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43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docx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3.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4.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6.“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

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8.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赫拉克利特    D.亚里士多德

9.古代希腊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土多德    C.德谟克利特    D.柏拉图

10.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

   .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1.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1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14.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5.“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16.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育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17.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18.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康德            B.第斯多惠       C.赫尔巴特     D.福禄倍尔

1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0.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

A.孔子  B.墨翟 C.董仲舒 D.朱熹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控索(    )的科学。

2.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l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l903年的“      ”。

3.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    )。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的(     )、法国的蒙田和(      )等。

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一书中。

6.瑞士教育家裴斯洛奇的教育代表作是《        》。

7.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      )的按(     )的教育制度。

8.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      )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9.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      )系统的形成。

10.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叫(      )。

11.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         )。

1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      ”。

13.苏格底拉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       )。

14.在欧洲中世纪出现两种类型的教育,即(        )学校和(        )教育。

15.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的(       )化和教育的(        )化。

16.(     )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17.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     )的社会活动。

三、问答题

1.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3.20世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谈谈你的体会。

第二章  小学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2.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   )。

   A.4年         B.6年           C.9年             D.9年

3.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

   A.殷周时期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毛泽东提出的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   )。

   A.1957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64年

6.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

   A.初等教育   B.义务教育        C.平民教育         D.普及教育

7.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   )。

   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8.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9.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10.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

   A.《宪法》  B.《素质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D.《义务教育法》

1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

   A.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C.普及性、强制性、基础性      D.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二、填空题

1.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叫           。

2.1985年中央关于人才培养的“四有、两爱、两精神”,即有理想、有道德、           、有纪律,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          。

3.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            。

4.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           教育。

5.建国后,我国对小学教育采取了两个基本方针:

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二是实行         。

6.《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         ”的管理体制。

7.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          、           、          。

8.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和            。

9.       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0.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六三学制”、“五四学制”及“              ”。

1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义务教育”?

它与“普及教育”有什么不同?

2.简述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3.小学教育目的对小学教育活动有哪些指导意义?

 

5.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6.小学德育的目标是什么?

7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本质特征的认识。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顶选择题

 1.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

    A.个体本能      B.外在环境        C.基因复制           D.肌体成熟

 2.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4.最基本的自然本肓邑,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6.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

    A.关键期        B.机能期          C.发展期             D.差异期

7.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8.发展量譬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9.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主导粤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1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尔          B.华生            C.高尔登             D.格塞尔

11.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12.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1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主张(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

 1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   )。

    A.内发论观点    B.外铄论观点      C.需要论观点         D.实质论观点

 1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二、填空题

1.人在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           的发展,二               是的发展。

2.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          和          两个方面的发展。

3.心理成熟则以            的能力、较稳定的             和             的形成为标志。

4.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              、           等不同的解释。

5.人的——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和            等。

7.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           、            和

8.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9.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和——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三、问答题

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

5.为什么说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四、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独特功能。

2.论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2.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无差别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3.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4.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于         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6.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

A.管理能力     B.组织能力     C.教育能力         D.教学效能感

7.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先锋或后降趋势   D.先降后升趋势

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

A.全理化      B.示范化       C.多校化           D.个别化

9.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二、填空题

1.我同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

2.联合同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和              。

3.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             

4.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埋性转变成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           的相互作用。

5.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                 。

6.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                 。

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        关系。

   8.师生在人格上是            的关系。

 9.教师的劳动特点由教师的           和               所决定。

10.教师的劳动特点包括           、              、            、              。

11.在教师的聘用上,我国目前实行的是             。

12.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           素质、            素质、质、          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13.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我国儿童少年享有         的权利、          的权利、           的权利、           的权利等。

14.我国规定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主要有关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问答题

 1.作为权利主体,学生享有哪些合法的权利?

应履行哪些义务?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3.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6.简述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四、论述题

 1.试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

 2.试述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特点与教育。

 3.试分析学生的本质属性。

 4.试分析师生关系的性质。

第五章  课 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课业及进程是指(  )

A.教程         B.课程         C.课表         D.学期

2.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3.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  )

A.实践性        B.可行性        C.衔接性         D.发展性

4.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

 A.专业型课程    B.结构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本位型课程

5.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6.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   )。

   A.后记部分     B.原则部分      C.说明部分       D.序言部分

7.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省级课程     B.地级课程      C.县级课程       D.校本课程(或学校课程)

8. 课程结构的编制即( )。

   A.课程计划     B.课时分配      C.课程设计       D.课程改革

9.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

   A.形象性与兴趣性  B.娱乐性与生活性 C.科学性与思想性  D.知识性与个性

10.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     B.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11.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也称(   )。

   A.教学目的     B.教学计划      C.教学课程       D.教学大纲

12.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二、填空题

1.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   。

2.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   能力培养的课程。

3.教学大纲一般由   部分、   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4.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   。

5.教学大纲是根据  计划,以纲要形式确定的有关  的指导性文件。

6.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称为   。

7.课程计划,又称    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

   和教学工作的    文件。

三、问答题

1.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2.教学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3.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4.编排教科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6.小学教师应怎样发挥课程计划的实践指导作用?

7.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8.简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作用。

四、论述题

1.我国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