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284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13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6页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docx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

(2011—2030年)

 

说明书

 

目  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2

第二章规划总则3

第三章九资河镇发展分析5

第四章城镇区域定位分析6

第五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8

第六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11

第七章镇域空间管制规划12

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5

第九章旅游发展规划21

第十章镇域基础设施规划22

第十一章镇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23

第十二章镇域综合防灾规划24

第十三章中心镇区城镇性质与规模26

第十四章中心镇区禁限建空间管制规划 27

第十五章中心镇区用地布局规划30

第十六章中心镇区绿地系统规划31

第十七章中心镇区景观系统规划32

第十八章中心镇区道路交通规划33

第十九章中心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36

第二十章中心镇区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38

第二十一章中心镇区综合防灾规划38

第二十二章中心镇区“五线”控制导则39

第二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40

第二十四章规划实施与管理41

第一章规划背景

1.1现状概况

九资河镇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楚东鸠兹国鸠兹邑,位于罗田县东北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西南麓、鄂皖两省三县(英山、金寨、罗田)交界处,东与天堂寨林场及英山县相邻,南与白庙河乡为邻,西与河铺镇、胜利镇、薄刀峰景区接壤,北与省金寨县交界,是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地,省际边贸口子镇,省旅游名镇,闻名全国的“茯苓之乡”。

全镇版图面积285.11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4个镇办林场,总人口40430人,城镇化率18.24%。

地势北高南低,四周高山环绕,中部为丘陵河畈,境山峦叠嶂,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76.5%以上。

2009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4.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亿元,财政收入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8元;粮食总产量1万吨,中药材总产量1365吨,茶叶总产量22吨,接待游客26万人次。

1.2上轮总规回顾与评析

1.2.1上轮总规回顾

上一轮九资河镇总体规划(1999-2013年)于1999年编制完成,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九资河镇规划建设作了综合部署,有效指导了九资河镇的发展。

上轮总规确定的城镇性质为:

九资河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发展旅游业,相关发展森工、医药的山区小城镇;规划期限为:

1999年至2013年;城镇规模:

人口规模10000人,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

1.2.2上轮总规评价

1.对九资河镇地域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有一定的局限。

2.由于缺少九资河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的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没有建立起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相衔接的、明确的目标体系。

3.对九资河镇作为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中心,其所承担的相应职能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

4.1999年编制九资河镇总体规划时期,城镇规划区围的空间管治规划理论和实践均在摸索阶段,但九资河镇的总体规划没有编制规划区围的空间管治规划,也就不可能将九资河镇发展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紧密结合,制定出九资河镇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相适应的空间管治规划政策。

1.3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落实省、黄冈市、罗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需要;

2.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需要;

3.尽快融入城市圈和大别山生态圈,开发和保护并重,加快发展大别山旅游业的需要;

4.加快建设国家旅游重镇、国家生态乡镇的需要;

5.区域交通条件重大变化,适应旅游交通发展需要;

6.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7.加快九资河镇新农村建设需要。

1.4规划研究目标与规划重点

1.4.1研究目标

研究九资河镇域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价值,九资河镇的区域定位,城镇空间布局,提出科学保护与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的旅游全覆盖式城镇规划,实现城镇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优化九资河镇镇村布局,逐步将九资河镇建设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重镇和生态乡镇,建成旅游九资河、生态九资河,最终达到富民目的。

1.4.1规划重点

整合城镇功能,完善空间结构,提升城镇品质,增强整体实力,增强镇域中心的核心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休闲度假胜地、中药材基地、生态宜居福地、文明和谐境地”的“四大品牌”,建设一个具有强烈特色与魅力的旅游城镇。

第二章规划总则

2.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3.住建部《镇(乡)域规划导则》;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第146号令发布);

5.《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6.《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7.国家、省有关推进城镇化的有关政策;

8.省村镇规划技术规;

9.《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10.《省交通规划》

11.《城市圈总规》;

12.《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意见》(鄂发【2011】8号);

13.《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4.《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修编》;

15.《黄冈市空间规划》;

16.《罗田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

17.《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罗田县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1-2020)》;

18.《中国.罗田大别山生态旅游区暨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5-2020)》;

19.《天堂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2-2020)》;

20.《罗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1.《罗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2.《罗田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23.《罗田县九资河镇总体规划(1999-2013年)》;

24.全镇统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

2.2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2.1规划指导思想

1.统筹区域发展,合理确定九资河镇发展战略。

2.统筹城乡发展,合理进行城镇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建设。

3.统筹社会经济发展,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统筹安排基础设施。

2.2.2规划原则

1.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原则

鉴于九资河镇地处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心的特殊地域环境,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规划方针,强调在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制定九资河镇的发展战略,完善旅游城镇职能,做到人与自然、保护与开发、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并存与和谐共生。

2.区域统筹发展原则

将九资河镇放在城市圈、大别山毗邻地区、罗田县域进行综合分析,从九资河镇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周边城镇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协调九资河镇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城镇的资源利用、产业分工,基础设施规划和生态环境整治规划,协调镇区与各村及各村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资源利用与空间布局,实现九资河镇地区社会经济的整合发展。

3.规划连续性原则

规划在延续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建设国家旅游重镇和生态乡镇的新角度,认真研究已编制的各层次规划,充分吸取以往规划中的合理容,保持城镇功能的完善,建设空间与时序上的连续性。

4.可操作性原则

规划充分研究九资河镇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九资河镇的基础和优势,提出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解决主要问题的规划方案,逐步完善城镇功能,使城镇建设整体质量和水平建立在更高的层次上。

5.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九资河镇位于吴楚文化交融处,有着较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地方特色,规划中提倡保护文化文脉,充分体现九资河镇地方特色文化。

2.3规划期限

为了有效地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定,将九资河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定为2011年至2030年。

其中近期规划至2015年,远期规划至2030年。

2.4规划围

九资河镇规划区是九资河镇因城镇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根据九资河镇镇区和镇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空间依存关系和景区建设的需要,本次规划区围具体界定为九资河镇行政辖区围,总面积285.11平方公里,包括34个行政村、4个镇办林场。

第三章九资河镇发展分析

3.1优势

3.1.1处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心,有建成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服务基地的先发优势。

地处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心的区位优势是九资河镇旅游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所在。

九资河镇区东临天堂寨景区、西接薄刀峰景区、南壤天堂湖景区、北濒青苔关景区,是至各大景区的必经之地,具有吸引游客集散、食宿和购物的有利区位。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九资河镇旅游名镇的创建,大别山区域旅游也得到迅猛发展,游客量逐年增多。

九资河镇地处景区中心,无论从地理位置、现有的接待条件、交通条件、以及游客的心理适应度都占有很大优势,而且《罗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2年)》、《中国.罗田大别山生态旅游区暨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新的《罗田县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旅游专项规划》均将九资河镇定位为大别山旅游集散中心,《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罗田县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确定在九资河镇区建设罗田特色旅游产品集中运营中心。

3.1.2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和处在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优势,发展旅游业的潜力较大。

九资河镇远古时代就是华夏先人繁衍生息之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四周为高山拱卫,中为盆地,俨然一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境圣人堂曾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物;据方志学家王葆心考证,在春秋战国时代,九资河河西畈处有一个神秘而又古老的鸠鹚王国。

九资河镇物产丰富,特产经济的植物及菌类,种类繁多,主要有蕨芽、龙须菜、云雾茶、板栗、油茶、乌桕籽、油桐等经济植物,另有茯苓、桔梗、苍耳、杜仲、贝母、天麻等珍贵的药用植物;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金钱豹、穿山甲、香獐、锦鸡、大鲵等十几种,省级重点保护有:

野猪、毫猪、狼等三十几种。

九资河镇的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由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在日益提倡生态旅游的今天,具有突出的生态资源环境优势。

九资河镇是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中心,旅游资源丰富,境拥有明清古建筑群“紫薇山庄”、鸠鹚石刻、抗日烈士万人墓、天子坟等人文历史旅游景点,还有省摄影家摄影基地——圣人堂、徐凤冲天堂红叶摄影基地、三省垴、天堂湖、平坦原等自然风光旅游景区,在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占有重要地位。

3.1.3具有一定的交通优势,可进入性较好

武英高速的建成通车和罗九公路、大别山旅游公路的升级改造改善了九资河镇的交通条件,即将建设的麻阳高速将进一步提高九镇的可进入性;九资河镇是县域东北部以及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枢纽,镇乡村道路状况也有较大的改善,已经实现村村通,城镇居民出行方面。

3.1.4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具有建设生态城镇优势

全镇林业面积24万亩,活木积蓄量1819217立方米,全镇已查明的植被乔灌木有74科664种,草木植物24科164种,是仅存的几个“植物标本库”之一.

全镇境山峦叠嶂,植被丰茂,地势北高南低,四周高山环绕,中部丘陵河畈,4条水系纵横全境,水能资源蕴藏丰富。

整体而言,全镇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良好。

3.2劣势

3.2.1经济总量略显不足,经济发展总量有待提高

2009年九资河镇国民生产总值4.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亿元,财政收入450万元。

作为县域的四个重点镇之一,与其它三个重点乡镇(三里畈镇、胜利镇、匡河乡)比较而言,经济总量处在较低水平。

九资河镇因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经济总量没有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所以九资河镇从发展旅游的目的而言,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使镇域经济得到稳定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3.2.2城镇建设与基础设施配套滞后

九资河镇近几年城镇建设加快,旅游开发初具规模,但发挥城镇功能所需的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3.2.3山区地形复杂造成建设用地紧缺,提高了基础建设的难度

九资源镇属纯山区镇,地形呈不规则的带状,境高山峡谷,峰峦叠嶂。

镇村建设开发土地难度相当大,城镇建设用地的发展成本高,也相应的提高了基础建设的难度。

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中,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将长期存在。

3.3发展机遇

3.3.1省全面实施“两圈一带”(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的总体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加快罗田县域城镇发展和大别山旅游事业发展。

《省十二五规划》在全省实施,必将加快城镇化进程,拉动城镇经济增长,为不同类型的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切实有效地解决诸多城镇问题。

《省十二五规划》明确围绕建设国际知名、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容:

加快建设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襄阳、-利川旅游集散中心;形市、“一江两山”、清江民俗生态、温泉休闲度假、荆楚文化、大别山红色等六大旅游板块;打造“江城”都市风情、“峡江神山”休闲度假、“世界遗产”文化经典、“土苗清江”民俗风情、“养生温泉”生态休闲、“水乡神韵”湖泊乡村、“浪漫荆楚”文化体验、“精彩三国”文化寻踪、“巍峨大别”红色经典、“炎帝史迹”祭祖朝拜等十条精品旅游线。

据此,城市圈的城镇将会享受很多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倾斜,对九资河镇而言,具有带动作用,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3.3.2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为试验区的城镇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大别山革命老区处在、、、等大中城市群中,是连接中原及皖江群、长三角和城市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和省确定的扶持重点开发地区。

2011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九资河镇地处试验区的生态核心区域,试验区的建设会为九资河镇的发展带来重大契机。

3.3.3省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的建设,国家旅游重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建设,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省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镇创建和资源开发等为契机,集中打造100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

九资河镇2010年已获批旅游名镇,并已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将会有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向九资河镇倾斜。

九资河镇建设国家旅游重镇、国家级生态乡镇与建设大别山景区相结合,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需要拓展城镇规模,优化镇村空间布局,整合资源,城乡统筹,实现人居环境逐步好转,提升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目标。

3.4挑战

3.4.1大别山地区旅游竞争并存,需要加快建设国家旅游名镇。

大别山旅游鄂、豫、皖三省都在开展,而且、在旅游接待、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优于我省,现今我们的优势是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在罗田县,大别山最好、最美的景点、景色都在罗田,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在短期吸引客源,增强我们在大别山地区旅游竞争力,需要我们建设具有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接待基地,而九资河镇是建设这个旅游接待基地的最佳地点,这无疑给九资河镇的发展带来挑战。

九资河镇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旅游休闲功能,但其文化个性依然不鲜明,建设有些无序,环境有待整治,需要进行提升改造,既要充分利用大别山旅游发展的有利时机,又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

3.4.2城镇发展空间不足,需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九资河镇地处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地形复杂,城镇空间发展面临空间的制约,除需要在镇域围进行城乡统筹外,还需要在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围拓展发展空间。

九资河镇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唇齿相依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大别山的窗口,他的发展需要与大别山地区全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章 城镇区域定位分析

4.1区域定位分析目的

城镇定位指城镇为了实现最大化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等的变化,确定自身在区域中扮演的角色,科学提出城镇的中长期定位发展战略。

4.2区域定位分析

4.2.1在“城市圈”中的发展定位

《城市圈总规》将大别山定位为城市圈东部的生态屏障,是发展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在的生态经济带,是实现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九资河镇处在大别山腹地,应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围绕大别山生态屏障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统筹合作,共同发展。

4.2.2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中的定位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将九资河镇定位为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集散中心、游憩中心、接待服务中心。

九资河镇应凭借公园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以及与各景区便利的交通,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城镇,凸显其中心地位。

4.2.3在《罗田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年)》的定位

《罗田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年)》将九资河镇确定为县域以旅游业、中药材、绿色食品、工艺品为主的旅游重镇。

九资河镇已获批旅游名镇,鸠鹚古镇风韵已初显;九资河茯苓,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驰名特产;天堂湖湖光山色,天堂红叶红遍大别山……,九资河镇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景观建设,提升自身的城镇的竞争力,尽快达到目标定位要求。

4.2.4在大别山旅游发展中的定位

《罗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大别山区域定位为观光度假旅游目的地,“一心三区”的空间结构,一心即以九资河镇和天堂湖为中心,打造成湖镇一体的休闲度假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三区即天堂寨、薄刀峰、青苔关三个片区。

九资河地处罗田东北部,鄂皖边陲,大别山区域中心,镇区四周群山环绕,公路四通八达,以镇区河西畈为中心的25公里围,涵盖了大别山区域的各大景区,九资河镇应加紧建设河西畈旅游接待中心,提高大别山景区的整体服务接待能力。

4.2.5交通对九资河镇发展定位的影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一直是制约罗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武英高速通车后,罗田县已成为市的“郊区县”、“卫星城”,加之规划中的“随麻安铁路”和“麻瑞高速”,都将进一步加快罗田县与周边区域经济体的快速对接。

县域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高速公路时代来临,为九资河镇发展林特经济、生态文化旅游等特色经济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打开了山区经济发展的快捷通道。

九资河镇处在大别山旅游公路和罗九公路的交汇处,面对日益增加的旅游人群,现有的道路已经满足不了旅游接待的需要,武英高速的全面开通对九资河镇发展的潜力带来巨大提升。

武英高速的开通使罗田与交通时间缩短为1个小时,规划中的麻瑞高速即将建设,将使罗田至江浙沪一带的交通更加便利,为整个长江三角洲的客源提供了更加通畅的旅游路线。

同时,规划中的三条铁路(城际铁路、武杭铁路、武安铁路)贯穿罗田,其中武安铁路在罗田县沿线经过九资河镇,将对罗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使整个罗田县的旅游交通成网状结构,作为罗田旅游龙头的接待中心—九资河镇,交通作用十分明显。

4.3综合功能定位

在罗田旅游功能方面定位:

九资河镇是罗田旅游的中心、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特色景区、民俗旅游镇。

在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定位:

九资河镇是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服务待中心、接待基地、集散中心。

在城镇职能方面定位:

是罗田东北部的区域中心,旅游重镇。

综上所述,九资河镇的综合发展定位是县域重点镇,东北部片区中心,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服务中心,以旅游为主、农特产加工为辅的旅游城镇。

第五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5.1战略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大别山革命老区试验区的启动建设、大别山旅游开发建设的优势,以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为前提,构建特色的旅游胜地、接待基地,生态环境优良的药材基地、农业示区。

5.2战略目标

总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推动旅游开发、产业提升、新农村建设,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到规划期末将九资河建成一个经济实力雄厚、服务体系完备、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国家旅游名镇。

经济目标:

拓展旅游产业链,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以旅游业为龙头,巩固第三产业主导地位,协调发展第一、第二产业。

至203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

自然生态目标:

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与科研体系:

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充分有效的保存、恢复和维持;城镇发展和旅游开发的决策建立在科学的自然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

社会文化目标:

使九资镇的文化资源及地域文化环境氛围得到保存、恢复和维持;建设完善的文化设施,使九资河镇成为大别山景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品质、高品位的旅游服务接待基地。

旅游发展目标:

在资源有效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利用,镇域围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环境得到充分有效的保存、恢复、维持。

5.3产业发展原则与战略重点

5.3.1原则

(1)注重环境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知名度的提升,以及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许多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

但是在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中,应该坚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大于一切的开发意识,达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是要求产业与自然环境、经济与文化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和谐发展,在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的同时,保持和促进产业未来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相互统一。

(2)规划先行

规划是一切发展、建设和开发的前提,主要任务是全面摸清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现状的基础上,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人力、物资、财力、科技、信息的合理分配、组合、利用为手段,以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为导向,对九资河镇产业的发展提出最佳的规划方案,使区域经济得以振兴,又使区域经济、人口、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

(3)以绿色经济指导发展

当今,一种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增值五准则,并且得以持续发展的经济可称之为“绿色经济”。

为实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区,应提倡旅游业清洁生产的理念。

旅游业清洁生产是以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旅游业实行全过程地环境质量控制,将旅游企业、旅游者对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消除或使之尽可能地减少的活动过程。

作为旅游胜地的九资河镇,面临着严格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双重任务。

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双赢”,发展绿色旅游、绿色工业、绿色农业。

(4)尊重当地人发展的需求

产业经济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发展当地的经济,尊重居民发展的需要和生活的需求,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旅游地的发展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在景区的管理和经营方式上,遗漏了当地居民这个本该作为受益主体的人群,只是注重资金来源的主体,因此导致了旅游目的地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在获得微薄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居民丧失了对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家园的建设和共享的权利。

因此在九资河镇的产业和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当地人发展和生活的需求,立足于提高当地人的加入到经济发展中所需的能力,改善社区基础设施的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5.3.2战略重点

(1)继续坚持旅游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信息化智能型服务业。

九资河镇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自2009年创建省旅游名镇以来,全镇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9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4.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亿元,财政收入450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26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8元。

其中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全镇经济中的比重已愈60%,占绝对主导地位。

九资河镇未来的经济发展仍要紧紧抓住旅游业这一龙头,发挥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广的优势,围绕旅游兴办农业、促进工业、提升三产的现代化水平。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与现代技术变革、产业分工深化和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