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6824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

新人教版八年级5月月考物理试题(教学质量自主调研)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

3

C.加热t时间后,B的内能不变

D.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

1

2.一支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A.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变小

B.质量不变,比热容变小,热值不变

C.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热值变小

D.质量变小,比热容不变,热值不变

3.下列事例中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A.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B.冬天室内的暖气装置

C.电熨斗的金属外壳

D.热水瓶的玻璃瓶胆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同样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发现水中的温度计示数较高

B.装有煤油和水的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其中图线b表示的是煤油

C.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分别拉成粗细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铜线的电流较大

D.用力分别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提升的高度之比为3:

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

9,则两次拉力的功率之比为79:

10

5.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关于物理学家和他的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B.安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汤姆生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6.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核桃夹子

B.

筷子

C.

撬棒

D.

羊角锤

7.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

C.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这个实验反映出了热机的全部工作过程

8.为了保证环境质量,宝鸡市实行铁腕治霾“1+18”方案,包括削减燃煤、清洁供暖、尾气治理、禁止焚烧秸秆等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雾霾的形成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B.暖气中的工作物质用水,是因为水含有的热量大

C.秸秆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且极易引起火灾

D.暖气取暖是利用热传递,热量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9.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图甲把红墨水分别滴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杯子里,热水会先变红

B.图乙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C.图丙两铅棒压紧后,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其拉开

D.图丁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10.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卫星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B.卫星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C.卫星的机械能总量增加

D.卫星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用光滑的棒将柱形物体AB压在墙壁上,压力F=50N,GA=10N,GB=20N,AB物体沿墙面以1m/s的速度匀速下滑;现将A物体放在B物体上方,用力F′压着B物体,AB以3m/s的速度匀速下滑,此时A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N,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12.在抗洪救灾时,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在某一水平高度匀速飞行,当它把救灾物资投下时,物资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将___________;在整个过程中飞机的重力势能将___________,动能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灵敏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

(1)活塞将向__________(选填“上”、“下”、“左”、“右”)运动;

(2)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保持不变”),因为_______.

14.如图所示,某人用一个定滑轮将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60kg的物体往上拉,此人的质量为50kg.当此人用450N的拉力拉物体时,则物体________被拉上来(填“能”或“不能”),此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若此人用650N的拉力往上拉物体,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物体拉上来(g=10N/kg).

15.如图所示,小安从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_____能转化为动能,同时小安的臀部感觉热,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了他的内能.在下滑过程中小安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

实验中,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分析图像可知_____(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在降低相同温度的情况下,甲所需的时间比乙所需的时间_____(填“长”或“短”)。

17.物体内所有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选填“速度”或“温度”).

18.读出如图所示各测量工具的测量值,并将结果填在相应的空格处:

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N;

温度计示数________℃;

量筒示数________cm3; 

电能表读数________kW·h.

19.一台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完成______个冲程;最先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_

20.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A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物质A的比热容________水的比热容(选填“<”、“>”或“=”).加热2.5min物质A吸收的热量约为___________J.如果将物质A倒去1/4后,剩余的比热容将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1.内能: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______和分子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三、实验题

22.小朱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在调节杠杆的平衡时,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_____.

(2)如图所示,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点左侧的A点挂3个均为0.5N的钩码,在支点右侧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N.如果保持B点不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_____.原因是_____.

(3)请你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所需的数据记录表格,不必填数据.

(______)

(4)小朱把多个钩码挂在杠杆的两端,调节钩码的个数与位置最终使杠杆平衡,请你分析图所示的平衡状态,简述当杠杆受到多个力时,它的平衡条件应当是:

_____.

23.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分

1

300

20

30

12

2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较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析比较1、2号杯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3、4号杯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

(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4.如图是刘磊和马俊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静止,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

(2)如图乙所示,刘磊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

(3)接着马俊同学想继续探究“杠杆平衡时,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时,动力跟动力臂的关系”实验。

探究过程中,他在杠杆左端20cm位置挂一个重力G=1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于是他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描点作图画出了动力F与动力臂倒数的

图象,分析图像找出了动力跟动力臂的关系,请你帮他在图丙中画出图像___________。

25.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主要步骤有:

A。

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B。

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C。

让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D。

取出温度计;E。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以上步骤合理的顺序为:

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6.如图杠杆重力不计,提纽O至B点的距离是5cm,OA为30cm,在秤钩上挂6N的物体时,秤砣应挂在距O点10cm的C点才平衡,求:

(1)秤砣的重力;

(2)这杠杆最多可以称多重的物体.

27.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

(1)比较甲、乙液体的比热容大小;

(2)质量为500克、初温为20℃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焦/(千克•℃)].

28.某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时,注意观察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数据求:

在6时30分到7时50分的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观察次数

1

2

3

4

5

里程碑示数

10km

20km

30km

40km

50km

观察时间

6:

30

6:

45

7:

05

7:

25

7:

50

29.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34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4.2kg的无烟煤.(

(kg·℃),

),试求:

⑴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⑵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⑶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五、作图题

30.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它的示数为﹣34℃,请用铅笔在图中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

31.如图所示是利用杠杆撬起一质材均匀的球形石头的情景,O是支点.请在图中画出石头的重力示意图以及重力和力F的力臂并分别用字母L1和L2表示.

32.现有重力为2牛的钩码1个,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把钩码画在杠杆正确的位置上.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实验题

1、

2、

3、

4、

四、计算题

1、

2、

3、

4、

五、作图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