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6819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

物理八下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七章力

一、力

1.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或者说使物体发生)。

3、力的单位:

两个鸡蛋对手心的压力约。

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4.力的三要素是指:

、和。

二、弹力

1.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

3.实验室测量力的仪器是。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三、重力

1.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作用点叫,施力物体是。

3.重力方向:

3.重力跟成正比。

重力计算公式:

(g=)

重力与质量关系图像

四、摩擦力

1.摩擦力类型:

2.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应用: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例1:

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例2: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

例3: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

例4:

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

A.紧急刹车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例5:

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

例6:

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

例7: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砝码受到的重力是3.2N.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是,力的图示要画出

例7图例9图

例8:

当骑着自行车向前运动时,前轮和后轮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后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的向后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的向前

例9:

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A放在传送带上,使其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传送带上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

B.若传送带突然停止运动,则物体A也将停止运动

C.改变传送带的转动速度,则物体A的惯性随之增大

D.给传送带皮带打蜡使皮带绷紧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例10:

自行车(如图)环保节能,还能锻炼身体,是人们常用的代步工具。

它的结构涉及不少物理知识:

A.车轴处装有滚珠;B.轮胎上刻有花纹;C.车轮做成圆形;D.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E.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脚踏板凹凸不平;其中

(1)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2)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3)通过使接触面分离减小摩擦的是:

第八章力与运动

1、力的合成: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①方向相同时:

②方向相反时:

2、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会改变,包括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到慢,由慢到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平衡状态半包括和,平衡状态时,其合力一定为

3、运动和力的关系

①力是的原因,而不是②牛顿第一定律

(1)定义:

一切物体在作用时,总保持或状态。

(2)说明:

原来的则会做,原来的仍保持。

牛顿第一定律也说明,而是。

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

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由(质量)决定

第九章压强

1、压强

①叫压力。

物体对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等于。

②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③压强是描述物理量

④压强的定义:

其国际单位是:

⑤计算公式:

其中P代表压强,F代表压力,S表示接触的受力面积。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⑥增大压强方法:

减小压强方法:

2、液体内部的压强

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都有压强;②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③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④液体的压强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其中P表示,单位是,ρ表示,单位是,h表示,单位是。

规则容器底部液体的压强也可以用固体的压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与容器所盛液体的重力G液的关系:

①上大下小容器②上下大小相同容器

③上小下大容器。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原理是:

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等都是连通器。

5、大气压强

①产生原因:

空气有重力,空气具有流动性

②、覆杯实验、瓶吞蛋实验等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③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④标准大气压:

把等于高(或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的大气压叫做1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Pa=水柱高

⑤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大气压还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⑥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第十章浮力(流体的力现象)

伯努利原理:

飞机的机翼做成的形状,是利用了机翼上下表曲空气流速不同会产生,从而产生机翼

一、浮力

1、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叫。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浮力的测量。

方法

4.浮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5.阿基米德原理:

6、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1)压力差法:

(2)称重法:

(3)公式法(根据:

阿基米德原理)(4)平衡法(根据漂浮和悬浮)

7、沉浮条件:

物体所处状态

浮力和重力关系

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关系

物体上浮时

物体漂浮时

物体悬浮时

物体下沉时

物体沉底时

 

8.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

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所受重力;

规率二:

同一物体浸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

漂浮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几分之几,其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

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水中,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其增加的浮力。

9.计算方法总结:

(1)分析题意,确定研究对象;

(2)根据题意画出受力图,并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根据平衡条件,列出等式。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撑点转动的坚实物体叫,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平衡条件:

,即:

F1×l1=F2×l2

类型

特点

应用

省力杠杆

l1>l2,F1

铡刀、瓶盖起子、钢丝钳

等臂杠杆

l1=l2,F1=F2,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天平普通剪刀

费力杠杆

l1F2,费力省距离

钓竿、镊子、筷子、理发剪

二、滑轮

1、定滑轮:

实质:

是,

特点:

F=S=V绳=

2.动滑轮:

(竖直方向提升重物)

实质:

是。

特点:

F=S=V绳=

如果斜着向上拉,F会如果拉的是动滑轮的主心轴,则变成一个杠杆F=S=V绳=

3.滑轮组:

F=S=V绳=

绕线原则:

如果滑轮在水平方向拉物体,则找摩擦力

三、功

1.物理意义:

是表示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2.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与受力的方向移动了一定的的乘积,叫做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3.计算公式

4.单位:

主单位:

1J=1N·m;

5.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

②。

二、功率

1.物理意义:

它表示的物理量。

2.定义:

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

3.公式:

4.单位及换算:

主单位:

、符号是;常用单位:

、1W=1J/s,1kW=W

5.估算人爬楼梯的功率约为跳绳的功率约为

三、功的原理:

原理:

(即机械:

“黄金定律”)。

四、机械效率

1.定义: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有用功的计算公式:

额外功的计算公式:

总功的的计算公式: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动滑轮重力的计算:

2.公式:

表示为:

η=w有/w总×100%一般情况下η<。

3.实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①要测量的物理量:

钩码的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拉力F移动的距离s

②器材:

钩码、铁架台、细线、滑轮、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③实验时必须匀速竖直地拉动弹簧测力计上升④拉力F移动的距离s等于绳子段数n与钩码上升的高度h的积,即s=nh。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2

斜面

(1)1.使用斜面将物体由低处移动到高处,所做的功是W1=,直接将物体提升到h高处,对物体做的功是W2=。

根据功的原理可得,推导得出F=。

进一步分析可知,使用斜面可以。

进一步推导可知,在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斜面越长。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拉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

第十二章机械能

机械能:

统称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

1.动能: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决定:

质量相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势能:

(1)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由决定:

质量相同,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2)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知识结构:

2.转化规律: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速度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时,速度减小,弹性形变增大,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速度增大,弹性形变减小;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实验题总结

1、

如图所示是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他应该选择。

(3)如果选择甲和丙两幅图,则得到的结论是:

(4)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2、如图所示,在“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纸板、玻璃板等),让静止的小车从斜面上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1)实验时。

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初速度;

(2)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功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3)推理:

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它将水远做运动。

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华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

(3)如图乙的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物理老师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

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的,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所示实验。

说明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比较a、b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有关系。

(2)比较a、c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有关系

5、如图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除②之外,其它装的都是同种液体,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是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本实验用的方法是。

(2)把金属盒放入①中,U形管两管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

(3)比较②④两幅图,可以得出: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有关;

(2)比较③④⑤三幅图,可以得出:

(3)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

6、张三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除空气,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

②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并将管直竖直固定。

③玻璃管内水银液面慢慢下降,最后停止下降。

当液面稳定后测出水银柱的竖直高

度H(如图示)。

④将竖直固定好的玻璃管倾斜,然后测出此时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h(如图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水银密度记为ρ水银,请写出大气压强的计算式:

p=。

(2)若在步骤①的操作过程中,没有将空气排干,刚实验测量出的大气压强偏

(“大”或“小”)。

(3)李四同学换用一根稍粗一些的玻璃管进行相同实验,你认为管的粗细(填“会”或“不会”)影响最后大气压强的测量结果。

(4)如果这个实验放在高山去进行,则步骤③中测得的水银柱竖直高度会变(填“大”或“小”)。

7、小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探究回答问题

(1)长方体物块的重力是N,在图(c)中受到的浮力是N。

(2)比较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浮力。

(3)比较(c)图和(d)图,说明物体浸没后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在无关。

(4)由(d)图和(e)图有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填“有关”或“无关”)。

8、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1)你觉的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2)图甲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

(3)图甲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图甲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到的浮力(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使杠扦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得目的是。

(2)实验过程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保持右边钩码的位置不变,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格。

(3)实验要求:

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10、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为测量某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时要沿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②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实验1是用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图做的实验,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

实验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η

1

4

0.1

1.8

0.3

74%

2

4

0.1

1.4

0.5

3

6

0.1

2.4

0.3

83%

装置图

比较实验1和2可得出结论: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较实验1和3可得出结论:

使用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再给你一根木棍,用绳子的一端拴上钩码,将绳子在水平的木棍上缠绕一圈、两圈、三圈,发现缠绕的圈数越多,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

11、学习了动能的知识后,小刚自己设计了一个“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让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从相同斜面上、一定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相同的木块上。

(已知h甲>h乙=h丙)

(1)实验中小刚通过观察判断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要使铜球与钢球滚到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其做法是。

(3)比较图甲和图乙得出的结论是:

(4)本实验中小刚采用了和的研究方法

12、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

(容器中装有沙子,A和B为实心铁块,A的质量比B小)。

(1)由两图可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结论是:

当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2)由甲丙两图(填“能”或“不能”)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理由是

(3)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这也是物理探究过程中较常用的

()法,利用本实验装置还可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