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429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基础教案.docx

计算机基础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论(知识点)

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通常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元件的不同,可以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1946年~1958年)是电子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也称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1959年~1964年)是晶体管计算机,这个时期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晶体管,也称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1965年~1970年)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1971年以后)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计算机将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它具有极高的处理速度、很强的存储能力、精确的计算和逻辑判断能力。

4、计算机的分类

按国际上流行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六大类。

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5、二进制与其它数制、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进制数的加减法

6、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把符号位和数字位一起编码来表示相应的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如原码、补码、反码、移码等。

✧在计算机中使用的、连同符号位一起数值化了的数,称为机器数。

✧机器数所表示的真实的数值,称为真值。

✧对于有符号数,机器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

7、计算机系统: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即硬件和软件。

所谓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由机械、电子器件构成的具有输入、存储、计算、控制和输出功能的实体部件。

软件也称“软设备”,广义地说软件是指系统中的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的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简称DBMS)的作用是管理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有效地进行数据存储、共享和处理的工具。

目前,微机系统常用的单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有:

DBASE、FoxBase、VisualFoxPro等,适合于网络环境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ybase、Oracle、DB2、SQLServer等。

当今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图书资料管理、仓库管理、人事管理等数据处理。

8、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分组成,也称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

这一基本结构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其主要思想为:

“程序存储和控制”,即信息(用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据和指令)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存储器并按地址单元顺序存储,微机加电时,计算机的复位电路自动给程序计数器PC赋以程序中的第一条指令所在地址,按地址从存储器取出指令,送至指令寄存器(IR),经指令译码器(ID)译码,产生各种操作控制信号,控制相关设备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

若要进行计算则应通过运算器,计算的结果可以保存在存储器中,也可以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因程序计数器PC有自动加1功能,所以计算机能自动按程序要求的顺序执行程序。

目前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所采用的均为冯诺依曼结构。

现在利用并行处理技术、流水处理技术等新技术对该结构进行改进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9、多媒体计算机

(1)多媒体计算机指具有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的计算机。

(2)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媒体

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中介物称之为“媒体”。

2)多媒体

人们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所构成的复合体统称为多媒体。

前三种称为静态媒体,后三种称为动态媒体。

3)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它们建立一种逻辑连接,并集成为一个交互性系统的技术。

4)多媒体技术具有的三个主要特性:

① 多样性:

使计算机所能处理的信息范围从传统的数值、文字、静止图像扩展到声音和视频信息。

② 集成性:

使计算机能以多种不同的信息形式综合地表现某个内容,取得更好的效果。

③ 交互性:

人们可以操纵和控制多媒体信息,使获取和使用信息变被动为主动。

(3)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1)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2)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3)集成电路制作技术4)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10、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一般说来,计算机病毒可以传染以下三种媒体:

磁性媒体、计算机网络、光学介质。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过程大致经过三个步骤入驻内存、等待条件、实施传染。

特点:

①破坏性②传染性③隐蔽性④可触发性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传统单机病毒

根据病毒寄生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① 引导型病毒:

寄生在磁盘的引导区或硬盘的主引导扇区。

② 文件型病毒:

寄生在可执行文件内的计算机病毒。

③ 宏病毒:

一般指寄生在文档上的宏代码。

④ 混合型病毒:

同时具有引导型和文件型病毒的寄生方式。

(2)现代网络病毒

根据网络病毒破坏机制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 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为攻击对象,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将自身不断地从一个结点发送到另一个结点,并且能够自动地启动病毒程序消耗本机资源,浪费网络带宽,造成系统瘫痪。

②木马病毒

一般通过电子邮件、及时通信工具和恶意网页等方式感染用户的计算机,多数都是利用了操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

破坏性大的几种病有CIH病毒、蠕虫病毒、特洛伊木马病毒、时间炸弹病毒、电子邮件炸弹病毒的等。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① 安装实时监控的杀毒软件或防毒卡,定期更新病毒库。

② 经常运行WindowsUpdate,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

③ 安装防火墙工具,设置相应的访问规则,过滤不安全的站点访问。

④ 不要随便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附件。

⑤ 不要随便安装来历不明的插件程序。

⑥ 不要随便打开陌生人传来的页面链接,谨防恶意网页中隐藏的木马病毒。

⑦ 不要使用盗版软件。

⑧ 对下载的程序、软件等,应在打开之前先杀毒,再做其他操作。

(2)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一旦发现了计算机出现异常现象,如某些软件不能正常使用,机器速度特别慢,文件被莫名其妙删除等,可以利用一些在线查毒尽快确认计算机系统是否感染了病毒,如有病毒应将其彻底清除,一般可有以下几种方法清除病毒:

① 用杀毒软件

使用杀毒软件来检测和清除病毒,用户只需按照提示来操作即可完成,简单方便。

常用的杀毒软件有金山毒霸、瑞星杀毒软件、诺顿杀毒软件、江民杀毒软件。

② 使用专杀工具

现在一些反病毒公司的网站上提供了许多病毒专杀工具,用户可以免费下载这些查杀工具对某个特定病毒进行清除。

③ 手动清除病毒

这种清除病毒的方法要求操作者对计算机的操作相当熟练,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利用一些工具软件找到感染病毒的文件,手动清除病毒代码。

12、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单位和存储单位;

第二章操作系统应用

1、操作系统的特征及其基本功能

(1)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简称OS)是有效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协调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以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

(2)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作为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运行的操作系统,其功能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①处理机管理:

实现进程的控制、同步、通信和调度。

②内存管理:

负责内存的分配、保护和扩充及地址变换。

③设备管理:

实现设备分配、缓冲管理及设备虚拟。

④文件管理:

实现对文件的存储空间、目录、读/写等的管理。

⑤作业管理:

对作业进行调度和控制。

2、文件的概念、命名及类型、文件的通配

(1)文件是存储在某种存储介质上的具有标识名的信息的集合。

在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上。

(2)在计算机中,任何一个文件都有文件名。

文件名是存取文件的依据,即按名存取。

一般来说,文件名分为文件主名和扩展名两个部分。

(3)文件的扩展名表示文件的类型。

.EXE、.COM:

可执行程序文件.C、.CPP、.BAS、.ASM:

源程序文件.OBJ:

目标文件.BMP、.JPG、.GIF:

图像文件.ZIP、.RAR:

压缩文件.docx、.xlsx、.pptx(07版).doc、.xls、.ppt(03及03以前的版本)

(4)常用的通配符有两种,一种是*,一种是?

通常在搜索文件的时候使用。

*代表任意个字符。

代表一个字符。

3、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1)WindowsXP桌面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我的电脑:

我的电脑用来查看计算机内的一切。

我的文档:

所有的文档、图形、表单和其他的文件将保存在这个文件夹中。

网上邻居:

网上邻居图标可以查看网络上其他的计算机。

无论PC机是否连接到网上,都会有这个图标。

回收站:

回收站容纳已经删除的垃圾。

InternetExplorer:

网页浏览软件。

(2)使用Windows的工具,在显示器限制的范围内,可以对桌面进行各种操作。

如果要改变桌面背景,或当您希望改变桌面的外观时,需要使用【显示属性】对话框。

(3)日期和时间的设置的方法有两种:

1)双击在任务栏面板上的时间,显示【日期和时间属性】对话框(如图3-20所示)。

设置计算机当前的日期和时间。

2)可以通过双击控制面板中的【日期和时间】,打开【日期和时间属性】窗口进行相关的设置。

(4)【磁盘碎片整理】工具是个特殊的磁盘工具,能把文件碎片重新组合在一起,实际上是把文件重新写回到硬盘中,让Windows更有效地访问它们。

有时候,对碎片很多的磁盘进行整理,可以显著提高磁盘的性能。

4、WindowsXP的资源管理器

(1)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窗口,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浏览器栏、主窗口、状态栏等组成。

(2)为了定义Windows资源管理器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风格,WindowsXP提供了统一【文件夹选项】对话框来对文件夹属性进行设置。

5、常用的操纵系统MsDos、OS/2、Windows、Unix、Linux

6、初步了解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初步了解多用户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比较;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分类

(1)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我们把“一群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被互联起来,在通信协议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或协同工作的系统”,称之为计算机网络。

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1)若干个主机(Host),它们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大到巨型机,小到便携式电脑,用来向用户提供服务。

2)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通信链路和结点交换机(也叫通信处理机)组成,用于进行数据通信。

3)一系列的通信协议,这些协议是为主机与主机、主机与通信子网或通信子网中各结点之间通信用的。

协议是通信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它是计算机网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为星型结构、总线结构、环形结构和树型结构。

(3)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2、IP地址及域名系统DNS

(1)IP地址是IP协议规定的地址,它用于标识参与IP数据报通信的协议实体,例如主机和网络设备的网络接口。

(2)IP地址的结构和类型

IP地址是一个32比特无符号二进制数。

IP地址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地址,它由二级结构组成:

第一级结构是网络号(net-id),它是网络在互联网中的编号。

第二级结构是主机号(host-id),它是主机在网络中的编号。

另外,网络号的左边若干比特是特征位,它们标识了IP地址的类型。

(3)32比特的IP地址不便于记忆和使用,因此,采用了一种称为点分十进制(dotteddecimalnotation)的记法来书写IP地址。

所谓点分十进制记法就是将32bit的IP地址中的每8个比特用一个十进制数字表示,并且在这些十进制数字之间加上一个点。

(4)子网掩码由一连串的“1”和一连串的“0”组成。

“1”的个数等于网络号和子网号比特数之和,“0”的个数等于主机号比特数。

(5)DNS的功能

DNS的功能是进行域名解析(domainnameresolution)。

域名解析的作用是由计算机的名字求解该计算机的网络层协议地址,例如IP协议的IP地址。

3、网络体系结构

(1)具有代表性计算机网络协议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Organization,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OSIRM。

常简记为OSI)。

OSI包括七个功能层(layer),功能层是按照高低层次排列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被称为高层(早期文献还包括运输层),其他层被称为低层。

(2)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称为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Protocol)称为互联网协议。

按照OSI的层次结构,TCP/IP参考模型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层,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如TELNET,FTP,SMTP等)、运输层(TCP或UDP)、网际层IP以及网络接口层。

4、Internet基础知识

(1)从Internet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Internet是历史的沿革造成的,是千万个可单独运作的子网以TCP/IP协议互联起来形成的,各个子网属于不同的组织或机构,而整个Internet不属于任何国家、政府或机构。

(2)Internet上的常用服务主要有WorldWideWeb、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IP电话等。

WorldWideWeb(简称Web、WWW等)将文本、图像、文件和其它资源以超文本的形式提供给它的访问者。

它是Internet上最方便和最受欢迎的信息浏览方式。

电子邮件(E-mail)是在Internet上发送和接收邮件。

用户先向Internet服务提供商申请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再使用一个合适的电子邮件客户程序,就可以向其它电子信箱发E-mail,也可接收到来自他人的E-mail。

文件传输(FTP)可以在两台远程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

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共享文件,获得这些文件的主要方式是FTP。

远程登录(Telnet)用来将一台计算机连接到远程计算机上,使之相当于远程计算机的一个终端。

如将一台Pentium计算机登录到远程的超级计算机上,则在本地机上需花长时间完成的计算工作在远程机上可以很快完成。

IP电话(InternetPhone)又称网络电话。

它是在Internet网上通过TCP/IP协议实时传送语音信息的应用,即分组话通信。

分组话音通信先将连续的话音信号数字化,然后将得到的数字编码进行打包、压缩成一个个话音分组,再发送到计算机网络上。

(3)目前可供选择的接入方式主要有PSTN、ISDN、DDN、LAN、ADSL、VDSL、Cable-Modem、PON和LMDS9种

(4)ADSL(AsymmetricalDigitalSubscriber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能够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也是目前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接入技术。

ADSL素有“网络快车”之美誉,因其下行速率高、频带宽、性能优、安装方便、不需交纳电话费等特点而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成为继Modem、ISDN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高效接入方式。

ADSL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改造信号传输线路,完全可以利用普通铜质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配上专用的Modem即可实现数据高速传输。

ADSL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1Mbps,下行速率1Mbps~8Mbps,其有效的传输距离在3~5公里范围以内。

(5)HTML、URL的概念及意义;

5、网络安全

(1)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

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归结起来,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三种:

1)无意失误。

2)恶意攻击。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2)安全防范

1)物理安全策略

目前主要防护措施有两类:

一类是对传导发射的防护。

另一类是对辐射的防护,这类防护措施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采用各种电磁屏蔽措施;二是干扰防护措施。

2)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

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

3)信息加密策略

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以及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

常用的网络加密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

4)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网络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定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

第四章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其应用

(一)Word部分

1、Word2003传统功能

Word2003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功能,其主要功能如下:

(1)编辑修改功能

Word2003充分利用Windows提供的图形界面,大量使用菜单、对话框、快捷方式和帮助系统,使操作变得简单,可方便地进行复制、移动、删除、恢复、撤消、查找、替换等基本编辑操作。

使用鼠标,可以在任何位置输入文字,实现了“即点即输入”,这是Word2003新增的功能。

(2)格式设置功能

Word具有丰富的文字修饰效果功能,可以设置文字的多种格式,如:

字体、大小、颜色等,还可以设置空心、阴文、阳文、加粗、加下划线等效果。

使用格式刷快速复制格式;可直接套用各种标题格式;附带多种模板和样式,用户可以通过模板及样式,直接引用自己喜欢的格式。

对文档排版后,在屏幕上能立即看到排版效果。

Word能准确的显示出文档打印的效果,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

(3)自动化功能

自动更正功能在输入的同时,自动更正单词的拼写、语法错误。

语法、拼写自动检查功能在输入的同时,会自动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自动输入功能会自动创建编号列表、项目符号表,并自动套用格式、缩进量。

当输入当前日期、一周七天的名称、月份、用户的姓名和所在单位名称时会自动提示输入内容。

另外,Word提供了自动更正、自动套用格式、信函向导等一套丰富的自动功能,使用户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日常工作。

(4)表格处理功能

Word2003具有较强的表格处理功能,能任意地对表格的大小、位置进行调整,表格中可以包含图形或其它表格,可以创建、编辑复杂的表格等。

可以使用公式对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排序,并根据数据创建图表。

在Word2003中,用户还可以绘制一些复杂的、灵活可变的表格。

表格是由行和列的单元格组成,允许在这些单元格中输入文字信息和插入图片信息。

(5)图文混排功能

提供一套绘制图形和图片功能,可以十分方便地创建多种效果的文本和图形。

绘图功能提供了100多种自选图形和4种填充效果。

增强了图文混排功能,使图片的拖放、插入等操作更加简单。

崭新的剪贴库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图片资料。

充分利用Word2003提供的这些图文混排功能,可以编排出形式多样的文档。

(6)边框和底纹

提供了100多种边框样式用于改变文档的外观包括三维效果,集中了多种用于专业文档的流行样式,特别适合于制作专业化的文档。

(7)Web工具

Word提供了一套内容丰富的功能,以便使用全球广域网。

可以将Word2003作为电子邮件编辑器,利用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发送文档,利用网页模板可以方便地制作出精美的网页,使用“WebFolders”功能可以管理用户存放在网络服务器上的文件。

(8)联机用户共享

使用Word2003,与他人合作将变得更方便。

联机用户可以使用批注和屏幕提示功能对共享文件进行审阅,可以在网上开展Web讨论。

2、word2003窗口的组成

启动Word后,屏幕上就会出现如图4-1所示的窗口。

Word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标尺、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等组成。

3、文档的创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1)文档的创建

在启动Word时,Word自动新建一个空文档,缺省的文件名为“文档1”。

如果想建立一篇新的文档,可以使用菜单或工具按钮新建文档。

利用菜单新建文档的步骤如下: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2)在WORD编辑区右边将出现一个新的区域—任务窗格

3)单击“空白文档”图标,就新建了一个文档。

利用工具栏按钮新建文档的方法是: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Word将创建一篇新文档。

Word2003主要提供了以下4种新建文档的方式:

1)新建空白文档,本质上就是利用标准模板新建了一个空白文档。

2)利用模板(包括本机和网络上的模板)新建文档。

3)根据现有的文档副本创建新的文档。

4)直接在Word中创建XML文档、网页、及电子邮件。

4、文档的输入

键盘输入特殊符号通过“插入|符号”语音输入联机手写输入扫描输入

5、剪贴板

Office2003提供了功能更为强大的剪贴板,该剪贴板中的内容可在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2003应用程序间共享。

6、查找和替换、自动更正、拼写检查

(1)查找的功能主要用于在当前文档中搜索指定的文本或特殊字符。

查找文本的方法如下: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如图4-16所示。

2)在“查找内容”框内键入要搜索的文本,例如:

“老师”。

3)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则开始在文档中查找。

查找特定格式的文本的方法如下: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命令。

2)若当前是如图4-7所示的常规格式对话框,则单击其中的“高级”按钮。

3)在“查找内容”框内输入要查找的文字,例如:

“计算机”。

4)单击“格式”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格式”命令,在“格式”对话框中输入所需格式,例如“楷体,四号”。

5)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则开始在文档中查找。

(2)替换文本的方法如下: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

2)在“查找内容”框内输入文字,例如:

“中国”。

3)在“替换为”框内输入要替换的文字,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

如果在文本中,确定要将查找的全部字符串进行替换,按“全部替换”按钮,计算机会将查找到的字符串自动进行替换。

如果“替换为”框为空,操作后的实际效果是将查找的内容从文档中删除了。

若是替换特殊格式的文本,其操作步骤与特殊格式文本的查找类似。

(3)自动更正

Word2003提供的自动更正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正一些常见的键入错误、拼写和语法错误等,这对英文输入是很有帮助的,对中文输入更大的用处将一些常用的长词句定义为自动更正的词条,再用一个缩写词条名来取代它。

建立自动更正词条步骤如下:

1)选择要建立为自动更正词条的文本;

2)选择“工具”选中“自动更正”命令,显示如图4-8对话框,并选中“自动更正”标签,选中的文本出现在“替换为”框中。

3)在“替换”框中输入词条名。

4)如果用户选择的文本含有格式,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