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367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姆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姆定律.docx

《欧姆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姆定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欧姆定律.docx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从功能角度理解电源电动势的含义,学会分析电路各部分电势的升降.

2.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了解它们的使用条件和范围.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处理各种电路问题.如:

复杂电路的简化、含电容的电路问题、考虑电表内阻时的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对非静电力做功和电动势的理解.

2.对各种电路问题的分析、简化、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一、电动势与电势差

这是两个我们学过的物理量.请同学们回忆它们的定义式和单位,比较它们的异同.

学生活动

U=W/q单位:

V

发现学生对二者如此相似产生疑惑,教师应进一步引导:

我们知道,在电源外部的电路中,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而在电源内部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沿电流电势升高.电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流向呢?

答:

电源外部的电路中,是静电力对自由电荷做正功,所以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而电源内部是电荷受的非静电力克服静电力做功,所以沿电流方向电势升高.

U=W/q中的W表示静电力做功W电.

教师总结:

电动势与电势差两个概念表面上很相似,但从做功和能量转化的角度讲它们是正好相反,电动势表征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即其它形式的能向电能转化的本领;而电势差是电路中静电力做功的本领的量度,即电能向其它能转化的情况.我们应注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二、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解决电路问题的基本依据.它的地位与牛顿定律在力学中的地位相似.针对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可以表示为两种形式: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由学生回答)

注意所谓部分电路指不含电源的电路.

答:

通过部分电路的电流跟该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该部分电路电阻成反比.表达式为:

I=U/R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源内部时也会消耗一部分电能,使电源内部发热,即电源部分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所以电源还有另外一个参量内电阻r.

如图3-3-1所示.

电势降落U′间的关系并由此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因为电源提供的电能由内、外电阻所消耗,所以

又因为U=IR,U′=Ir

及: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中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3.欧姆定律适用条件

如图3-3-2所示.

电路由电源和电动机组成,电动机绕线电阻为R,则此电路中的电

(U为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回答可能各种各样,应提醒学生注意电动机的特点:

为非纯电阻用电器,引导学生做出否定回答,及

 

三、电路分析和计算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在初中时就已比较熟悉,因此没有必要过多的练习.而全电路欧姆定律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需要考虑内电阻,也就是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再恒定.只要我们认清这个区别,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是并不困难的.下面就电路分析中的几个难点和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1.电路的结构分析

搞清电路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画出结构清晰的等效电路,是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的重要前提.我们通常采用节点跨接法来分析电路结构.

具体方法为:

首先标明电路中各节点名称,经过电源和用电器的节点名称应不同,而一段导线两端的节点名称不变.理想的电压表可视为断路.理想的电流表可视为导线.考虑电表内阻时,就应把它们当作用电器对待.接着,定性判断电路中各节点电势高低(没有标明的可假设).最后将各电器填在对应的节点间以判明彼此间的串、并联关系.

[例1]如图3-3-3所示,设R1=R2=R3=R4=R,求:

开关S闭合和开启时的AB两端的电阻比.

解:

利用节点法,开关闭合时,电路中各节点标称如图3-3-4所示.

其中R1、R2、R3都接在AB两点间,而R4两端都为B,即R4被短路,所以其等效电路如图3-3-5所示,易得RAB=R/3.

 

当开关开启时,电路中各节点标称如图3-3-6所示,其对应等效电路为图3-3-7所示,易得RAB′=2R/5.所以两次电阻比为5/6.

2.含电容电路的分析

让学生按图3-3-8所示连好电路.

观察分别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b、C两边时产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学生看到:

当ab相接时,灯L1、L2都不亮,说明电容阻断了电流;当ac相接时,灯L2闪亮一下,说明电容刚才被充电,现在向L2放电.

教师总结:

电容器是一个储能元件,在直流电路中,它对电流起到阻止作用,相当于断路.同时电容器又可被充电,电量的大小取决与电容和它两端对应的电路的电压.因此,在分析含电容电路时,可先把电容去掉后画出等效电路,求出各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再看电容与哪部分电路并联,而求出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量.

电阻R1=3Ω,R2=2Ω,R3=5Ω,电容器的电容C1=4μF,C2=1μF,求C1、C2所带电量.

解:

C1、C2看成短路后,外电路相当于R1、R2串联,R3中无电流,可视为短路,即UCD=UCB,UAD=UAB,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

所以C1、C2所带电量Q1、Q2分别为:

Q1=C1UCB=1.6×10-5C

Q2=C2UAB=1×10-5C

3.电路中电势升降的分析

如图所示,让学生按电流方向分析整个回路的电势升降,并找出升降值之间的关系式.

答:

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经过电阻R时,电势降落IR,而到电源负极,在电流流向正极时,在内阻上电势降落Ir.但同时非静电

即U升=U降

教师总结:

沿电流方向经过电阻类用电器(含内阻)时,电势降低;

[例3]如图3-3-10所示,三个完全一样的电源串联成闭合回路,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解:

电路中电流为逆时针方向,由A出发逆电流向右观察,经电源

4.电路中的电表

我们接触比较多的电表是电压表和电流表,理想情况下电流表可以看成导线,电压表可以看成无穷大的电阻而忽略它们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可在某些实际问题中,这种影响很大,根本不可能忽略不计.这时就要把电表看成一个可以读数的特殊电阻,放在电路中,与其它用电器一起分析.

[例4]如图3-3-11所示,R1=2kΩ,R2=3kΩ,电源内阻可忽略.现用一电压表测电路端电压,示数为6V;用这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示数为2V.那么                     [   ]

A.R1两端实际电压是2V

B.电压表内阻为6kΩ

C.R2两端实际电压是3.6V

D.用这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示数是3V

解:

本题中电阻R1、R2的阻值较大,电压表与之相比不能看成电阻为无穷大的断路.因此要把它当成一个特殊电阻来处理.

由于不计电源内阻,电压表测得的电压6V就是电源电动势,所以R1两端实际电压为

U1=6V×2kΩ/(2kΩ+3kΩ)

同理,U2=3.6V.

当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时,显示的是它

与R1并联后所分得的电压,即

所以RV=6kΩ.

当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时,易得电压表示数为3V.

所以选项B、C、D正确.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3-3-12所示,电路中两节电池电动势相同,而内电阻不同,即r1≠r2,为使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则电阻器R的阻值应为                                        [   ]

A.r1+r2                   B.(r1+r2)/2

C.r1-R2               D.r2-r1

2.如图3-3-13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1和A2均为相同的毫安表,当电路两端接入某一恒定电压的电源时,A1的示数为3mA,A2的示数为2mA.现将A2改接在R2所在支路上,如图中虚线所示,再接入原来的恒定电压电源,那么,关于A1与A2示数情况,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A1示数必增大,电流表A2示数必增大

B.电流表A1示数必增大,电流表A2示数必减小

C.电流表A1示数必增大,电流表A2示数不一定减小

D.电流表A1示数不一定增大,电流表A2示数也不一定减小

3.如图3-3-14所示电路,开关S1、S2均处于闭合状态.在分别断开S1、S2后的短暂过程中,关于流过电阻P1、R2的电流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只断开S1,流过R1的电流方向为自左向右

B.若只断开S1,流过R1的电流方向为自右向左

C.若只断开S2,流过R2的电流方向为自左向右

D.若只断开S2,流过R2的电流方向为自右向左

4.如图3-3-15所示,R1=3Ω,R2=2Ω,R=5Ω,电源电动势=6.3V,内阻r=0.5Ω.当滑动变阻器活动触点在a、b之间活动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4.8V

B.电压表的示数最小为4.8V

C.电流表的示数最大为3A

D.电流表的示数最小为2.1A

5.如图3-5-16所示电路,开关S1、S2原来都是闭合的,当滑动变阻器R1、R2、R3的滑片都刚好处于各自中点位置时,悬在平行板电容器中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尘埃向下运动,可用的方法是                                           [   ]

A.把R1的滑片位置向上移动

B.把R2的滑片位置向上移动

C.把R3的滑片位置向上移动

D.把开关S2打开

 

二、非选择题

每个电池的内阻r=0.5Ω,两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R1=3Ω,R2=6Ω,D点接地,则图中A、B、C、D各点的电势分别为UA=______V,UB=______V,UC=______V,UD=______V.

7.一复杂的直流电路的局部情况如图3-3-18所示,已知R1=5Ω,R2=1Ω,R3=3Ω;I1=1mA,I2=2mA,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mA,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_到______.(用字母表示)

两电容器C1=C2=30μF,电阻R1=4.0Ω,R2=6.0Ω,开关S是闭合的,断开S以后,通过R1的电量是______C.

9.如图3-3-20所示的直流电路中,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3/5A;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2/15A.若S1、S2都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10.如图3-3-21所示直流电路中,A1、A2两只电流表完全相同,内阻均为r,A2的示数恰好是A1示数的1/n,已知A、B两点右侧的总电阻(将电路以虚线处断开测量A、B间的电阻)恰与电流表内阻r相等,试求R1、R2的阻值.

参考答案

1.C  2.B  3.B、D  4.B、C、D  5.A、B、C、D  6.2.4V,0.6V,1.8V,0  7.2mA,c、b  8.4.2×10-4  9.4/15A  10.R1=(n-1)r/n、R2=r/(n-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