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09885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_3篇(共6页)3700字.docx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篇1

  八月一日,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它改变了我国的历史,改变了我们中国人以后的路,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一天,中华人民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社会,它就是八一建军节。

重温历史,我仿佛回到了八十年前,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我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眼前突兀的是纷飞的战火,那大气磅礴的场景,昭显着松骨峰悲壮的硝烟,生命中不曾有过的枪炮声离我如此之近!

让我们一起重温历史吧。

  XXXX年8月1日,整个中国充满了腥风血雨。

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军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灭敌人XXXX年余人,提出了&;****帝国主义&;、&;****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

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

  漫漫战争路,我国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大家还记得一位小英雄吗?

他就是小萝卜头宋振中。

宋振中被敌人抓时,他才一岁。

小萝卜头从1岁到九岁,在敌人的魔窟里度过了童年,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和折磨。

  刚被捕的时候,小萝卜头宋振中和妈妈一起被关一间女牢里。

这间女牢只有一点点大,阴暗潮湿。

离牢门不远的地方放着一个马桶,熏得人喘不过气来。

狭小的牢房里,苍蝇、蚊子、臭虫多得很。

小萝卜头的身上被咬得大疮连着小疮,新疮摞着旧疮,一不小心抓破了就鲜血直流。

他们吃得是霉米饭和烂白菜帮子。

这样的饭菜闻着都想吐,甭说吃了。

可是,没办法,妈妈耐着性子把饭里的脏东西挑出去再让小萝卜头吃。

小萝卜头刚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直嚷道:

&;真难吃呀!

&;妈妈哄着说:

&;森森乖,听妈妈的话,吃一口吧!

&;森森是小萝卜头的小名。

森森吃了两口又不吃了。

难友们也都愤愤地说:

&;这连猪狗都不吃的饭菜,怎么让孩子吃下去呢?

&;妈妈只好把剩下的饭菜留起来,等小萝卜头饿的时候再喂他吧。

小萝卜头从小被关在敌人的监狱里,他多么渴望自由,多么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可是他没有机会出去,每天只能从天窗里望着天空,望着监狱的铁丝网、岗楼。

一天晚饭后,小萝卜头和小碧涛走出女牢,坐在楼梯上。

他们望着对面的高墙和高墙上的铁丝网。

小萝卜头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说:

&;我要是有自由,那该多好啊!

&;小萝卜头虽然人被关在监狱里,可是,人穷志不穷,在敌人的监狱里,小萝卜头做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工作,为****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在监狱,地下党制订了一个越狱计划。

为了实施这个计划,首先要摸清所有被关押的难友情况。

小萝卜头虽然年龄很小,但是,他在敌人的监狱里已经关押了好几年,可以说已经是一个&;老政治犯&;,而且,他能随机应变,巧妙地应付敌人。

地下党领导都是重要的政治犯,没有行动的自由,而小萝卜头可以自由地走动,因而,他做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工作。

他成了我们党的地下交通员。

  XXXX年9月6日,刚刚9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和他的爸爸、妈妈同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

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他的英名将永远被后人铭记,永垂不朽。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篇2

  我缓缓地翻开日历,八月一日,建军节。

  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对军人就有一种莫名的敬意。

觉得他们很威武,很英俊。

每当我伫立在那画有人民军队的挂图前,望着那英姿飒爽的军人们时,心底就油然而生自豪感。

  每年,镇上都有一批青年去参军。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那一年的一个清晨,老师领我们早早地就等候在路边,准备欢送青年们去部队。

我手拿鲜花,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焦急地盼着,盼着&;&;啊!

不远处,几辆客车缓缓驶来,霎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近了,近了,青年们胸前佩戴的大红花在春风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我深深地感受到,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对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

  还使我难忘的是国庆60周年时******广场上气势恢宏的大阅兵。

10月1日的早晨,我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端坐在电视机前,看那三军仪仗队和高科技武器整齐地走过******广场,有如金戈铁马。

想着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我对他们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2年5月12日,那个让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地动山摇,昔日美丽的房屋荡然无存。

这时候人民军队不顾余震的危险,不畏泥石流等灾害,毅然前往灾区展开救援工作,泪水不知什么时候模糊了双眼。

那时我才知道,人民军队不仅有保卫祖国的英勇,也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可是,当我们深情地赞美军人们的时候,是否也想到了他们的家属?

如果说军人们是伟大的,那军属们就是无私的!

  看,年迈的父母盼着参军的儿子早日回家,军嫂在家中担下了所有的活儿,却无怨无悔。

军属们要承受着离别之苦,要忍受孤独之味,怎能不说是无私?

  记得爷爷家隔壁曾住着一对老夫妇,唯一的儿子去参军了,几年都没回来。

于是农忙的时候,爷爷村里便组织起一个小队,帮助老夫妇收割地里的庄稼。

在队里的叔叔说,那是一件快乐的事。

  也许有人问,现在太平盛世,还有军属、军人们干什么?

那就错了。

印巴冲突还没有平息,巴格达的上空仍是硝烟弥漫,世界上还有战争。

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试问今天的中国如何会变得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所以,让我们爱军人,拥军属,让他们在祖国的蓝图上绘出更美的明天!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篇3

  XXXX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建军90周年。

纵观90年来,这支新型的人民革命军队,在战争年代为夺取革命政权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和平劳动,继续艰苦奋斗,不断成长壮大,现在已发展成为包括陆、海、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合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正规信息化军队,成为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党的以来,我国人民军队在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吹响中国军队改革与发展的冲锋&;号角&;,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拉开了新时期的强军大幕。

增兵种、建战区,育思想、整风气,重创新、强战力,中国军队改革工作已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实现了军队组织架构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每到&;情人节&;、&;圣诞节&;来临前两周,我们就已经能提前感受到大街小巷这过节的气氛。

这些个洋节在青年人中挺盛行。

不过问其意义,都摇头,只是跟着凑热闹。

一直觉得,一个节日,我们不仅仅要知道它的日子和来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它的意义,知道它让我们记住什么、学习什么、发扬什么,这是最重要的。

  临近八一前夕,有网站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民众认为,建军节是属于军人的节日,和老百姓无关。

甚至有些地方干部也认为,建军节是军人的节日,国防建设是军队自己的事。

可是,我要说,这不仅是军人的节日,更是咱老百姓的节日。

因为,就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从这一天起,它就肩负起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的历史重任。

  今天,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每当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难之时,总是有着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身影。

他们冲在第一线,为其保驾护航。

当大地摇晃之时,我们看到第一个出现在现场救人的是解放军武警战士。

老百姓说:

&;不怕,因为有解放军在&;。

当洪水袭来之时,我们第一个见到的还是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身影,老百姓高呼:

&;解放军来了,冲锋舟来了,我们有救了&;。

  我参与过08年汶川大地震、雅安大地震与海地大地震及各种洪灾、雪灾的报道,亲身感受到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内迅速集结完毕赶赴灾区,尽管这个背后也许有上百道程序,有各级指挥命令的传达,但他们集结的速度是让人震惊的。

而面对危难中的群众,他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这是发生在XXXX年5月16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四天,集结在四川彭山军用机场的南京军区陆航旅接到了去往北川青片乡的救援任务。

我和摄像蔡勇也登上米171军用飞机试图去记录这场救援。

临上飞机,第一集团军的汪庆广副军长还是很担心我,并劝我别上,可执拗的我还是接过了副军长递来的一个抱枕坐上了飞机,开始了这场生死救援的记录。

  在跟随飞机的救援的过程中,我们亲历了穿越两山之间不足50米的生死大峡谷,直升机的螺旋桨直径22米,载有近两吨物资的直升机在大峡谷和在崇山峻岭中反复穿梭,危机四伏。

地震后因为山体位移变化大,飞行员们仅靠目测来飞行,越走进峡谷深处,天气情况越恶劣,气象雷达反复报警,不断有团雾挡住前方视线,有了团雾是极有可能发生飞机撞山的危险,当年同样参与救援的邱光华机组正是因为遭遇团雾而牺牲的。

  除此之外,越接近居民区,两山间到处是过山的高压电线,一旦飞机螺旋桨缴入,后果也不堪设想。

就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机组在下降500米高度后,突然发现有三条高压电线居然就在前方不到400米的地方,飞机有惊无险地掠电线而过&;&;。

  那天,14名学生游客被救,当直升机停稳在彭山军用机场时,孩子们集体向在场的解放军们深深地鞠了个躬,并说着:

&;谢谢你们,解放军叔叔&;,而此时我想采访当时的这架飞机的飞机员司启富团长时,他向我打着手势,因为4个小时的飞行,巨大的声音,团长的耳朵已经出现了暂时性耳聋。

  谁也不知道,在休整了15分钟后,他的飞机又飞向了北川西北部青片乡&;&;。

看到这样的场景,你能说他们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