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641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docx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

 

  篇一: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研究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研究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的演进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就是我国货币当局对其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资产的构成、性质、数量、管理机构及目标等所制定的规则。

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的演进史来看,经济体制变革和外贸政策变动推动了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变迁。

  1.1改革开放以前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1953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运用计划制度分配资源,国家集外贸经营与管理于一体,统负盈亏。

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丧失了企业应有的活力及经营的动力,对外经济活动规模和构成均很少,外汇储备匮乏。

这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汇集中强制管理的制度发展为“中央银行统一经营,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统一分配”的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即对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的收支均实行计划管理,一切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国家,所需外汇按计划分配和供应。

该时期的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外贸体制相适应,但存在制度刚性较强且外汇储备规模较小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外汇储备只有1.57亿美元,而1950-1978年这二十几年过程中中国外汇储备均无太大变化,直到1978年年底仅有1.6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1.2改革开放以来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1.2.11978~1993年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1979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确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外贸体制也随之发生变化。

1978-1987年,我国增设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改变高度集中的体制,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支持等手段改善外贸管理;1988年在各个行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91年推行外贸企业自付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经营模式,打破以前大锅饭机制,出口贸易得到了大力发展,外汇收入得到提高,国家的外汇储备规模也得到扩大。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了以“减少行政干预,增加市场调节”为主线的改革,相继出台外汇储备资产相关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组织制度和实施机制。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外汇管理局,由其对国家外汇业务和外汇储备进行专门管理,且国家外汇管理局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

在这一时期中

  国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不再仅仅是中国人民银行,而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五大专业银行为主体,以及外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租赁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相结合的金融体系,各专业银行业务也开始相互交叉融和并开始经营外汇业务。

1979年确立了外汇留成制度,留成的对象和比例都由国家规定,这调动了企业和地方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性,外汇收入将会增加,从而也将引起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

  1980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关于外汇管理的第一个专门法规,标志着我国外汇管理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

此外,还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放宽了对境内居民的外汇管理。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1978-1993这十几年间,外汇储备变化幅度较大,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到1993年的211.99亿美元,大约增长了126.94倍。

  1.2.21994~至今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1992年十四大召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新阶段。

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以银行结售汇制度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实现人民币可兑换。

这也意味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以市场化为目标,向市场化管理制度变迁。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外汇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外汇管理难度也日渐增加。

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应主动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从“宽进严出”向均衡管理转变,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发挥利率、汇率的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办法》,该办法取消了过去的外汇留成制,对经常项目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

1996年12月接受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条款,取消所有经常项目对外支付和转移的限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2007年8月外汇管理局取消了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意味着意愿结汇制度取代了我国自1994年沿袭13

  年的强制结汇制度。

我国外汇管理当局于1997年1月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使外汇管理法规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并形成以该条例为核心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使外汇储备资产管理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伴随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大为改善,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变化巨大。

1994年底的外汇储备余额为516.2亿美元,而截至2010年底,我国国家外汇储备已高达28473.3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的演变可以看到,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发展历程不长,伴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由短缺发展到富余,外汇储备管理也从最初的消极管理到现在的积极管理,目前已形成由央行独立参与的、国家外汇管理局主导经营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2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的缺陷当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远远超过根据一个外汇储备的一般功能和用途来测算的合理水平。

虽然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也存在着对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水平上落后的问题,在组织构架和管理方式、法律保障等方面都有待改进。

  2.1缺乏统一、清晰的分层次管理系统中国对外汇储备的管理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模式,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具体的储备管理。

这实际上就是由央行独立进行战略和操作层面的决策,财政部在储备管理体系中并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属于单一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外汇储备由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负责管理,中国投资公司和中央汇金公司仅负责较少部分,这种模式显然与我国全球第一的储备规模是不相适应的,并且规模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仅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的支付性需要,将会存在大量的超额储备,因此这种模式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会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质量,也存在一定的资产风险。

  2.2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存在缺陷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外汇储备制度的不断变迁,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异常庞大而且还在继续的增长。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鼓励出口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增长等正面效应,但是也导致了国际收支的双顺差。

其在强制结售汇和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的作用下,导致外汇流入上升,国家外汇储备资产

  被动、过快地扩张,形成大量的超额外汇储备。

1994年我国取消了外汇留成制度,实行银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即中资出口企业数额巨大的外汇收入被强制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

同时,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大量的海外热钱大量流入,我国外汇流入上升,外汇的供给较多;而资本项目下的结汇、付汇和居民个人自由兑换受到管制使得外汇的需求较少,就导致了我国外汇市场供需不对称,外汇供给与需求失衡到一定程度时,外汇指定银行将抛售外汇,而央行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得不进行干预而形成大量的外汇储备。

  2.3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相关法规仍不健全外汇储备资产的经营与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关的、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

而我国现行外汇管理法规体系由于受到经济体制和对外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具体表现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很多外汇储备相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国家外汇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一部专门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法律;并且在我国现有的外汇储备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

法律的不健全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与运用无法可依。

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和运用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进行完善,同时应该明确规定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部门及其职责、提高外汇储备资产运用的透明度、加强监管等方面。

  3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缺陷和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都决定了进行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己经迫在眉睫。

当今世界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国家,他们在有效管理本国外汇储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对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改革。

  3.1建立权责明确的多层次外汇储备管理机构我国实行单一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由央行或者外汇管理局独立承担管理外汇储备的任务和投资职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而其他各国的实践表明,多层次的的储备管理体系是较为成功的储备管理基础。

因而,我国应成立以财政部、央行、中国投资公司并存的三元复合式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模式:

一是由央行的外汇管理局管理将一部分外汇储备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和偿付外债,作为流动部分进行管理,追求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二是由财政部负责将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当做干预市场的外汇平准基金来掌

  管,必要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和平抑货币汇率的波动;三是由中国投资公司负责将一部分外汇储备投资于高回报的长期性的金融工具,保全超额闲置的外汇储备资产的价值,并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增值。

  3.2推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向意愿结售汇制度转变强制结售汇制度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防范风险,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把风险统统转嫁给央行,易引发通货膨胀。

因此,要改变现有的外汇结售制度,向意愿结售汇制度转变,逐步放宽相关持有和使用外汇的政策限制逐步放大企业用汇的权限,最后甚至取消结售汇制度,允许企业可自由地持有外汇;放宽银行结售汇份额的限制,可以使中国人民银行购汇的压力减轻,消除大量风险;放宽个人用汇的限制,降低购汇费用和简化手续,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3.3建立健全外汇储备管理法规体系从国际经验看,各国都十分重视健全有关外汇储备管理法规,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外汇储备资产的控制与管理。

虽然中国是全球拥有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我们却没有约束外汇储备管理、使用的完整法律制度在我国调整外汇储备管理的法律规范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而这两部法规对外汇储备资产的经营管理并无详细规定因此,应尽快制定专门的《外汇储备管理法》,填补我国外汇储备的形成、管理以及管理原则、模式、外汇管理部门的职责等方面的法律空白,实现对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法制化管理。

同时还应制定《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法》等法规,以规范外汇投资公司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提高资产质量和投资效益,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外汇投资公司的健康运行,从而保证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

  篇二:

关于中国的外汇制度

  关于中国的外汇制度

  关于中国的外汇制度

  中国的外汇管制制度,除了汇率政策,就是企业结汇和个人售汇制度。

银行结售汇是银行间外汇市场供求变化的基础,市场供求的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本因素,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是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器。

  1、银行结售汇的内容

  银行结售汇包括结汇、售汇和付汇。

  结汇是指企业和个人通过银行或其他交易中介卖出外汇换取本币;

  售汇是指企业和个人通过银行和其他交易中介用本币买入外汇;

  付汇是指企业和个人通过金融机构对外支付外汇。

  2、我国的外汇市场的构成

  我国的外汇市场由两个层次构成:

  第一个层次是客户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零售市场,又称银行结售汇市场;

  第二个层次是银行之间买卖外汇的同业市场,又称银行间外汇市场--包括银行与银行相互之间的交易,以及外汇指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交易。

  银行结售汇市场是我国的外汇零售市场。

在结售汇制度下,办理结售汇业务的银行是外汇指定银行。

外汇指定银行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在规定的幅度内制定挂牌汇率,办理对企业和个人的结售汇。

  3、银行结售汇制度:

  

(1)结汇

  1)对私:

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居民一天结汇不能超过等值1万美金;非居民现钞不能结汇超过等值5000美元,现汇结汇10000美元以下,一个月不能超过50000美元;若有特殊需要超过以上限额,请到外管局核准,凭核准件结汇.

  2)对公:

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没什么限制,资本金结汇20万以下需提供上次结汇的用途明细,20万到100万要付支付指令,100万以上外管批.外汇贷款(除了押汇,买方信贷,福费庭)不能结汇,外债结汇需要外管批准.

  

(2)售汇

  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用汇单位和个人,按一定的汇率收取本币的行为。

从用汇单位和个人的角度来讲,售汇又称购汇。

  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项下对外支付用汇,持与支付手段相应的有效商业单据和凭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购汇手续。

  1993年12月28日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据此1994年1月1日中国实行了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轨之时1美元折合8.70元人民币。

同时央行取消了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体制,对于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汇和售汇制度。

也即大凡贸易顺差、国际贷款、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统由央行强行结汇。

  此同时,央行将向市场投放等量于强制结汇金额的人民币货币供应,据此也就构筑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体制的两项基础,即外汇结售汇制度和外汇占款制度。

目前这种建基于中国进出口总额高速成长的外汇占款制度已经导致了占款越大,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也就越大,货币的乘数效应也就越高,货币流动性正对中国经济增长发生着重大的转折影响。

  199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仅为516亿美元,20xx年底国家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0663亿美元,20xx年第一季度外汇储备更高达12020亿美元,已较1994年推行强制结售汇制之时增加了近24倍20xx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4.8万亿元,是1994年年末国家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9328亿元的12倍,20xx年末流通中现金金额为2.7万亿元,是1994年末7289亿元现金流通量的近4倍。

  由此20xx年与1994年相比,强制结汇制度设计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强制结汇制度已经充分暴露了期效性、阶段性的特点,重构外汇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维持中国经济高速运转的迫切需要。

  4、过高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构成了一种超真实的拟象控制

  为了维系强制性结汇制度,央行采用了人民币收益远高于美元收益的套利政策。

  由于美国推行弱势美元政策,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面临着资产贬值和长期收益率下降的客观情况。

与此同时未顾及中国社保、能源、土地、税务等社会透支和政府广义负债的实际情况,人民币升值已经被炒作为全球投资者的流行性预期心理,过高的升值预期构成了一种超真实的拟象控制,国际热钱更恐慌性涌入中国,目前热钱已经构成了对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性、集合性冲击,人民币的市场稳定正遭

  遇着严重挑战。

  因之,近几年的中国不但成为国际热钱的投资福地,简直就是国际提款机。

为此分立、分构、分解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市场和转换制度,已经成为自1905年大清银行设立102年以来,中国金融界与国际金融界最高的智慧接触、利益融合和权利竞赛;为此新的人民币与外汇市场体系的建立,也将成为传统的国际金融体系的颠覆点。

  5、强制性结售汇制和外汇占款制度是流动性过剩的制度原因

  从1994年到20xx年的12年内,依靠以外汇占款为主的货币供应体制,支持了中国经济实现了超过翻两番的高速增长,1994年中国gdp仅为4380亿人民币,20xx年中国gdp为209407亿元人民币,外汇占款功不可没。

以央行票据对冲货币流动性的举措也行之有效。

  但是截止到20xx年3月31日,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已经达到了107747.79亿元人民币,巨额的外汇储备支撑的货币供应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特色。

中国的外汇储备并不是中国政府的财产盈利,它由外贸顺差、国际贷款、境外直接投资等组成,外汇储备是央行负债表上的资产,维持这一资产是央行相应的负债。

若以第一季度外汇占款的增速,20xx年全年外汇占款而致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将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因此强制性结售汇制和外汇占款制度已经成为中国难以实现控制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制度性原因。

倘若仍以央行发行票据对冲风险,而不是实施外汇管理体制的转型,将难以控制流动性过剩和建立中国未来的竞争力。

  6、央行票据本质上是中央银行的债券,它是央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

截止到20xx年3月31日,央行公布的票据融资总额已经达到18162.57亿人民币,央行为此需要支付较大的利息成本,这也是央行票据使用的局限性。

以外汇储备作为中国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基础并不是一种错误。

问题在于已经推行了14年的中国结售汇制,这种来自统制经济和借鉴了香港联系汇率而来的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在中国gdp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在中国基本运行市场经济体系的情况下,其不足之处也就越来越多。

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乱象,我国的外汇政策已有必要认真检讨、调整和修正。

  篇三: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及改革

  针对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问题,我想了一下,觉得在现阶段讨论外汇储备的用途作用不大,有很多是政治层面的事情。

我关注的是更加本源的东西,那就是造成中国(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外汇储备增加的因素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根源在于两个问题:

第一,中国的外汇结算制度能否改变;第二,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发生转型。

我想这是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的两个重要因素。

  首先,从经济增长方式来说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在过去的20年间,经济快速增长,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以出口作为导向,1993年中国通过官方将中国的汇率定在1:

8.28.自此之后,中国的外贸出口迅速增加,净出口扮演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然后中国的贸易结构显然不够合理,对外依存度大,劳动附加值低,商品替代率高,总之,除了价格优势之外,竞争力无法得到保证。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有两个前提:

第一,国外市场开放,贸易壁垒弱;第二,人民币汇率能一直保持低水平。

显然,这两个因素都无法长久维持,正如我们现在经历的状况这样,人民币不断升值,国外经济就业形势严峻,这时就会采取各种贸易方式来限制从中国的商品进口,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就会减弱,未来出口创汇的趋势将会逐渐降低。

  其次,再来看另个因素,中国的外汇结算制度。

我国未了维持外汇汇率的稳定,一直采取的是结售汇制度,为此央行被迫被动的发行货币对冲外汇,造成大量的外汇占款,一旦形成中国汇率升值的预期,这种大量的外汇流入便不可避免,我们看到中国外汇从2万亿到3万亿只用了3年的时间,这三年又是人民币快速升值的一段时期。

只要这个预期存在,在这种结售汇制度下,就会造成外汇的大量增长和通货膨胀。

  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适当放缓,但结构的调整可能势在必行。

现阶段中国的消费恐怕很难起来,国内消费很难在短时间内替代外贸和房地产业而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原因我想了一下大概有两点,第一是中国百姓资产的绝大部分都是以房地产而衡量的,并且面临着巨大的还贷负担,可支配收入少;第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要存款治病,孩子教育,不敢消费。

这两点时很淡在短时间内做到很好的解决的,所以中国在现能做的就是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降低能耗,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