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050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重点.docx

宏观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导论

1、宏观经济学:

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整体的活动,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产出及其影响和决定因素、货币的供给状况、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状况、利率、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等。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总体的经济活动及后果、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异:

(1)研究对象不同:

微:

单个经济单位,个体经济活动者的行为及其后果。

宏:

整个经济及其运行方式与规律,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

资源的最优配置。

宏:

资源充分利用。

(3)研究方法不同:

微:

个量分析。

宏:

总量分析

(4)基本假设不同:

微:

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

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5)基本内容不同(中心理论):

微:

价格理论。

宏:

国民收入理论。

同: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完整的经济学。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包含六个层面的意思:

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生产额、流量、地域、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1)最终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2)中间产品:

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资,如原材料、燃料等。

(3)GDP和GNP关系

GNP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

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的GNP,而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则不应被记入该国的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与所谓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

按照这一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

特别是,外国公司在某一国资公司的利润都应计入该国的GDP。

而该国企业在外国子公司的利润就不应被计入。

根据以上说明,以对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表示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则GNP与GDP的关系式:

GNP=GDP+对外要素收入净额

*、计入GDP的投资为总投资

*、计入GNP的投资为净投资

2、名义GDP:

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实际GDP:

用之前的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P19)核算GDP的两种方法:

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

GDP=C+I+G+(X-M)

收入法:

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5、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

答:

(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

根据定义,国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

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

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

(2)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投资。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

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投资等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

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第三章产品市场的均衡: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的假定

(1)不存在政府和对外贸易,只有家庭(消费者)和厂商(生产者)

(2)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3)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1、均衡产出:

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

2、均衡产出的条件

3、消费函数(P31)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

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来源于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增减额对收入增减额的比率。

即:

MPC=消费增减额/收入增减额

凯恩斯对边际消费倾向规律的宏观经济学见解:

①在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

在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减少,但也不如收入减少的那么厉害。

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

这是因为穷人的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在穷人的收入中基本生活资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富人之所以富,在于富人早已超越了基本需求层次,基本生活资料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大。

②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收入的性质。

消费者很大程度上都着眼于长期收入前景来选择他们的消费水平。

长期前景被称为永久性收入或生命周期收入,它指的是个人在好的或坏的年景下平均得到的收入水平。

如果收入的变动是暂时的,那么,收入增加的相当部分就会被储藏起来。

收入不稳定的个人通常具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

③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边际消费倾向影响甚大。

边际消费倾向的降低,使得萧条更为萧条。

4、储蓄函数(P33)

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为总收入;

(2)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都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APC<MPS;

(3)APC和M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恒等于1。

4、其他消费理论代表人物P37

(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杜森贝利):

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饿消费水平决定消费者的消费,从而当期消费是相对的被决定的。

基本观点:

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故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距的曲线。

(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

人们会在相当长时期的跨度内计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以便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

(3)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弗里德曼)

①从长期看,消费支出取决于持久性收入

②指出了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的不同:

只有持久收入才影响消费支出

③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也是稳定的

5、乘数: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量与引起这一变动的自发性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率。

6、乘数产生的原因:

乘数效应:

(凯恩斯)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投资的增加可导致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增加

*、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

(1)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

(2)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

(3)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4)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增加会受到限制

7、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各类乘数的计算)(计算习题6)

[例]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分别求出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答:

(1)将可支配收入yd=y-t+tr和消费函数c=100+0.8yd代入均衡收入公式,有

y=c+i+g

=100+0.8(y-t+tr)+i+g

=100+0.8(y-250+62.5)+50+200

求解得均衡收入y=1000

(2)根据三部门经济各项乘数公式,有:

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经济衰退时,为什么增加政府购买比减税或增加转移支付的效果更为明显?

答: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或转移支付乘数)

第四章投资理论

1、投资函数:

投资(i)与利率(r)之间的这种反向变动关系称为投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i=i(r);线性投资函数可写为i=e-dr

(1)e是自主投资,表示即使利率为0时也有的投资量;d是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r是实际利率水平

(2)投资需求曲线(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由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引申))

2、资本边际效率(MEC):

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3、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简答)

答:

资本的边际效率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

资本品的预期收益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资本。

预期收益既定时,供给价格越大,资本边际效率越小;供给价格既定时,预期收益越大,资本边际效益越大。

从长期来看,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一方面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从而使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又会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

所以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时递减的。

4、(本章小结)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追加投资时预期利润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使资本家往往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

第五章货币市场的均衡:

利率的决定

1、流动性偏好:

是对货币的需求,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里倾向。

2、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

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投机动机

3、流动偏好陷阱(流动性趋向无穷大):

(利率越高,人们相应的货币需求量就会越小。

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等于0,此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大可能在上升,或者说债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债券。

)反之,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是债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债券全部换成货币。

此时,人们即使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购买债券,以免债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因而这时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限大。

4、国内对货币层级的划分

(1)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

(2)M1=M0+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客户保证金货币供给

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客户保证金货币供给

5、均衡利率的决定(习题4)

[例题]假设货币的交易需求为L1=0.2y,货币投资需求为L2=2000-500r

[分析]由L=ky-hr,得k=0.2,h=500

(1)写出货币需求总函数

答:

L=L1+L2=2000+0.2y-500r

(2)当r=6,y=10000亿元时货币需求有多少?

答:

L=2000+0.2y-500r

=2000+0.2*10000-500*6=1000

(3)当收入y=10000亿元,货币供给Ms=2500亿时,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是多少?

答:

Ms=2500=Md=L=0.2*10000+2000-500r

r=3%

第六章IS曲线

*、IS曲线:

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一个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它是在两个部门经济的均衡收入即i=s基础上得到的,所以被称为IS曲线。

1、IS曲线的计算(习题4)

[例题]假定:

(a)消费函数为c=150+0.8y,投资函数为i=100-5r

(b)消费函数为c=150+0.8y,投资函数为i=100-10r

(c)消费函数为c=150+0.75y,投资函数为i=100-10r

试求:

(1)(a)、(b)和(c)的IS曲线

答:

a

c+i=y

150+0.8y+100-5r=y

250-5r=0.2y

r=50-

y

b

c+i=y

150+0.8y+100-10r=y

250-10r=0.2y

r=25-

y

c

c+i=y

150+0.75y+100-10r=y

250-10r=0.25y

r=25-

y

(2)比较(a)和(b),说明投资对利率更为敏感时,IS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答:

分母越大,表明投资对利率变化越敏感,这样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小,意味着IS曲线越平缓

(3)比较(b)和(c),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答:

IS曲线变平缓

第七章LM曲线

1、LM曲线(名词或简答):

P74页图7-1,该曲线上每一点均代表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收入的关系。

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则货币市场的均衡表示为m=L=L1+L2=L1﹙y﹚+L2﹙r﹚=ky-hr。

其中,L1表示货币的交易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L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随利率的上升而减小。

因此,国民收入增加使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小,才能保持货币市场均衡。

反之,收入减少时,利率必须相应下降,否则,货币市场不能保持均衡。

因此,当m既定时,m=ky-hr的公式可以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被称为LM曲线。

2、LM曲线的公式:

3、LM曲线的三个区域(P76页图7-3)

答:

LM曲线把平面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

1、利率降到很低(r1水平),货币的投机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投机需求曲线会成为一条水平线,相对应的LM曲线上也有一段水平状态的区域,这一区域通常就是我们说的凯恩斯区域,在凯恩斯区域中,因为较低的利率水平,政府会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

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使收入水平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的效果;

2、如果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候(r2水平),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这时候人们除了为完成交易还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外,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

货币投机需求曲线表现为r2以上是一条与纵轴相重合的垂直线,LM曲线也从利率为r2开始成为一条垂直线。

LM曲线呈垂直状态的这一区域就被成为古典区域;

3、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这段LM曲线是中间区域,LM曲线的斜率在古典区域为无穷大,在凯恩斯区域为零,在中间区域为正值。

4、LM曲线的计算(习题4)

[例题]假定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5r和价格水平不变(P=1)。

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200,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的LM曲线

答:

实际货币供应量

则200=0.2y-5r

r=40-

r

第八章IS-LM模型

 

1、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2、IS-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是充分就业的国名收入?

为什么?

答:

IS曲线表示的是产品市场的均衡,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市场的均衡。

当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人代表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供求平衡时的收入,但这个收入并不意味着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这是因为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这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即IS曲线离IS曲线坐标图形上的原点O较近,当这样的IS和LM线相交时,交点上的收入往往就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收入。

这时需要政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调节以实现充分就业。

3、IS-LM模型的计算(习题2)

[例题]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c=100+0.8y,i=100-6r,m=200,L=0.2y-4r(单位均为亿元)

(1)求出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

答:

产品市场均衡:

y=c+i=100+0.8y+100-6r

化简得IS曲线方程方程为y=1000-30r

货币市场均衡:

m=L=0.2y-4r=》200=0.2y-4r

化简得LM曲线方程为y=1000+20r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答:

联立IS曲线、LM曲线得均衡利率r=0%,均衡收入为1000

国民收入决定消费和投资

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

消费倾向比较稳定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

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决定

第九章财政政策实践与分析

1、财政政策:

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1、宏观经济的目标(简答):

充分就业(首要目标)、保持价格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的构成:

3、财政政策工具(手段)及其传导机制

(1)税收

(2)公债

(3)政府购买

(4)政府转移支付

3、经济萧条时期如何应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答:

(P93)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要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等政策刺激总需求;(P112)中央银行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给、降低税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最终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

4、自动稳定器(P91)(名词):

一国财政制度本身的设计就有自动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

5、“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名词):

为确保经济稳定,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以稳定总需求,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要求:

逆经济风向而行事。

6、功能财政(名词):

当我们实施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时,目标是实现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7、功能财政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功能财政和传统财政的的关系(P93)

答:

简单地讲,功能财政主要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经济萧条时,增加财政支出,实行赤字财政,以促进经济发展,当经济过热时,则紧缩财政支出,以制止通货膨胀,这时可能出现财政盈余。

而传统平衡预算,则主要着眼于财政本身的平衡,既不允许出现过多的赤字,也不允许出现过多的盈余。

这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干预作用。

大体上在凯恩斯主义产生以前,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占主导地位,一般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能够自动调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不需要政府干预,因此在财政政策上以平衡预算为主。

而凯恩斯主义产生以后,则国家干预经济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逐渐占了主导地位,表现在财政上就是以功能财政代替了传统平衡预算。

8、(重点)财政政策的效果(P95)(形状像对勾):

LM曲线固定,IS曲线越陡财政政策效果越好;IS曲线固定,LM曲线越缓财政政策效果越好

9、挤出效应(名词或简答):

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0、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1)支出乘数:

支出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即k值得大小:

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h值得大小:

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d值得大小:

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11、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挤出效应、时滞、不确定性、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

第十章货币政策实践与分析

1、货币政策:

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1、法定准备金率(名词或简答):

法定准备金率又称准备率,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它是中央银行为保护存款人和商业银行本身的安全,控制或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

2、货币创造乘数:

中央银行新增加一笔初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和扩大为这笔新增初始货币供给量的

倍,这里的

就被称为货币创造乘数,用k来表示,即k=

,为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3、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道义劝告

三大法宝

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财政学P361)

答:

5、货币政策的效果:

P112

6、(论述)两种极端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果(P115)

6、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答:

(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较显著,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不太明显。

(2)从货币市场的均衡来看,通过增加和减少货币供给来影响利率的前提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

(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是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

(4)在开发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7、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P117)(财政学重点上也有)

第十一章总需求(AD)曲线

1、什么是总需求曲线和总需求函数

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简答):

P124图11-1

(1)代数推导

在两部门的经济中(暂时忽略国际部门),IS曲线的方程为:

y=c(y)+i(r)

LM曲线的方程为

在上面两个方程中,如果把y和r当成未知数,而把其他变量,特别是P当作参数来对这两个方程联立求解,则所求得的y的解式一般包含P这一变量。

该解式表示了不同价格(P)与不同总需求量(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

[例]假设在上述两式中,有

0.5y+240r=3500

0.5y-260r=

求出y解式,得到

(2)图形推导

2、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简答)(P124)

答:

(1)利率效应

(2)实际余额效应

(3)税收效应

(4)进出口效应

3、总需求曲线的计算(习题3)

[例题]设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为1000,政府购买支出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为什么说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又被称为总需求管理政策?

(简答)

第十二章总供给(AS)曲线

总供给曲线的三种类型:

古典主义总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

1、什么是总供给、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

1、AS-AD模型的应用(P137-P140)

2、本章小结:

(1)总供给曲线是把价格总水平与厂商愿意供给的产量相联系的一条曲线。

(2)总洪给曲线的推导是把总产量函数、劳动市场的均衡结合在一起而得到。

但是对于劳动市场的均衡,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产生了根本的分歧,从而得出了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期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3)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表示在长期,经济的就业水平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经济的产量水平也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水平。

这种状态与物价水平无关。

(4)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表示在严重的萧条状态时,由于存在大量闲致不用的劳动和资本设备,所以当整个社会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增长时,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会大致保持不变。

(5)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在短期中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即不能十分迅速地调整到市场出清的水平,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同方向变动。

(6)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7)在凯恩斯总供给曲线阶段,总需求增加,就会导致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增加,但是价格水平不变;在常规总供给曲线阶段,总需求增加将会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加,价格水平也上升;在古典总供给曲线阶段,总需求增加将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保持不变。

总需求

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价格水平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用来解释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等现实的经济问题。

第十四章通货膨胀理论

1、通货膨胀(名词):

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