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考试复习题答案02.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0747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冲压考试复习题答案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冷冲压考试复习题答案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冷冲压考试复习题答案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冷冲压考试复习题答案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冷冲压考试复习题答案02.docx

《冷冲压考试复习题答案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冲压考试复习题答案02.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冷冲压考试复习题答案02.docx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有__金属成分和组织结构、_变形温度、_变形速度、_应力状态、_尺寸因素。

一般常用的金属材料在冷塑性变形时,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强度指标均_增加,硬度也_增加,塑性指标_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冲裁变形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_弹性变形,_塑性变形,_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_完成一道_冲压工序的冲模称为单工序模。

在条料的送进方向上,具有__两个以上的工位_,并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完成_两道或两道以上_的冲压工序的冲模称为级进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__同一位置_,完成__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工序_,叫复合模。

级进模中,典型的定位结构有_挡料钉及导正销和__侧刃等两种。

采用弹压卸料装置和下出件方式冲裁时,冲压力等于__冲裁力_、_卸料力__、___推料力之和;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冲裁时,冲压力等于__冲裁力_、_推料力_之和;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冲裁时,冲压力等于____冲裁力_、_卸料力__、___推料力、顶料力__之和。

(5)拉深件的毛坯尺寸确定依据是_面积相等的原则___。

(6)拉深件的壁厚__不均匀_。

下部壁厚略有_减薄__,上部却有所___增厚__。

(17)有凸缘圆筒件的总拉深系数_m大于___极限拉深系数时,或零件的相对高度_h/d小于___极限相对高度时,则凸缘圆筒件可以一次拉深成形。

(5)弯曲时,用_相对弯曲半径__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不致使材料破坏的弯曲极限半径称_最小弯曲半径_。

(11)弯曲时,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_保留下来___,而弹性变形__会完全消失_____,使弯曲件_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与模具尺寸不一致__,这种现象叫回弹。

其表现形式有_曲率减小_、弯曲中心角减小_两个方面。

(13)弯曲变形程度用_r/t_来表示。

弯曲变形程度越大,回弹___愈小_,弯曲变形程度越小,回弹__愈大__。

I

(17)校平和整形工序大都是在_冲裁、弯曲、拉深_等工序之后进行,以便使冲压件的平面度、圆角半径或某些形状尺寸经过校形后达到产品的要求。

(5)起伏成形的极限变形程度可根据_胀形程度__来确定。

(2)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C)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

A.凸模B.凹模C.凸模和凹模D.凸凹模

(3)落料时,其列口尺寸计算原则是先确定(A)。

A.凹模刃口尺寸B.凸模刃口尺寸

C.凸、凹模尺寸公差

(7)冲制一工件,冲裁力为F,采用刚性卸料、下出件方式,则总压力为(B)。

A.冲裁力+卸料力B.冲裁力+推料力

C.冲裁力+卸料力+推料力

(16)为了保证凹模的壁厚强度,条料定位宜采用(A)。

A.活动挡料销B始用挡料销C固定挡料销

(9)对步距要求高的级进模,采用(B)的定位方法。

A.固定挡料销B.侧刃+导正销C.固定挡料销+始用挡料销

(1)弯曲件在变形区的切向外侧部分(A)。

A受拉应力B受压应力C.不受力

(3)弯曲件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限制弯曲件产生(C)。

A.变形B回弹C裂纹

(7)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较厚材料的弯曲,常采用(B)。

A.清除毛刺后弯曲B.热处理后弯曲

C加热

(12)相对弯曲半径r/t大,则表示该变形区中(B)。

A回弹减小B弹性区域大C塑性区域大

(17)不对称的弯曲件,弯曲时应注意(B)。

A防止回弹B防止偏移C防止弯裂

(19)利用压边圈对拉深坯料的变形区施加压力,可防止坯料起皱,因此,在保证变形区不起皱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__B____。

A.大的压料力B.小的压料力C.适中的压料力

(20)小凸模冲孔的导板模中,凸模与固定板呈(A)配合。

A.间隙B.过滤C.过盈

(22)能进行3个方向送料,操作方便的模架结构是()。

A对角导柱模架B.后侧导柱模架

C中间导柱模架

(5)冲裁多孔冲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应采用(A)的方法来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冲件。

A.阶梯凸模冲裁B.斜刃冲裁C.加热冲裁

(18)弯曲件为(B),无需考虑设计凸、凹模的间隙。

Aπ形BV形C.U形

拉深前的扇形单元,拉深后变为__B____。

A圆形单元B矩形单元C环形单元

(6)拉深时出现的危险截面是指____B_______的断面。

A.位于凹模圆角部位

B.位于凸模圆角部位

C.凸缘部位

(11)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_______对拉深系数影响最大。

A.凸缘相对直径B.相对高度C.相对圆角半径

(10)物体受三向等拉应力时,坯料不会产生任何塑性变形。

(√)

(6)材料的塑性是物质的一种不变的性质。

(×)

(2)物体的塑性仅仅取决于物体的种类,与变形方式和变形条件无关。

(×)

(1)变形抗力的软金属,其塑性一定好。

(×)

(1)冲裁间隙过大时,断面将出现二次光亮带。

(×)

(3)形状复杂地冲裁件,适于用凸、凹模分开加工。

(×)

(4)对配作加工的凸、凹模,其零件图无需标注尺寸和公差,只说明配作间隙值。

(×)

(6)采用斜刃冲裁或阶梯冲裁,不仪可以降低冲裁力,而且也能减少冲裁功。

(×)

(7)冲裁力是由冲压力、卸料力、推料力及顶料力四部分组成。

(×)

(8)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件的重心。

(×)

(10)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孔(或落料)的冲模称为复合模。

(×)

(11)在冲模中,直接对毛坯和板料进行冲压加工的零件称为工作零件。

(×)

(12)导向零件就是保证凸、凹模间隙的部件。

(×)

(13)侧压装置用于条料宽度公差较大的送料。

(×)

(15)采用斜刃冲裁时,为了保证工件平整,落料时凸模应作成平刃,而将凹模作成斜刃。

(√)

(16)凸模较大时,一般需要加垫板,凸模较小时,一般不需要加垫板。

(×)

(17)在级进模中,落料或切断工步一般安排在最后工位上。

(√)

(18)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工作行程终了时,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

(5)对于宽板弯曲,由于宽度方向没有变形,因而变形区厚度的减薄必然导致长度的增加。

r/t越大,增大量越大。

(×)

(6)弯曲时,板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相对弯曲半径。

(×)

(14)弯曲件的展开长度,就是弯曲什直边部分长度与弯曲部分的中性层长度之和。

(√)

(12)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

(×)

(16)在弯曲r/t较小的弯曲件时,若工件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弯曲线,排样时可以不考虑纤维方向。

(×)

(13)一般来说,弯曲件越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越多,则弯曲时各部分相互牵制作用越大,则回弹就大。

(×)

(2)拉深系数m恒小于1,m越小,则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

(9)拉深时,拉深件的壁厚是不均匀的,上部增厚,越接近口部增厚越多,下部变薄,越接近凸模圆角变薄越大。

壁部与圆角相切处变薄最严重。

(√)

(10)拉深变形的特点之一是:

在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是弱区,其他部分是传力区。

(×)

(7)拉深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拉深力、零件质量、模具寿命都有影响。

间隙小,拉深力大,零件表面质量差,模具磨损大,所以扎深凸、凹模的间隙越大越好。

(×)

(7)翻孔凸模和凹模的圆角半径尽量取大些,以利于翻孔变形。

(×)

(4)校形工序大都安排在冲裁、弯曲、拉深等工序之前。

×)

(1)冷冲压工序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1.

(1)分离工序。

(2)塑性成形工序。

  2.

(1)分离工序是指在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工序。

如,切断.落料.冲孔等。

  

(2)塑性成形工序是指材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成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的零件的工序。

如,弯曲.拉深.成形.冷挤压等。

(1)普通冲裁时板料的分离过程是怎样的

答:

1:

弹性变形阶段;2:

塑性变形阶段;3:

分离阶段

(14)冲裁模包括哪几种类型?

各有何特点?

答:

1、按工序性质分类;有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剖切模、切边模等。

2、按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膜等。

3、按模具导向方式分类:

开式模、导板模、导柱模、滚珠导柱模、导筒模。

4、按凸、凹模的结构分类:

整体模、拼块模等。

5、按凸、凹模的布置方法分类:

正装模、倒装模等。

6、按模具的卸料方法分类:

刚性卸料模、弹性卸料模等。

7、按模具专业化程度分类:

通用模、专用模、自动模、组合模、简易模等。

8、按模具工作零件所用材料分类:

钢制冲模、硬质合金模、锌基合金冲模、橡胶冲模、聚氨脂冲模、、钢带冲模等。

9、按模具结构尺寸分类:

大型冲模、中小型冲模等。

(3)什么是冲裁间隙?

什么是合理冲裁间隙?

如何确定合理冲裁间隙?

答:

冲裁间隙是指冲裁模的凸模和凹模刃口之间的尺寸之差。

单边间隙用C表示,双边间隙用Z表示。

选择合理间隙值的总的原则是:

在满足冲裁件质量的前提下,间隙值一般取偏大值,这样可以降低冲裁力和提高模具寿命。

确定合理冲裁间隙的方法有:

理论计算法、经验确定法。

(5)在弯曲过程中坯料可能产生偏移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减小偏移?

答:

在弯曲过程中凡造成工件变形阻力不对称的因素都将造成工件偏移。

例如,弯曲件形状不对称,弯曲件在模具上的接触阻力不对称,冲压方向不同造成的弯曲件滑动阻力不对称等。

  措施:

在坯料上预先增添定位工艺孔;当弯曲件几何形状不对称时,为避免压弯时坯料偏移,应尽量采用成对弯曲,然后再切成两件的工艺;V形弯曲模,由于有顶板及定料销,可以有效防止弯曲时坯料的偏移,有顶板和定位销的Z形件弯曲模,能有效防止坯料的偏移;

为了防止坯料偏移,应尽量利用零件上的孔,用定料销定位,定料销装在顶板上时应注意防止顶板与凹模之间产生窜动。

工件无孔时可采用定位尖、顶杆顶板等措施防止坯料偏移.

(3)影响弯曲件回弹的因素是什么?

采取什么措施能减小回弹?

答:

影响弯曲变形回弹的因素有1)材料的力学性能;

(2)相对弯曲半径r/t;(3)弯曲中心角α;(4)弯曲方式及弯曲模;(5)工件的形状。

减小回弹的措施有:

(1)改进弯曲件的设计,尽量进免选用过大的相对弯曲半径r/t。

如有可能,在弯曲区压制加强筋,以提高零件的刚度,抑制回弹;尽量选用σs/E小、力学性能稳定和板料厚度波动小的材料。

(2)采取适当的弯曲工艺:

①采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

②对冷作硬化的材料须先退火,使其屈服点σs降低。

对回弹较大的材料,必要时可采用加热弯曲。

③弯曲相对弯曲半径很大的弯曲件时,由于变形程度很小,变形区横截面大部分或全部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回弹很大,甚至根本无法成形,这时可采用拉弯工艺。

(3)合理设计弯曲模.

计算题

(1)冲裁如图1所示零件,材料为10钢,料厚为2.5mm,按分开加工的方法,计算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偏差。

查表得Zmin=0.175Zmax=0.225

查公差表得为IT14级,取x=0.5,为IT12级,取x=0.75,凸凹模按IT8级制造,冲的孔,落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