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0953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docx

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汇总

 1.简述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答: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2)“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2.为什么说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转自环球网校

  答: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这是因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基本的群众,也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压迫榨取的主要对象。

如果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中国的民主革命,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因此,毛泽东明确指出: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农民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但是,如果没有广大的同盟军,单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就是一句空话。

在同盟军中,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而且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工农联盟的形成,就成为无产阶级实现其领导权,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敌人的首要条件。

  (3)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而且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这就要求充分重视农民问题,解决他们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获得最广大的人力物力支援。

  3.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答: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的问题,其次也是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一种辩证的统一。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是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地实现;和平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避免世昂大战。

在这两者之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

  4.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

转自环球网校

  答:

(1)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和具体体现。

  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进行的长期探索的基础上。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条路线规定:

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这是总路线的核心;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6.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

(1)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2)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企业改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构造结构优化和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3)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4)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7.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状态的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2)承认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就看不到事物的确定性,就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界线。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理解运动。

  8.为什么说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答:

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的。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外部。

投有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民主。

因此没有进行和平斗争的可能性。

  

(2)中国革命的敌人相当残忍,不许人民有丝毫的反抗,要革命,只能武装起来。

  (3)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相当强大,而革命的力量相对弱小,只有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革命力量才能逐渐壮大。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国家政权,这也决定了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9.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的阶段。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拨乱反正的政治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并在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的阶段。

这个阶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理论。

并在“十三大”上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和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

  (3)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的阶段。

1992年,南方谈话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等系列问题,“十四大”则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4)“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等问题的认识上有了重大

  10.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规定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根本分歧的焦点。

  11.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种适应中国革命需要的崭新的革命理论,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1)关于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关于革命的动力,明确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

  (3)关于革命的对象,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用经济条件决定政治态度的科学方法把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由此确定了中围革命的对象不是~般的资产阶级,而是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以及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

  (4)关于革命的领导权,充分强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地位,并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领导权的问题,认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

  (5)关于革命的道路,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6)关于革命的步骤,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先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它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7)关于革命的方式方法,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其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简述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答: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2)“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2.为什么说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转自环球网校

  答: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这是因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基本的群众,也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压迫榨取的主要对象。

如果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中国的民主革命,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因此,毛泽东明确指出: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农民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但是,如果没有广大的同盟军,单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就是一句空话。

在同盟军中,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而且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工农联盟的形成,就成为无产阶级实现其领导权,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敌人的首要条件。

  (3)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而且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这就要求充分重视农民问题,解决他们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获得最广大的人力物力支援。

  3.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答: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的问题,其次也是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一种辩证的统一。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是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地实现;和平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避免世昂大战。

在这两者之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

  4.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

转自环球网校

  答:

(1)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和具体体现。

  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进行的长期探索的基础上。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条路线规定:

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这是总路线的核心;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6.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

(1)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2)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企业改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构造结构优化和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3)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4)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7.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状态的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2)承认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就看不到事物的确定性,就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界线。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理解运动。

  8.为什么说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答:

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的。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外部。

投有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民主。

因此没有进行和平斗争的可能性。

  

(2)中国革命的敌人相当残忍,不许人民有丝毫的反抗,要革命,只能武装起来。

  (3)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相当强大,而革命的力量相对弱小,只有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革命力量才能逐渐壮大。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国家政权,这也决定了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9.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的阶段。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拨乱反正的政治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并在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的阶段。

这个阶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理论。

并在“十三大”上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和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

  (3)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的阶段。

1992年,南方谈话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等系列问题,“十四大”则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4)“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等问题的认识上有了重大

  10.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规定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根本分歧的焦点。

  11.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种适应中国革命需要的崭新的革命理论,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1)关于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关于革命的动力,明确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

  (3)关于革命的对象,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用经济条件决定政治态度的科学方法把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由此确定了中围革命的对象不是~般的资产阶级,而是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以及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

  (4)关于革命的领导权,充分强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地位,并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领导权的问题,认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

  (5)关于革命的道路,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6)关于革命的步骤,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先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它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7)关于革命的方式方法,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其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简述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答: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2)“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2.为什么说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转自环球网校

  答: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这是因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基本的群众,也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压迫榨取的主要对象。

如果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中国的民主革命,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因此,毛泽东明确指出: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农民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但是,如果没有广大的同盟军,单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就是一句空话。

在同盟军中,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而且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工农联盟的形成,就成为无产阶级实现其领导权,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敌人的首要条件。

  (3)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而且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这就要求充分重视农民问题,解决他们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获得最广大的人力物力支援。

  3.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答: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的问题,其次也是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一种辩证的统一。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是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地实现;和平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避免世昂大战。

在这两者之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

  4.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

转自环球网校

  答:

(1)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和具体体现。

  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进行的长期探索的基础上。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条路线规定:

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这是总路线的核心;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6.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

(1)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2)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企业改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构造结构优化和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3)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4)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7.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状态的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2)承认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就看不到事物的确定性,就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界线。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理解运动。

  8.为什么说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答:

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的。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外部。

投有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民主。

因此没有进行和平斗争的可能性。

  

(2)中国革命的敌人相当残忍,不许人民有丝毫的反抗,要革命,只能武装起来。

  (3)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相当强大,而革命的力量相对弱小,只有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革命力量才能逐渐壮大。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国家政权,这也决定了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9.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的阶段。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拨乱反正的政治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并在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的阶段。

这个阶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理论。

并在“十三大”上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和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

  (3)从“十三大”到“十四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