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5704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博物馆文化解读.docx

博物馆文化解读

博物馆文化解读

随堂笔记

第二章

大纲:

博物馆的源流:

世界博物馆发展简史

中国博物馆发展简史

当代走向和发展趋势

一、世界博物馆发展简史

1博物馆前史

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与纪念意识。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珍稀物品的收

藏,和对具有纪念意义的遗址遗物的保存和利用。

"博物馆”一词起源于希腊语Mouseion,意思是"供奉缪司(Muse)及从事研究的处所”

一般认为,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30年)时,在尼罗河口的港口城市亚历山大

里亚(希腊式城市)博学园内建立的缪斯神庙,是最早的博物馆。

(物品多,已有藏品管理)亚历山大博学园包括图书馆、动植物园、研究所和缪斯神庙。

该神庙后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

参考阅读:

《文化载具:

博物馆的演进角度》

产生博物馆现象的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

埃及临海,财富聚集之所在,物质基础丰厚,又受到希腊的影响:

民主

在罗马文化的兴盛时期,这种原始的博物馆成批出现。

皇室、贵族中流行收藏各种珍品

和稀有古物的风气,有的还辟设了专门场所(陈列室)以供客人观赏。

约旦首都安曼历史悠久,曾被罗马帝国征服,受罗马人统治了300年,故安曼的大部分

文物古迹可追溯到罗马时代,其中有古罗马剧场等。

中世纪时,教堂、修道院、教会学校成为收藏古物特别是宗教文物的主要场所,宫廷、

贵族府邸、领主庄园则是世俗文物的聚集之处。

梵蒂冈;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德国的哈雷修道院;瑞士的圣•莫里斯教堂。

圣马可教堂BasilicaSanMarco

为纪念耶稣十二圣徒和收藏战利品而建,始建于公元9世纪,完工于1094年。

其后遭遇大火,历经修复成现今的规模。

教堂的精华是位于中央祭坛后面的Psaa''oro,始建于公元976年,其后多次修补、镶嵌宝石等,非常漂亮.。

位于教堂右侧的珍宝馆收藏、陈列有1204年十字军东征从君士坦丁堡带回来的战利品。

教堂右侧洗礼堂的镶嵌画也非常美丽。

开放时间:

夏季:

9:

30-17:

30冬季:

9:

30-16:

00

参观费用:

3000里拉

2、公共博物馆的萌芽

欧洲文艺复兴带来各种社会条件的逐渐成熟。

藏品范围的扩大;藏品量的增加;私人收藏家的崛起(如意大利梅第奇家族)。

有统计说,14-16世纪,德、意、法、荷四国收藏家多达千余家。

这些私人藏品后多为博物馆收买,奠定了欧洲各大博物馆的藏品基础。

1682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他的收藏品全部捐赠给牛津大学,建立了向公众开放的博物

馆。

(AshmoleanMuseum)

Museum成为博物馆的通用名称。

一般以为这是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

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AshmoleanMuseumofArtandArchaeology英国牛津大学四个博物馆之一。

现设有古器物部、西方艺术部、东方艺术部、赫伯登钱币室等部门,展出欧洲、古埃及、古希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的出土文物,和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各国绘画、陶器、雕刻、工艺品等。

进入18世纪,新的时代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不断深入;

资本原始积累的扩大,工业革命的开始。

欧洲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博物馆,如:

爱尔兰国家博物馆(1731年);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1748年);伦敦不列颠博物馆(1753年);威尼斯艺术学院美术馆(1755年);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1760年);俄国艾尔米塔什艺术馆(1764年);西班牙国立博物馆(1771年)等。

1750年美国哈佛大学建立专供教学用的珍品收藏室,这是北美最早的博物馆。

1773年在南卡罗莱纳的查尔斯顿城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主要是展示该州的自然

历史。

3、卢浮宫的开放和其意义

1792年法国公共教育委员会提出普遍建立公共教育”的要求,并提出应开放博物馆和

植物园。

1793年法国政府决定:

卢浮宫改建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同年8月向公众开放。

王宫及其收藏的社会化。

在此推动下,许多大博物馆陆续开放,一些王宫殿堂如西班牙的普拉多宫,罗马的梵蒂

冈也开放了,还有,不少私人收藏室发展演变为博物馆。

一些皇家或私人庭院则转变成动植

物园或水族馆。

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由此,博物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博物馆事业成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4、19世纪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1)博览业对博物馆事业的推动

1851年英国为了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水晶宫展览)。

由此奠定了两个博物馆藏品的基础:

一是1852年成立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二是1853

年成立的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

不少国家竞相效仿。

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

初为装饰艺术博物馆,1879年改为现名。

1909年在现址建成新馆。

藏品丰富,种类繁多,收藏有世界各地的绘画、雕刻、金银器、珐琅器、玻璃器、陶瓷器、家具、挂毯、服饰、印刷品、版画、素描等精美文物100多万件。

陶瓷器的收藏是特色之一。

位于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ALBERTMUSEUM)特别委托英国最著名的设计师艾伦•弗莱彻为其设计一个新的标徽,在标徽的设计要求上要包含"V&A"三

个大写字母符号,功能性强,不受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的限制,新颖别致,容易识别并且值得

记忆.艾伦在设计上选择了具有欧洲历史传统高尚、优雅韵味的波多尼字体,将"&"的右边部分和"A"的左边部分笔画巧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新的标徽设计既高雅别致,又巧妙自然,

且不失易识别、易记忆的特点.在形式感上,各个单元的体量大小、字符笔画粗细、高低转折

方圆等细微部分也都体现出一种优雅和谐感.

(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的博物馆事业也会是一个推动,展览场馆在世博会后可以用作博物

馆.这是有许多成功先例的.)

(2)大型博物馆的兴建

史密森尼博物馆群落(即:

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Institution)的出现。

它是现在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

包括:

美国历史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国立肖像馆,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赫什霍恩博物馆,艺术和工业大楼,伦威克美术馆,非洲艺术博物馆,安娜考斯提亚地区博物馆,阿瑟•M•赛克勒美术馆,库伯-休伊特博物馆(纽约),还有1个国家动物园。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创建于1869年,位于纽约曼哈顿区中央公园西侧,占地面积7公顷多。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MuseumofArt)

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1870年诞生。

目前这个馆的藏品已超过155万件,埃及藏品最多,其次为中东、希腊、罗马以及现代艺术品。

1981年,中美合建的“明轩”(以苏州网师

园某些建筑为模式)在该馆的东翼落成,内中陈列中国明代家具。

该馆的T.J.沃森图书馆建立于1964年,是世界上收藏艺术和考古书籍最完备的图书馆之一。

现有工作人员1200多人,共分18个部,每年的观众达5-6百万人次。

大英博物馆(BritishMuseum)的扩展

1753年英国医生斯隆爵士将其8万余件收藏品捐献给国家。

次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不列颠博物馆法”。

1759年向公众开放。

1827年,扩建东展厅。

大英图书馆阅览厅1857年开放,1350平方米,穹形大屋顶。

现设100多间陈列室,有埃及馆、希腊罗马馆、东方馆、西亚馆、中世纪馆、英国史前和罗马占领时期馆、民族学馆等10几个馆。

出版《不列颠博物馆季刊》。

5、博物馆业务水平的提高

藏品分类日趋完善:

本哈根博物馆的汤姆逊按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三个

历史时期划分藏品,并使陈列有序化。

1836年出版《汤姆逊分类法》。

陈列方法的改革和提高:

如采用复原陈列法。

在一些自然历史博物馆中还进行生态复

原”。

教育的作用日显突出。

专业组织的建立:

1889年成立英国博物馆协会。

1906年成立美国博物馆协会。

1926年

国际联盟在巴黎成立国际博物馆事务局。

6、苏联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1917年苏维埃政权诞生不久,就设立了“博物馆事业与艺术纪念碑及古代文物保管委员会”。

1923年,博物馆总数已达430个。

至三十年代发展到700多个,八十年代初增至1800个。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前苏联最大的艺术与文化历史博物馆。

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位于列宁格勒涅瓦河畔。

其名出自法语,意为隐宫。

该馆初建于1764年,在女皇叶卡捷林娜二世宫廷收藏品基础上建立。

1852年对外开放。

1922年,国立冬宫博物馆与该馆合为一体,叫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有5座建筑物:

东宫、小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艾尔米塔什剧院、新艾尔米塔什,构成一片雄伟的建筑群。

有300多间展厅,展览线总长30公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誉。

国立历史博物馆

是前苏联收藏国内民族历史与文化珍品的最大博物馆,全称是“古代至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苏联国立中央历史博物馆”,位于莫斯科红场。

创建于1872年,1883年开放。

1923-1972年进行了500次考古勘查和200次风俗考察。

该馆在莫斯科还有几个分馆。

国立综合技术博物馆

前苏联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科学技术博物馆。

在莫斯科捷尔仁斯基广场。

1872年在俄国首次综合技术展览会基础上成立。

十月革命后改为现名。

展厅约有60多间,陈列各种仪器、汽车、设备和机械模型等展品4万多件。

还复原了一些实验室。

7、日本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在亚洲,日本是较早建立博物馆的国家。

1871年成立了国立科学博物馆。

1960年,658个。

1984年,2356个。

1994年,3704个。

其中近三分之二是公立博物

馆(国、都、道、府、县和市、町、村),私立博物馆占三分之一强。

日本《博物馆法》根据博物馆的性质、设施条件、开放天数等标准,将博物馆分为登录、相当、类似三个级别。

登录”级享受国家和政府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扶持最多。

三大国立博物馆

A、东京国立博物馆

B、京都国立博物馆

C、奈良国立博物馆

加:

九州国立博物馆

另有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大阪府吹田市)

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千叶县)

国立科学博物馆(东京上野公园)

国立西洋美术馆(东京上野公园)

国立近代美术馆(东京)

东京国立博物馆

在东京上野公园,初建于1872年,1889年改为帝室博物馆。

1947年由宫内省改属文

部省管理,更名为国立博物馆。

由5个馆组成:

本馆(陈列日本文物,1938年开馆),表庆

馆(日本的考古遗物,1909年开馆。

明治末年建筑,为当时皇太子成婚纪念而造),东洋

馆(中国、朝鲜、东南亚、西域等文物,1968年开馆),平成馆(特别展•日本的考古遗物,

平成11年开馆),法隆寺宝物馆(明治初年法隆寺向宫廷献纳的各种宝物,1964年开馆)。

另有资料馆。

8世界其它地区的博物馆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IndianMuseumCalcutta)

印度最古老的博物馆,1814年建立。

埃及博物馆(EgyptianMuseum)

1858年(一说1835年)法国埃及学家A.马里埃特创设。

现收藏有埃及全国各地的史前遗

物至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像、绘画、工艺品、棺木、石碑、纸草文书等。

二、中国博物馆发展简史

1、萌芽期(19世纪中叶到1904年)

A、观念上的接受、引进和传播

1840年林则徐编撰《四洲志》,内中提到“兰顿建大书馆一所,博物馆一所”。

该博物馆即指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林则徐是中国翻译介绍西方博物馆的第一人。

1848年徐继畬在其所著《瀛环志略》中,介绍他在国外一些国家见到的军事博物

馆和历史文物馆。

1849年林鍼在《西海纪游草》中,对美国博物馆做了较为详实的记载。

B、外国人最初创设的几所博物馆

1868年,法国人韩德创建震旦博物院。

1874年,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创立上海博物院。

1904年法国传教士在天津创办华北博物院。

1904年英国教士在济南开办济南广智院。

2、初创期(1905到1936年)

1905年,张謇创建南通博物苑。

1906年,京师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辟为农商部农事实验室,陈列自然标本,

1908年开放。

1908年,泰安创设教育博物馆。

与此前后,两江总督端方在北京琉璃厂海王村创办陶斋博物馆。

第一个国立博物馆的创办

1912年在北京国子监旧址筹建国立历史博物馆,后迁往故宫午门,1926年10月10日公开开放,设10个专题陈列。

1933年4月划归在南京新成立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管理,更名为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平历史博物馆。

开始将部分重要文物南运至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

从古物陈列所到故宫博物院

1914年在故宫文华殿和武英殿成立古物陈列所,保存和陈列辽宁和热河两个行宫的文

物。

(1915年在南京也成立了一个古物陈列所,陈列南京明故宫遗物)

1924年,临时政府逐溥仪出宫。

次年10月10日正式宣告故宫博物院成立。

这是一座以历史性建筑及宫廷原有珍藏为中心的综合性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中央博物院的筹建

1933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南京成立,主任是傅斯年,后由李济继任。

为大型综合型博物馆。

1936年成立理事会,蔡元培担任理事长。

1937年第一期建设工程被迫停工。

中国博物馆协会的成立

1935年在北京成立,“以研究博物馆学术,发展博物馆事业,并谋博物馆之互助为宗旨”。

据1936年的统计,中国博物馆已达77所。

影片观摩:

《南通博物苑资料片》

课外阅读推荐:

《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

2007年8月12日至11月9日,首都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联合推出“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展。

本次展览展出的大部分文物创作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属于希腊古典时期的作品。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伟大的“轴心时代”,古希腊文明就是在这一时期走向了巅峰。

本次展出的130件大理石雕塑、陶器、金器等精美艺术品再现了这一伟大时代的辉煌。

《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一书为该展览的书面表现形式。

全书共分三部分:

致辞、学术文章和图版,其中图版为主体部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生活在古典希腊时代”、“古希腊人的神灵世界”以及“与希腊名人对话”,这三个部分分别从社会生活环境、精神信仰

其中一些珍贵展品是自入藏卢

和文化魅力三个方面展示了希腊古典时期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浮宫以来首次离开法国展出,如《帕特农神庙的雅典娜》、《战神阿瑞斯》雕像,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藏于凡尔赛宫的《阿芙罗狄忒》雕像,以及原为意大利王子博盖塞收藏的艺术精品等,展品甚为珍贵,可以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3、低迷期(1937到1949年)

1937年减少到42所,

1938年减少到37所,

1942年减少到20所,

1944年还剩8所。

同时在西南四川等省又新建了几个,所以到抗战结束时,仅有12所。

新建的有四川博

物馆(成都),中国西部博物馆(重庆)等。

抗战结束后,各地博物馆陆续恢复活动。

然而随着国民党政府准备逃往台湾,北方一些大博物馆的文物被南运,同时存留南京的

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中央博物院等处文物通过军舰被运送至台湾。

被运至台湾的故宫博物院文物共计2920箱,先存于台中郊外,1965年在台北士林外双

溪建筑新馆,对外开放。

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硫璃瓦屋顶下是米黄色墙壁,洁

白的白色栏杆环绕在青石台基之上。

最初有文物23万余件,后中央博物院并入,增至242,592件,连同档案30余万件

和受赠、收购的,目前共有60多万件。

出版《故宫文物月刊》、《故宫学术季刊》等。

课外阅读:

郑欣淼:

《回眸检视展望一一写在故宫博物院80周年之际》《光明日报》2005年10

月14日

李宏宇:

《故宫博物院:

八十正年少》《南方周末》2005年10月20日

肖燕翼:

《谁收藏的国宝”多》,武少中《台湾故宫有什么》《中华读书报》2005年10

4、振兴期(1949到1966年)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有博物馆25个(其中9个是外国人办的)。

到1957年,仅文化部

门领导的博物馆已达73个。

1958年9月,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指出:

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

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

1959年8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竣工。

1959年7月,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竣工。

这三大馆的建立,是50年代新中国博物馆事业振兴的标志。

50年代末,北京还出现了2个大型的自然科学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和地质部地质

博物馆。

50-60年代,全国涌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和个性特点的博物馆,如: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等。

到1966年,全国文化系统的博物馆已达160个。

5、破坏与停滞期(佃66到佃76年)

1971年故宫博物院重新开放。

197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通史陈列恢复并开放。

1975

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办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十周年纪念展览正式对外开放。

6、蓬勃发展期(佃77――)

1980年文物系统博物馆365个,

1985年711个,

1995年1194个,

1999年1357个。

目前全国约有博物馆2400多个,其中文物系统的有1442家,拥有1200万件文物,其中

950万件为文物系统收藏。

每年举办8500多个展览,年参观人数达1.5亿人次。

由中国文物报社编:

《最新文博机构收藏拍卖组织名录》即将出版。

九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大型博物馆,如:

陕西历史博物馆(1991年),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上海博物馆(1996年),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河南博物院(1998年),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

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1999年),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西藏博物馆(1999年),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法制建设及其滞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2002年修订),《实施细则》(1992年)

《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1979年),《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1984年),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1986年)《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1985年)

《北京市博物馆条例》(2000年)

《博物馆管理办法》(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中国博物馆学及其学术体制的构建

1982年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中国博物馆》(季刊)和《中国博物馆通讯》(月刊)。

佃83年7月加入ICOM(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CouncilofMuseums)。

另有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参考资料:

ICOM创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

下设咨询委员会(立

法机构)、国家委员会(基层机构)、国际委员会(进行工作和执行活动计划的主要机构)。

国际委员会有工艺美术委员会、考古和历史委员会、建筑和博物馆技术委员会、保管委员会、服装委员会、文献资料委员会、教育文化活动委员会、埃及学委员会、人种史委员会、展览交换委员会、美术委员会、玻璃委员会、文学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现代艺术委员会、博物馆学委员会、博物馆公众关系委员会、博物馆安全委员会、乐器委员会、自然历史委员会、地志博物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员培训委员会。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InternationalCouncilofMuseums'moral

normsforemployeesofMuseums)

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7次大会(上海,2002年10月20-24日)。

主题:

博物馆、

无形遗产和全球化。

通过《上海宪章》。

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召开大会,针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探讨了博物馆的文化

教育功能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国际博物馆协会从1977年开始,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当代走向和发展趋势

总体来讲可以通俗地概括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具体表现为:

博物馆规模大小的多样化。

藏品和陈列主题的多样化。

风格的多样化。

所有制和管理体制的多样化。

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