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0447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38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三、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

学前儿童的健康是指:

学前期的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没有生理缺陷,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

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学前儿童健康的获得需要成人的关心和教育。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

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认识,改善学前儿童的健康态度,培养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是保持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它的关键是使学前儿童形成健康的行为。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可见,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保护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

学前儿童身体的器官、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尚未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伤害,小儿心理发展迅速,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他们要接受适当的健康教育,参与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动,以学到更多的健康知识,改善自己的健康态度,形成有利于自身和他人的健康的行为。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将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学前儿童时期的健康不仅能提高学前儿童的生命质量,而且为其以后一生的健康奠定了基础,赢得了时间。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身心健康素质的教育、智能素质的教育、品德素质的教育和审美素质的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学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学前儿童学习体操,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学习与同伴之间的相处,能欣赏美的音乐和美的动作等。

这些都有利于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发展。

4、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前儿童的健康是提高人口素质、民族素质的重要保证。

只有个体的身心健康,才能促进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大和繁荣。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实质上是对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在身体素质、自我保健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的预想,是对幼儿在健康教育中应获得的发展效益的规定。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是一个由多种内容构成的、多层次的体系。

目前幼儿健康教育目标共分为以下六个层次:

总目标(也称健康领域目标、课程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单元教育活动目标(周目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总目标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制定其他所有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重要依据。

《纲要》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总目标为以下四条: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各年龄段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

小、中、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各有其典型特征,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对3-6岁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一)小班

1、学习洗手、洗脸、整理衣物,喜欢自己进餐、入厕、入睡,有一定的独立性,养成喝水的习惯。

2、了解自己身体各种感官及功能,知道身体不舒服时要告诉成人,乐于接受疾病的治疗。

爱吃各种食物。

接受成人有关的提示,学习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3、日常生活中愿意与人交往,知道轮流玩,初步体验与老师、小朋友相处、共同游戏的乐趣。

4、愉快地参加户外活动,在有趣的游戏中充分锻炼,自然协调地走、跑,并初步掌握跳、爬、钻、投掷、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

(二)中班

1、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5力,学会使用筷子,独立有次序地穿脱、整理衣物、鞋袜和床铺,正确使用手绢、毛巾(餐巾)、便纸等,有做事的成功感。

2、了解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功能,乐意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爱吃各种食物,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

在活动中学会保护自己,对危险的标志与信号能做出及时的反应。

3、主动与人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能与同伴合作,会谦让,能感受同伴的喜与忧。

愿意参加各类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初步学会简单评价与同伴的行为。

4、积极主动地到自然环境中充分活动,不怕寒暑。

在跳、爬、钻、投掷、平衡、攀登等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三)大班

1、注意保持仪表整洁,能与同伴保持环境整洁,会动手整理自己的生活场所,有信心。

养成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生活卫生习惯。

2、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并初步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

对食物的营养有初步的认识,具有初步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

学习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3、能文明、大方地与人交往,以积极恰当的方式参与或发起活动。

尊重别人的意愿,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学习解决活动中同伴间的纠纷,并学会评价自己与他人,愿意学习同伴的优点,与同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4、精力充沛地坚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体验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每一个教育活动在实施前一般都确定了目标,活动的实施即是为了实现活动的目标,但教师也应该依据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内容上一般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确定目标。

健康教育活动:

今天,你喝牛奶了吗?

(中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乳类食品:

牛奶、酸奶、豆奶等。

2、了解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3、愿意每天都喝牛奶。

本活动的第1、2条目标在认知方面对幼儿提出了具体、恰当的要求。

第3条目标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对幼儿提出了要求,虽然要求幼儿每天都愿意喝牛奶的要求较高,但却是合理的,幼儿有了愿意喝牛奶的态度,做到每天喝牛奶就不难了。

同样是这个活动,有时目标的制定却存在着问题,例如这样的表述:

活动举例:

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

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

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

以上表述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其一,目标1提出认识“各种”乳类食品,这在实践中可能难以实现,因为受到地域、生活习惯等的影响,难以让幼儿认识所有种类的乳品,只能按照具体情况认识乳品;

其二,目标1为发展目标,是对幼儿提出的要求,目标2、3却是教育目标,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表述方式没有统一;

其三,目标2中“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表示过于笼统,没有以通俗、具体的语言来揭示牛奶等乳制品的特殊营养价值。

用语言文字正确地表述目标内容,是制定目标的重要环节。

教育目标是分层次的,各层次的目标的表述方法有同有异,区别主要在具体程度上。

其共同之处是:

1、内容要全面,应包括所要发展的素质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2、要把发展内容表述得明确具体,便于操作。

以往把教育目标写得很笼统、含糊。

如总目标中规定“动作协调、灵活”等,这都没有明白、准确地说明幼儿园应培养的这两方面的内容。

低层次的目标内容更要表述得具体,如某中班幼儿跳跃活动的目标这样表述“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40厘米”。

3、要从幼儿角度来表述目标。

因为目标是幼儿的发展指标,是幼儿自身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也是教师要帮助幼儿达到的指标,而不是教师要传授的内容。

以往习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表述幼儿发展目标是不准确的。

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大致包括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教育内容

1、体育教育内容

(1)基本动作和游戏,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

器械类活动和游戏。

(2)走、跑、跳、投、钻、爬、平衡、体操等基础运动能力。

(3)力量、协调、平衡、速度、灵敏、耐力等运动素质。

(4)体育兴趣和习惯;

发展自身身体和运动能力的愿望。

2、身体保健教育内容

(1)口腔、眼、耳、鼻、皮肤的构造和功能,科学地认识使用、养护和锻炼上述器官的粗浅知识、技能和习惯。

(2)对自己五官健康状况的认识,初步了解身心疾病和缺陷的预防知识,能愉快地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积极配合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3、生活自理教育内容

(1)进餐、着装、睡眠、入厕、盥洗的知识、技能与良好的习惯。

(2)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

4、安全自护教育内容

(1)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与规则的了解与遵守,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运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应对意外事故和伤害(如水灾、火灾、触电、煤气泄漏、交通事故、走失等)的常识,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知道初步的自救和向成人求救的方法。

5、环境与健康教育内容

(1)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禽兽鱼虫、阳光、水土与人的生存和身心健康关系。

(2)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爱护自然、维护环境整洁卫生的习惯。

(4)节约水电、爱护图书、玩具、珍惜食品、服装的知识和行为习惯。

(5)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感。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1)学会用语言和非语言(神态、表情、动作等)的方式成功表达自己的情绪。

(2)学会调节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明确只有合理的目的才能得以满足。

形成愉快的情绪、活泼乐观的性格。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1)尊重他人,懂得基本的礼貌礼节,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对他人的情绪情感能做出和谐适度的反应。

(2)学习交往技能(分享、合作、互助等)。

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3)有初步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在竞赛性的活动中,正确面对输赢,并懂得要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3、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学习日常生活独立自理,不依赖他人。

在学习和游戏中有主见,学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帮助学前儿童体验独立自主获得成功的愉快情感,培养良好的独立个性心理品质。

4、性教育

(1)性认同和性角色。

正确的性认同和性角色意识,有利于学前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健康的心理基础。

(2)科学简洁的性知识。

对于学前儿童的提问和疑惑,我们应该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简洁地回答孩子。

(3)正确处理学前儿童的性游戏。

不能粗暴制止、更不能羞辱,否则会损伤学前儿童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应因势利导,帮助学前儿童形成健康的性心理。

(4)纠正玩弄生殖器和大腿摩擦的不良习惯。

5、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采取“三级预防”是学前儿童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基本策略。

一级预防:

防止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发生,增进健康,即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杜绝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发生,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三级预防:

为了疾病的康复,减少复发和残疾程度,尽量恢复病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其中一级预防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保持心理健康的预防措施。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

《纲要》提出了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感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和目标要保持一致

教育目标要通过教育内容来实现,而教育内容要依据教育目标来实践。

例如教育目标中提出要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紧密围绕目标,可以选择利用图片、录像让幼儿认识安全标志,还可以选取儿歌、歌曲让幼儿认识安全标志。

(二)教育内容要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生活经验相关联

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健康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教育内容。

如对刚入园的孩子可以进行入园适应的教育,能愉快与老师同伴相处、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愿意来幼儿园等,而若对小班幼儿进行“换牙了”的教育,则不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脱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三)教育内容要具有时代性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教育内容应紧密联系当前实际,具有时代性。

如现代社会中电脑普及,教师在开展身体保健教育的时候,可以将电脑对人身体的影响列入教育内容。

研究性学习:

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在幼儿园中选取1-2名幼儿,进行个案观察,并记录他的行为表现,分析他的心理状况。

第二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与实施的基本思路。

2、学习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安全自护教育活动、环保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各种类型健康教育活动的案例,学会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并了解活动实施中的指导建议。

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

安全自护教育;

环保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要求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现在幼儿园盛行整合性的教育活动,要想更好地整合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必须首先把握各领域的特点和规律。

目前,在健康教育领域,可以对如何以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主线创设教育活动。

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一般考虑以下方面:

(一)关于活动目标

具体的活动目标是健康教育总目标和年龄段目标的细化。

在表述中应简洁清晰、准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目标条目不宜过多,一般2-3条。

(二)关于活动准备

一个成功的健康教育活动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包括物质条件和环境创设、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等方面。

(三)关于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一般包括活动导入、引导幼儿参与思考及引导幼儿总结这三个环节。

教师应明确希望幼儿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

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启发幼儿思考?

如何带动幼儿参与活动?

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

如何使用最佳的教育方法?

如何让幼儿对活动做出总结,使幼儿已有的经验得到提升?

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运用多种文学艺术载体,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提高活动的效率。

常见的文学艺术载体有儿歌、儿童诗、诗歌剧、表演唱、童话、故事等。

(四)关于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

活动延伸的方法有可以是家园共育、领域渗透、环境创设、区角活动等。

如教师利用15分钟时间教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在活动结束后就应该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在家中督促幼儿按时以正确的方法刷牙,以帮助幼儿巩固刷牙的正确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二、具体教育活动设计的格式

×

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

[活动准备]

[活动与指导]

1.

2.

……

[活动延伸]

三、开展活动时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组织的所有活动应尽量有幼儿的动手参与。

研究表明,活动的开展若只停留在“教师讲,幼儿听;

教师演示,幼儿看”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有幼儿动手参与了,才能理解教育内容,才能使自身得到最优的发展。

(二)幼儿参与时可能不如成人做的好,应给予理解。

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在参与时必会出现一些差错,我们要予以理解,给予机会,锻炼幼儿,使其发展得更好。

(三)老师的提问起着十分关键的导向作用。

教师的提问不够清晰、偏难或偏易,都会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给出适当的提问。

教师的提问应尽量引导幼儿发散思维,问题的答案多样性可使更多的幼儿有回答的机会,使幼儿的能力得到锻炼。

(四)避免使用成人化语言。

成人化的语言使教师无法和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影响教育效果。

如一位教师问到:

“有一只小蜗牛很无聊,它的家里只有它自己,小朋友想想什么办法,能让小蜗牛快乐起来?

”小朋友答:

“它太热了。

”在该例子中幼儿对“无聊”一词不理解,所以答非所问,影响了幼儿的学习。

第二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设计与实施

一、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科学地认识、使用、养护和锻炼眼睛、齿、耳、鼻、皮肤的能力,生活卫生习惯,进餐、着装、睡眠、盥洗等基本生活能力和有关的社会行为规范与交往能力,促进幼儿五官的发育,增强其机能。

它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学前儿童的生活质量与身心素质的发展。

(一)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的内容

1、眼保健教育内容

(1)眼的知识:

眼的形态、构造、功能等。

(2)合理用眼和养护、锻炼眼睛的习惯。

例如:

做眼保健操、吃对眼有益处的食品等。

(3)让幼儿了解测视力的方法及自己视力的情况。

2、口腔保健的教育内容

(1)口腔的知识:

口腔中的器官形状、数量、构造、功能等,大班幼儿换牙的知识。

(2)护理口腔的知识:

主要是有关养护牙的知识,例如良好的刷牙习惯、正确的刷牙知识、不吮手指、不随便往嘴里塞东西等。

(3)有关龋齿的知识:

龋齿的识别、预防和治疗。

(4)营养知识:

例豆制品、花生等食物可以让牙发育得更好等。

3、耳保健的教育内容

(1)耳的知识:

耳的形状、构造、功能等。

(2)耳的卫生习惯:

常常清洗耳壳,自己不挖耳等。

(3)测听力的方法:

通过游戏的形式。

养护、锻炼听力的方法等。

(4)教师举一个有关耳保健教育的游戏活动。

4、皮肤保健教育内容

(1)皮肤的知识:

皮肤的构造、作用等。

(2)清洁、养护皮肤的方法。

(3)有益于皮肤健康的营养知识。

5、鼻保健教育内容

(1)鼻的知识:

鼻的形态、构造、功能等。

(2)养护、清洁、鼻的保健方法:

不抠鼻孔,擤鼻涕先擤一只鼻孔等。

(3)有益于鼻健康的营养知识。

6、进餐

(1)常用食物的营养知识,营养意识。

(2)进餐技能:

使用和存放餐具、合理的咀嚼方法。

(3)进餐卫生习惯:

细嚼慢咽,安静专心进餐,不挑食,不暴食暴饮,不剩饭,保持餐桌整洁,珍惜食物,饭前饭后不做激烈活动,饭前洗手,饭后要擦嘴等。

(4)和人共餐时的行为规范。

(5)进餐审美意识。

7、着装

(1)着装知识和防寒防晒、遮体、审美等着装动机。

(2)穿、脱、叠、放衣服鞋子等技能,独立着装能力与习惯。

(3)保持服装整洁、爱惜服装的习惯。

(4)着装审美意识。

8、睡眠

(1)合理的睡眠姿势。

(2)铺床叠被技能,独立铺床叠被,保持床铺整洁的能力和习惯。

(3)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睡前洗脸、洗脚,独立安静人睡,不玩玩具,不蒙头睡觉;

睡前把衣服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

(二)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的相关游戏

1、发展五官和手指功能的游戏。

此类游戏主要是利用某一感官功能识别事物的方法,以发展该感官的功能。

(1)听力游戏:

它是利用闭目听声,以识别事物的性质、方位、距离和识别人,以发展听力和记忆力。

如“闭目找伴”、“谁到我家”。

(2)眼保健游戏,它包括发展视觉的灵敏度,调节焦距能力,识别颜色、形状、体积、面积等能力的游戏。

如“小猫练眼睛”“眼科门诊部”。

(3)皮肤保健游戏:

如拍打触摸皮肤、袋中取物、闭目玩球等。

(4)锻炼手指功能的游戏:

如翻绳、折纸、抛接包等。

2、生活自理游戏。

目前常用的此类游戏有两种:

(1)表演和角色游戏。

如“给小猫洗脸”、“教布娃娃刷牙”、“给娃娃穿新衣”、“小白兔的托儿所”等。

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构思情节来巩固生活技能、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的。

(2)竞赛性游戏。

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的。

常做的有穿衣、穿鞋、叠被铺床、用筷、洗手绢比赛。

(三)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例举

活动一:

学会入厕(小班)

[活动背景]本班幼儿对厕所设备不熟悉,入厕有畏难胆怯等心里障碍,憋便、尿裤、弄脏厕所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幼儿不敢在幼儿园排便。

这已影响幼儿身体健康和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

为帮助幼儿消心理障碍,提高入厕能力,故组织此次活动。

[总体目标]

1、懂得及时大小便的重要性,知道并学会(男/女幼儿)小便的方法及大便后擦屁股的方法。

2、懂得尊重成人劳动,保持厕所地面整洁,不弄脏衣裤。

3、培养自信、勇敢、互助、合作的品质。

4、培养观察、模仿、评价的能力。

活动设计之一:

我知道大小便

1、懂得定时大小便的重要性。

知道在成人提示或有小便或大便时,主动去大小便,不弄脏衣服。

2、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活动准备:

录像带;

电教设备;

奖励标志若干,事先教师要观察统计幼儿在园大小便的情况,并与家长联系,了解有关情况。

[活动过程]

1、游戏:

“勇敢宝宝找朋友”

出示木偶“勇敢宝宝”,请小朋友帮它找朋友。

说一说自己认为勇敢的事情,请“勇敢宝宝”做出判别,戴上标志。

2、播放录像,找出画面中有没有“勇敢宝宝”的朋友(要保护被摄录幼儿的肖像)电视画面依次出现如下;

(1)教师提示入厕,幼儿没听见;

(2)幼儿贪玩,尿裤子;

(3)有小便不敢说,哭闹;

(4)有小便或大便时,告诉老师;

(5)有小便或大便时,主动去;

(6)不敢在园大便。

3、讨论画面中的小朋友谁做得对,谁胆小。

4、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情况,提出提高入厕能力的要求。

日常生活;

在生活中,加强入厕能力的培养,特别注意区别对待。

[家园配合]请家长配合教师的工作,对幼儿在家表现及时反馈给教师,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要帮助。

活动设计之二:

我学会小便了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