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0639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

课程英文名

DSPTheoryandApplication

课程编号

B0504610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性质

限选

学 分

3

总学时数

48

开课学院

计算机学院

开课教研室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面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

6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注:

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通识类选修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毕业要求

支撑度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

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M

课堂知识性教学

随堂验收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

境等因素。

M

上机实验

实验报告

毕业要求4:

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

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

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L

课外资料查找

课堂演讲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

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

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

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

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

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影响。

课程的毕业要求覆盖表

7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

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

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

沟通: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

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

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

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注:

L——低相关支撑;M——中相关支撑;H——高相关支撑

一、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是一种新型、基于超大规模集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适用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的高速多位单片计算机,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软件、硬件紧密结合的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较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DSP的基本特征、工作原理;掌握嵌入式硬件、软件设计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以DSP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综合开发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各项教学活动的实施,将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课程将介绍DSP处理器的发展过程、相关软硬件技术背景及当前发展趋势,介绍Texas Instruments公司推出的C6000系列DSP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能让学生从纵

向和横向、历史和现代两个方面了解DSP处理器的概貌、性能改进过程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理解技术背景及需求。

(2)课程将学习DSP处理器的硬件外围接口和外部存储器,掌握这种外围接口的逻辑、典型电路、读写时序、编程方法等工程技术要点,了解各DSP处理器的BGA封装与目标系统PCB设计原理和具体电路,培养学生利用DSP处理器进行核心系统硬件设计的能力。

(3)课程将学习几种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及实现机制,如FFT算法、FIR算法、IIR算法等以及在DSP处理器上的实现,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关基本理论与软件设计能力。

(4)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习DSP处理器核心系统的调试和仿真技术,完成若干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DSP处理器上的实现和调试等,并引入现场演示教学环节,分小组

进行,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的分工及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大纲所要求教学内容中有10%左右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学,包括DSP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内部寄存器配置。

学生必须自行查阅相关英文文献资料,自主学习DSP外围设备的初始化和应用等,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DSPs概论

a)实时数字信号处理与DSPs芯片

理解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和DSPs的基本概念,了解DSPs的发展历史、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DSPs以及开发环境和工具。

b)DSP的基本结构与指令集

掌握TI公司C6000系列DSP的硬件接口,了解中央处理单元、片内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片外存储器接口、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流水线、多通道缓冲串口、通用定时器、中断选择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定点DSP指令集。

c)DSPs主机端口的原理及应用

了解主机端口的工作原理,掌握控制寄存器的配置方法,存取操作。

2、DSPs核心系统硬件设计

a)EMIF接口

了解SDRAM、SBSRAM、FlashROM、FIFO等片外存储器在核心系统中与DSP

EMIF接口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地址分配。

b)DSP核心系统

了解DSP核心系统中Reset电路、时钟电路等电源系统设计。

3、DSP软件调试技术

a)利用CCS开发DSP程序

掌握TI公司DSP的开发环境CCS,学会安装开发环境,在开发环境中新建工程,使用CCS下的基本工具开发和调试DSP程序。

b)定浮点运算程序的设计与分析

掌握DSP的定浮点表示方式,通过分析定点小数乘法、64位整数加减法以及浮点运算等程序设计,进一步掌握DSP的定浮点运算程序的设计。

c)FFT运算程序的设计与分析

掌握FFT运算的原理,学会在开发环境CCS下开发FFT运算程序,并利用断点、

WatchWindow、单步调试、ViewGragh等调试方法进行程序运行分析。

d)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程序的设计与仿真

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表示方法,学会在开发环境CCS下开发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程序,并利用各种调试方法进行程序仿真。

掌握DSP/BIOS功能及其组件,学会使用

DSP/BIOS测试模块LOG和STS,并利用DSP/BIOS的模块测试FIR数字滤波器程序。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共16学时:

1.CCS使用实验(1学时)

安装CCS5.5以及SEEDXDS560plus仿真器,建立简单工程,练习“helloworld”打印程序。

2.片上资源应用实验1(1学时)

掌握DSP数据存取、EMIF口数据读写,GPIO读写,以及对定时器进行编程设置和调试

3.片上资源应用实验2(1学时)

理解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DSP/BIOS对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的编程设置和调试,实现数据从片内到片内,片外到片外,以及片内外存储器之间的搬运。

4.板卡应用实验1(1学时)

掌握DSP扩展数字I/O口的方法,练习交通灯实验。

了解PWM的原理,练习直流电机控制实验。

5.板卡应用实验2(1学时)

掌握DSP的异步串口UART,以及同步串口MCBSP、MCASP,练习音频采集和播放实验。

6.DSP算法实验1(1学时)

掌握FFT运算的原理,学会在开发环境CCS下开发FFT运算程序,并利用断点、

WatchWindow、单步调试、ViewGragh等调试方法进行程序运行分析。

7.DSP算法实验2(1学时)

掌握自适应滤波运算的原理,学会在开发环境CCS下开发滤波运算程序,并利用断点、WatchWindow、单步调试、ViewGragh等调试方法进行程序运行分析。

8.图像采集与播放实验(1学时)

掌握图像采集与播放的原理,学会在开发环境CCS下开发图像处理的程序。

9.图像几何变换实验(1学时)

掌握图像几何变换的原理,学会在开发环境CCS下开发图像缩放的程序。

10.图像增强实验(1学时)

掌握图像增强的原理,学会在开发环境CCS下开发图像滤波的程序。

11.图像边缘检测实验(1学时)

掌握图像边缘检测的原理,学会在开发环境CCS下开发图像滤波的程序。

12.综合实验(6学时)

各组建立与视频编解码相关或者与视频检测相关的DSP工程。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数字电路与硬件描述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

后续课程:

五、教学组织

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2)小班化教学;(3)案例法教学;(4)讨论课及课堂演讲;

(5)要求自学部分教学内容。

六、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讲课时

实验时

实践学

上机时

自学时

习题数

讨论时

实时数字信号处理、DSPs芯片

3

0

0

0

2

利用CCS开发简单DSP程序

3

0

0

1

EMIF接口及定时器

2

1

3

1

EDMA接口

2

1

3

1

PWM接口

2

1

3

1

同步和异步串口

2

1

3

1

FFT算法程序的设计与分析

2

1

3

1

滤波算法程序的设计与分析

2

1

3

1

图像采集与播放

2

1

3

1

图像几何变换的设计与分析

2

1

3

1

图像增强的设计与分析

2

1

3

1

图像边缘检测的设计与分析

2

1

3

1

综合实验需求分析和设计

3

0

0

0

3

综合实验开发

0

6

0

0

3

综合实验验收

3

0

0

0

3

合 计

32

16

30

11

11

总 计

48学时+30自学学时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以及综合性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组成,平时成绩占比例60%,综合性实验成绩占比例40%,总成绩满分100分。

平时成绩包括以下3个部分:

(1)课堂考勤:

10分

(2)实验报告:

10分

(3)随堂测试:

40分,随堂测试包括每人每次实验随堂检查的情况。

综合性实验成绩包括以下3个部分:

(1)课堂演讲讨论:

10分

(2)综合性程序:

20分

(3)需求分析、详细设计和测试报告:

10分

八、教材与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1.DSPs原理及应用教程,薛雷、张金艺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结构与系统,高梅国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DSP芯片的原理与开发应用(第4版),张雄伟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达芬奇技术:

数字图像/视频信号处理新平台,彭启琮,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DSP原理及其C编程开发技术,(美)RulphChassaing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TMS320DM642DSP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王跃宗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7.TMS320C6000系列DSPs原理与应用,李方慧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九、说明

本大纲于2015年10月制定,首次使用时间为2016年9月。

每学期授课之后可增补和

删改。

执笔人:

张桦审核人:

冯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