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719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根据《___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我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准则

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到实处。

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原则:

坚持生命救助第

一、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1.4适用范围

在我司辖区内发生的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

1.5启动标准

在我司辖区内发生的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启动本预案:

(1)发生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

(2)由于泄漏、爆炸等各种原因可能造成较多人员急性中毒等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3)其他性质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2___机构及职责

2.1___机构

成员:

安全管理人员、管理部、财务部

2.2工作职责

以抢救受灾人员生命、控制事态扩大为第一目标,按照本应急预案和现场实际情况,负责受灾人员抢救和抢险救灾工作;向上级汇报和向社会媒体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___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1)负责人:

承接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请示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2)安全管理人员。

.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监督、检查、指导各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___应急救援模拟演习;___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处理。

(3)管理部。

.负责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预案。

___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对事故现场区域物料进行转移,保证道路的畅通。

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4)财务部。

负责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所需资金的财政预算。

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资金的保障。

3现场救援专业组的建立及职责

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成立下列救援专业组:

(1)现场处置组。

负责事故现场的侦检、警戒、救护、控险、灭火、堵漏、输转、洗消、清理等任务。

该组义务消防抢险队伍组成,具体工作由保安队负责牵头和协调。

(2)伤员抢救组:

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3)安全疏散组:

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

(4)安全警戒组:

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

(5)抢险设备、物资供应组:

负责___抢险设备、器材和物资的供应,___抢险设备器材进场,___车辆运送抢险物资。

4应急救援程序

4.1事故报告与报警

(1)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___应急处置,并立即报告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2)救援预案要求___实施救援,不得拖延、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4.2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区域划分

危险化学品事故根据危害范围分为___个区域:

(1)事故中心区域。

中心区域即距事故现场0~___m的区域。

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有危险化学品扩散,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人员急性中毒。

(2)事故波及区域。

事故波及区域即距事故现场100~___m的区域。

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

(3)受影响区域。

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4.3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及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灾(爆炸)两大类。

其中,泄漏分为液体泄漏和气体泄漏,火灾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

主要原因又分为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缺陷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

针对事故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控制、灭火、点火、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泄压、转移、收集等。

(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___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

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

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___、水炮掩护。

(2)泄漏源控制

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

堵漏。

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3)泄漏物处理

围堤堵截。

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稀释与覆盖。

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

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

破坏燃烧条件。

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收容(集)。

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废弃物处置。

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1)先控制,后消灭

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

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3)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

(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演练)。

(4)消灭余火

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

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4.4在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区域应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1)事故中心区域。

事故中心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身防护,并佩戴隔绝式面具。

救援工作包括切断事故源、抢救伤员、保护和转移其它危险化学品、清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的空间洗消及封闭现场等。

非抢险人员撤离到中心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

事故中心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2)事故波及区域。

该区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导防护、监测污染情况,控制交通,___排除滞留的危险化学品气体。

视事故实际情况___人员疏散转移。

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到该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

事故波及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3)受影响区域。

该区救援工作重点放在及时指导群众进行防护,对群众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做基本应急准备。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保障居民用水安全,预防水质化验室突发性安全事故,提高应对和处置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___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化验室安全和正常运转,根据水厂实际情况和化验室管理规定,制定此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此预案适用于水质化验室安全事故引起的工作人员及周围人员身体伤害及因此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应急指挥组成员及职责组长:

杨永贵

副组长:

___

王进礼

马学宏成

员:

白秀山

王学武

韩志红

应急电话:

火警:

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

120

应急指挥组职责:

组建应急救援小组,___实施和应急演练。

事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果断的进行___的指挥和处理,并负责事故的汇报工作。

应急指挥组组长不在场时,指挥组成员临时负责事故的指挥处理工作。

应急小组职责:

服从应急指挥组的统一安排,负责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处理工作,并根据情况进行事故周边人员的疏散、救护、抢险和重要物资的转移,以及火灾和化学品泄漏的灭火和处理工作。

四、化验室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安全隐患分析

一、中毒急救

在化验室里,如发生人身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尽快派人或电话请医生,并报告有关领导或上级___,同时采取急救措施。

在医生抢救之前,急救中毒的原则是尽量使毒物对人体不发生有害的作用,或者是将有害的作用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

在送医院(或医生到来)之前应迅速查清中毒原因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行急救。

1)呼吸系统中毒。

如果是呼吸系统中毒,应迅速使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使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

轻者,短时间内会自行好转;如有昏迷休克、虚脱或呼吸机能不全时,可人工协助呼吸,化验室如有氧气,可给予氧气,如可能,给予喝兴奋剂,如浓茶、咖啡等。

2)经由口服中毒:

由口中服入毒物时,首先要立即进行洗胃,呕吐。

常用的洗胃液是1:

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要太浓,浓度过大会烧坏胃壁粘膜),或用肥皂水或者___%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

洗胃要大量地喝,边喝边使之呕吐。

最简单的催吐方法是用手指或木杆压舌根,或者给中毒者喝少量(___毫升,最多不超过___毫升)___%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催吐剂。

如果无洗胃液,可给予大量的温水喝,冲淡毒物并使呕吐。

洗胃要反复进行多次,直至洗胃呕吐物中基本无毒物存在,再服解毒剂。

解毒剂有很多,要根据中毒药物的性质选用。

一般常用解毒剂有生蛋清液、牛奶、淀粉糊、桔子汁等。

对某些特殊毒物要采取更有效的特殊来解毒,并使呕吐。

如,磷中毒用硫酸铜,钡中毒用硫酸钠,锑或砷中毒用___%的硫酸铁和___%氧化镁混合液(剧烈搅拌混合均匀,每隔___分钟给一汤匙,直到呕吐后为止),___中毒给___%硫代硫酸钠等。

解毒呕吐后,喝上温水送医院治疗。

3)

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

皮肤和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要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冲洗愈早愈彻底好。

如能涂或服用适当的缓冲剂、中和剂(注意要用稀浓度的)更好。

洗净毒物后,看情况请医生治疗。

二、常见化学毒物及急救预防措施急救预防措施。

1)气体毒物。

气体毒物中毒时,通常发生窒息性症状。

毒性大的毒气会腐蚀皮肤和粘膜。

如so

2、no

2、cl___等。

贮存有毒气气体,要特别小心,大部分气体要用钢瓶贮装,放置时防止碰撞。

存放阴凉处,要与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隔离。

要经常用气体检验器检测,微量的泄漏都不允许。

化学试验时产生有毒气体,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对残余废气可用排风机用水吸收处理,或送至空旷地方。

吸入毒气的患者应急速脱离现场。

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

如发生昏迷等症状,须就医诊治,或送至空旷地方。

一氧化碳中毒要准备亚硝酸戊酯药管,如果停止呼吸,立即做人工呼吸,开始恢复呼吸后,打开药管嗅闻___秒,每隔

2、___分钟嗅闻一次。

用药量度超过两个药管为限,然后要输氧。

2)酸类毒物。

强酸性物质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等物质混合,往往会产生大量热而着火。

注意不要用破裂的容器盛装。

保存于阴凉的地方。

与可燃物隔离。

洒出此类物质时,要用碳酸氢钠或纯碱将其覆盖。

用大量水冲洗,放入废水系统。

处理时须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

眼睛、皮肤受伤用水冲洗。

皮肤可涂敷氧化镁甘油软膏。

如果进入口内,立即漱口,饮水及镁乳,急送医院救治。

气体

氯气cl2。

黄绿色气体,具有刺鼻臭味,溶于水,液氯能引起严重的烧。

能与许多化学物品如乙炔、乙醚、氨气、氢气、松节油、金属粉末等锰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产物;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

___。

极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二氧化硫so2:

无色气体,具有刺鼻恶臭,在-10℃以下会液化,有一定的水溶度,并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二氧化氮no2。

黄褐色气体,___。

极强的氧化剂。

自身不燃,遇衣物或其它可燃物,能立即起火;

二氯乙烷ch2clch2cl。

具有特殊的甜味,沸点83.5℃。

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性;

磷化氢ph3。

无色气体,具有臭鱼气味。

沸点—88℃,微溶于水,往往因含有少量p2h3,能自行着燃,发出光亮火焰。

___。

极易燃;

酸类

硫酸h2so4。

无色至暗褐色的油状液体,腐蚀性强,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不燃。

遇电石、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及其它可燃物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遇水与有机物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遇水与有机物猛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硝酸hno3。

无色至淡黄色发烟液体,可溶于水,腐蚀性强,化学性质非常刺鼻的窒息气味。

化学性质活泼,不燃,能与多种物质如电石、松节油、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

遇可燃或易氧化物即行着火;

盐酸hcl:

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气味刺激性强,不燃,但能与普通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磷酸h3po4。

无色粘稠状液体或潮湿的白色结晶,自身不燃,能与水相混溶。

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草酸(cooh)2·2h2o。

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可燃,粉尘有毒,在150-160℃升华并部分分解。

高温下分解放出一氧化碳和甲酸蒸气。

遇银盐反应生成草酸银,具有爆炸性性质活泼,与过氧化物、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

碱类

氢氧化钠naoh。

无色,有棒、片、粒状或固体,溶于水。

腐蚀性强,能造成灼烧伤。

不燃,但遇水放出大量热量。

能使可燃物燃烧。

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氢氧化钾koh:

同上

氢氧化铵nh4oh。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鼻性气味。

能与醇、醚相混溶。

与酸反应激烈,放出大量的热

盐类

硝酸银agno3。

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结晶,溶于水。

在有机物存在下曝光变灰黑色。

具有腐蚀性,遇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质着火。

并能助长火势;(以ag计)

硝酸铜cu(no3)2。

蓝色结晶,为氧化剂。

遇易氧化物质反应猛烈,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可燃烧着火能助长火势。

170℃时分解,放出___的氮氧化物

硝酸铵nh4no3。

无色结晶,强氧化剂。

210℃开始分解,温度高分解放出___的气体。

分解急剧能导致爆炸。

与可燃碎末混合能发生激烈反应而爆炸;

硝酸钠nano3:

无色或白色结晶,为强氧化剂。

易吸湿,遇氧化物质会发生激烈燃烧或爆炸,并助长火势至死量:

___克/人;

硫酸铵(nh4)2so4。

白色粉末或无色结晶。

在240℃熔化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高温下与氧化剂接触,易发生爆炸;

氯化铵nh4cl。

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性粉状。

溶于水。

不燃,在高温下能腐蚀金属。

与银盐能生成一种灵敏度很高,容易起爆炸的化合物;

草酸盐:

大多数草酸盐是无色的,其中草酸铵、草酸钾、草酸钠等溶于水___;

特殊有毒物

___kcn。

白色固块或结晶,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

___。

不燃,遇酸能放出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氰化钠nacn。

白色固块或片状物,自身不燃。

___。

遇酸放出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敌敌畏ddvpccl2chopo(och3)2。

对热稳定,不燃烧。

有机溶剂中稳定,有水存在时被分解,有碱存在加速分解。

酸存在减慢分解。

分解可能放出一种醋酸味。

沸点高且蒸气压力低;

汞(水银)hg。

银白色沉重液体,不溶于水。

能放出有毒蒸气并能经皮肤吸收;

汞化合物。

外观、水溶度与毒性颇大差别。

有些为液体,能放出___的蒸气;

碘i2。

蓝黑色结晶碎片,具有特殊气味。

几乎不溶于水,放出有毒蒸气,与皮肤接触造成腐蚀性灼伤感;

(3)碱类毒物。

碱类毒物的固体或液体都有刺激性和灼伤能力。

使用过程当中,应谨慎操作,防止腐蚀皮肤。

存放在干燥处,防止受潮,须与酸类、易燃物等化合物分开。

实验完毕后,要严格采取漱口、洗脸等措施。

对大量逸出溶液,用水冲稀放入废物水系统。

眼部、皮肤受伤时,用水冲洗。

如果进入口内,应立即漱口,饮水和醋或___%醋酸。

严重者送医院救治。

(4)盐类毒物。

盐类毒物大部分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或有机物混合,会氧化发热而着火。

因此须贴好标签,放入专用药品架上保管。

存于阴凉、干燥处。

个别有害物质,常为积累性毒物,连续使用必须十分注意。

使用腐蚀性的盐,实验完毕后,要漱口洗脸。

(5)有机毒物。

有机毒物多是低沸点的易燃品,使用时远离火源。

此物一旦着火,火灾很难扑灭。

可用二氧化碳或粉末灭火器灭火。

有机物毒物能以蒸气或微粒状态从呼吸道吸入,再从消化道进入人体。

多为积累性的毒物。

可以通过皮肤或粘膜等部位吸收。

因此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有机毒物在实验时,往往有各类副产品生成,操作时防止意外发生。

有机毒物要用玻璃或铁桶密封闭盛装,防破损。

最好在户外存放或放在易燃液体专用库内,与可燃物、氧化物、氧化剂隔绝。

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静电装置。

中毒患者应离开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

眼部受刺激须用水冲洗,皮肤接触用肥皂洗涤。

进入口内,立即漱口。

立即送医院救治。

(6)液化气毒物。

使用液化气体及处理使用液化气体的装置时,操作必须熟练,一般要由二人以上进行实验。

初次使用时,必须在有经验人员的指导下一起操作。

1.用高压钢瓶盛装,放置时防碰撞。

与可燃物隔绝。

容器要放在没有阳光照射、通风良好的地方。

高压容器要严格进行检定,防泄漏造成易外事故。

严禁烟火。

如果实验人员被窒息,要立刻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并速找医生抢救。

对液化气的逸漏须先关闭液化钢瓶,或将容器移至空旷地方。

(7)特殊___物。

特殊___物各有其特性,应根据其特性严格进行操作。

___药品在化验室要装入密封容器中,贴好标签,放入专用药品架上由专人保管。

做好出入登记。

使用时,准备好防毒面具和解毒、急救药品。

(8)致癌物质:

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诱发癌症,被称为致癌物。

目前,致癌机理还不十分清楚。

根据实验观察统计,确定下列化验物质有明显的致癌作用:

多环芳烃、3,4一苯并芘、1,2-苯并蒽、亚硝胺类、氯芥烷化剂、a-萘胺、β-萘胺、联苯胺、芳胺、黄曲霉毒素、砷、镉、铍、石棉等。

在操作这些物质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穿工作服,戴手套和口罩,以免毒物侵入体内。

五、应急救援结束后,要认真对救援情况总结汇报。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一、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1、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发现人员应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必须讲明起火地点、火势大小、起火物资等详细情况;同时通知厂应急救援指挥部,___消防小组及现场人员灭火,并派专人引导消防车到现场灭火。

救援指挥部接到火灾事故__通知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如:

设臵安全标识牌、警戒线,事故现场的紧急疏散等等。

并根据现场事故的严重程度,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科室/车间,联系、协调,对现场进行戒严和救护。

救援指挥部在企业领导未到的情况以现场最高行政级别或技术职务人员为最高指挥,负责指挥救援与疏散工作应急救援抢救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保证现场的救援行动紧张有序。

事故现场应根据事故性质和波及范围划定危险区域,布臵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2、低温液体泄漏冻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发现化学化学品及其它危险物品的泄漏的人员立即向救援指挥部报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后尽一切可能切断事故源,防止污染范围扩大;

发生事故的车间,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部位和原因,凡能经切断事故源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

如无法抢救的应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和抢救的具体措施。

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由现场总指挥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在事故现场的救援过程中,及时根据化学品种类、危害性质、扩散形式,判断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对泄漏下风扩散区域进行监测,确定结果,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扩散区域内的人员撤离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尽快采取措施杜绝、减少化学危险品的泄露,尽量围堵、收集泄露的化学危险品,残余、排放部分用中和、稀释等手段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

3、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泄漏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迅速查明泄___,关闭泄___前的阀门,阻止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的继续泄漏,必要时停止制氧系统的运行。

打开事故地点的门窗,利用周围通风设备进行强制通风。

如发现有人窒息,应立即将其抬到通风的地方,对其采取人工呼吸等措施进行抢救。

同时,向救援指挥部汇报事故情况。

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报告,迅速通知各专业救援队伍赶往事故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可及时通知医院、消防等有关部门。

领导小组各成员接到通知后,及时到达现场。

应急现场总指挥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应急救援队展开救援。

如事故扩大,应请求外部救援。

应急现场总指挥,视事故控制情况,做出停机决定,并对事故状态进行跟踪监测。

消防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利用应急通风设备进行强制通风。

抢修小组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指挥下达的命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扩大化。

救护小组到达现场后,对窒息人员进行人工呼吸等抢救。

二、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当发生了严重的泄漏事故失去控制将要威胁到人的生命时,要迅速___现场人员撤离现场。

撤离现场注意事项:

1、发生事故的岗位人员和参与事故救援的各类工作人员要沿安全通道及警示标志迅速撤出防爆墙及主厂房外。

2、救援领导小组的成员,要将撤出现场的工作人员汇集到安全地点,并清点好总人数,确认有无遗漏或失踪。

3、在事故危险区域设立警戒人员,严防各类人员进入。

4、与事故地点有关联的岗位要迅速做好安全措施,切断与事故地点有联系的一切危险源,按调度的指挥进入安全区。

5、安全撤离后各小组负责人要向领导小组报告人员情况。

三、危险区的隔离

1、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2、按车间周边平面布臵图所示设立警戒线。

应根据事故情况,建立警戒区域,并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处理无关人员紧急疏散。

3、危险区边界用黄黑带作警戒线,警戒人员佩戴(带黄)袖章,救援车贴有黄色通行证。

4、事故应急阶段,除应急指挥和救援人员外,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线内,直到应急命令解除。

5、应急恢复阶段,除事故调查人员外,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线内,直到事故原因查明为止。

6、应注意以下几点。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四、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化学事故应急监测中的主要任务是:

a)及时查明造成化学事故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即定性检测;b)测定有害物质的扩散和浓度情况,有条件时可查明导致发生化学事故的客观条件;

c)根据有害物质的浓度分布情况,确定不同程度污染区的边界,并进行标志。

2、从人或动物症状可以简单判断污染区的污染物浓度。

另外,空气中含氧检测方法可用“化学分析法”来测定,根据检测结果提醒救援人员确定采用何种防护方法(依据氧气浓度值决定是否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和安全防护面罩),并及时预防可能发生的窒息、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