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化生防护.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5814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化生防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核化生防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核化生防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核化生防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核化生防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核化生防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核化生防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核化生防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核化生防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核化生防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化生防护.docx

《核化生防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化生防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核化生防护.docx

核化生防护

核化生防护

根据计划安排,今天由我和同志们共同学习核化生防护,授课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大家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核化生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核化生防护的形势与任务

三、个人对核化生的防护

一、基本概念

首先,在学习核化生防护之前,我们应该对核化生武器的巨大危害有个直观的印象,我将从核化生武器的严重危害和三防的基本内涵来具体进行阐述。

百闻不如一见,我将以3个鲜明的事例来为大家呈现核化生的危害性。

(一)核化生武器的严重危害

第一个例子是二战末期的日本被美国投了两枚原子弹,损失极其惨重。

1945年8月6日清晨8点15分,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造成了数十万日本人失去生命。

据最新统计,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达到275230人。

接着,1945年8月9日凌晨3时50分,两架B—29重型轰炸机从提尼安岛起飞,其中一架的炸弹仓里携带着另一颗原子弹——“胖子”。

这是美国计划中对日本的第二次核打击。

据日方统计长崎遭遇的原子弹爆炸中死亡近7万人,伤6万余人。

最终统计死亡人数约为8万。

爆炸之后,许多爆炸幸存者饱受辐射后遗症的折磨,包括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

第二个事例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

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为消除事故后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为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全,乌克兰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

其对当地的危害仍然在继续。

第三件便是最近发生在我们广西的柳江镉污染事故。

今年1月15日广西河池市宜州市环保部门发现龙江河拉浪水电站内出现死鱼现象。

调查发现,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镉含量超标。

镉是重金属中的一种,镉超标聚集会对人的肾脏带来影响,它比砷、铬等其他重金属的毒性小许多,但镉是重金属,如果被人体吸收,将长时间不能够消除而积聚在人体内,对人体危害性巨大,诱发各种疾病。

通过刚才几个事例,相信大家对核化生武器的危害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不禁会问,难道我们碰到这种情况,就只能坐以待毙吗?

当然不是。

在柳江镉污染事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糯米滩电站的大坝旁,有身着迷彩服的武警战士来回奔忙搬运物料,身着防化服的消防队员一刻不停地向处理池投放絮凝剂,絮凝剂在处理池中溶解后通过管道源源不断输送到大坝上、流入受污染的龙江河中……这些絮凝剂石灰粉和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是自来水厂用于净化水源的物质,它可以将离子状态的镉固化,避免被人体吸收,这是当前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

也说明,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有解决的办法的,我们今天要讲的三防的概念。

这便引出了今天要讲的核化生防护的内涵和意义。

(二)核化生防护的内涵和意义

基本内涵:

核化生防护,简称“三防”,是指军队对敌人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以及战场次生核化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

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和重要目标的生存能力。

核化生防护,是随着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核武器的相继出现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它已成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保障的重要内容。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场核化生威胁的存在,对我们核化生防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防护任务更加艰巨。

主要表现在:

一是防护准备要求要高。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战,通常是在核化生武器威胁条件下的常规作战。

这对防护准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只要存在这种威胁,就要做好防护的必要准备。

核化生防护必须根据威胁程度,适时转换防护等级,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

在防护准备时,力求全面、多手准备,争取在被动中寻求主动。

二是防护对象增多。

核化生威胁形式的多样化,使我军防护斗争的对象也多样化。

既要准备对可能的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又要准备对战场次生核化危害的防护,还要准备对化学类非致命性武器袭击的防护。

防护对象的不同,客观上增加了防护的任务。

三是防护难度增大。

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及在核、化学、生物武器中的运用,一些新型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不断涌现,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效能进一步提高,杀伤、破坏机理愈来愈复杂,在矛与盾的较量中,防护装备、防护手段总是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加上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核化生防护的时效性很强,使防护难度明显加大。

防护的意义:

核化生武器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杀伤破坏威力大,伤害途径多,持续时间长,但通过战争实践和实验充分证明,核化生武器是可防的,只要积极、严密地组织防护,就能减少或避免损伤,将危害降至最低。

二、核化生防护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存在和发展是核化生防护的前提条件。

战场核化生威胁程度决定核化生防护的戒备程度。

在当前国际核化裁军和军控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正确认识核化生安全形势和未来战争核化生威胁,对于做好军事斗争中核化生防护准备至关重要。

(一)核、化学、生物武器仍在继续发展和扩散

当今世界军事领域,虽然高技术常规武器的威力在不断增大,尽管核、化学武器军控和裁军的有关条约正在付诸实施,但军事强国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核、化学武器,并还在继续发展这些武器。

美、俄两国现有核弹头3.4万余枚,化学毒剂约7万吨。

为了提高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威力和效能,增强其使用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军事强国正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进和发展核、化学、生物武器。

核武器“改老”、“研新”。

掌握先进核技术的国家在改造现有核武器的同时,正在研制“金属氢武器”、“核同质异能素”、“反物质武器”等新型核武器,以逃避《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限制;化学武器更加注重新毒剂和新的二元化学武器的研制,使用技术及手段不断完善;生物武器发展更加隐蔽,注重研制生物化学战剂和利用遗传工程研制基因武器。

核、化学、生物武器除自身的发展外,其扩散的形势相当严峻。

据有关资料分析:

21世纪初,研制核武器的国家将增加到20多个;目前已被证实拥有或怀疑拥有化学武器的国家已达30多个;研究生物武器的国家将达到10多个。

(二)我国周边核化生威胁形势严峻

当今世界核、化学、生物武器热点集中在中东、东亚和南亚,我国周边是热点的集中地区。

美国将亚洲作为其势力范围,把中国作为主要潜在对手,而且与日本、韩国结成军事同盟,为台湾提供“核保护伞”。

俄罗斯仍然是核、化学、生物武器大国,并有为中亚四国提供核支援的义务。

印度是实际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1998年5次核试验之后,又进行多次导弹发射试验,并制定了核力量30年发展规划。

1999年8月印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巴拉姆表示,印度已有能力制造中子弹。

据西方估计:

印度目前大约拥有75~90枚核弹,至2005年可扩大到100枚以上。

印度还是一个拥有化学武器和具备研制生物武器能力的国家。

日本历史上曾经对我国使用过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

日本拥有发达的核工业和先进、全面的核化技术,储备充足的核、化原料。

日本多位首相都表示:

“日本有能力制造核武器”。

因此,日本是一个拥有巨大核、化潜力的国家。

韩国已拥有化学武器,并有先进的化学武器技术。

台湾于1995年制定了发展核武器的“兴华”计划,已初步具备研制核武器的能力。

台湾早巳具有生产化学武器的能力。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贮存少量神经性毒剂和约50吨芥子气毒剂。

台“国安计划”明确指出:

“一旦台湾本岛及澎湖列岛遭到攻击,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将无限制地使用化学武器。

客观形势表明,我国周边的核化生威胁是多方位的现实存在,形势严峻。

(三)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核化生威胁依然存在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仍然存在着核化生威胁。

这种威胁具有威慑和实战的双重性。

在我军主要作战方向,无论是可能的作战对象,还是潜在的作战对手,大都拥有核化武器生产、使用能力,有的还有军事大国的“核保护伞”。

我军未来作战将面临十分复杂的战场核化环境,其核化生威胁可能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一是威胁使用核化武器。

目前美、俄、印等国都坚持核威慑战略。

威胁使用核化武器将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常用方式。

其目的是在战略上慑止对手,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一再宣称要使用化学武器,美国则以使用核武器相威胁,而且双方都进行了实战部署和防护准备。

二是有限使用核化武器。

有限使用核武器,其目的在于影响作战进程,加速取胜或扭转败局;或以极端手段吓阻对方,控制局势。

如近些年来,美军一再主张使用核武器打击利比亚、苏丹的“化学武器工厂”,并加紧研制钻地核弹及当量为10吨、100吨“微型核弹”,可能用于未来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美军为适应军事形势和局部战争的需求,颁布了新的《战区核作战条令》,并准备公开使用刺激性毒剂。

三是打击核化设施引发战场核化危害。

军事强国在海湾战争兰科索沃战争中,均已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对方核化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后果严重。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这种威胁方式将可能是最为现实的方式。

四是使用化学类非致命性武器。

化学类非致命性武器是军事强国非常重视的软杀伤、软破坏性武器,它的使用不会引起政治问题和舆论攻击,可作为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补充,可以认为是化武履约后化学攻击的新手。

美国已将其列入21世纪武器发展计划,有的已装备部队并进行过实战使用。

如美军在索马里作战中使用了非致命性化学刺激剂。

(四)我军核化生防护任务艰巨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场核化生威胁的存在,对我军核化生防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防护任务更加艰巨。

主要表现在:

一是防护对象增多。

由于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核化生威胁形式(种类)的多样化,使我军的防护斗争对象增多。

既要准备对可能的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又要准备对战场次生核化危害的防护,还要准备对化学类非致命性武器袭击的防护。

这些防护对象各有其不同的杀伤、破坏效应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使防护任务加重。

二是防护难度增大。

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及在核、化学、生物武器中的运用,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效能进一步提高。

一些新型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不断出现,使目前的一些防护装备、手段难以适用。

加之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核化生防护的时效性很强,使防护的难度明显增大。

三是防护准备要求高。

军委新颁发的《联合战役纲要》等条令明确指出: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战“通常是在核、化学、生物等武器威胁条件下的常规作战。

”这对防护准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只要存在这种威胁,就要做好防护的必要准备,这种威胁仍有可能转化为使用条件,核化生防护必须根据威胁程度,适时转换防护等级,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

在防护准备时,力求全面、多案准备,争取防护的主动地位。

三、个人对核化生的防护

(一)个人对核武器的防护

核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只要人们了解核武器杀伤破坏特点,注重防护训练,切实落实防护措施,准确掌握防护动作,遭敌核袭击后,就能真正避免或减轻其伤害。

1、人员在开阔地上的防护

当发现核爆炸闪光时,应立即背向爆心卧倒,同时,应半张嘴、闭眼、收腹,两手交叉垫于胸下,两肘前伸,头自然下压于两臂之间,两腿伸直并拢,暂时憋气、人员卧倒后,能减少冲击波迎风面积的1/5;闭眼、遮脸、压手、头部下压,能减轻光辐射对暴露部位的烧伤。

2、利用地形地物的防护

一是利用高于地平面的地形。

当发现核爆炸闪光时,应尽快利用就近地形,如土丘、土坎、山坡等,背向爆心紧靠遮挡一侧的下方立即卧倒(注意:

利用就近地形时,应避免间接伤害)。

二是利用土坑、弹坑、沟渠、山洞、桥洞、涵洞等地形。

当发现闪光时,应迅速跃入坑内,身体蜷缩,跪或坐于坑内,两手掩耳,闭眼、半张嘴,暂时停止呼吸。

三是利用建筑物。

坚固的建筑物对瞬时杀伤因素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当发现核爆炸闪光时,室外人员尽量利用墙的拐角或紧靠背向爆心一面的墙根卧倒,室内人员应尽量利用屋角或床、桌卧倒或蹲下。

要注意不要利用不坚固或易倒塌的建筑物,还要避开窗、门等处和易燃、易爆物,以免受到间接伤害。

3、利用工事防护

各类野战工事对核武器的瞬时效应都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利用掩蔽部、避弹所。

当接到核袭击警报信号或发现闪光时,不担负值班的人员,应迅速有秩序地进入工事;关好防护门,并视情况掩堵耳孔。

利用堑壕、交通壕、观察所。

当发现闪光时,应迅速进入壕、所,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避免光辐射、冲击波和早期核辐射的伤害。

4、利用装具、服装进行防护。

人员利用防护头盔、雨衣、防毒斗篷和衣物等防护,在一定距离上可以避免或减轻光辐射和冲击波的伤害。

浅色衣物比深色衣物防护效果要好。

5、乘车时的防护。

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遇到核爆炸闪光时,驾驶员应立即停车,将身体弯伏或卧伏于驾驶室内,乘车人员尽量卧倒。

(二)个人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为了避免或减少敌化学武器的杀伤,战斗中个人应充分做好防护准备,使个人防护器材处于良好状态,携带的防护器材要便于使用和不影响战斗行动。

1、遭敌化学袭击时的防护

一是防护时机

(1)接到化学袭击警报、听到指挥员口令时;

(2)发现可疑征候时,如出现可疑的烟雾、液滴或气味;无明显原因,人员出现刺激、视觉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

(3)突然遭敌炮火急袭和飞机轰炸。

二是防护动作

(1)利用器材防护。

呼吸道和眼睛防护:

遭敌化学袭击时,要迅速对呼吸道和眼睛进行防护,戴好防毒面具。

全身防护:

敌机布洒毒剂,毒剂炮、炸弹爆后有飞溅的液滴或飘移的气雾时,除呼吸道和眼睛防护外,还要迅速对全身进行防护,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布等。

同时应防止毒剂液滴溅落在随身携带的装具和武器上。

利用没有染毒的位置,穿好防毒靴套或就便的包裹腿脚的器材,戴好防毒手套。

继续执行战斗任务。

(2)利用工事防护。

情况允许,除观察和值班人员外,应立即进入掩蔽工事,关闭密闭门或放下防毒门帘。

利用有防护设施的工事防护时,应根据指挥员的命令有组织地进入,不得随意进出。

进入时应防止将毒剂带入。

进入后要减少各种活动。

人员在没有密闭设施的工事内,要戴面具防护。

遭受持久性毒剂袭击时,离开工事前要进行下肢防护。

2、直接通过染毒地域时的防护

一是个人在徒步通过染毒地域前应在指挥员组织下充分做好防护准备,到达染毒前界利用地形迅速穿戴防护器材。

二是直接通过染毒地域时,根据敌情和地形情况,应选择地质坚硬,植物层低、少的道路,尽量避开弹坑、泥泞、松软、高草和有明显液滴的地点。

情况允许,可适当拉开距离,大步行进,快速通过。

乘车时,应加大距离,快速通过。

三是通过后应根据指挥员的指示或利用战斗间隙,检查染毒情况,对人员、服装、武器的染毒部位进行消毒,脱去防护器材。

3、在染毒地域停留时的防护

个人必须按照规定穿戴防护器材,尽量避免与染毒物体接触。

利用战斗间隙对接触物体和人员活动地域进行消毒、严禁在染毒地域随便进食、喝水、大小便。

必要时,参照下列方法进行:

吃饭:

通常只在有防护设施的工事内进行,如情况允许时,可撤离到未染毒的上风或侧风地域进行。

吃饭前应对手、口部进行消毒和清洗。

饮水:

通常在有防护设施的工事内进行,如在染毒暴露地域进行,方法如下:

①对水壶盖和暴露螺纹进行消毒后,再打开壶盖;

②作深呼吸,然后憋住气;

③闭眼用手抓住面具通话器体,先向下后向上拉出面罩,拉出距离使嘴能碰到水壶口即可;

④戴好面罩,深呼一口气把水咽下;

⑤如需要继续饮水时,可休息片刻,再重复上述动作。

(三)个人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1.人员防护

生物战剂气溶胶只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和皮肤特别是受伤的皮肤进入人体后,才能发挥其杀伤作用。

防护措施就是防止生物战剂气溶胶从这些部位进入人体。

能对毒剂气溶胶和放射性气溶胶进行有效防护的措施均适用于防生物战剂气溶胶。

例如各种军用防毒面具、民用防毒面具、防疫口罩、防尘口罩,甚至用布片、手帕等捂住口鼻,也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防毒服、防疫服、简易皮防器材等个人防护器材可对身体表面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有防毒设施的掩蔽部集体防护效果更好。

缺乏条件时,也可利用地形、地物避免和减轻危害。

如运动到生物战剂气溶胶云团或污染区的上风方向;在黄昏、夜晚、黎明和阴天时,在高处待蔽;不停留在易滞留生物战剂气溶胶的植被区域。

2.粮食、食物与水源的防护

大批的粮食与食物应存放在封闭严密的仓库内;少量的粮食与食物,存放在密闭的箱、盒内,以及塑料袋、厚纸袋或其它密闭容器内;水井与贮水器应加盖。

在受到生物武器袭击后,应先将盛装粮食、食物和水的容器表面和复盖物以及井盖表面消毒,检查合格后方可启用。

3.对敌投带菌昆虫的防护

主要是保护暴露皮肤,防止昆虫叮咬。

利用工事、房屋、帐篷防护。

对门窗或出人口应安装纱窗、纱门、挂上用防虫药物浸泡过的门帘或关闭孔口、密闭门。

利用器材防护。

防蚊服、防蚊帽等均可用于个人防护。

为防止敌投昆虫钻入衣服,可将袖口、裤脚扎紧,上衣塞入裤腰(或扎腰带),颈部围以毛巾。

对于蜱(蜘蛛一类小动物)的防护,应经常检查,将爬在衣服上的蜱及时除去。

涂驱避剂或使用驱蚊网。

为保护人员不受昆虫的叮咬,可使用驱避剂加以防护。

免疫防护。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生物战剂对人体伤害,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有效措施。

为有效防止生物战剂的危害,在判断敌人可能使用生物武器时人员要进行的相应的预防接种。

在污染(疫)区或要进入污染(疫)区执行任务的人员、需再次进行接种。

当受袭击的部队或地区发生某种可疑传染病时,友邻部队或地区应接种相应的疫苗。

此外,搞好个人卫生,战场卫生,增强人员体质和基础免疫力,消灭生物战剂生存条件,预防传染病的产生和蔓延也是对生物武器防护的一条重要措施。

以上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核化生防护相关知识,由于自身水平有限,讲的不深不透的地方,敬请首长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