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5909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docx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屈婉玲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

离散数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xt>第1章习题解答

1.1除(3),(4),(5),(11)外全是命题,其中,

(1),

(2),(8),(9),

(10),(14),(15)是简单命题,(6),(7),(12),(13)是复合命题。

分析首先应注意到,命题是陈述句,因而不是陈述句的句子都不是命题。

本题中,(3)为疑问句,(5)为感叹句,(11)为祈使句,它们都不是陈述句,

所以它们都不是命题。

其次,4)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但它表示的判断结果是不确定。

又因为

(1),

(2),(8),(9),(10),(14),(15)都是简单的陈述句,因而作为命题,它们

都是简单命题。

(6)和(7)各为由联结词“当且仅当”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

(12)是由联结词“或”联结的复合命题,而(13)是由联结词“且”联结起来

的复合命题。

这里的“且”为“合取”联结词。

在日常生活中,合取联结词有许

多表述法,例如,“虽然?

?

,但是?

?

”、“不仅?

?

,而且?

?

”、“一面?

?

一面?

?

”、“?

?

和?

?

”、“?

?

与?

?

”等。

但要注意,有时“和”或“与”

联结的是主语,构成简单命题。

例如,(14)、(15)中的“与”与“和”是联结

的主语,这两个命题均为简单命题,而不是复合命题,希望读者在遇到“和”或

“与”出现的命题时,要根据命题所陈述的含义加以区分。

1.2

(1)p:

2是无理数,p为真命题。

(2)p:

5能被2整除,p为假命题。

(6)p→q。

其中,p:

2是素数,q:

三角形有三条边。

由于p与q都是真

命题,因而p→q为假命题。

(7)p→q,其中,p:

雪是黑色的,q:

太阳从东方升起。

由于p为假命

题,q为真命题,因而p→q为假命题。

(8)p:

2000年10月1日天气晴好,今日(1999年2月13日)我们还不

知道p的真假,但p的真值是确定的(客观存在的),只是现在不知道而已。

(9)p:

太阳系外的星球上的生物。

它的真值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1

(10)p:

小李在宿舍里.p的真值则具体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12)p∨q,其中,p:

4是偶数,q:

4是奇数。

由于q是假命题,所以,q

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

(13)p∨q,其中,p:

4是偶数,q:

4是奇数,由于q是假命题,所以,p∨q

为假命题。

(14)p:

李明与王华是同学,真值由具体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15)p:

蓝色和黄色可以调配成绿色。

这是真命题。

分析命题的真值是唯一确定的,有些命题的真值我们立即可知,有些则不

能马上知道,但它们的真值不会变化,是客观存在的。

1.3令p:

2+2=4,q:

3+3=6,则以下命题分别符号化为

(1)p→q

(2)p→?

q

(3)?

p→q

(4)?

p→?

q

(5)p?

q

(6)p?

?

q

(7)?

p→q

(8)?

p?

?

q

以上命题中,

(1),(3),(4),(5),(8)为真命题,其余均为假命题。

分析本题要求读者记住p→q及p?

q的真值情况。

p→q为假当且仅当

p为真,q为假,而p?

q为真当且仅当p与q真值相同.由于p与q都是真命题,

在4个蕴含式中,只有

(2)p→r,其中,p同

(1),r:

明天为3号。

在这里,当p为真时,r一定为假,p→r为假,当p为假时,无论r为真

还是为假,p→r为真。

2

1.5

(1)p∧q,其中,p:

2是偶数,q:

2是素数。

此命题为真命题。

(2)p∧q,其中,p:

小王聪明,q:

小王用功

(3)p∧q,其中,p:

天气冷,q:

老王来了

(4)p∧q,其中,p:

他吃饭,q:

他看电视

(5)p∧q,其中,p:

天下大雨,q:

他乘公共汽车上班

(6)p→q,其中,p,q的含义同(5)

(7)p→q,其中,p,q的含义同(5)

(8)?

p?

?

q,其中,p:

经一事,q:

长一智

这正说明合取联结词在使用时是很灵活的。

在符号化时,应该注意,不要将联结

词部分放入简单命题中。

例如,在

(2)中,不能这样写简单命题:

p:

小王不但

聪明,q:

小王而且用功。

在(4)中不能这样写:

p:

他一边吃饭,q:

他一边

看电视。

关键问题是要分清蕴含式的前件和后件。

p→q所表达的基本逻辑关系为,p是q的充公条件,或者说q是p的必要

条件,这种逻辑关系在叙述上也是很灵活的。

例如,“因为p,所以q”,“只要p,

就q”“p仅当q”“只有q才p”“除非q,否则?

p”“没有q,就没有p”等都表

达了q是p的必要条件,因而都符号化为p→q或?

p?

?

q的蕴含式。

在(5)中,q是p的必要条件,因而符号化为p→q,而在(6)(7)中,

p成了q的必要条件,因而符号化为q→p。

在(8)中,虽然没有出现联结词,但因两个命题的因果关系可知,应该符

号化为蕴含式。

1.6

(1),

(2)的真值为0,(3),(4)的真值为1。

3

001,?

,111题中指派p,q为0,r为1,于是就是考查001是该公式p∧(q∧r)的成真赋值,还是成假赋值,易知001是它的成假赋值。

1.7

(1),

(2),(4),(9)均为重言式,(3),(7)为矛盾式,(5),(6),(8),(10)为非重言式的可满足式。

一般说来,可用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法等判断公式的类型。

(1)对

(1)采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重言式。

真值表法

表1.2给出了

(1)中公式的真值表,由于真值表的最后一列全为1,所以,

(1)为重言式。

p∨q∨rp→(p∨q∨r)

pqr

00001

00111

01011

01111

10011

10111

11011

11111

等值演算法

p→(p∨q∨r)

?

?

p∨(p∨p∨r)(蕴含等值式)

?

(?

p∨p)∨p∨r(结合律)

?

1∨q∨r(排中律)

?

1(零律)

4

【篇二:

离散数学_屈婉玲_耿素云_张立昂_主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最全答案】

t>课后练习题答案

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

(1)p∧q,其中,p:

2是素数,q:

5是素数,真值为1;

(2)p∧q,其中,p:

是无理数,q:

自然对数的底e是无理数,真值为1;

(3)p∧┐q,其中,p:

2是最小的素数,q:

2是最小的自然数,真值为1;

(4)p∧q,其中,p:

3是素数,q:

3是偶数,真值为0;

(5)┐p∧┐q,其中,p:

4是素数,q:

4是偶数,真值为0.

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

(1)p∨q,其中,p:

2是偶数,q:

3是偶数,真值为1;

(2)p∨q,其中,p:

2是偶数,q:

4是偶数,真值为1;

(3)p∨┐q,其中,p:

3是偶数,q:

4是偶数,真值为0;

(4)p∨q,其中,p:

3是偶数,q:

4是偶数,真值为1;

(5)┐p∨┐q,其中,p:

3是偶数,q:

4是偶数,真值为0;

3.

(1)(┐p∧q)∨(p∧┐q),其中,小丽从筐里拿一个苹果,q:

小丽从筐里拿一个梨;

(2)(p∧┐q)∨(┐p∧q),其中,p:

刘晓月选学英语,q:

刘晓月选学日语;.

4.因为p与q不能同时为真.

5.设p:

今天是星期一,q:

明天是星期二,r:

明天是星期三:

(1)p→q,真值为1(不会出现前件为真,后件为假的情况);

(2)q→p,真值为1(也不会出现前件为真,后件为假的情况);

(3)pq,真值为1;

(4)p→r,若p为真,则p→r真值为0,否则,p→r真值为1.

返回

第二章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本章自测答案

5.

(1):

∨∨,成真赋值为00、10、11;

(2):

0,矛盾式,无成真赋值;

(3):

7.

(1):

(2):

8.

(1):

1?

(2):

(3):

11.

(1):

(2):

∨∨∨∨∧?

∨∧∧∨∧∧∨.∧∨∧∨;?

1;∨∧∨?

∧∨∨∧∨∨∧,重言式;∨∧∨∧∨∧∨;∨∨∨∨∨∨∨?

?

∧∧∧∧∧;;∨∨∨∨∨∨∨,重言式,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全部为成真赋值;?

0,矛盾式.(3):

0?

12.a?

∧∧∧∧?

∨∨.

第三章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本章自测答案

6.在解本题时,应首先将简单陈述语句符号化,然后写出推理的形式结构*,其次就是判断*是否为重言式,若*是重言式,推理就正确,否则推理就不正确,这里不考虑简单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1)、(3)、(6)推理正确,其余的均不正确,下面以

(1)、

(2)为例,证明

(1)推理正确,

(2)推理不正确

(1)设p:

今天是星期一,q:

明天是星期三,推理的形式结构为

(p→q)∧p→q(记作*1)

在本推理中,从p与q的内在联系可以知道,p与q的内在联系可以知道,p与q不可能同时为真,但在证明时,不考虑这一点,而只考虑*1是否为重言式.

可以用多种方法(如真值法、等值演算法、主析取式)证明*1为重言式,特别是,不难看出,当取a为p,b为q时,*1为假言推理定律,即(p→q)∧p→q?

q

(2)设p:

今天是星期一,q:

明天是星期三,推理的形式结构为

(p→q)∧p→q(记作*2)

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2不是重言式,比如,等值演算法、主析取范式(主和取范式法也可以)等

(p→q)∧q→p

?

(┐p∨q)∧q→p

?

q→p

?

┐p∨┐q

?

?

∨∨

从而可知,*2不是重言式,故推理不正确,注意,虽然这里的p与q同时为真或同时为假,但不考虑内在联系时,*2不是重言式,就认为推理不正确.

9.设p:

a是奇数,q:

a能被2整除,r:

a:

是偶数

推理的形式结构为

(p→q┐)∧(r→q)→(r→┐p)(记为*)

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为重言式,下面用等值演算法证明:

(p→┐q)∧(r→q)→(r→┐p)

?

(┐p∨┐q)∨(q∨┐r)→(┐q∨┐r)(使用了交换律)

?

(p∨q)∨(┐p∧r)∨┐q∨┐r

?

(┐p∨q)∨(┐q∧┐r)

?

┐p∨(q∨┐q)∧┐r

?

1

10.设p:

a,b两数之积为负数,q:

a,b两数种恰有一个负数,r:

a,b都是负数.

推理的形式结构为

(p→q)∧┐p→(┐q∧┐r)

?

(┐p∨q)∧┐p→(┐q∧┐r)

?

┐p→(┐q∧┐r)(使用了吸收律)

?

p∨(┐q∧┐r)

?

∨∨∨

由于主析取范式中只含有5个w极小项,故推理不正确.

11.略

14.证明的命题序列可不惟一,下面对每一小题各给出一个证明

①p→(q→r)前提引入

②p前提引入

③q→r①②假言推理

④q前提引入

⑤r③④假言推理

⑥r∨s前提引入

(2)证明:

①┐(p∧r)前提引入

②┐q∨┐r①置换

③r前提引入

④┐q②③析取三段论

⑤p→q前提引入

⑥┐p④⑤拒取式

(3)证明:

①p→q前提引入

②┐q∨q①置换

③(┐p∨q)∧(┐p∨p)②置换

④┐p∨(q∧p③置换

⑤p→(p∨q)④置换

15.

(1)证明:

①s结论否定引入

②s→p前提引入

③p①②假言推理

④p→(q→r)前提引入

⑤q→r③④假言推论

⑥q前提引入

⑦r⑤⑥假言推理

(2)证明:

①p附加前提引入

②p∨q①附加

③(p∨q)→(r∧s)前提引入

④r∧s②③假言推理

⑤s④化简

⑥s∨t⑤附加

⑦(s∨t)→u前提引入

⑧u⑥⑦拒取式

16.

(1)证明:

①p结论否定引入

②p→┐q前提引入

③┐q①②假言推理

④┐r∨q前提引入

⑤┐r③④析取三段论

⑥r∧┐s前提引入

⑦r⑥化简

⑧┐r∧r⑤⑦合取

(2)证明:

①┐(r∨s)结论否定引入

②┐r∨┐s①置换

③┐r②化简

④┐s②化简

⑤p→r前提引入

⑥┐p③⑤拒取式

⑦q→s前提引入

⑧┐q④⑦拒取式

⑨┐p∧┐q⑥⑧合取

⑩┐(p∨q)⑨置换

口p∨q前提引入

⑾①口┐(p∨q)∧(p∨q)⑩口合取

17.设p:

a到过受害者房间,q:

a在11点以前离开,r:

a犯谋杀罪,s:

看门人看见过a。

前提:

(p∧┐q)→r,p,q→s,┐s

结论:

r

证明:

①q→s前提引入

②┐s前提引入

③┐q①②拒取式

④p前提引入

⑤p∧┐q③④合取

⑥(p∧┐q)→r前提引入

⑦r⑤⑥假言推理

18.

(1)设p:

今天是星期六,q:

我们要到颐和园玩,s:

颐和园游人太多。

前提:

p→(p∨r),s→┐q,p,s

结论:

r

证明:

①s→┐q前提引入

②s前提引入

③┐q①②假言推理

④p前提引入

⑤p→(q∨r)前提引入

⑥q∨r④⑤假言推理

⑦r③⑥析取三段论

(2)设p:

小王是理科学生,q:

小王数学成绩好,r:

小王是文科学生。

前提:

p→q,┐r→p,┐q

结论:

r

证明:

①p→q前提引入

②┐q前提引入

③┐p①②拒取式

④┐r→p前提引入

⑤r③④拒取式

【篇三:

屈婉玲版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4】】

txt>4.判断下列集合对所给的二元运算是否封闭:

(1)整数集合z和普通的减法运算。

封闭,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无零元和单位元

(2)非零整数集合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普通的除法运算。

不封闭

(3)全体n?

n实矩阵集合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r)和矩阵加法及乘法运算,其中

n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

封闭均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

加法单位元是零矩阵,无零元;

乘法单位元是单位矩阵,零元是零矩阵;

(4)全体n?

n实可逆矩阵集合关于矩阵加法及乘法运算,其中n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

不封闭

(5)正实数集合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运算,其中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运算定义为: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不封闭因为1?

1?

1?

1?

1?

1?

?

1?

r?

(6)n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封闭,均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

加法单位元是0,无零元;

乘法无单位元(n?

1),零元是0;n?

1单位元是1

(7)a={a1,a2,?

an}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n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运算定义如下: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封闭不满足交换律,满足结合律,

(8)s=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封闭均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

(9)s={0,1},s是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加法不封闭,乘法封闭;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10)s=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s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加法不封闭,乘法封闭,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5.对于上题中封闭的二元运算判断是否适合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见上题

7.设*为z?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上的二元运算?

x,y?

z?

x*y=min(x,y),即x和y之中较小的数.

(1)求4*6,7*3。

4,3

(2)*在z上是

否适合交换律,结合律,和幂等律?

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幂等律

(3)求*运算的单位元,零元及z?

中所有可逆元素的逆元。

单位元无,零元1,所有元素无逆元

8.s?

q?

q?

q为有理数集,*为s上的二元运算,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b,x,y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s有

a,b*x,y=ax,ay+b

(1)*运算在s上是否可交换,可结合?

是否为幂等的?

不可交换:

x,y*a,b=xa,xb+y?

a,b*x,y

可结合:

(a,b*x,y)*c,d=ax,ay+b*c,d=axc,axd+(ay+b)

a,b*(x,y*c,d)=a,b*xc,xd+y=axc,a(xd+y)+b

(a,b*x,y)*c,d=a,b*(x,y*c,d)

不是幂等的

(2)*运算是否有单位元,零元?

如果有请指出,并求s中所有可逆元素的逆元。

设a,b是单位元,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x,y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s,a,b*x,y=x,y*a,b=x,y

则ax,ay+b=xa,xb+y=x,y,解的a,b=1,0,即为单位。

设a,b是零元,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x,y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s,a,b*x,y=x,y*a,b=a,b

则ax,ay+b=xa,xb+y=a,b,无解。

即无零元。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x,y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s,设a,b是它的逆元a,b*x,y=x,y*a,b=1,0

ax,ay+b=xa,xb+y=1,0

a=1/x,b=-y/x

所以当x?

0时,?

x,y?

?

1?

1

x,?

y

x

10.令s={a,b},s上有四个运算: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分别有表10.8确定。

(a)(b)(c)(d)

(1)这4个运算中哪些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幂等律?

(a)交换律,结合律,幂等律都满足,零元为a,没有单位元;

(b)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不满足幂等律,单位元为a,没有零元

a?

1?

a,b?

1?

b

(c)满足交换律,不满足幂等律,不满足结合律

a?

(b?

b)

a?

(b?

b)?

a?

a?

b,?

(a?

b)?

b(a?

b)?

b?

a?

b?

a

没有单位元,没有零元

(d)不满足交换律,满足结合律和幂等律

没有单位元,没有零元

(2)求每个运算的单位元,零元以及每一个可逆元素的逆元。

见上

16.设v=〈n,+,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分别代表普通加法与乘法,对下面给定的每个集合确定它是否构成v的子代数,为什么?

(1)s1=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s2=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不是加法不封闭

(3)s3={-1,0,1}不是,加法不封闭

第十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8.设s={0,1,2,3},为模4乘法,即

y=(xy)mod4?

x,y∈s,x

问〈s,〉是否构成群?

为什么?

y=(xy)mod4?

s解:

(1)?

x,y∈s,x,是s上的代数运算。

(2)?

x,y,z∈s,设xy=4k+r0

(xy)z=((xy)mod4)?

r?

3z=rz=(rz)mod4

=(4kz+rz)mod4=((4k+r)z)mod4=(xyz)mod4

同理x(yz)=(xyz)mod4

y)z=x1)=(1(yz),结合律成立。

所以,(x(3)?

x∈s,(x(4)1?

1?

1,3?

1x)=x,,所以1是单位元。

?

3,0和2没有逆元

所以,〈s,

〉不构成群

9.设z为整数集合,在z上定义二元运算。

如下:

?

x,y∈z,xoy=x+y-2

问z关于o运算能否构成群?

为什么?

解:

(1)?

x,y∈z,xoy=x+y-2?

(2)?

x,y,z∈z,

(xoy)oz=(x+y-2)oz=(x+y-2)+z-2=x+y+z-4

同理(xoy)oz=xo(yoz),结合律成立。

(3)设e是单位元,?

x∈z,xoe=eox=x,即x+e-2=e+x-2=x,e=2

(4)?

x∈z,设x的逆元是y,xoy=yox=e,即x+y-2=y+x-2=2,所以,x?

1?

y?

4?

xz,o是z上的代数运算。

所以〈z,o〉构成群

11.设?

?

1g=?

?

?

?

?

00?

?

?

1?

?

1?

?

?

00?

?

?

?

1?

?

?

1?

?

?

00?

?

?

1?

?

?

1?

?

?

00?

?

?

?

?

?

1?

?

,证明g关于矩阵乘法构成一个群.

解:

(1)?

x,y∈g,易知xy∈g,乘法是z上的代数运算。

(2)矩阵乘法满足结合律

(3)设?

?

?

1?

00?

?

?

1?

是单位元,

(4)每个矩阵的逆元都是自己。

所以g关于矩阵乘法构成一个群.

14.设g为群,且存在a∈g,使得

g={ak∣k∈z}

证明:

g是交换群。

证明:

?

x,y∈g,设x

xy?

aa?

aklk?

l?

a,l?

kky?

a?

aall,则?

yx?

?

ak

所以,g是交换群

17.设g为群,证明e为g中唯一的幂等元。

证明:

设e0

18.设g为群,a,b,c∈g,证明

∣abc∣=∣bca∣=∣cab∣

证明:

先证设(abc

设(abc)k?

g也是幂等元,则e02?

e0,即e02?

e0e,由消去律知e0?

e)k?

e?

(bca)k?

e?

e,则(abc)(abc)(abc)?

(abc)?

e,

a(bc)(abc)(abc)a?

(bc)aa?

1即?

e

左边同乘a?

1,右边同乘a得

(bca)(bca)(bca)?

(bca)?

(bac)

kkk?

a?

1ea?

e反过来,设(bac)?

e,则(abc)?

e.

由元素阶的定义知,∣abc∣=∣bca∣,同理∣bca∣=∣c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