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997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4.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0页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0页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S图像处理基础》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x

博客(个人主页)地址:

家庭住址:

家庭电话:

宿舍电话:

移动电话:

爱好特长:

自我评价:

模块一图像处理基础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人们经常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知识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本模块就将带领大家认识photoshop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Photoshop的基本概念、图形的基本概念

2.Photoshop软件界面和控制、图形的基本操作

3.历史记录面板和图像处理的辅助工具等内容

能力训练任务驱动式案例:

任务一图像合成

任务二花中丽人

任务三制作一寸相片

任务四立体烟缸

任务五水上芭蕾

任务一图像合成

一、任务描述

将几张本来毫不相干的图片自然的融合到一起形成新的画面,从而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图像效果,这种手法在平面广告甚至影视合成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在异国他乡留下自己的足迹呢?

即使你没有去过,只要你有素材就可以实现。

制作如图1-1所示的合并图像。

它是将图1-2和图1-3合并而成的。

图1-1效果图图1-2背景图图1-3卡通图

二、任务分析

通过学习使用魔棒工具创建选区、编辑选区和粘贴入、粘贴等操作。

将两幅图像合并在一起,要求完成的最终效果

三、操作步骤

1.打开两幅幅图像。

单击图1-3。

然后单击“选择”→“全选”菜单命令,将整个图像选中。

2.单击“编辑”→“拷贝”菜单命令,将整个图像复制到剪贴板中。

3.单击选中图1-2,使用魔棒工具,容差设置为10。

然后单击图像中间的空白部分。

4.单击“编辑”→“粘贴入”菜单命令,将剪贴板中的图1-3的图像粘贴到选区中。

然后使用移动工具,用鼠标拖曳移动效果图的位置。

四、介绍相关知识点

1.PhotoshopCS启动与退出

在使用PhotoshopCS之前,要先启动该程序,而在工作结束后,又需要退出程序,以释放系统资源。

安装了PhotoshopCS程序之后,在系统的“开始”菜单中,可以找到它,方法是选择“开始>

程序>

AdobePhotoshopCS”命令即可启动它。

启动PhotoshopCS时,可以看到程序初始化的过程,同时还可以看到版权声明等消息。

启动方法不止一种,若在桌面上创建了PhotoshopCS的快捷方式后,双击该快捷方式的图标可以快捷启动该程序。

启动过程完成后,可以看到PhotoshopCS程序的主界面,要退出PhotoshopCS,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下面列出其中最常用的方法:

(1)单击PhotoshopCS窗口的标题栏最右侧的关闭按钮

(2)按键盘上的Alt+F4(或Ctrl+Q)键。

(3)选择“文件>

退出”命令。

2.PhotoshopCS的工作界面

启动过程完成后,可以看到PhotoshopCS程序的工作界面,如图1-4所示。

主菜单:

包括执行任务的菜单,这些菜单是按相应功能进行组织的。

例如,“图层”菜单中包含的是用于处理图层的命令。

工具箱:

工具箱是整个软件的最基础部分,存放着用于创建和编辑图像的工具。

将鼠标移至

图1-4工作界面

其中A:

主菜单B:

工具栏选项C:

工具箱D:

图像窗口E:

浮动调板

任何一个工具图标上,稍等片刻右下角就会弹出提示框,显示当前工具的名称和切换它的字母键。

如图1-5所示。

在工具箱中,如果工具图标的右下角带有一个小黑三角,则按住鼠标按钮不放可看到隐藏的工具,

进入Adobeonline

切换到前景色和背景色

前景色

默认的前景色和背景色背景色

以标准模式编辑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

标准屏幕模式全屏幕模式

图1-5工具图标

其中

为移动工具;

为魔棒工具;

为裁切工具;

为抓手工具;

为缩放工具。

工具选项栏:

提供所选择工具的相应选项。

在工具箱中选择一种工具,则工具选项栏中显示该工具的相关属性。

浮动调板:

浮动调板是指打开Photoshop软件后在桌面上可以移动,可以随时关闭并且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种控制调板。

浮动调板在Photoshop的图形图像处理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图层、通道和路径调板。

在默认状态下,每组的调板都是以组合在一个调板组中出现的,如“导航器”、“信息”及“直方图”的组合调板等。

在组合调板中,名称标签的颜色呈白色表示是当前显示的调板,如图1-1浮动调板中“导航器”、“颜色”、“图层”等调板是当前显示的调板,如单击“信息”标签就可使“信息”成为当前调板。

每组的调板都可分开,例如,用鼠标按住“信息”调板的标签部分向外拖拉,就可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调板;

也可将调板上下链接起来,用鼠标拖动调板的标签,将其拖到另一个调板下方,见到调板下方出现一条黑色的粗线,此时再放开鼠标就可以将两个调板链接在一起(可将多个调板链接在一起)。

当不小心关掉了某个调板组时,只需打开菜单栏上的“窗口”菜单,然后从中选择相关的菜单命令,就可以隐藏或打开某个调板组。

如图1-6所示,选择“窗口>

导航器”命令,就可将导航器调板打开。

图1-6导航器跳班

状态栏:

在状态栏里可以显示当前打开图像的文件信息、当前操作工具的信息、各种操作提示信息等。

状态栏分为三部分:

左侧部分表示当前图像的显示大小的比例;

中间部分为图像或工具信息,单击该部分右侧的三角形按钮,可以选择不同的菜单项;

右边显示的是当前的操作提示,比如按下Shift键或按下Alt键会有什么操作等,此栏中的信息随着选择工具的不同而实时变化。

魔棒工具

魔棒工具可以将图像中着色相同的或颜色相近的区域,其功能相当强大,常常用于物体范围的选取。

使用魔棒工具选取图形时,用鼠标单击需要选取图像中的任意一点,附近与它颜色相同或相似的颜色区域将会自动被选取,如图1-7所示-

图1-7选取图像

单击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其属性栏如图1-8所示,下面将介绍工具栏中各选项的使用方法:

图1-8魔棒工具属性栏

(1)容差:

用于设置选取的颜色范围的大小,参数设置范围为0~255。

输入的数越高,选取的颜色范围越大;

输入的数值越低,选取的颜色与单击鼠标处图像的颜色越接近,范围也就越小。

如图1-9所示,将容差值分别设置为较大值和较小值效果对比

图1-9效果对比图

(2)“清除锯齿”复选框:

用于消除选区边缘的锯齿。

如果它被选中,选区的边缘比较平滑。

(3)“连续的”复选框:

选中该复选框,可以只选取相邻的图像区域;

未选中该复选框时,可将不相邻的区域也添加入选区。

(4)“用于所有图层”复选框:

当图像中含中有多个图层时,选中该复选框,将对所有可见图层的图像起作用,未选中时,魔棒工具只对当前图层起作用。

3.粘贴和粘贴入的区别

(1)粘贴是将剪贴板中图像覆盖在当前图像中。

(2)粘贴入是将剪贴板中图像复制到当前图像中选择的区域中。

五、任务拓展

从XX里面搜索几张图片作为背景,然后准备一张自己的相片,利用魔棒工具实现自己在各种背景下的合影。

任务二花中丽人

利用“花”1-10和“丽人”1-11两幅图,制作合成最终效果如图1-12所示。

图1-12效果图图1-10花图1-11丽人

上次课我们利用魔棒工具实现选区的选择,本次任务需要通过使用椭圆选择工具、羽化、选定、粘贴入等操作技术来实现效果图。

1.合并“花”和“丽人”图像

(1)打开“花”图像,如图1-10所示。

(2)在如图1-10的图像中背景为白色,按下“椭圆选框工具”按钮,“羽化”为30,创建一个椭圆形选区。

(3)单击“选择”→“反选”菜单命令,删除选择区,按Delete键,做出背景的花为朦胧效果,如图1-13所示。

同时,按下“椭圆选框工具”按钮,“羽化”为10,创建一个中间椭圆形选区。

图1-13朦胧效果图

(4)打开一幅“丽人”图像。

在丽人头部按下“椭圆选框工具”按钮,“羽化”为10,单击“编辑”→“复制”菜单命令,将丽人头复制在剪贴板中。

(5)回到图1-13中,单击“编辑”→“粘贴入”菜单命令,将剪贴板中的丽人头图像粘贴到椭圆区内。

(6)单击“编辑”→“自由变换”菜单命令,调整粘贴的图像的大小与位置,按下“移动工具”按钮,调整图像位置。

最后效果如图1-14所示。

图1-14效果图

2.制作花中其他丽人图像

(1)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四个小丽人图像。

单击“椭圆选框工具”按钮,“羽化”为20,单击“编辑”→“粘贴入”菜单命令,将剪贴板中的丽人头图像粘贴到小椭圆区内。

(2)单击“编辑”→“自由变换”菜单命令,调整大小与位置,按下“移动工具”按钮,调整图像位置。

最后效果如图1-12所示。

(3)此时,“图层”调板中有四个图层,保证选中刚刚粘贴的图像所在的图层,在“图层”调板的“填充”文本框中输入60%。

1.矩形选框工具

矩形选框工具可以在图像中获取矩形选区,其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一张需要获取选区的图像文件,如图1-15所示。

(2)在工作箱中选择矩形框工具,将鼠标移到图像内,在需要获取选区的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绘制出一个矩形选区,如图1-16所示。

(3)按住“Shift”键,在图像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创建出的选区将是一个正方形选区;

按住“Alt”键不放时,在图像中按下鼠标左键用拖动创建出的矩形选区是从中心向外选取的矩形选区;

按住“Shift+Alt”组合键不放,在图像中按下鼠标左键用拖动创建出的正方形选区是从中心向外选取的。

图1-15西红柿图像图1-16选取图

在创建选区范围后,将鼠标移动选区内,当鼠标光标变为如图1-17所示的带虚线小框的箭头状时,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到适当的地方释放,即可选区移动到需要的位置;

如果需要取消选区,按“Ctrl+D”组合键或“选择”菜单下“取消选择”命令即可取消选区。

图1-17

当选中矩形工具后,其属性栏如图1-17所示。

下面将分别介绍工具栏中各选项的使用方法:

图1-18矩形工具属性栏

快捷工具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以打开工具箱的快捷菜单。

图标按钮

这四个按钮分别表示创建选区、增加选区、减去选区、以及交叉选区。

羽化:

此选框用于设置各地区的羽化属性。

羽化选区可以模糊选区边缘的像素,产生过渡效果。

羽化宽度越大,则选区的边缘越模糊,选区的直角部分也将变得圆滑,这种模糊会使选定范围边缘上的一些细节丢失。

在羽化后面的文本框中可以输入羽化数值设置选区的羽化功能(取值范围在0~250px之间)。

消除锯齿:

勾选中此复选框后,选区边缘的锯齿将消除,此选项在椭圆选区工具中才能使用。

样式:

此选项用于设置各地区的形状。

单击右侧的三角按钮,打开下拉列表框,可以选取不同的样式。

其中,“正常”选项表示可以创建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选区;

选定“固定长宽比”选项可以设置选区宽度和高度之间的比例,并可在其右侧的“宽度”和“高度”文本框中输入具体的数值;

若选择“固定大小”选项,表示将锁定选区的长宽比例及选区大小,并可在右侧的文本框中输入一个数值。

2.椭圆选框工具

椭圆选框工具用于创建椭圆形的选区,其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一张需要获取选区的图像文件,如图1-19所示。

(2)在工具栏中选择椭圆选框工具,将鼠标移到图像内,在需要获取选区的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绘制出一个椭圆选区,如图1-20所示。

(3)按住“Shift”键,在图像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创建出的选区将是一个正圆选区,如图1-21所示。

图1-19图像文件图1-20椭圆选区图1-21正圆选区

椭圆选框工具的工具属性栏中各选项的使用方法和矩形选框工具属性栏中各选项的使用方法是相同的。

3.单行选框工具

单行选框工具可以在图像或中选取出1个像素的横线区域。

其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一张需要获取选区的图像文件。

(2)在图像中单击鼠标,创建水平方向只有1个的矩形选区。

在通常的视图状态下看见的只是一条直线,将视图放大,可以看到矩形区域。

4.单列选框工具

(2)在图像中单击鼠标,创建垂直方向只有1个的矩形选区。

运用选区不同的羽化,利用图1-22和图1-23制作出图1-24所示的图像效果。

图1-22素材图图1-23鹰图1-24合成效果图

任务三制作一寸照片

从XX里面下载一副赵本山的图片如图1-25所示,然后制作如图1-26所示的效果图。

图1-25素材图1-26效果图

上次课我们利用椭圆选框工具实现选区的选择,本次任务需要通过使用裁剪工具、复制、选定、粘贴、填充前景色背景色等操作技术来实现效果图。

1.打开图图片1-25

2.选择剪切工具,将宽度设为120像素,高度设为160像素,分辨率设为300像素,然后剪切图片中的相关位置并适当进行调整。

3.文件→新建画布,将画布宽度设为500像素,高度设为350像素,分辨率设为300像素,然后将制作好的一寸相片粘贴到画布中,利用Alt和移动工具将画布做成如1-27图所示的效果

图1-27效果图

4.利用魔棒工具是想选取的选择。

5.将工具箱里的前景色设为蓝色,然后利用填充窗口中使用前景色即可实现如图1-26所示的效果。

1-剪切工具的使用

单击工具箱中的裁切工具,就会弹出裁切工具的选项栏,如图1-28所示。

图1-28裁切工具选项栏

(1)在选项栏中可分别输入裁切“宽度”和“高度”值,并输入所需的“分辨率”。

使用裁切工具在图像上拖拉出裁切框,不管画出的裁切框有多大,确认后,最终的图像大小都与选项栏中的尺寸及分辨率完全一样。

也可以让这些数据框保持空白,使用裁切工具进行裁切后,尺寸将和拖拉的裁切框相同,并保持图像原来的分辨率。

(2)若了解当前图像的大小及分辨率,可用鼠标单击“前面的图像”按钮,数据框中就会显示当前图像的大小及分辨率。

单击“清除”按钮,就可以将数据框中的数字清除掉;

若使A图像裁切后和B图像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分辨率时,可先选中B图像,单击“前面的图像”按钮,B图像的宽度、高度和分辨率就显示在裁切工具选项栏中,接着使用裁切工具在A图像上拖拉形成裁切框,确认后的A图像和B图像的大小和分辨率将完全相同。

(3)裁切工具操作方法:

在工具箱中选择裁切工具

,在图像上拖拉,可形成有8个把手的裁切框,如图1-29所示。

当光标放置在裁切框的角把手上时,就会变成符号,按住鼠标键拖拉可改变裁切框的大小;

每边中间的把手用来移动单个的边而其他的部分不受影响;

当光标移动到每个把手之外时,光标的外形会变成

形状,此时可对裁切框进行旋转。

裁切框的中心

图1-29裁切窗口

裁切框的中心有一个图标表示裁切框的中心点,其默认的状态是位于裁切框的中心。

可用鼠标将其拖到任意位置。

使用裁切工具画完裁切框以后,其选项栏如图1-30所示。

图1-30裁切工具选项栏

(4)在选项中“裁切区域”后面有两个选项,如果选择“删除”选项,执行裁切命令后,裁切框以外的部分被删除;

如果选择“隐藏”选项,裁切框以外的部分被隐藏起来,使用工具箱中的抓手工具可以对图像进行移动,隐藏的部分可以被移动出来。

如果“裁切区域”后面的两个选项不可选,说明当前的图像只有一个背景层,可在图层调板中将背景层转为普通图层。

(5)当用鼠标拖拉形成裁切框以后,裁切框以外的图像内容被部分透明的黑色遮盖起来,可以单击“屏蔽颜色”后面的色块,在弹出的拾色器中更改遮盖的颜色;

在“不透明度”数据框中输入百分比数字定义不透明度。

(6)选中“透视”选项后,裁切框的每个角把手都可以任意移动,调整裁切框形状如图1-31所示。

确认后可以使正常的图像具有透视效果(如图1-32所示);

也可以使具有透视效果的图像变成平面的效果。

图1-31形状图图1-32透视图

(7)确认裁切范围时,在裁切框中双击鼠标、按Return(MacOS)/Enter(Windows)键或单击裁切工具选项栏中的

按钮确认,即可完成裁切工作。

若要取消裁切框,按Esc键或单击裁切工具选项栏中的

按钮取消当前操作。

确保图像设置为8位/通道,“透视”选项无法处理16位通道的图像。

2.裁切和修整命令的使用

(1)裁切命令将要保留的图像部分用选框工具(在第三章讲解)选中,选择“图像>裁切”命令即可。

裁切的结果只能是矩形,如果选中的图像部分是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执行“裁切”命令,会根据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大小自动创建矩形。

执行完“裁切”命令后,原来的浮动选择线依然保留。

(2)修整命令

选择“图像>修整”命令,将弹出“修整”对话框,如图1-33所示。

图1-33修整对话框

在“基于”一栏中,可选择不同的选项裁切图像。

透明像素:

当图层中有透明区域时,此选项才有效,可裁剪掉图像边缘的透明区域,留下包含像素的最小图像。

“左上角像素颜色”和“右下角像素颜色”:

两个选项可去除图像的杂边有效。

在“修掉”复选栏中有4个选项:

顶、底端、左和右,如果4个选项都被选中,图像四周的像素将被剪掉,根据需要也可选择剪掉一边、两边或三边的图像区域。

要求每名同学将自己的个人风采照利用剪切工具来实现八张一寸照片的效果。

制作立体烟缸图形如图1-34所示。

图1-34立体烟缸效果图

上次课我们利用裁剪工具、复制、选定、粘贴、填充前景色背景色等操作技术来实现效果图,本次任务需要通过使用拾色器以及描边的相关技术来实现。

(1)新建宽度为300像素、高度为260像素,模式为RGB颜色,背景为白色的画布。

(2)设置前景色为浅黄色,背景色为金黄色。

(3)创建一个椭圆选区。

按Alt+Delete键,给椭圆选区填充浅黄色。

(4)单击“选择”→“修改”→“收缩”菜单命令,调出“收缩选区”对话框。

具体设置如图1-35所示,再单击“好”按钮。

图1-35收缩设置图

(5)按Ctrl+Delete键,使选区内变为金黄色。

再使用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容差设置为10。

然后单击浅黄色部分,创建一个如图1-36所示的选区。

(6)按Ctrl+Delete键,使选区变为金黄色,如图1-37所示。

图1-36创建选取图

图1-37选取变色图

(7)单击“编辑”→“描边”菜单命令,调出“描边”对话框。

设置描边宽度为1个像素,描边位置为“居中”,混合模式为“正常”,不透明度为100%,描边颜色为黄色,如图1-38所示。

然后单击“好”按钮。

图1-38“描边”对话框

(8)单击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按钮,按住Alt键,同时多次按光标上移键,最后的效果如图1-39所示。

(9)使用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容差设置为0。

然后单击内部金黄色部分,创建一个选区。

按Alt+Delete键,给椭圆选区填充浅黄色,如图1-40所示。

图1-39效果图图1-40椭圆选区填充浅黄色

(10)再按Ctrl+D键,取消选区,即可获得如图1-34所示的图形。

1.拾色器

单击工具箱中的前景色或背景色图标,即可调出“拾色器”对话框,如图1-41所示,拾色器对话框左侧的颜色方框区域称为色域,这一区域是供选择颜色的,色域中能够移动的小圆圈是选取颜色的标志,色域图右边为颜色导轨用来调整颜色的不同色调。

在颜色导轨右侧上方有两块显示颜色的区域,上半部分所显示的是当前所选择的颜色,下半部分所显示的是打开拾色器对话框之前所选择的颜色。

当所选颜色在印刷中无法实现时,“拾色器”对话框中,会出现一个带叹号的三角图标,这个图标称为溢色警告,在其下面的小方块显示的颜色是最接近印刷的色彩,一般来说它比所选的颜色要暗一此,单击溢色警告按钮,即可将当前所选颜色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颜色。

图1-41“拾色器”对话框

在色域任意位置单击鼠标,会有圆圈标示出单击的位置,在右上角就会显示当前选中的颜色,并且在“拾色器”对话框右下角出现其对应的各种颜色模式定义的数据显示,包括RGB、CMYK、HSB和Lab4种不同的颜色描述方式,也可以在此处输入数字直接确定所需的颜色。

在“拾色器”对话框中,可以拖动颜色导轨上的三角形颜色滑块确定颜色范围。

颜色滑块与颜色方框区中显示的内容会因不同的颜色描述方式(单击HSB、RGB、CMYK、Lab前的按钮)而不同。

例如,选定H(色相)前的按钮时,在此颜色滑块中纵向排列的即为色相的变化;

在滑块中选定了某种色相后,颜色选择区内则会显示出这一色相亮度从亮到暗(纵向),饱和度

由最强到最弱(横向)的各种颜色。

选定R(红色)按钮时,在颜色滑块中显示的则是红色

图1-42颜色选择区

信息由强到弱的变化,颜色选择区内的横向即会表示出蓝色信息的强弱变化,纵向会表示出绿色信息的强弱变化,如图1-42所示。

单击“拾色器”右上方的“自定”按钮,则会出现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