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0796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docx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

标签:

 

杂谈

三年级作文教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

2015年3月9日

立项号

课题名称

三年级作文兴趣的培养

参加人员

陈康华下培林刘宗友

所在单位

天池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

2015年3月9日

立项号

课题名称

三年级作文兴趣的培养

参加人员

陈康华下培林刘宗友

所在单位

天池小学

课题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课题提出的理由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方面,存在着教师作文难教,学生作文难写的问题,并且长期困扰着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而起步作文是解决小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

新课标对于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求是: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作文的过程不仅是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然而在目前的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却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

    首先,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单调、阅读面狭窄,在写作文时往往无话可说,而课堂作文教学又存在着时间有限、训练有限、训练周期长、效果不佳等弊病,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很困难。

因此,怎样进行起步作文指导教学,引导学生迈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

而开展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研究就势在必行。

课题提出的意义

三年级处于学生由写话向写作文的过渡阶段,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也是学生正式接触作文的开始。

正像一个刚刚开始迈步学习走路的孩子一样,需要大人的呵护和帮扶。

起步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渡过这个砍,同时做好衔接,顺利进入作文阶段。

为了切实提高作文起步阶段的指导效果,达到顺利的过渡,可以放缓坡度,降低难度,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好学生起步作文的方法指导,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

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让每个学生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把学到的各类知识以及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的独特感悟综合地体现到作文中来,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习作中尝到写作文的乐趣。

同时,通过开展此项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习惯,自觉积累作文材料的习惯,养成乐于表达自己感受的习惯,使学生不再怕作文,使作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想写、不愿写、不乐写、无事写”的现象,逐步转变为“想写、愿写、乐写”,并总结出小学中年级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作文是把通过感官获得诸事物的情感在大脑中再现,再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并运用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主题意义的文体。

“起步作文”是作文的第一步,主要针对的是中年级以上学生进行的作文。

在小学的三个学段中,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中段,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这一学段学生作文的要求是: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正因为是起步阶段,学生对作文的概念比较模糊,有的把作文和低段的写话等同起来,也有的认为作文很神秘、很空洞,很难写,无从下手。

起步作文指导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的作文教学活动,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作文对象,从丰富作文内容着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作文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作文策略。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指教师从学生的年龄、心理、学段等特点出发,在作文教学中开展起步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索,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创设学生爱学、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乐于观察,可以在亲身体验中观察,在活动中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调动写作文的积极性。

其次是教给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善于观察,有序观察,重点观察,调动学生观察事物的主动性。

再次,是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积累,养成在生活中积累作文材料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周围的变化,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情态,投入到写作文中,享受作文的快乐。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学习阶段(2014.9.10)

依据县.镇.指导意见,认真做好研究的起步工作;对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做认真的分析,为本课题正式开展做好准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开题报告,确定研究方向,重点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

研究实施阶段(20134.10.10)

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各类特殊节日和活动为学生创造写作文的机会。

不定期进行优秀作文评比,鼓励学生写作文。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注重方法指导,重视课堂指导和平时练笔相结合,然后通过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等形式,展示阶段性成果,及时总结经验,写出阶段性总结及论文。

第三阶段:

经验总结阶段(2014.3.30)    

巩固已有成果,形成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档整理,于 5月30日,完成课题《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的研究和成文工作,课题结题。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缺乏写作兴趣,缺少写作素材

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一句话就是没有写作题材。

究其原因,是习作与生活脱节。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学校、家庭、社会中观察、积累作文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写。

1、关注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或亲身经历一些事,心中会产生独特的感受,这些均可成为习作的素材。

如每周的主题班会、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艺术节、游艺会等等。

2、关注家庭生活。

学生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所以教师也应引导学生留心,不失时机地撷取习作素材。

如回忆每年的传统节日自己和家人是怎样度过的,以及自己的很多个第一次(洗衣服、扫地、叠被子.擦桌椅.擦窗户.给花浇水.做手工)等。

3、关注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学生都乐意参与,它是学生积累素材最主要的渠道。

如通过平时春游、秋游,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引发学生的奇思怪想;通过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激发学生对未来家乡建设的热情……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印象特别深刻,无形中充实了学生习作素材。

二、内容空洞,缺乏积累

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脑子灵、记得牢。

我们要注意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进行一些启发性的积累训练活动。

在游戏中进行词句的训练和培养,就可以不经意地启发了学生注意积累到好的句子、好的词语。

在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的材料应该是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包括所见所闻所想,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物景观等等。

随意积累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把有关的材料摘录下来,做到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就及时记录下来。

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不拘一格。

每个学生每天接触的事物不多,除了上学、放学、回家、写作业以外,社会上的事几乎无从过问,更无法下笔。

这要求学生注意用脑用心在活动中积累、记录,并养成思考的习惯。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从阅读中积累作文材料是培养学生积累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可以指导学生从课本阅读中积累,也可以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阅读中积累,还可以指导学生专门从有关资料、文献读物中积累。

指导学生在课本阅读中积累。

要做到动脑、动口、动手,即用脑想、用心记、用口读、用手抄录。

三、没有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鲁迅先生说:

“为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与此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事物进行观察,写出观察日记。

在评价时,多在评语中指出他们自己观察所写出的文字,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相关作文教学理论,特别是作文教学技法指导的相关论述、观点、研究成果等,提高课题组研究成员的理论水平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

2、行动研究法:

此研究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通过教师在正式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技法,习作练习等问题的研究,提高小学生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课题组将不断地研究、时间、反思、调整、充实,以便更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实验法:

在指导学生作文教学试验中,鼓励学生敢问、敢想、敢写、敢评,以我笔写我文。

4、经验总结法:

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肯定实验研究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总结出实验的主要经验,及时推广运用。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预期:

通过开展此项课题研究,能够科学地帮助学生迈好作文的第一步,顺利由写话阶段向作文阶段过渡,并有效地消除学生惧怕写作文的心理,对作文有兴趣,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和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明确作文的素材其实就来自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作文材料,从而觉得作文并不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将进一步改变学生以往写作文中存在的“不想写、不愿写、不乐写、无事写”的现状,逐步转变为“想写、愿写、乐写”的良好态势,最后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总结出小学中年级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新方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呈现方式:

1.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写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附问卷调查表)

2.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撰写的相关论文、教学随笔、叙事、设计.作文课件设计、自制教具.教师范文等。

3. 撰写《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4.撰写教学叙事,对研究过程及时进行反思与调整。

5.阶段性成果总结。

6.学生观察校园的秋天和春天,写观察日记等。

8.学生优秀作文评比展示。

9.撰写《三年级学生作文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相关论文。

10.完成《小学生起步作文的兴趣培养》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课题提出的理由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方面,存在着教师作文难教,学生作文难写的问题,并且长期困扰着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而起步作文是解决小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

新课标对于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求是: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作文的过程不仅是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然而在目前的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却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

    首先,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单调、阅读面狭窄,在写作文时往往无话可说,而课堂作文教学又存在着时间有限、训练有限、训练周期长、效果不佳等弊病,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很困难。

因此,怎样进行起步作文指导教学,引导学生迈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

而开展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研究就势在必行。

课题提出的意义

三年级处于学生由写话向写作文的过渡阶段,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也是学生正式接触作文的开始。

正像一个刚刚开始迈步学习走路的孩子一样,需要大人的呵护和帮扶。

起步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渡过这个砍,同时做好衔接,顺利进入作文阶段。

为了切实提高作文起步阶段的指导效果,达到顺利的过渡,可以放缓坡度,降低难度,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好学生起步作文的方法指导,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

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让每个学生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把学到的各类知识以及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的独特感悟综合地体现到作文中来,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习作中尝到写作文的乐趣。

同时,通过开展此项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习惯,自觉积累作文材料的习惯,养成乐于表达自己感受的习惯,使学生不再怕作文,使作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想写、不愿写、不乐写、无事写”的现象,逐步转变为“想写、愿写、乐写”,并总结出小学中年级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作文是把通过感官获得诸事物的情感在大脑中再现,再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并运用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主题意义的文体。

“起步作文”是作文的第一步,主要针对的是中年级以上学生进行的作文。

在小学的三个学段中,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中段,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这一学段学生作文的要求是: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正因为是起步阶段,学生对作文的概念比较模糊,有的把作文和低段的写话等同起来,也有的认为作文很神秘、很空洞,很难写,无从下手。

起步作文指导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的作文教学活动,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作文对象,从丰富作文内容着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作文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作文策略。

“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指教师从学生的年龄、心理、学段等特点出发,在作文教学中开展起步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索,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创设学生爱学、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乐于观察,可以在亲身体验中观察,在活动中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调动写作文的积极性。

其次是教给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善于观察,有序观察,重点观察,调动学生观察事物的主动性。

再次,是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积累,养成在生活中积累作文材料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周围的变化,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情态,投入到写作文中,享受作文的快乐。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学习阶段(2014.9.10)

依据县.镇.指导意见,认真做好研究的起步工作;对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做认真的分析,为本课题正式开展做好准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开题报告,确定研究方向,重点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

研究实施阶段(20134.10.10)

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各类特殊节日和活动为学生创造写作文的机会。

不定期进行优秀作文评比,鼓励学生写作文。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注重方法指导,重视课堂指导和平时练笔相结合,然后通过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等形式,展示阶段性成果,及时总结经验,写出阶段性总结及论文。

第三阶段:

经验总结阶段(2015.3.30)    

巩固已有成果,形成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档整理,于 5月30日,完成课题《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的研究和成文工作,课题结题。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缺乏写作兴趣,缺少写作素材

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一句话就是没有写作题材。

究其原因,是习作与生活脱节。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学校、家庭、社会中观察、积累作文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写。

1、关注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或亲身经历一些事,心中会产生独特的感受,这些均可成为习作的素材。

如每周的主题班会、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艺术节、游艺会等等。

2、关注家庭生活。

学生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所以教师也应引导学生留心,不失时机地撷取习作素材。

如回忆每年的传统节日自己和家人是怎样度过的,以及自己的很多个第一次(洗衣服、扫地、叠被子.擦桌椅.擦窗户.给花浇水.做手工)等。

3、关注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学生都乐意参与,它是学生积累素材最主要的渠道。

如通过平时春游、秋游,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引发学生的奇思怪想;通过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激发学生对未来家乡建设的热情……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印象特别深刻,无形中充实了学生习作素材。

二、内容空洞,缺乏积累

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脑子灵、记得牢。

我们要注意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进行一些启发性的积累训练活动。

在游戏中进行词句的训练和培养,就可以不经意地启发了学生注意积累到好的句子、好的词语。

在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的材料应该是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包括所见所闻所想,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物景观等等。

随意积累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把有关的材料摘录下来,做到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就及时记录下来。

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不拘一格。

每个学生每天接触的事物不多,除了上学、放学、回家、写作业以外,社会上的事几乎无从过问,更无法下笔。

这要求学生注意用脑用心在活动中积累、记录,并养成思考的习惯。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从阅读中积累作文材料是培养学生积累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可以指导学生从课本阅读中积累,也可以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阅读中积累,还可以指导学生专门从有关资料、文献读物中积累。

指导学生在课本阅读中积累。

要做到动脑、动口、动手,即用脑想、用心记、用口读、用手抄录。

三、没有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鲁迅先生说:

“为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与此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事物进行观察,写出观察日记。

在评价时,多在评语中指出他们自己观察所写出的文字,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相关作文教学理论,特别是作文教学技法指导的相关论述、观点、研究成果等,提高课题组研究成员的理论水平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

2、行动研究法:

此研究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通过教师在正式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技法,习作练习等问题的研究,提高小学生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课题组将不断地研究、时间、反思、调整、充实,以便更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实验法:

在指导学生作文教学试验中,鼓励学生敢问、敢想、敢写、敢评,以我笔写我文。

4、经验总结法:

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肯定实验研究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总结出实验的主要经验,及时推广运用。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预期:

通过开展此项课题研究,能够科学地帮助学生迈好作文的第一步,顺利由写话阶段向作文阶段过渡,并有效地消除学生惧怕写作文的心理,对作文有兴趣,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和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明确作文的素材其实就来自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作文材料,从而觉得作文并不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将进一步改变学生以往写作文中存在的“不想写、不愿写、不乐写、无事写”的现状,逐步转变为“想写、愿写、乐写”的良好态势,最后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总结出小学中年级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新方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呈现方式:

1.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写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附问卷调查表)

2.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撰写的相关论文、教学随笔、叙事、设计.作文课件设计、自制教具.教师范文等。

3. 撰写《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4.撰写教学叙事,对研究过程及时进行反思与调整。

5.阶段性成果总结。

6.学生观察校园的秋天和春天,写观察日记等。

8.学生优秀作文评比展示。

9.撰写《三年级学生作文生起步作文指导探究》相关论文。

10.完成《小学生起步作文的兴趣培养》结题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