定;要素市场和要素价格的决定;市场效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

教学内容提纲: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导言

课时:

3课时

参阅教材第一章。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微观经济学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1.1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

选择(choice)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的矛盾使人类必须面对选择——如何使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1.2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选择的内容: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what?

howmuch?

如何生产?

(bywhat?

为谁生产?

(forwhom?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研究选择和选择的变动,即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資源达到最有效的配置。

2、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1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配置有效途径

价格机制决定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看不见的手”原理

价格的决定成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2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价格决定理论--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即均衡价格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需求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供给

要素市场与要素价格的决定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总是有效的,通过政府的行为实现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2.3市场与价格

市场的定义、划分和界定

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

2.4微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2.5流量循环图(图示)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与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

均衡(equilibrium)分析

边际(marginal)分析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4、微观经济学的应用

解释消费者的选择

提供企业决策的依据

阐述政府政策对市场诸多方面的影响

第一章思考题:

指定的中文教材《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的复习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课时:

8课时

参阅教材第二章。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分析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如何说明了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

具体内容包括:

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分析;需求、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政府进行价格控制的影响等。

1、需求与供给

1.1需求的基本原理

1.1.1需求的概念

1.1.2影响需求的因素

1.1.3需求函数

1.1.4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概念上)表现在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同

(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不同

1.2供给的基本原理

1.2.1供给的概念

1.2.2影响供给的因素

1.2.3供给函数

1.2.4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2、均衡价格的决定

2.1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决定的条件(静态分析)

均衡价格equilibriumprice和均衡数量equilibriumquantity(求解)

2.2均衡价格的形成

3、均衡价格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

3.1需求变动的影响

3.2供给变动的影响

3.3综合因素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

案例——美国禽蛋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

4、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4.1需求弹性

4.1.1需求的价格弹性

概念与计算

弹性系数值的分类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证明)

4.1.2需求的收入弹性

概念:

衡量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

根据弹性值的大小判断(定义)商品的性质

4.1.3需求的交叉弹性

概念

根据弹性值的符号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

4.2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supplyelasticity)狭义即指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的概念与计算

供给弹性系数值的分类

影响弹性大小的因素

4.3弹性理论的应用

线性需求曲线的形成——需求的预测

根据需求供给弹性的变动确定产品价格的最终走势

案例——咖啡的价格变动

5、政府的作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政府可以两种形式影响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直接的价格政策和间接政策。

本节只涉及直接的价格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5.1限制价格——最高限价

例子:

美国对天然气井口的限价,中国对生活必需品的长期限价。

5.2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例子:

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中国的农产品收购

第二章思考题:

指定的中文教材《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的复习题、练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课时:

4课时

参阅教材第三章、第四章及第四章附录。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分析决定价格的市场需求是如何由消费者的行为决定的。

具体内容包括:

用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和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边际效用分析来说明消费者的选择,而消费者选择的目的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1、效用

1.1效用的概念和特征

1.2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效用的两种度量方式。

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效用论为边际效用论

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为无差异曲线分析

1.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无差异曲线分析

2.1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的含义和假设条件

无差异曲线分析中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下,消费者的偏好是既定的。

2.2无差异曲线

2.2.1无差异曲线的概念

2.2.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2.2.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举例:

对汽车款式和性能的偏好

2.3预算约束

2.3.1预算线

预算线(budgetline)的概念

预算线是消费者选择的(资源)限制条件

2.3.2预算线的移动

收入变动预算线平行移动

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预算线斜率变动

3、消费者选择

3.1消费者选择的必要条件

图示表示: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

公式表示:

在切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证明)

举例:

汽车的消费者选择

3.2消费者选择的特解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有特别的偏好

当消费者的预算有其他的限制时

4、边际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分析可根据效用函数来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4.1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已知效用函数U=U(X,Y)和预算约束的限制条件

对效用函数U=U(X,Y)在预算约束下求极值(通过设计拉格朗日函数)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条件:

(证明)

4.2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效用分析

两种分析结果一致

第三章思考题:

指定的中文教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的复习题和练习题,第四章附录的练习题。

 

第四章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

课时:

3课时

参阅教材第四章、第四章附录,选择阅读第五章。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分析当收入和价格变动时对消费者选择变化的影响,同时说明了个别需求的形成。

具体内容包括:

消费者选择的变化;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个别需求与市场需求;消费者剩余及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

1、消费者选择的变动

研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变动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均衡购买)的影响

1.1收入变动的影响

1.1.1收入-消费线

1.1.2恩格尔曲线

1.1.3恩格尔系数

1.2价格变动的影响

1.2.1价格-消费曲线的形成

1.2.1价格-消费曲线的形成

1.2.2商品关系与价格-消费线

1.2.3(个别)需求曲线的形成

1.2.4相对价格与边际替代率

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购买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根据商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可将商品分为正常品、低档品和吉芬品。

2.1正常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2.2低档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2.3吉芬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举例:

含退税的汽油税的影响

3、市场需求

从个别需求曲线可以获得市场需求曲线

存在连带外部效应(networkexternality)的关系

3.1市场需求曲线的形成

3.2连带外部效应

攀比效应为连带外部正效应

虚荣效应为连带外部负效应

4、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及其应用

5、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略讲)

显示性偏好(revealedpreference)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第四章思考题:

指定的中文教材《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的复习题、练习题。

 

第五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课时:

8课时

参阅教材第六章、第七章和第七章附录。

本章教学内容

从本章开始研究决定价格的市场供给一方(企业)的行为。

本章主要分析企业生产中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

具体内容有:

投入(要素)和产出(产量)的技术关系——生产函数,以及产量的短期和长期变动规律:

企业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成本函数及其变动规律;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对偶关系等。

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研究企业生产中投入(要素)和产出(产量)的技术关系。

通过短期生产函数研究产量的短期变动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通过长期生产函数研究产量的长期变动规律——规模报酬规律。

1.1生产函数

1、概念

2、特征

3、研究生产函数的目的

研究产量的变动规律——可通过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体现。

4、生产函数的形式

经济学中广泛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productionfunction)。

1.2短期生产函数

1.2.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2.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2.3技术进步与短期生产函数

1.2.4劳动的生产率

1.3长期生产函数

研究长期生产函数(所有要素都是可变的)可分解为两个问题:

一是所有要素按同比例变动时产量的变动规律——规模报酬规律,二是生产同一单位产量时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3.1长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1.3.2规模报酬规律

2、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2.1等产量线的概念与特征

2.2边际技术替代率

2.3等成本线及其移动

2.4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确定(证明)

2.5要素价格变动对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

2.6企业的生产扩展线(证明)

3、成本的概念和成本函数

3.1成本的概念和类型

3.2短期成本函数

3.2.1短期成本的分类

3.2.2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

3.3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对偶关系(证明)

3.4长期成本函数

长期成本函数的分类

长期成本函数的形成——扩展线

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

4、与成本有关的经济问题

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动情况。

其意义在于:

以不同的方式降低成本;从不同角度估计和预测企业成本。

4.1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4.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程度的确定(公式)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

4.3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的性质

学习曲线与规模经济的区别

第五章思考题:

指定的中文教材《微观经济学》第六、七章的复习题、练习题,第七章附录的练习题。

 

第六章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行为

课时:

6课时

参阅教材的第八章和第九章。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分析在竞争市场中,企业如何遵循最大利润化原则决定产量。

具体内容有:

市场结构的特点与划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决定;企业与行业的供给;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

1、利润最大化原则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利润最大化原则(证明)

利润最大化的实现

2、市场结构的特征和划分

2.1市场结构(marketstructure)的概念

2.2市场结构的特征

2.3市场结构的划分

完全竞争(perfectcompetition)

完全垄断(monopoly)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competition)

寡头垄断(oligopoly)

3、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

4、竞争企业的产量决定

4.1竞争企业的需求与收益

4.2竞争企业的短期产量决定(计算)

4.3竞争企业的长期产量决定(计算)

5、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

5.1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5.2短期市场供给(计算)

5.3短期的生产者剩余(计算)

6、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

6.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6.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6.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7、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计算)

7.1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7.2政府限价政策的效率评价

7.3支持价格和生产配额的效率评价

7.4进口配额和关税的影响

7.5征税或补贴的影响

第六章思考题:

指定的中文教材《微观经济学》第八、九章的复习题、练习题。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行为

课时:

10课时

参阅教材的第十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选择阅读第十一章附录和第十三章。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分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如何遵循最大利润化原则决定产量和产品价格。

主要内容有:

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造成垄断的原因;不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定;寡头垄断厂商的策略行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等。

1、完全垄断市场

1.1完全垄断的特征

1.2垄断企业的产量和价格决定(计算)

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3多个工厂的垄断企业产量决策(计算)

1.4垄断企业的供给曲线

1.5垄断势力的测定和来源(公式)

1.5垄断市场的效率

2、垄断竞争市场

2.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2.2垄断竞争企业的产量和价格决定(计算)

2.3垄断竞争的经济效率

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效率的比较

3、寡头市场

3.1寡头市场的特点

3.2纳什均衡

3.3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Cournotmodel)旨在说明产量份额的决定

双寡头的古诺均衡(计算)

3.4双寡头的其他均衡形式(计算与比较)

3.5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

4、企业的定价和价格歧视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企业定价的简单法则

为获取更大的利润,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可对其同一产品实施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

4.1简单的产品定价法则(公式)

4.2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概念和类型

4.2.1一级价格歧视

4.2.2二级价格歧视

4.2.3三级价格歧视(计算)

4.3常见的定价形式(略讲)

4.3.1成本加成定价

4.3.2时间期价格歧视

4.3.3两步收费制

4.3.4配售与搭售中的定价

第七章思考题:

指定的中文教材《微观经济学》第十、十一、十二章的复习题、练习题。

第八章要素市场

课时:

6课时

参阅教材第十四章,选择阅读第十五章。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想通过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阐述要素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但本章的重点在于分析要素的需求。

具体内容有:

要素需求的特征;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要素的供给和价格的决定等。

1、生产要素的需求

1.1要素的需求特征

1.2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1.3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证明)

1.4竞争性市场的要素需求(计算)

1.5非竞争性市场的要素需求

买方垄断(monopsony)的要素市场

卖方垄断(monopoly)的要素市场

双边垄断(BilateralMonopoly)的要素市场

2、要素供给和要素价格的决定

要素供给原则:

效用最大化

(以劳动供给为例)

要素供给的三种类型

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供求决定了要素的价格(工资、利息、地租和正常利润)

2.1劳动的供给

2.2劳动市场的均衡

2.3经济租

第八章思考题:

指定的中文教材《微观经济学》第十四章的复习题、练习题。

第九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课时:

6课时

参阅教材的第十六章、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通过对市场经济效率条件的分析说明市场机制在分配资源中的局限性—市场失灵,并由此分析政府针对各种市场失灵表现所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

具体内容有: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市场的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市场失灵的表现;针对市场失灵的对策——微观经济政策等。

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2、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公式)

2.1帕累托最优

2.2交换的效率

2.3生产的效率

2.4产出市场的效率

2.5完全竞争市场和帕累托最优(证明)

3、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3.1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s)的概念及其表现

3.2垄断

3.2.1垄断的低效率表现

3.2.2政府对垄断的干预

价格管制政策的制定(P=MC或P=AC)

反托拉斯法的执行

3.3外部性

3.3.1外部性与无效率

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3.3.2科斯定理

3.3.3有关外部性的政策

举例:

废气排放的治理

3.4公共产品

3.4.1公共产品(publicgoods)的特征

3.4.2免费乘车(free-rider)

3.4.3公共选择(publicchoice)理论与公共产品的提供

3.5不完全信息

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表现:

政府对信息的调控(通过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

获得信息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九章思考题:

指定的中文教材《微观经济学》第十六、十七和十八章的复习题、练习题(的一部分)。

本课程的其他参考书目:

1、茅于轼: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美)加里.贝克尔:

《生活中的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3年。

3、(英)迈克尔.帕金《走进经济学大师》,华夏出版社,2001年。

4、卢锋:

《经济学原理》中国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约翰.D.海主编《微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6、(美)蒋中一:

《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商务出版社,2001年

7、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8、不定期刊物《经济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

9、定期刊物《财经》

10、经济类报纸:

《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导报》等。

 

执笔人:

李青

2005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