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5960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docx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

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工艺

第一部分发动机总成的分解

(一)拆卸发动机外部附件

1、拆卸发动机上罩盖

2、拆卸发动机上各连接管。

3、拆卸发动机上各安装支架。

4、拆卸膨胀水箱

5、拆卸机油滤清器总成

6、拆卸起动机

7、拆卸汽油滤清器

注意点:

(1)拆卸膨胀水箱前,先拆下膨胀水箱上的连接水管,注意各管路的安装、连接部位。

(2)拆卸机油滤清器总成前,必须先放净油底壳内的机油。

(3)起动机是安装在变速器总成前端的壳体上,拆下后要放置好。

(4)拆卸汽油滤清器前,必须注意汽油滤清器的安装方向。

(二)拆卸离合器总成

拆卸顺序:

(1)用专用工具固定曲轴带轮。

(2)将离合器盖上的6颗连接螺钉对角、交叉、分次拧松,取下离合器盖总成。

(3)取下离合器从动盘。

注意点:

(1)拆卸离合器时,必须将曲轴固定不转动。

(2)必须对角、交叉、分次拧松离合器盖上的6颗连接螺钉,否则容易造成离合器盖翘曲变形。

(三)拆卸发动机前端附件

1、拆卸空调压缩机

(1)松开空调压缩机与支架的连接螺栓,取下V形带。

(2)移开空调压缩机。

2、拆卸发电机

(1)使用专用工具顺时针方向扳动张紧轮,使V形带松开。

(2)使用销钉固定住张紧轮,从发电机上取下V形带。

(3)拆下发电机。

3、拆卸动力转向油泵

(3)松开动力转向油泵V形带轮的螺栓,拆下V形带轮。

(4)从支架上拆下动力转向油泵总成。

注意点:

(1)拆卸空调压缩机时,要注意空调压缩机的安装方向(空调压缩机上管道的位置)。

(2)在拆卸V形带时前一定要做好装配标记,以防重新使用时安装方向错误损坏V形带。

(四)拆卸同步齿形带

同步齿形带的分解图如图1所示,其拆卸过程如下:

图1同步齿形带的分解图

1-同步带下防护罩;2-中间防护罩螺栓(10N•m);3-同步带中间防护罩;4-同步带上防护罩;

5-同步带;6-张紧轮固定螺栓(15N•m);7-波纹垫圈;8-凸轮轴同步带轮固定螺栓(100N•m);

9-凸轮轴同步带轮;10-同步带后上防护罩;11-后上防护罩固定螺栓(10N•m);12-半圆键;13-霍尔传感器;14-螺栓(10N•m);15-同步带后防护罩;16-螺栓(20N•m);17-半自动张紧轮;18-冷却液泵;

19-螺栓(15N•m);20-曲轴同步带轮;21-曲轴同步带轮固定螺栓(90N•m+90°)

(1)将发动机安装在工作台或发动机拆装翻转架上。

(2)转动曲轴,使第1缸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

此时,曲轴驱动带轮上的标记应与同步带下防护罩上的标记对齐(如图2)。

图2曲轴驱动带轮与同步带下防护罩上的标记

(3)拆下同步带上防护罩。

(4)将凸轮轴同步带轮上的标记对准同步带后上防护罩上的标记(如图3)。

图3凸轮轴同步带轮与同步带后上防护罩上的标记

(5)拆下曲轴驱动带轮。

(6)分别拆卸同步带中间防护罩和下防护罩。

(7)在同步带上做好方向记号。

(8)用专用工具松开半自动张紧轮,拆下同步带。

(五)拆卸进、排气管总成

1、进气歧管的拆卸

进气歧管及气缸盖的分解图如图4。

进气歧管的拆卸过程如下:

图4进气歧管及气缸盖分解图

1-螺栓(15N•m);2、25、27-螺栓(20N•m);3-同步带后护板;4-气缸盖总成;5-气缸盖螺栓

6-机油反射罩;7-气门罩盖衬垫;8-紧固压条;9-气门罩盖;10-压条;11-同步带后上防护罩;

12-加机油口盖;13-支架;14-密封圈;15-夹箍;16-曲轴箱通气软管;17-螺母(12N•m);18-密封圈;

19-螺栓(10N•m);20-凸缘;21-进气歧管衬垫;22-进气歧管;23-进气歧管支架;

24-进气歧管支架紧固螺栓;26-螺母(20N•m);28-吊耳;29-气缸垫

(1)拔下各缸喷油器上的插接器,从燃油分配管上拆下各缸喷油器。

(2)拆下燃油分配管。

(3)拔下各缸的高压分缸线。

(4)拔下空气进气软管和曲轴箱通风管,如图5所示。

图5拔下空气进气软管和曲轴箱通风管

(5)拔下气缸盖后的小软管。

(6)拔下气缸盖后冷却液管凸缘和上冷却液管之间的冷却液软管。

(7)拔下上冷却液管与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液软管。

(8)拆下进气歧管支架的紧固螺栓,如图6所示。

图6松开进气歧管支架的紧固螺栓

(9)拆下进气歧管和气缸盖之间的连接螺栓(上下各4颗),拆下进气歧管及密封衬垫。

2、排气歧管的拆卸

拆下排气歧管和气缸盖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排气歧管及密封衬垫。

注意点:

(1)拆卸进、排气歧管时,应对称交叉拧松连接螺栓。

(2)拆下进、排气歧管后,应及时用干净的布盖住气缸盖上的进、排气口处。

(六)拆卸气缸盖总成

拆卸过程如下:

(1)拆下同步带后上防护罩,拧下气门罩盖上的连接螺母。

(2)取下压条、支架和气门罩盖。

(3)拔下水温传感器的插接器。

(4)拔下机油压力传感器的插接器。

(5)拔下霍尔传感器的插接器。

(6)按图7所示顺序,对称交叉分2-3次拧松气缸盖螺栓。

(7)抬下气缸盖总成,取下气缸垫。

图7气缸盖螺栓拆卸顺序

注意点:

(1)必须在冷机状态下拆卸气缸盖螺栓。

(2)气缸盖螺栓的拆卸顺序必须是从四周向中间对称交叉进行。

(3)必须分2-3次拧松气缸盖螺栓。

(七)分解气缸盖总成

总成分解图如图8所示。

气缸盖总成的拆卸过程如下:

图8凸轮轴总成、气门组件、液力挺杆的分解图

1-凸轮轴同步带轮螺栓(100N•m);2-凸轮轴同步带轮(带霍尔传感器的脉冲轮);3-密封圈;4-半圆键;5-螺母(20N•m);6-轴承盖;7-凸轮轴;8-液力挺杆;9-气门锁片;10-气门弹簧座;11-气门弹簧;

12-气门杆密封圈;13-气门导管;14-气缸盖;15-气门

(1)将气缸盖总成放置在拆装平台上。

(2)固定凸轮轴,拆下凸轮轴同步带轮固定螺栓,用拉码拉出凸轮轴同步带轮,从凸轮轴上取下半圆键。

(3)先对角、交替、分次松开第1、3、5轴承盖连接螺母,再对角、交替、分次松开第2、4轴承盖连接螺母,依次取下各道凸轮轴轴承盖,按顺序放好,以免错乱。

(4)取下凸轮轴。

(5)用磁性棒依次吸出各个液力挺杆,按顺序放好,以免错乱。

(6)用专用气门弹簧压具压下气门弹簧,取出气门锁片,取下气门弹簧座、气门弹簧,取出气门,从气门导管上拆下气门油封。

(7)按顺序依次拆下各气门组零件,按顺序放好,以免错乱。

(8)用手锤和专用铳棒依次拆出气门导管,或用专用顶拔器拉出气门导管。

注意点:

(1)必须按规定的顺序拆卸凸轮轴轴承盖固定螺母。

(2)拆下的凸轮轴轴承盖、液力挺杆、气门必须按顺序放好,以便装复原位。

(八)拆卸活塞连杆组

活塞连杆组的分解图如图9所示,其拆卸过程如下:

图9活塞连杆组的分解图

1-连杆螺母(30N•m+90°);2-连杆轴承盖;3-连杆下半轴承;4-缸体;5-连杆上半轴承;

6-连杆;7-夹箍;8-活塞销;9-活塞环;10-活塞;11-连杆螺栓

(1)摇转发动机拆装翻转架,将发动机侧置。

(2)转动曲轴,使1、4缸的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

(3)分次拧松1缸的连杆螺栓,取下连杆盖。

(4)用手锤木柄顶住连杆体一侧,推出活塞连杆组。

(5)取出活塞连杆组后,将连杆盖、连杆螺栓按原位装复。

(6)用同样方法拆下4缸的活塞连杆组。

(7)转动曲轴,使2、3缸的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分别拆下2、3缸的活塞连杆组。

(九)分解活塞连杆组

分解过程如下:

(1)用活塞环拆装钳从上向下依次拆下活塞环,如图10所示。

(2)用孔用挡圈卡钳拆下活塞销两端的卡簧。

(3)用专用铳棒拆出活塞销。

(4)拆下连杆螺栓、连杆盖,拆下连杆轴承。

图10拆卸活塞环

(十)拆卸曲轴飞轮组

曲轴飞轮组的分解图如图11所示,其拆卸过程如下:

图11曲轴飞轮组的分解图

1-前密封凸缘螺栓(16N•m);2-密封圈;3-前密封凸缘;4-止推环;5-主轴承;6-链轮;7-曲轴;

8-主轴承;9-主轴承盖螺栓(65N•m+90°);10-轴承盖;11-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脉冲轮;

12-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螺栓(10N•m+1/4圈);13-滚针轴承;14-飞轮;15-飞轮紧固螺栓(60N•m+90°);16-密封圈;17-螺塞(100N•m);18-中间支板;19-后密封凸缘螺栓(16N•m);20-曲轴后密封凸缘

(1)将发动机倒置。

(2)从两端向中间对称、交叉分次拧松油底壳连接螺栓,取下油底壳及密封衬垫。

(3)拆下机油泵固定螺栓,拆下机油泵及链轮总成。

(4)用专用工具固定住飞轮,拆下飞轮固定螺栓,拆下飞轮(如图13)。

图13用专用工具固定飞轮

(5)用专用工具固定曲轴,拆下曲轴同步带轮固定螺栓,拆下曲轴同步带轮。

(6)分别拆下曲轴前、后油封法兰,从曲轴前、后油封法兰上取下油封。

(7)从两端向中间分次拧松曲轴主轴承连接螺栓,依次取出各主轴承盖。

(8)抬下曲轴,取下第3道主轴承处的止推垫片。

注意点:

(1)拆卸油底壳时,必要时可用橡皮锤或木榔头敲击、震松油底壳。

(2)拆卸主轴承盖前,应检查主轴承盖上是否有安装标记,若无安装标记,应打上安装标记,以免装错。

 

第二部分发动机总成的装配

发动机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疏通所有的润滑油道,保证油道畅通。

(1)疏通润滑油道前,必须阅读使用说明书,找出所有的润滑油道。

(2)先用细铁丝捅洗润滑油道,再用高压油枪打进汽油冲洗油道或用压缩空气疏通。

2、将发动机解体后的所有零件分类后清洗,清除油污、积炭和水垢,用压缩空气吹干,按顺序摆放。

3、检测所有零、部件,以确定是报废件、需修件还是可用件。

4、将检修后的所有零、部件及必备的发动机材料准备齐全,分类、按顺序摆放。

5、清洁发动机装配场地,将发动机拆装用的通用工具、专用工具及辅助材料准备齐全。

发动机装配时的技术要求:

1、对所有准备装复的零、部件或总成进行检测或试验,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必须保证质量合格。

2、装配前彻底清洗零件,特别要保证润滑油道畅通,清洗后必须用压缩空气吹干。

3、准备好所有连接、紧固用的螺栓、螺母。

大修时更换所有密封件、锁紧保险件和开口销。

4、正确使用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保证操作规范。

5、对有互配要求、安装方向要求的机件,如活塞与气缸、活塞连杆组、曲轴轴承、气门与气门座圈等,必须对号入座,对正记号,保证安装方向。

6、各相对运动零件的工作表面,如活塞与气缸壁、轴颈与轴承、气门与气门导管等,装配前必须涂抹清洁的机油,以保证配合件在开始运动时良好的润滑。

7、关键部位的配合间隙、装配间隙,如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曲轴轴颈与轴承的径向间隙、曲轴的轴向间隙、凸轮轴的轴向间隙、气门间隙等,必须符合说明书规定的技术要求。

8、重要的连接螺栓、螺母,如主轴承螺栓、连杆螺栓、飞轮螺栓、气缸盖螺栓、摇臂轴支座紧固螺栓等,必须按一定顺序、按规定扭矩拧紧。

9、及时检查各运动件的运动是否灵活。

10、严格保证各密封部位的密封性,不得有漏水、漏油、漏气现象。

11、电路各接头要保持清洁,连接可靠,不得有短路、断路、接触不良、漏电等现象。

12、发动机装配完毕,经磨合后,应保证起动容易,在各种工况下工作良好。

(一)安装曲轴飞轮组

(1)将发动机机体安装在工作台或发动机拆装翻转架上,将发动机倒置。

(2)用压缩空气疏通各润滑油道。

(3)清洁机体平面、气缸、曲轴主轴承孔、凸轮轴轴承孔等主要装配面。

(4)在轴承座上依次装复各道上主轴承,清洁后在工作表面涂机油。

(5)在第3道主轴承承孔的两侧面装上两片止推片。

(6)清洁曲轴各道轴颈表面并涂上机油,将曲轴安装在机体上。

(7)在主轴承盖上依次装复各道下主轴承(如图14),清洁后在工作表面涂机油,依次装复到各主轴承座上,装上主轴承盖连接螺栓。

图14将下主轴承装入主轴承盖中

(8)用扭力扳手,按从中间向两边的顺序(3、2、4、1、5)分2-3次拧紧各道主轴承盖的螺栓,最后拧紧至规定力矩65N•m,再加转90°。

(9)将曲轴前油封装入前油封法兰的承孔中,将曲轴后油封装入后油封法兰的承孔中。

装油封前在油封外表面涂一层密封胶,油封装入后在油封法兰与机体接触的一面上涂上密封胶,在油封刃口涂一薄层机油。

(10)装上前、后油封法兰,以16N•m的力矩拧紧前、后油封法兰固定螺栓。

(11)检测曲轴的轴向间隙,如图15所示。

图15检查曲轴的轴向间隙

检测时,用撬棒将曲轴撬向后端极限位置,在曲轴前端面处安装一只千分表,将千分表调零。

再将曲轴撬向前端极限位置,千分表的摆动量即为曲轴的轴向间隙。

装配新止推片的间隙为0.07-0.21mm,磨损极限为0.30mm。

若曲轴轴向间隙过大,应更换止推垫片。

(12)装上曲轴后滚针轴承和中间支板。

(13)装上飞轮,对角、交叉、分次拧紧飞轮紧固螺栓,最后拧紧至规定力矩60N•m,再加转90°,并予以锁止。

(14)用专用工具固定曲轴,用专用工具将从动盘定位在离合器压盘和飞轮的中心,对角、交叉、分次拧紧离合器固定螺栓,最后拧紧至规定扭矩25N•m。

注意点:

(1)发动机在装配前必须疏通润滑油道,以免润滑油道堵塞,当发动机工作后造成润滑不良,导致运动机件损坏。

(2)装复各道主轴承时,必须使主轴承的凸起与主轴承承孔的凹槽对齐。

第1、2、4、5道装在轴承座上的轴承上有油孔和油槽,装在轴承盖上的轴承上无油孔和油槽;第3道上、下轴承上都有油孔和油槽。

(3)装止推垫片时,应使止推片有润滑油槽的一面(有减摩合金层表面)朝外。

(4)装复主轴承盖时,按原装配记号对号入座,并使主轴承盖上的凸点朝前,同时上、下主轴承上垃圾槽必定在同一侧。

(5)主轴承盖螺栓为一次性使用件,一经拆卸,必须更换。

(6)每拧紧一道主轴承盖连接螺栓,都应转动曲轴几圈,转动中不得有忽重忽轻现象,否则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7)装复油封法兰时,必须小心,不能使油封扭曲。

(二)安装机油泵总成及油底壳

安装顺序如下:

(1)安装好机油泵传动链条张紧器。

(2)安装机油泵,连接螺钉的拧紧力矩为16±1N•m。

(3)放平油底壳密封垫,安装油底壳。

注意点:

(1)注意机油泵传动链条张紧器的安装方向。

(2)必须从中间向两边对角、交叉、分次拧紧油底壳连接螺钉。

(三)安装活塞连杆组

1、检查配缸间隙

技术要求:

0.03-0.07mm。

2、检测活塞环“三隙”

端隙技术要求:

第1道气环0.2-0.4mm,第2道气环0.2-0.4mm,油环0.25-0.50mm。

侧隙技术要求:

活塞环在环槽内无卡滞,间隙0.06-0.09mm。

3、检查活塞销与连杆衬套的配合间隙

技术要求:

用大拇指力容易压入活塞销,垂直放置,活塞销不会随自重滑落,左右晃动无间隙。

4、组装活塞连杆组

将活塞销座孔、活塞销、连杆小头衬套内涂沫机油。

将活塞销推入活塞销座孔并稍微露出,将连杆小头伸入活塞销座之间,使连杆小头孔对准活塞销,大拇指用力将活塞销推到底,在活塞销座孔两端装入限位卡簧。

注意点:

(1)活塞上箭头方向与连杆上凸点记号一致,朝向发动机前部。

(2)活塞销涂抹机油,以大拇指用力可推入活塞销。

(3)装入后,连杆可以绕活塞销自由转动。

5、检查活塞偏缸

技术要求:

装入活塞连杆组,拧紧连杆螺栓,使活塞处于上、中、下3个位置,用厚薄规检查配缸间隙是否一致。

6、安装活塞环

用活塞环拆装钳依次装入组合式油环、第2道气环(锥形环)、第1道气环(矩形环),使活塞环的开口错开一定的角度(如图16所示),形成“迷宫式”密封。

图16活塞环开口的安装方向

7、装入活塞连杆组

(1)摇转翻转架,将发动机侧置。

(2)清洁气缸内壁、活塞连杆组,在各气缸内壁、活塞裙部、连杆轴承表面涂沫机油。

(3)转动曲轴,使1、4缸连杆轴颈处于上止点位置。

(4)用活塞环卡箍夹紧第1缸活塞环,用手锤木柄将活塞推入气缸,使连杆大头落在连杆轴颈上。

继续用手锤木柄顶住活塞,转动曲轴,使曲轴连杆轴颈转到下止点位置。

装上连杆盖,拧上连杆螺栓,分2次拧紧连杆螺栓,最后拧紧至规定力矩30N·m,再加转90°。

(5)用同样方法装复4缸的活塞连杆组。

(6)转动曲轴,使2、3缸的连杆轴颈处于上止点位置,用同样方法分别装复2、3缸的活塞连杆组。

注意点:

(1)组装活塞连杆组时,活塞裙部的箭头和连杆上的凸点应在同一侧。

(2)活塞销为“全浮式”,在常温下,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为过渡配合,若活塞销安装困难,可采用热装法。

(3)活塞环的“TOP”标记必须朝上(活塞顶部),第1道气环开口与活塞销轴线呈45°且不在活塞的承压面一侧,各道活塞环的开口相互错开120°,油环的两刮片的开口方向互相错开180°。

(4)活塞裙部的箭头和连杆上的凸点必须朝向发动机前端。

(5)装复连杆盖时,按原装配记号对号入座,并使连杆盖上的凸点朝前,同时连杆盖与连杆体上的凸点在同一侧,连杆轴承上垃圾槽也必定在同一侧,安装时不要使用密封剂。

(6)连杆螺栓一经拆卸,必须更换,安装时先润滑螺纹和接触表面。

(7)每拧紧一道连杆螺栓,都应转动曲轴几圈,转动中不得有卡滞现象,否则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8)在测量连杆径向间隙时,连杆螺栓拧紧力矩为30N·m,不要再加转90°。

(四)安装配气机构总成

1、检查气门密封性

2、安装气门组

(1)将气缸盖放置在拆装平台上。

(2)将新气门导管外表面涂抹机油,从气缸盖上端将气门导管压入气缸盖。

(3)用专用工具装上气门油封,装上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座。

(4)用专用气门弹簧压具压下气门弹簧,将两个锁片安装在气门杆尾部的环槽内,松开专用气门弹簧压具,用橡胶锤轻轻敲击气门杆顶端,以保证锁片锁止到位。

(5)用同样方法依次装复其它气门组零件,检查气门密封性。

3、检查凸轮轴轴向间隙

(1)装上凸轮轴

(2)装上1、4号凸轮轴轴承盖

(3)检测凸轮轴轴向间隙

技术要求:

凸轮轴轴向间隙为0.15mm。

(4)拆下凸轮轴

4、装配凸轮轴

(1)装上各缸火花塞。

(2)清洁、润滑液力挺杆、凸轮轴轴承、凸轮轴轴颈表面。

(3)按原位置装回液力挺杆,保证对号入座。

(4)将凸轮轴装回气缸盖上,转动凸轮轴,使第1缸进、排气凸轮朝上。

(5)依次装复各凸轮轴轴承盖,保证对号入座,拧上凸轮轴轴承盖连接螺母。

(6)先对角、交替、分次拧紧第2、4轴承盖连接螺母,拧紧至规定力矩20N·m;再对角、交替、分次拧紧第5、1、3道轴承盖连接螺母,拧紧至规定力矩20N·m(如图17)。

图17安装凸轮轴

(7)装上凸轮轴密封圈。

(8)将半圆键装到凸轮轴上,压回凸轮轴同步带轮,以100N·m的力矩拧紧紧固螺栓。

(9)装上霍尔传感器,以10N·m的力矩拧紧霍尔传感器固定螺栓。

(10)安装好同步带后上防护罩。

注意点:

(1)气门、液力挺柱、凸轮轴轴承盖必须装复原位,保证对号入座。

(2)安装液力挺杆前,应检查凸轮轴的轴向间隙,磨损极限为0.15mm。

(3)气门装入后,必须检查气门密封性。

气门只能进行研磨,不能进行修复。

若研磨后仍然漏气,必须更换气门。

(4)必须按规定的顺序拧紧凸轮轴轴承盖固定螺母。

(5)安装凸轮轴轴承盖时,必须保证中心对准。

(6)凸轮轴密封圈一经拆卸,必须更换。

(7)安装好凸轮轴后,发动机在30min之内不得起动,否则液力挺杆液压补偿元件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气门将敲击活塞。

(五)安装气缸盖总成

安装过程如下:

(1)摇转翻转架,将发动机正置。

(2)转动曲轴,使第1缸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

(3)装上气缸垫,使有标号(配件号)的一面必须可见(朝上)。

(4)装上气缸盖。

(5)对称、交叉分2-3次拧紧气缸盖螺栓(如图18所示),最后拧紧至规定力矩40N·m,再加转180°。

图18气缸盖螺栓拧紧顺序

(6)插上霍尔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的插接器。

(7)装上气门罩盖,装上压条和支架,拧紧气门罩盖连接螺母,拧紧力矩为10N·m。

注意点:

(1)在安装气缸盖之前,要将曲轴转到第1缸上止点位置。

(2)气缸垫若有损坏,必须更换。

(3)安装气缸垫时,有配件号的一面必须可见,并保证气缸垫与气缸盖上的所有水道孔、油孔、螺栓孔对准。

(4)气缸盖螺栓一经拆卸,必须更换。

(5)装入气缸盖螺栓前,必须清理气缸盖螺栓盲孔,保证孔内没有杂物,气缸盖螺栓螺纹处涂上机油。

(六)安装进、排气歧管

安装过程如下:

(1)装上排气歧管密封衬垫和排气歧管,以20N·m的力矩拧紧排气歧管固定螺栓。

(2)装上进气歧管密封衬垫和进气歧管,以20N·m的力矩拧紧进气歧管固定螺栓。

(3)装上进气歧管支架,拧紧支架紧固螺栓。

(4)将喷油器装在燃油分配管上,并使导线插接器朝外,卡上卡簧。

(5)将喷油器和燃油分配管一起安装在进气歧管相应位置上,以15N·m的力矩紧固燃油分配管固定螺栓。

(6)插上各缸喷油器上的插接器。

(7)插上各缸的高压分缸线。

(8)装上上冷却液管与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液软管。

(9)装上气缸盖后冷却液管凸缘和上冷却液管之间的冷却液软管。

(10)装上气缸盖后的小软管。

(11)装上曲轴箱通风管。

注意点:

(1)进、排气歧管密封衬垫一经拆卸,必须更换。

(2)应对称、交叉拧紧进、排气歧管连接螺栓。

(七)安装同步齿形带

安装过程如下:

(1)转动曲轴,使所有活塞都不在上止点的位置,以免损坏气门及活塞。

(2)转动凸轮轴,使凸轮轴同步带轮上的标记对准同步带后上防护罩上的标记。

(3)转动曲轴,使曲轴同步带轮上止点标记与参考标记对齐。

(4)将同步带安装到曲轴同步带轮和水泵同步带轮上。

(5)调整半自动张紧轮的位置,使定位块嵌入气缸盖上的缺口内(如图19)。

图19半自动张紧轮的位置

(6)将同步带安装到张紧轮和凸轮轴同步带轮上。

(7)逆时针转动张紧轮,直到可以使用专用工具(如图20所示)。

图20使用专用工具

(8)松开张紧轮,直到指针位于缺口下方约10mm处。

旋紧张紧轮,直到指针和缺口对齐,以15N·m的力矩拧紧张紧轮上的锁紧螺母。

(9)检查同步带张紧力(如图21)。

用拇指用力弯曲同步带,指针应移向一侧;放松同步带,张紧轮应回到初始位置(指针和缺口对齐)。

图21检查张紧轮

(10)转动曲轴,检查曲轴同步带轮、凸轮轴同步带轮上的正时标记是否同时与相应的参考标记对准,如不对准应重新安装同步带。

(11)安装同步带下防护罩。

(12)安装曲轴驱动带轮。

(13)安装同步带中间防护罩和上防护罩。

注意点:

(1)转动凸轮轴前,必须转动曲轴,使所有活塞都不在上止点的位置,以免损坏气门及活塞。

(2)安装同步带时,必须调整张紧轮的位置,使定位块嵌入气缸盖上的缺口内。

(3)注意不要将同步带装反,安装时保证同步带正确地啮合进各同步带轮,以免损坏同步带。

(八)安装发动机附件

1、拆卸汽油滤清器

2、拆卸机油滤清器总成

3、拆卸膨胀水箱

4、拆卸发动机上各安装支架。

5、拆卸发动机上各连接管。

6、拆卸发动机上罩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