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74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x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表

 

姓名:

李强

学号:

20120752012

专业:

环境工程2012级

编制日期:

2014.10.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

二O一四年十月二十五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西南林业大学五栋宿舍楼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地产K7210

占地面积(平方米)

3500

绿地率

62%

总投资(万元)

5000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50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昆明市盘龙区,据统计普通高等教育折合在校生规模达到2万余人,为了提高学校的居住条件,满足广大师生的居住需要,西南林业大学投资5000万元,拟在西南林业大学白龙校区修建一座配套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来改善学校扩招之后的居住问题,以及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该公寓占地3500m2,有7层,预计可以满足1578人的入住要求。

 

2.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005]第40号令;

(2).建设项目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5)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环发[2001]17号);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3).评价采用的标准

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工程所在地区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为: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5《用水定额》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68-2006

 

3.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主体工程建设。

宿舍楼共7层,第一层35个寝室,第二层以上每层共38个宿舍,每层可住6个学生,共计约占地3500平方米。

4.投资规模

 

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6.公用工程

(1)给排水

供水系统来源统一为学校内自打机井,工程产生的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所得中水用于校园内绿色植物的绿化灌溉。

五栋宿舍共(38*6*6+35*6*1=1578)人,污水量=人均用水定额×人数×转换系数×排放系数,高等教育人均用水定额为150L(人·d),转换系数为0.8~0.95,可以取0.85,排放系数为0.8~0.9,可以取0.85,所以日排水量为171.015t,全年约有3个月的寒暑假,全年用水日按270天算,年排水量为46174.05t。

屋面雨水有组织排至室外雨水管,用暗管汇总,就近排入道路雨水排水渠中。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该建设工程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

工程南面为二栋学生公寓,东面为三栋学生公寓,北面为篮球场,东北面为足球场。

具体位置详见附图一,其周边环境具体见附图二。

 

2.地质、地形、地貌

工程所在地属昆明滇池盆地地区。

昆明地区地处欧亚板块的西南端,境内地壳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变化进程中,经多种地壳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形成了以沉积岩为主的各种岩石。

影响昆明市的地质构造体系主要有小江断裂带、普渡河-滇池断裂带、汤郎-易门断裂带组成的川滇径向体系,属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罗平-昆明-南涧纬向构造带,以及云南山字型构造体系。

在这些体系影响下,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全市形成了北高南低、逐步倾斜的地势。

3.气候、气象特征

该项目区位于昆明市盘龙区,属于滇池盆地,地势平坦,为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节分明,四季如春的特征,全年日温差大,年温差小的特点。

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1018.20mm,最大年降雨量1532.20mm,最小年降雨量717.90mm,平均湿度75%,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占年降水量的20%,相对湿度低于80%;6--10月为湿季,占年降水量的80%,相对湿度超过80%,多年平均蒸发量1836.5mm。

昆明市地区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8两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

由于昆明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区,气候垂直变化特别明显,雨季极易爆发局部暴雨,据盘龙江、甸尾、松花坝等10个水文站16年以上实测暴雨统计分析,24小时70%左右集中在6小时内,暴雨时程分配集中而历时短,暴雨地区分布面小梯度大,年暴雨日数多年平均达21天。

根据该地区多年气象水文资料分析,该地区20年一遇1小时最大暴雨量为56.82mm,6小时最大暴雨量为66.98mm,24小时最大暴雨量为74.6mm。

气温:

该区地处低纬高原区,年温差10.9℃,年平均气温14.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0.2℃,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9.3℃。

风的特点:

昆明市年平均风速2.2m/s,干季风速远大于湿季,最大月平均风速达2.8m/s,最小月平均风速达1.6m/s,多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静风频率为31%。

昆明市地区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8两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

4.水文

评价区域内主要水域、湖泊为盘龙江。

盘龙江东流穿蟠龙桥、三家村至松花坝水库,出库后经上坝、中坝、雨树村、落索坡、浪口、北仓等村,穿霖雨桥,经金刀营、张家营等村进入昆明市区,过通济、敷润、南太、宝尚、得胜、双龙桥至螺狮湾村出市区,经官渡区南窑川南坝走陈家营、张家庙、严家村、梁家村、金家村至洪家村流入滇池。

从其主源到滇池全长95.3km,径流面积903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57亿m3,河道流域高程为1890-2280m,径流面积最宽处为23km,最窄处为7.3km。

工程所在地已与城市下水道连接,该工程的废水经过第二教学楼后面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

5.植被、生物多样性

项目区自然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温带针叶林、高山灌丛和草甸等不同类型的植被,属典型的低纬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人类频繁的活动导致区域内自然植被不多,目前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

项目区更多的为城市生态系统,系统中物种种类少,营养层次简单,没有发现珍稀物种。

项目区周边现有植被类型主要以次生植被及草地覆盖,人工种植林木类型,植被覆盖率较低。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建设工程所在地为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范围。

青云街道办事处地处昆明市东郊城郊结合部,是盘龙区街乡整合后新成立的街道办事处。

辖区面积40余平方公里,西面以穿金路、东二环路为界与金辰、东华两个办事处相邻,南面与官渡区的金马街道办事处相联,东面与官渡区阿拉乡接壤,北面与双龙乡接壤。

青云街道办事处辖区是一个集风景名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家园。

辖区有著名的世博园、金殿公园、昙华寺公园和东白沙河水库等风景名胜旅游区。

办事处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16个自然村,辖区居民80989人,可开发的土地面积为1.3万余亩,集体预留土地约1500亩,山林面积3万余亩。

还有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云内动力、金马铸造厂、西南林学院、云南广播电视学校世博分校、云南省第一监狱、昆明第一监狱、昆明市农垦局三农场等省、市、区公共单位17家。

工程评价区内有完备的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交通便捷,社会环境优越。

工程所在地西南林业大学已建成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工程的污水由学校内部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

工程周边无国家重点保护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对象,无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工程本身处于学校内部。

 

2.社会经济情况

盘龙区位于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昆明市东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25°01′05.19″~25°02′45.99″,东经102°42′50.21″~102°44′38.09″,东、南面与盘龙江之滨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和富民两县,西临五华区。

2009年7月以前辖区面积345.8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5.79平方千米,山区面积约292平方千米。

2009年8月,盘龙区对嵩明县阿子营镇和滇源镇行使管理权。

两镇辖区总面积为541.1平方千米,下辖32个村委会,217个村民小组。

盘龙区情发生新的变化,管理面积从345.8平方千米扩大到886.9平方千米。

2011年3月,经省、市政府批准,盘龙区滇源镇、阿子营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正式揭牌。

至此,盘龙区原有的8个街道、2个乡、2个镇全部设置成街道办事处,12个街道办事处的成立。

全区共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松华、双龙、滇源和阿子营12个街道办事处,共49个社区、48个村委会。

2011年,全区城镇化率达90%。

阿子营镇和滇源镇由盘龙区托管后,全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为每平方千米920人。

2011年,盘龙区人口出生率5.29%。

,死亡率2.61%。

,自然增长率为2.67%。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工程所处区域为文化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

根据2013年昆明市西山区环境监测站监测报告,工程区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因为工程所在区域附近无大型工矿企业,环境空气基本可达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2.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

滇池草海水质保护目标为GB3838-2002Ⅳ类水体,但由于受工业、生活排污及农田面源的排污影响,根据2009年7月至12月《盘龙江水质状况市民调查报告》,盘龙江水质类别为Ⅴ类。

3.声环境质量现状

工程为文化体育区,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考核,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

根据2013年环境监测噪声测量报告,昼间52dB(A),夜间40dB(A)。

由于工程四周无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对工程所在地的影响较小。

区域内环境噪声基本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要求。

4.主要环境问题

该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四、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工程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4-1。

 

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Nm3)

工程

TSP

颗粒物(≤10)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年平均

0.20

0.07

0.04

0.06

24小时平均

0.30

0.15

0.08

0.15

1小时平均

0.90*

0.20

0.50

2、工程所在区域盘龙江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4-2。

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

工程

pH

BOD5

CODmn

NH3-N

TN

TP

Ⅳ类标准≤

6~9

6

30

1.5

1.5

0.3(湖、库0.1)

3、工程区域内声环境执行1类标准。

表4-3声环境质量标准Leq[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2类

55

45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工程废水排放执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表1的B等级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表4-4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单位:

mg/L)

工程

pH

(无量纲)

CODcr

BOD5

SS

氨氮

总磷(以P计)

动植物油

标准值

6~9

500

300

400

45

8

100

2、工程厂界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

表4-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Leq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2类

55

45

 

方法标准

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

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

HJ/T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总量控制指标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示意图

根据其建设内容,其施工期、运营期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工序见图

1、工程主要用于学生住宿,产污工序相对简单。

噪音、扬尘、固废

施工期

噪声生活垃圾

使用期

 

5栋宿舍楼附近设计有完善的供水、仓储、污水收集、垃圾收集等基础配套设施,其主要配套设施为:

1、供电:

工程用电由城市电网统一输送。

2、给排水:

本工程用水由学校自打机井提供。

排水实施雨污分流,且宿舍外排管道直接与学校污水处理系统相连。

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为绿化用水。

3、垃圾处理:

宿舍楼前设有垃圾房,垃圾由环卫部门每天定时清运。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

因为该工程为补办环评手续,在此次评价过程中施工已结束,因此评价表中不对施工期间内对环境影响进行评述。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

1、废水

根据工程规划,整栋宿舍楼内设置水冲厕所270个,设置会议室两个、舞蹈室一个,就餐不在工程范围内;管理人员、安保人员4~5人,办公、日常生活在场地范围内。

参照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68-2006《用水定额》标准,住宿学生按满住1578人,高等教育人均用水定额为150L(人·d)计,转换系数为0.85,排污系数取0.85,整栋宿舍学生污水排放量为171.015t/d,全年约有3个月的寒暑假,全年用水日按270天算,年排水量为46174.05t。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中水用作绿化。

2、废气

可能产生恶臭气体的污染源是垃圾房恶臭气体。

但是仅对宿舍楼的学生及附近小卖部有不利影响。

部分易腐败的有机垃圾由于其分解会发出异味,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恶臭。

垃圾收集点应及时清运垃圾,特别是夏季气温高,必须做到垃圾当天收集,当天运出。

3、固体废弃物

工程固体废物主要为住在宿舍楼里面的学生的生活垃圾。

主要由纸屑、果皮、包装物等构成。

生活垃圾排放量计算公式:

日垃圾产生量=人数×产生系数(0.8~1.5kg/人·d)

工程位于校园内部,所以产生系数经验上取1以上,取中间数1.2,所以垃圾日产生量为1578×1.2=1894kg,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511.38t。

宿舍楼前设有一个垃圾房,对垃圾进行收集,并于每天早上由环保部门统一清运出学校。

4、噪声

大量工程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将产生一定的噪声。

施工噪声是建筑开发最敏感的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施工特点,各施工阶段的噪声情况见表6-1。

产生阶段

机械

噪声

场地平整阶段

推土机、挖掘机、载重汽车等

78~90

基础施工阶段

钻机、载重汽车等

75~90

机构施工阶段

振捣棒、塔吊

75~90

设备安装阶段

吊车、卷扬机

68~88

室内装修阶段

敲打声、电钻、切割机

80~90

5)水土流失

施工期,场地开挖后产生松散的表土层,地表裸露,在降雨冲刷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问题。

(6)交通影响

施工期部分工程车辆从校园内进出,主要是基础施工的弃土运出,混凝土运入等,会给周围的居民及附近道路车辆带来一定的影响。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

垃圾房

恶臭气味

学生宿舍

生活污水

46174.05t/a

设有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统一收集处理。

学生宿舍

生活垃圾

511.38t/a

宿舍楼前设有一个垃圾房,对垃圾进行收集,并于每天早上由市政部门统一收集。

学生宿舍

噪声

65~80dB(A)

昼间:

≤55dB(A)

夜间:

≤45dB(A)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简要分析

本工程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为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噪声影响,建成后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以及与周围城市景观的协调问题。

本工程建成后,将转变为学生公寓生活用地,改变了场地现状。

工程建成后绿地面积达7990.7m2,绿地率为62%,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居住和休闲环境,使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

根据《昆明市建设绿地指标要求》,一环路以外地区,新建项目绿地不少于35%;改扩建项目不少于30%。

学校、医院、部队等单位,新建单位绿地不少于40%,改扩建单位不少于35%。

建设项目满足绿化这一指标要求。

七、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工程已无施工期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该工程排水实施雨污分流。

该工程运营阶段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废水。

学校在地下建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且污水处理系统为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是一种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充分发挥了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且具有如下特点:

1.设备埋于地表下,上面可以进行绿化,环境美观。

2.整个设备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

3.可以减少占地面积,设备上方可修建停车场等,无需建厂房等设施。

4.对周围环境无影响、污泥产生量少、噪音小于二类地区的标准。

5.操作简便、工艺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中城市杂用水-绿化用水水质要求,学校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能满足中水回用绿化用水水质要求,能用作绿化用水回用。

因此,本工程不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明显影响。

 

2、声学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工程噪声主要为宿舍楼内学生的生活噪声,可网格法对建设工程所在区域噪声进行布点检测,在地图上找到工程位置,并在声环境检测范围内画出80m×80m的方格,然后定方格中心点为噪声监测点,每个点以5s一个数据为单位,读出连续的100个数据,把的到的100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第十个数为L10第五十个数为L50,第九十个数为L90,根据等效连续A声级的计算方法算出个监测点的噪声值。

Leq.A=L50+﹛(L10+L90)2/60﹜

通过测算,建设工程能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达标排放,对周围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可能产生恶臭气体的污染源是垃圾房恶臭气体。

仅对宿舍楼的学生及附近小卖部有不利影响。

在垃圾的收集、转运过程中,部分易腐败的有机垃圾由于其分解会发出异味,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恶臭。

恶臭污染物根据国家标准,主要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垃圾收集点应及时清运垃圾,特别是夏季气温高,瓜皮果壳等有机成分较多时,更应科学安排垃圾收集和运出时间,必须做到垃圾当天收集,当天运出。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固体废物主要为住在宿舍楼里面的学生的生活垃圾。

主要由纸屑、果皮、包装物等构成,生活垃圾排放量计算公式:

日垃圾产生量=人数×产生系数(0.8~1.5kg/人·d)

工程位于校园内部,所以产生系数经验上取1以上,取中间数1.2,所以垃圾日产生量为1320×1.2=1584kg,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578.16t。

宿舍楼前设有一个垃圾房,对垃圾进行收集,并于每天早上由环保部门统一清运出学校

5.火灾风险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此工程针对的是西南林业大学的学生,人口密度大,因此本工程的风险特征主要是火灾和其他危险易燃物品。

针对以下情况,应由于此工程针对的是西南林业大学的学生,人口密度大,因此本工程的风险特征主要是火灾和其他危险易燃物品。

针对以下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1)每层楼准备充足的消防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等。

(2)禁止危险物品的使用

采取以下措施:

(2)每层楼准备充足的消防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等。

(2)禁止危险物品的使用

6、实施排污口规范化整治:

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约4万m3,拟运送到东二院附近倾倒处理或必须按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倾倒。

施工人员的少量生活垃圾分类袋装收集后,交由专人运送到校园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小。

 

7、环保治理措施及投资估算:

针对污染物排放不连续且分散、处理和管理难度较大的特点,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昆明市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