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集一年级.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6013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古诗集一年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集一年级.docx

《古诗集一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集一年级.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集一年级.docx

古诗集一年级

咏①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②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③拨④清波。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40—约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

唐初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注释】

①咏:

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

用诗词来赞美鹅。

②项:

颈的后部。

这里指鹅的脖子。

③掌:

诗中指鹅的脚掌。

④拨:

划动,拨开。

【译文】

“鹅,鹅,鹅”水中的鹅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

一身雪白的羽毛浮在绿水之上,用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赏析】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①独自开。

遥②知不是雪,为③有暗香④来。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注释】

①凌寒:

冒着严寒。

②遥:

远远的。

③为:

因为。

④暗香:

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

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沁人心脾的“暗香”。

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的化身。

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

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无悔的深情。

五岁咏花

[唐]陈知玄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①馀②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作者简介】

陈知玄,生卒年不详,唐朝僧人,法号悟达,四川峨嵋山洪雅县人,俗名陈知玄,字后觉。

【注释】

①唯:

只。

②馀:

剩下。

【译文】

花开了,满树都是红的,花落了,树枝全部空荡荡。

只剩一朵还开在树上,明天也一定会随风飘落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花的小诗。

诗人仅仅用了二十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花儿开放和花儿落了的独特的美。

全诗语言朴实,通俗易懂。

赏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赏析】

诗人以白描的手法,用简单的词语生动地表现出瑞雪纷飞、漫天飘舞的典型特征,一幅生动美丽的大自然图画传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末句更是点睛之笔,白色的雪花飞入白色的芦花丛中,两者同飞共舞,白茫茫地融为一片,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①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作者简介】

邵康节(1011—1077),北宋哲学家、易学家,名雍,字尧夫,康节为谥号。

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是中国占卜界的主要代表人物。

【注释】

①烟村:

冒着炊烟的人家

【译文】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质朴素淡,令人耳目一新。

悯①农

(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②,秋收万颗子。

四海③无闲田④,农夫犹⑤饿死。

【作者简介】

李绅(约780—约846),字公垂,唐代诗人。

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注释】

①悯:

怜悯、同情。

②粟:

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③四海:

泛指全国各地。

④闲田:

无用,不耕种的田。

⑤犹:

仍然。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

【赏析】

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悯农

(二)

[唐]李绅

锄禾①日当午②,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①锄禾:

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②当午:

中午,正午。

【译文】

烈日当头,农民们却还在田里劳作,一滴滴的汗水掉在了土地里。

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劝诫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田家①

[唐]聂夷中

父耕原②上田,子劚③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④已修仓。

【作者简介】

聂夷中(837—?

),唐代诗人。

他的诗作,风格平易而内容深刻,在晚唐靡丽的诗风中独树一帜。

喜欢采用短篇五言古诗和乐府的形式,以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将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暴露在人们眼前,冷峭有力。

【注释】

①田家:

种田的农户。

②原:

同“塬”,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③斸:

一种农具。

这里指刨地开荒。

④官家:

官府。

【译文】

父亲在高高的塬上辛勤地耕田,儿子在山下野地里开荒,六月份到了,地里的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却已经在修粮仓了。

【赏析】

本诗简洁有力地刻画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

农家心急如焚,官家却追不及待收租,作者的忧民悯农之心跃然纸上。

蚕妇①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②,归来泪满巾。

遍身③罗绮④者,不是养蚕人!

【作者简介】

张俞,生卒年不详,北宋诗人、文学家。

字少愚,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

其诗简括雄俊,锋利明快。

【注释】

①蚕妇:

养蚕的妇女。

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②入城市:

到城里做买卖。

市,做买卖。

③遍身:

全身上下。

④罗绮:

丝织品的统称。

在这里指丝绸做的衣服。

【译文】

昨天到城里卖蚕丝,回来的时候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集市中看到,那些全身穿着美丽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蚕妇入城所见所感,深刻地揭露了但是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全诗语言质朴,一针见血,与李绅“锄禾日当午”首,一咏耕,一咏织,可称为中国咏耕织的代表作。

蚕妇

[唐]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①浑身着苎麻②。

【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

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

【注释】

①底事:

为什么。

②苎麻:

一种草本植物,茎部韧皮可供纺织。

【译文】

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

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可为什么身上穿的却是苎麻做的衣服?

【赏析】

古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采用直白的方式写出蚕妇的辛酸遭遇,诗中一个“岂”字和一个“底事”,使情感愈发强烈,直接质问当朝统治者:

我的脸色蜡黄,怎么知道人间的荣华富贵?

我年年这么辛苦,为什么还只能穿着粗布麻衣?

两句反诘,声色俱厉,道尽人世的不公与内心的不平。

陶者①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②居大厦③。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

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

【注释】

①陶者:

烧制陶瓦器人。

②鳞鳞:

房顶上的瓦片重叠,像鱼鳞一样。

③大厦:

高大的房屋。

【译文】

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有些人十根手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大房屋。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古诗。

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劳动者受尽剥削,富贵者不劳而获。

诗人通过鲜明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

江上渔者①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一叶舟⑤,出没⑥风波里。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

【注释】

①渔者:

捕鱼的人。

②但:

③鲈鱼:

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长江下游一带出产。

④君:

你。

⑤一叶舟:

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⑥出没:

若隐若现。

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译文】

往来于江山的游人,只知道品尝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些打鱼人为了捕鲈鱼,驾着一叶小舟,在风浪里出生入死,又是多么艰辛啊!

【赏析】

本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艰辛。

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

江南

汉乐府①歌辞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②!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

汉乐府,指由汉代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也称“乐府诗”。

②田田:

形容荷叶连成一片的样子。

【译文】

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

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赏析】

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

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绝句

(一)

[唐]杜甫

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③。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写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注释】

①迟日:

春日。

春日比冬日长,所以说春日迟迟。

②泥融:

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

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

春天姗姗来迟,江山秀丽如画,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润的泥土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秀丽景色的诗。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绝句

(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①白,山青花欲②燃③。

今春看又过④,何日⑤是归年?

【注释】

①逾:

更加。

②欲:

好像。

③燃:

燃烧。

④过:

过去。

⑤何日:

什么时候。

【译文】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赏析】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诗人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但诗人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忆江南①

(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注释】

①忆江南:

词牌名,又叫《望江南》、《梦江南》等。

②谙:

熟悉

③蓝:

蓼蓝,草名,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靛青色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像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

第一首总写江南春色。

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中间两句则是用比喻的手法,逼真地描绘出北方所见不到的江南水乡秀丽景色。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忆江南

(二)

[唐]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①。

山寺②月中寻桂子,

郡亭③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注释】

①杭州:

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

白居易曾在杭州任刺史,为当地人民作了许多好事,当地人非常怀念他,他也时时想念这个地方。

②山寺:

指西湖西边的灵隐寺。

③郡亭:

指杭州城东楼。

【译文】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天堂一样的杭州:

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观赏那起落的潮头。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新玩游?

【赏析】

 第二首写的是杭州。

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

当然是灵隐寺中的桂子和钱塘江的潮头。

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忆江南(三)

[唐]白居易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①。

吴酒一杯春竹叶②,

吴娃③双舞醉芙蓉④。

早晚⑤复相逢?

【注释】

①吴宫:

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②竹叶:

酒名。

③娃:

美女。

④醉芙蓉:

形容舞伎之美。

⑤早晚:

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译文】

江南的回忆,其次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象朵朵迷人的芙蓉。

何时才会再次相逢?

【赏析】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

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

十多年后,他身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

“早晚复相逢?

三首词,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

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劳劳亭①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②别苦,不遣③柳条青。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多赞美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艺术成就极高,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注释】

①劳劳亭:

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西南十五里,古时送别之所。

②知,理解。

③遣,让。

【译文】

天下最让人伤心的地方,是那行人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知道离别的痛苦,

不肯让柳条生长出嫩芽。

【赏析】

这是一首遣兴之作,并不是真的因为去劳劳亭送别友人才写的,所以诗中当然也就没有送别的具体场景。

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①?

萧萧②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③最先闻④。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其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被后人誉为“诗豪”,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注释】

①至:

到。

②萧萧: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③孤客:

孤独的异乡人。

④闻:

听到。

【译文】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

清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赏析】

全诗由远及近,借景抒情,虽然没有出现“思乡”和“怨愁”等字,但任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思归之心。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①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②侵古道,晴翠③接荒城。

又送王孙④去,萋萋⑤满别情。

【注释】

①离离: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②远芳:

远处的芳草。

③晴翠:

草原明丽翠绿。

④王孙:

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指诗人自己的朋友。

⑤萋萋: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译文】

辽阔的原野上,青草是那样的茂盛,春天绿了,秋天黄了,一年一度,枯萎之后又茁壮地生长。

野火也烧不尽它,春风一吹,它又显出了勃勃的生机。

远处的青草顽强生长,一直蔓延到路边,阳光下翠绿的草色蜿蜒伸展,与那荒远的城镇连接起来。

又是在这原野上送别朋友,看那茂密的青草也像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原上草为喻,形象的写出了别情之深。

荒原上的野草很不起眼,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尽管常常遭受野火焚烧、严寒霜冻,但一到春天,就立刻焕发出生机,茁壮地生长起来。

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而减少,越是离别,思念之情就越深越绵密,像这也草一样蓬勃生长。

鸟鸣涧①

[唐]王维

人闲②桂花落,夜静春山空③。

月出惊④山鸟⑤,时鸣⑥春涧中。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

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注释】

①涧:

两山之间的小溪。

鸟鸣涧:

河流名。

②闲:

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③空:

形容山中寂静,无声,

④惊:

惊动,惊扰。

⑤山鸟:

山中的鸟

⑥时鸣:

偶尔啼叫。

【译文】

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慢慢凋落,四处无人,春夜的寂静让山野显得更加空旷。

或许是月光惊动山中栖息的鸟儿,从山涧处时而传来轻轻的鸣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竹里馆①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②里,弹琴复长啸③。

深林④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①竹里馆:

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因此得名。

②幽篁:

幽深的竹林。

③啸:

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④深林:

指“幽篁”。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后两句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①七弦②上,静听松风③寒④。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今属安徽)。

擅长写五言诗,自称“五言长城”。

【注释】

①泠泠:

形容声音清越。

②七弦:

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③松风:

琴曲名,指《风入松》曲。

④寒:

凄清的意思。

【译文】

七弦琴上弹奏出清幽的琴声,静静地听就像寒风吹入松林那样凄清。

虽然我十分喜爱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弹奏的不多了!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

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相思

[唐]王维

红豆①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②,此物最相思③。

【注释】

①红豆:

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②采撷:

采摘。

③相思:

想念。

【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

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①颦②蛾③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注释】

①深坐:

久久呆坐。

②颦:

皱眉。

③蛾:

通“娥”,美好的意思。

【译文】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久久独坐紧皱蛾眉。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心里正怨恨着谁?

【赏析】

美人久久地独坐,深锁双眉,泪湿一片,思念情人,充满了哀怨之情。

这首诗刻画人物细致生动,层次分明,含蓄深厚,余味无穷。

春怨①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②,莫教③枝上啼。

啼时惊妾④梦,不得到辽西⑤。

【作者简介】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

唐朝余杭(今浙江杭州市)人,身世不可考,诗传于世仅《春怨》一首。

【注释】

①春怨:

因春天到来而引起的伤心情绪。

②黄莺儿:

黄莺,也叫黄鹂,叫声婉转动听。

③莫教:

不要让。

④妾:

古时候女子的自称。

⑤辽西:

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是当时少妇的丈夫所去的征戍之地。

【译文】

快赶走树上的黄莺,别让它在枝头上啼叫。

啼叫声会惊破我的好梦,害我无法梦见在辽西征战的丈夫。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诗意连绵,环环相扣。

首句写“打起黄莺”,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妾梦”是到辽西会见丈夫。

如此连绵反复,句句相承,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读来余音满口,韵味无穷。

春望词①

(一)

[唐]薛涛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作者简介】

薛涛(约768—832),唐代女诗人,字洪度。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曾居浣花溪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

【注释】

①春望词:

唐朝女诗人薛涛所作,采用五言古诗体式,以四首联章形式,抒写眺望春景,却心生复杂愁情,表达了诗人伤春之感相思之情。

这里选取的是第一首。

【译文】

花开的时候不能同赏,花落的时候不能同悲。

想要问相思之情在哪里?

就是在这花开花落的时候啊!

【赏析】

全诗融情于景,描绘花开花落之景,抒发相思之情。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不管是花开还是花落,薛涛之情惟自知,此时最相思,相思无人解,何处话凄凉?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①。

却下②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释】

①罗袜:

丝织的袜子。

②却下:

回房放下。

【译文】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伫立露水侵湿了罗袜。

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独自隔帘仰望玲珑的秋月。

【赏析】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以“怨”标题,却不露“怨”字。

首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泣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

诗不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①柴扉②。

春草明年绿,王孙③归不归?

【注释】

①掩:

关闭。

②柴扉:

柴门。

③王孙:

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来?

【赏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