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5996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青铜峡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17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机遇,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1155”战略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千方百计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惠民生,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3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8亿元,增长6.6%。

三次产业比例为:

11.7:

61.8:

26.5。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881元。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完成增加值18.4亿元,同比增长4.3%。

其中:

农业产值20.9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0.2亿元,增长6.5%;牧业产值9.4亿元,增长7%;渔业产值1.6亿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亿元,增长5.3%。

全年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87.1万亩,比上年下降3.2%,其中: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7万亩,下降10.2%;蔬菜种植面积14.5万亩,增长3.6%。

粮食总产量27.2万吨,比上年下降4.1%。

蔬菜总产量50.9万吨,比上年增长6.3%。

葡萄总面积达到13.2万亩,其中:

酿酒葡萄面积10.9万亩。

年末生猪存栏8.9万头,比上年增长14.1%;生猪出栏13万头,比上年增长10.6%。

牛存栏6.7万头,比上年增长11.2%;牛出栏2.1万头,比上年增长10.9%。

羊只存栏17.8万只,比上年下降1.8%;羊只出栏23.4万只,比上年增长3.5%。

家禽存栏为166.6万只,比上年下降18.2%;家禽出栏72.8万只,比上年增长0.5%。

全年肉类总产量1.9万吨,比上年增长10.5%;禽蛋总产量1.6万吨,比上年下降7%;奶类总产量1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5%。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8万亩,比上年增长80.1%。

水果面积20.5万亩,比上年下降2.1%,水果总产量14.4万吨,比上年下降6.2%。

全市渔业养殖面积7.2万亩,与上年持平;水产品总产量1.9万吨,比上年增长5.1%。

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9.7万吨。

全年农村用电量840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8.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

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企业规模看:

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小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实现利润1.03亿元,下降80.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下同)391.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增幅同比扩大1.2个百分点。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消耗电力98.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8%。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速%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94.2

4.4

其中:

火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178.2

4.4

水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10.3

12.1

 铝

395300

0.2

铝材

14659

-73.2

石墨及炭素制品

84414

28.7

铁合金

48194

-44.9

滚动轴承

万套

484

29.7

 电石

235313

11.3

 烧碱

149960

1.9

 PVC树脂

214271

3.6

 水泥

2495991

5.8

 硅酸盐水泥熟料

1983867

8.5

其中:

窑外分解窑水泥熟料

1667749

9.5

 葡萄酒

千升

5897

0.4

全市具有三级及三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亿元,比上年下降36.9%;实现利税1.1亿元,比上年增长3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其中: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5.8亿元,增长9.8%;完成更新技术改造投资6.3亿元,增长8.6%;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9亿元,下降60.7%。

从投资结构看: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8亿元,比上年增长0.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6.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2.5亿元,比上年增长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2%。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9亿元,比上年下降60.7%。

全市房屋施工面积达83.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其中:

住宅施工面积52.6万平方米,增长7.6%;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23.5万平方米,增长3.5%。

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8%;商品房销售额5.1亿元,比上年下降35.7%。

五、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分地区看,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3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9%;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2亿元,比上年增长8%。

年末全市共有4A级景区3个(黄河大峡谷、黄河坛、中华黄河楼)。

全年接待游客30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比上年增长9%。

六、交通和邮政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64.8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8.1公里,乡道414公里,村道886.4公里。

年末营运车辆4568辆,其中:

货车车辆3882辆,客车车辆686辆。

全市公路货运量1238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5179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1472万人,客运周转量11216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3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年完成函件业务10.5万件,包裹快递业务11.5万件,征订各类报纸杂志累计323.1万份。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37.8亿元,比上年下降11.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5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1.2%。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1亿元,比上年增长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从结构看,住户存款余额8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单位存款余额18.9亿元,比上年下降6%;财政性存款余额0.6亿元,比上年下降26.9%。

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从期限分布看,短期贷款余额60.8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中长期贷款余额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4966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8960万元,增长9.4%;人寿险保费收入26006万元,增长21.7%。

全年各项支出13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

财产险赔款支出5726万元;人寿保险支出7424万元。

人寿险赔款支出646万元,医疗给付金额125万元,死亡给付金额487万元,满期给付金额1554万元。

八、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

建城区面积33.4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55%,建成区绿地率35.1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6平方米。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2.73%。

城市拥有道路长度242.06公里,道路面积420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9.49平方米。

全年供水总量1571.36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518万平方米,液化石油供气总量703吨,天燃气供气总量4924万立方米。

全市共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6起,死亡6人(工矿商贸2人、道路交通4人),比上年增长50%;直接经济损失228万元,比上年增长48.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人/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与卫生

全年实施各类科技项目49项,转化新技术成果19项,开发新产品53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9项。

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61件,专利授权量达到105件,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85件。

全市科技特派员354人,创办领办企业、协会、合作社99个,建立示范户7995户,辐射带动农户11790户。

建立科技示范点82个,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48项,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66个。

全市共有各类学校88所,其中:

职业中学1所,普查高中2所,普通初中6所,普通小学43所,幼儿园31所。

全市教职工3384人,其中:

专任教师2892人。

在校学生总数43606人,其中: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984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9324人,小学在校学生19304人,幼儿园7087人。

全市现有国办文化体育事业(广播影视)单位15个,基中:

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物所1个、广播电视台1个、农村电影放映中心1个,乡(镇)文化站8个,街道文化站1个,林场文化站1个。

有专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业余文艺团队42个。

有村级文化室85个,标准文化大院10个,村级文化体育中心户15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2个。

有各类体育协会12个,体育俱乐部6个,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534人,建成镇级全民健身广场8个,移民村体育健身广场3个,体育活动中心1所。

全市共有标准体育场地1624个(其中城区720个,镇(场)904个),城区人均场地面积1.2平方米。

电台开办栏目7个,广播、电视信号在青铜峡全境的覆盖率达到了98%,同时青铜峡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进行合作,面向广大农村开展广播宣传服务。

全市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

综合医院2个,卫生院9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厂(场)综合医院1个。

实有床位950张,职工1498人,卫生技术人员1237人,其中:

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85人,注册护士568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按公安局户籍人口统计:

年末全市总户数107936户,总人口284431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90261人,男性145260人。

全市汉族人口213822人,占总人口的75.2%;回族人口69015人,占总人口的24.3%。

按照人口抽样统计调查,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296989人,其中:

城镇人口149920人,乡村人口147069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53‰,死亡率为5.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9‰。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47元,同比增加1914元,增长8.1%。

其中:

工资性收入17904元,增长6.9%,占可支配收入的70.1%;经营净收入2704元,增长6.2%;转移净收入3922元,增长13.8%;财产净收入1017元,增长14.3%。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5元,比上年增加1095元,增长9.1%。

其中:

工资性收入6464元,增长12.1%,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2%;经营净收入5647元,增长5.1%;财产净收入309元,增长14.8%;转移净收入714元,增长13.1%。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2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7%。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619人,实现工资性收入30018万元。

开展创业能力培训300人。

培育小企业189家,培养小老板396人,创造新岗位1451个,带动就业人数2623人。

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含其他人员,即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达到60185人。

比上年增加1845人,增长3.0%。

其中,参保职工44964人,离退休人员15221人。

企业养老保险负担系数为0.339。

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327元,比上年人均增加76元,增长3.4%。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94697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160人。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39629人,其中:

在职职工27339人,占总参保人数的69%;退休职工12290人,占总参保人数的31%。

享受待遇人数34377人。

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219732人,其中:

成年人164816人,享受待遇人数148360人。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2783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5763人。

全市拥有敬老院2所,床位264张,集中供养人数112人。

年末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416人,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及临时补贴1744万元。

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9671人,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及临时补贴2906万元。

注:

1、本公报中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和行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测算。

4、数据中道路面积与往年出入大,是核实后准确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