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575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docx

参加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

参加甘肃省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学习报告

2014年10月9日至11日,护理部、手术室、供应室共4人,参加了甘肃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甘肃省护理协会委托甘肃省人民医院承办,各级医院分管业务院长、护理部主任、感控办主任、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加。

本次培训以“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专业发展”为主题,特邀国家卫计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起草人之一,广东省医院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冯秀兰教授、甘肃省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张俭主任、抢救培训基地专家谢甜芳教授及省内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等为培训班授课。

  讲座内容包括:

1.如何落实行业标准,提升专业品质;2.国内外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控制管理;3.硬式内镜的处理;4.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的一体化管理;5.消毒供应中心设备设施使用安全与治理管理;6.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7.蒸汽品质对高温高压灭菌的影响。

通过此次学习,我对消毒供应中心及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一体化工作有了更深、更广的认知理解,现将学习收获报告如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严格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卫通〔2009〕10号)(以下简称“三个《标准》”)等三个强制性行业标准。

对消毒供应中心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对全院所有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保证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做到规范管理,资源共享。

建立和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操作流程并认真执行,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及专业品质。

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控制管理。

狠抓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管理,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加强各项监测及再生物品的各环节质量管理。

结论 提高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控制院内感染,并保证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流程是控制感染的基础

1.洗涤器械护士严格执行清洗操作流程

再生物品清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若污物、血迹得不到彻底清除,将直接影响到灭菌质量。

因此,整个洗涤过程必须遵循去污、去热源、去洗涤剂、精洗四个环节,达到科学化、规范化要求。

首先进行回收器械分类,严格执行冲洗→多酶洗液浸泡→刷洗→消毒→常水洗涤→纯水冲洗→干燥→上油保养→检查洗涤质量的程序,器械清洗质量经过目测或借助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应光洁,无残留物、血迹、污渍、水垢及锈斑,不合格器械应返回重新清洗处理。

2.严把包装质量关 

各类物品在包装前要认真检查物品质量、数量,做到物品洁净无破损,配套适用,包装正规,物品齐全,容器清洁严密,外包布与内放的治疗巾、孔巾要求清洁干燥、平整、无破损,一用一洗,各种导管洁净通畅,不变质,不变形,各种穿刺针无锈、无钩、无弯曲,洁净通畅。

坚持三查三对,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并注明品名、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责任人、质检者等,灭菌锅号、锅次等,物品包装严密,松紧适度,规格齐全,数量准确,尺寸规范(灭菌包用于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体积≤30cm×30cm×50cm,金属包重量≤7kg,敷料包≤5kg)。

3.正确的灭菌方法

灭菌是供应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灭菌物品的质量与医院感染息息相关。

灭菌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灭菌操作流程,灭菌过程中,坚守岗位,不擅离职守,严格掌握灭菌压力、温度、时间等灭菌参数。

灭菌后戴口罩及无菌手套,关闭容器气孔,灭菌后物品手感干燥,水分≤3%,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每台灭菌器有年检合格证,做好灭菌器的清洁保养和维修,保证仪器性能良好,运转正常,灭菌包装载排列合乎要求。

4.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严格遵守灭菌物品存放操作流程,存放环境应洁净干燥,每日用三氧消毒机消毒1小时,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60%,货架必须离地20-25cm,距天花板50cm,距墙5cm,按物品的种类、日期顺序排列,固定放置。

同时灭菌物品存放区人员相对固定,进入无菌区必须换鞋,戴圆顶帽,着专用服装,并注意手卫生。

棉布包装材料有效期为7天,对发出的无菌物品,不论是否使用,均视为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不应再进入无菌间存放。

5.严格下收下送的管理

严格遵守下收下送操作流程,下收下送分别专人负责,一人负责污染物的回收,另一人负责各病区需要的无菌物品发放,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别使用密闭式专用车运载,特殊感染器械与物品装入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

2人不交叉,物品不混放,保证洁污分开,避免无菌物品污染,保证下送无菌物品的质量。

下收下送结束,车辆分别消毒处理,分区放置。

三、硬式内镜的处理

流水初洗—酶洗—清洗—浸泡消毒—喷洒末洗

①水洗

⑴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②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③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④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或高压水枪,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⑤清洗完毕后用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⑥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⑦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2、酶洗

①多酶洗液的配置应按产品比例。

浸泡消毒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结核感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②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③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④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套内镜后更换。

3.清洗

①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②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4.浸泡消毒,再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分钟。

5.最后清水冲洗,气枪干燥。

四、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的一体化管理

手术室是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的场所,每日需使用大量的手术器械、敷料等。

手术器械的专业清洗是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关键。

消毒供应中心是担负着各种医疗器械、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科室。

加强设备配置、提高人员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组织管理等方面实施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

不断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有利于器械的保养,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节省了手术室护士大量时间,满足了专科发展的需要。

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控制医院成本,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形成各自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消毒供应中心设备设施使用安全与治理管理

完善消毒供应室压力容器安及其他设备设施的全运行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保证消毒供应中心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行方法,加强操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健全消毒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正确使用设备设施,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防止事故隐患。

加强对消毒设备设施各环节的监测,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防止事故发生,是消毒供应中心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的核心。

六、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

1.严格遵照生物监测的相关规范,合格后的器械方可使用,急诊手术可放置第五类生物指示剂作为放行依据,同时做生物监测,结果反馈至手术科室。

2.按规定要求作好灭菌植入物记录及灭菌植入物台账,严格按照灭菌植入物申请审批流程进行操作。

3.禁止各科室私自进行所需器械及灭菌植入物的采购、转让或自备。

4.外来器械应在手术前24小时由器械供应商交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清洗间,由消毒供应中心当班人员负责清点,双方在清单上签名完成本包器械完整性的确认,清单一式两份,一份随包内器械灭菌供手术时核对,一份消毒供应中心留存。

七、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PDCA)

护理质量的核心------保证病人安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遵循PDCA原则,即:

P-计划、D-执行、A-检查、A-处理。

“五常法”即“五S法”,是CSSD对工作环境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即:

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清洁、常自律。

八、学习体会

1、医院感染无小事,人人从小事做起。

我们常说“一个公民要遵纪守法”。

在工作中,我们同样要遵纪守法,我们的医疗行为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规范的医疗行为一定要纠正,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我们将无法用泪水去解决,会受到法律制裁。

作为一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更应该熟知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流程,规范行为,规范管理。

任何工作,要留下规范的记录。

否则一旦出事,我们拿不出有理有据的资料,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因为我们的医疗质量安全会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稳定。

我们要知道工作质量安全责任大于天,时刻树立“质量第一”和“患者第一”的思想,营造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2、科学规范工作,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非常繁琐,任何工作都要有流程、制度、操作规程。

要用流程管理工作,用制度管理工作,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必需使科室人员最大限度地规范工作,符合法律法规,不断持续改进工作。

根据工作的难度技术,进行分层次管理,制定详细的分层次岗位职责,工作质量标准,竞争上岗,真正实现科学化绩效分配。

健全岗位职责,规范岗位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加大质量控制,保证医疗安全。

3、加强专科内涵,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范围半径扩大及先进高科技手术、操作器械的微创化发展,精密器械日益增多,清洗工作难度日益加大,这就要求消毒供应专业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高标准要求自己,否则难以跟上消毒供应专科发展。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范围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我们与临床科室要充分沟通,做好协调,时时刻刻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走出科室深入临床,发现临床所需,特别要跟进临床新新业务、新技术发展,及时为临床解决消毒、灭菌问题。

九、结合本次培训,对照检查我院消毒供应工作存在的问题

1.医院临床科室换药碗应集中回收到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严禁各科自行清洗打包后送到供应室消毒。

供应室需行简易改造:

安装较大容量热水器、净水机、打包台。

2.强制性标准规定,开放式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我院个别临床科室仍不规范使用开放式储槽盛放纱布块、敷料消毒。

应全部集中到供应室统一进行敷料制作,消毒。

3.我院手术室的器械、敷料均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清洗、打包后送到供应室消毒。

强制标准规定,手术室器械和敷料必须分开进行包装,不能再同一操作间打包。

建议:

将布类敷料放在洗衣房或供应室进行包装。

强制标准规定,布类敷料必须无破洞、无缝补、无毛絮,一用一清洗。

我院由于洗衣设备及晒晾条件限制的缘故,布类敷料存在破洞、缝补、毛絮、沙粒、灰尘等现象,不符合规定,需要对洗衣设备进行更新。

4.手术室使用的外来器械及植入物需与本院手术器械分颜色包装,以便供应室工作人员区分。

5.手术器械的包装应使用专用包装胶带,我院仍在使用绳子包扎,不符合规定消毒规定及要求。

6.供应室应建立消毒供应管理追溯制度,建立与相关科室的协调联系制度,主动了解各科专业特点,对科室消毒灭菌工作有调查、有反馈,严格落实消毒供应工作质量持续改进,并做好记录。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心脏”,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

在优质服务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必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精”为目标,以“细”为手段,实现专科管理从经验型到科学型、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确保医疗安全。

从而更好的为临床提供全程、全面、主动、安全、专业的优质服务,为医院全面发展的优质护理服务保驾护航,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加学习人员:

高玉喜刘红梅

杨晖闫积存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