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6316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docx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

 

小学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

--论文

李淑荣

房山进校

 

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

---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李淑荣

主题词:

把握教学关注学生音乐特色重视发展

内容提要:

从好课的标准入手,明确音乐教师应该如何上好音乐课,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思想、文化、专业素养等,其次,是明确学科特点,把握教学理念,掌握教学原则,运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上好音乐课。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做有心之人,成为教育的专家。

一、好课的标准

语文老师说:

“自然、朴实、扎实”,音乐老师说:

“感受美、鉴赏美、享受美”。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生命力、充满情趣和智慧的挑战,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描述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情景。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

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呼唤起他的力量?

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中读出愿望?

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你能否察觉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

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

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

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课堂教学是一门真实感人的艺术,课堂教学有时是一种表演,但它不同于戏剧表演,它不一定要有高潮,它可以是一波三折的九曲黄河,可以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当然也可以是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流,只要它能震撼心灵或沁人心脾,就是好课、就是高潮。

二、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

(一)音乐教师应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政治思想素养,文化专业知识素养,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有为有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草去”。

古人云:

“琴棋书画诗酒茶。

”而今仍需:

“说、唱、弹、奏、写、画、跳,济于一身”音乐是美好的,我们每一天都没有离开音乐,从在娘胎里四个月长耳朵就开始听音乐,直到离开人世,在音乐声中结束生命。

音乐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融进一个个音符之中。

音乐担负着探索人生要义的使命,也承担着指导人生道路的责任。

在这个前提下,明确你教什么?

怎样教?

为什么这样教?

效果如何?

1、明确音乐学科教什么?

音乐教师要明确:

唱歌、欣赏、器乐、律动、识谱视唱、畅游等是小学音乐课的最基本内容,欣赏是在感受与鉴赏的层面,唱歌、唱游、器乐、识谱与视唱听音都是在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层面拓展的。

同时,了解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是什么?

特别是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感受与听辨。

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

2、怎样教?

依据课程标准与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精神。

明确音乐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音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文化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培养;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我们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音乐爱好者。

重新审视教材,认识学生、教师、恰当运用媒体。

教材:

只是一种介质,是一种载体,提供的知识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现代教育认为课程是在教师学生及课程内容的互动过程中生成的,共同创造的。

今天特别强调的是“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更要求我们拓展教材课内外结合,向课外延伸。

所以说,师生周围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要善于开发利用。

教师: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是教学的主体,是课程的实施者、传递着、启迪着、开拓者、情感意志的塑造者。

知识的启发者,更是精神的熏陶着,人格的影响着和道德的体现者。

学生:

课程的直接参与者,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被动接受者,更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不是容器,每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每一节课的结构设计,每一节课的内容编排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背景,个人体现息息相关,课程一定是建立在他们的认识基础上。

所以,理解教材是基础,抓好课堂教学是关键,促进学生发展是目标。

恰当应用媒体:

创设学习环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究、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

(参照皮亚杰学习建构理论划分的)

3、为什么这样教?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原则、教学方式方法。

《课标》中的音乐教学领域包括:

“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表现”包括:

“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他们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是相互孤立、相关割裂的。

在音乐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掌握各教学领域的要求,将它们融合在一起。

音乐教学中,具体到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里,可以有一两个主要的内容,或者两个相互结合或其他内容相配合,形成以某些内容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原则:

参与、民主、融合三个原则。

评价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学科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原则。

教材编写的原则:

教育性、以学生为本、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原则。

北京市中小学教学方式:

“探究、合作、整合、体验、讲授式”。

4、这样教的效果如何?

依据评价确定效果。

音乐课程的四个价值:

音乐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教学评价的七个方面“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教学效果、学科特色”等。

(二)灵活机智地把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环节)

1、在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的指导下,我们推出“四部教学法”即:

一、激情导趣;二、兴趣学习;三、探究合作;四、体验创新。

课堂教学发生巨变,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解决学生的需要。

以“学”定教;灵活多样实现三维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运用音乐教学模式:

“三位一体”情感教学,电化教学、器乐教学融为一体,突出一个“情”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什么要把“情”字放在首位?

因为,音乐课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教育效果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层面上。

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感情的教师面对有感情的学生,音乐课程最为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第一位的。

情感教学非常重要,我们提倡课堂教学前两分钟老师要在进课堂前“热身”,酝酿自己对本课的思想感情,对生的热爱之情,带着激情走近课堂,充满激情的课堂中完成教学。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听、唱、演、练、奏、跳、写、画”最基本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是听还是唱,这些活动中,理解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最为简单的两句话:

“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体验的方式最重要”。

(三)重视课堂教学设计

1、导言的设计是课的成功起点。

常用的方法有:

猜谜语,讲故事、谈话法、游戏法、肢体表演、媒体播放等方法。

2、欣赏课的设计:

;体态律动与舞蹈设计;乐器演奏与创作。

(1)节奏参与和演唱主题:

节奏是音乐的骨干是音乐的基础。

因此,为主题音乐设计符合乐句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节奏教学模式,用乐器和声势模仿节奏。

如:

“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打口哨”等,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例如:

欣赏《船工号子》

4/42253212|6621656||嗨咗

4/400xx|00xx||嗨咗

学生在每小节的后面击二下掌,并喊出“嗨咗”,突出劳动号子紧密有力的节奏、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很快领悟了中国民歌中劳动号子。

在以民族器乐曲《瑶族舞曲》为例:

4/26336|21|7217|653|6712|3532|12321|6-||

4/20xx|0xx|0xx|0xx|0xx|0xx|0xx|0xx||

这是一首民族音乐,以上设计的节奏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它自自始至终表现了长鼓节奏模式,和音乐配合相当和谐,符合音乐情绪和主题风格,学生边听边合着节奏击拍,立刻会进入音乐的情绪之中。

主题音乐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曲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演唱并熟记主题音乐能认学生更深刻地领会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能帮助和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熟悉主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哼唱主题。

哼唱避免繁琐而枯燥的识谱,降低了难度,学生很轻松,注意力又能集中在体会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感、音乐题材及音乐风格上。

(2)体态律动与舞蹈设计。

体态律动强调的是聆听者对音乐的即兴反映,它可以根据音乐的情绪状态及其变化如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缓急,节奏的刚柔、音色的明暗等通过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

如:

欣赏《赛马》时学生就可以边听边律动。

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如醉如痴模仿二胡演奏;模仿骑马奔驰;表演蒙古族舞蹈等,学生会非常兴奋,在律动中体会了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愉悦身心。

舞蹈参与要比体态律动简单一些,因为它是事先设计好的动作。

在欣赏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这首具有浓烈的苗族舞蹈风格的乐曲,教师提前同一部分学生编排好热情、奔放的苗族舞蹈,上课时展示,学生形象地感受音乐中描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热情性格,欣赏过程中教师把舞蹈基本动作交给学生,让他们随着音响用肢体语言理解表现音乐,学习效果最佳。

要求教师掌握几种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蒙、汉、傣、维、藏、苗族等。

渗透民族音乐文化。

(3)乐器演奏与创作。

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在应用、拓展和延伸中进一步尝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乐器演奏是学生表现音乐方式之一。

打击乐器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乐器。

在感受、鉴赏了一年级《鸭子拌嘴》后,让学生用打击乐来表现这段故事,首先,教师生动的语言引入:

池塘边,一群鸭子向我们走来,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两只鸭子炒起嘴来。

这时学生击响手中的嚓,节奏忽紧忽慢;有的学生用打击乐演奏出时急时缓的情绪;还用身体动作和神态把两只鸭子吵架的情绪表现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用打击乐、竖笛、口风琴等简单乐器来参与表现音乐,不仅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全神贯注聆听和感受音乐,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与乐曲产生共鸣,获得表演成功的自信与欢愉。

学生听懂了一首乐曲,并不是欣赏课的结束,而应当进一步激励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

可以采用改编作品的节奏、速度、演奏乐器等方式参与音乐。

《森吉德玛》的第一段缓慢而幽美的旋律。

2/4556|116|13|321|15|6532|1、2|1-|音乐描绘了辽阔的草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让学生试着在原来的主题音调基础上加快速度,用乐器演奏出来,结果旋律顷刻间变为了热烈、欢快、喜悦的气氛,在创作活动中学生理解了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影响,了解了音乐之神奇,尝到了创作的快乐!

体验感受到了美。

注重民族音乐的培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四)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超越教材。

1、同一个内容,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当我们拿到教材以后,不要匆匆忙忙进行对课堂教学流程环节设计。

而应该对作品理性分析的设计。

作品是我们教学的内容,环节是我们教学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一定为内容服务。

对作品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复制教参,它体现在对学生的了解、对音乐课标理念的领悟为前提,理性分析作品的风格、特色乐思、教学的价值及相关的背景,设计的范围包括教学的切入点的捕捉、教学落脚点的设置、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方面面。

其次,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教师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熟悉的情感和内心的感受传达给学生,与学生展开互动、共享。

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

第二次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实际上是教师对教学流程细化的过程。

其对象是学生,重点是活动,强调的是在活动中感悟,在参与中体验。

例如:

歌唱《彝家娃娃真快乐》一课,教师对学情、课标的正确认知,对乐曲进行了理性的分析,设计了节奏训练为切入点,表现彝族音乐风格的教学策略。

为什么这样设计?

实际上经过对作品理性分析的设计之后,达成的是教师对教材初步的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的初衷是要体现教师对教材独特的、个性化的诠释。

最终实现的是两次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2、课堂教学要有亮点。

形成由点到面,螺旋式上升,有高潮,有起伏。

40分钟的课,只要有一个亮点,就是成功的课。

我们不追求处处都是亮点,只要有可学之处就足以了!

适当引用国外教学方法;柯尔文手势音节,奥尔夫教学法等对教学都有帮助。

使课堂充满生机!

(五)随时进行教学反思,记好“教学后记”做一点教学研究和积累。

1、记自己教学成功之举。

2、记自己教学灵感。

3、记败笔之处。

4、记学生的独到之处。

(六)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

北京八中特技教师李存:

“当你的学生从教室走出去的时候,他带走了什么?

积累起来‘做人’音乐是情感的教育,其它学科无法比;珍惜日积月累的点滴经验,有心的教书匠就会成为音乐家;几分真诚的耕耘就会有几分的收获;备课时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上课时投入情感,创设情感的氛围。

从上课时的第一句话就投入情感、表情、体态、眼神、任何时候都投入情感你就会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师!

总之,有领导的关心,有新课标的指引,一定会上好音乐课!

上出高水平的课。

让我们做教育的有心人,成为教育的专家!

 

参考书目:

《中国音乐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新课改研究丛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