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793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 狂刷0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docx

学年高中地理狂刷09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

狂刷09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

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

【答案】1.C2.D

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道走向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建设西气东输工

程主要

是为了

A.适应区域发展与天然气资源供给平衡问题B.解决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C.解决沿线地区的就业问题D.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问题

4.西气东输工程在甲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距离更长,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途经陕甘宁气区,提高供气可靠性D.避开大江大河,减少工程量

【答案】3.A4.C

根据下图,回答5—6题。

5.西气东输

工程起点和终点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6.“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东部地区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答案】5.B6.D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城市分别是

A.兰州、上海B.靖边、广州C.鄯善、南宁D.中卫、南宁

8.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A.中亚B.俄罗斯C.西亚D.乌克兰

【答案】7.D8.A

【解析】7.从图中线路看出,中卫之前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一直重合,之后分开,说明中卫是两线分界点;二线管道到达最南城市,图示显示为南宁。

8.根据地理位置可知,新疆阿拉山口与中亚地区接壤,且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中亚,选A项。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

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10.对图中②所示资源调出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沿途经过河南、河北等省区

C.调出区

是从长江干流直接取水,水量丰富

D.该项目对社会经济

及生态环境均能产生积极效应

【答案】9.A10.C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B.东部沿海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

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

能、天然气D.蒙东基地生产的主要是煤炭、石油

12.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B.③④C.①

③D.②④

【答案】11.C12.A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

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图,完成13—14题。

13.若甲表示内蒙古,乙表示北京,则箭头①表示的区域间调配的资源不可能是

A.稀土矿B.火电C.煤炭D.水资源

14.我国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①西气东输②北煤南运③南水北调④西电东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3.D14.D

与南水北调中线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每年向汉江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江汉油田地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湖北省潜江市广华镇。

完成15—16题。

15.“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利于

①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②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

③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

④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确保中线供水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对“引江济汉”工程选线影响不大的是

A.取水是否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B.绕开江汉油田,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

C.无需依靠泵站提水,节省能源消耗D.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方开采量

【答案】15.B16.D

【知识拓展】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

社会意义:

①解决北方缺水;②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③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④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⑤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⑥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经济意义:

①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②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③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④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振国内GDP。

生态意义:

①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②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③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

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

读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

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

C.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D.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18.胶东地区

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含沙量

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答案】17.A18.B

下图为皖电东送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安徽省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有利地理条件有

①煤炭丰富②工业基础好③交通便利④市场距离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皖电东送”工程对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能源结构趋向单一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加剧用水供需矛盾D.三大产业均衡发展

【答案】19.D20.B

【解析】19.由图示可知,皖电东送工程的起点是安徽省的淮南市,而该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产地;皖电东送工程向上海、浙江等地输送,市场距离近。

故选D。

20.皖电东送是通过坑口电站的建设,将安徽淮南煤矿基地的煤炭资源转换成电力资源输出,有利于改善上海、浙江等地的环境状况及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有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故选B。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

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

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

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21—22题。

21.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

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C.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22.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

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

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答案】21.C22.D

【归纳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1)对调出区的影响:

将调出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调出区社会经济的发

展;推动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对调入区的影响:

缓解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调入区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调入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2016•江苏卷)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

与2003年相比,2013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供水总量增大

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24.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答案】

23.AC24.AD

(2014•浙江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25—26题。

25.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25.D26.A

(2012•安徽卷)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27—28题。

27.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8.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答案】27.B28.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