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148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

课后习题(上册)“”为新增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

(2)石蜡熔化。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举例说明。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

为什么?

(1)酒精能燃烧。

(2)酒精能挥发。

(3)水变成水蒸气。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

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

举例说明。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

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哪些是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

哪些是关于化学性质的描述?

2.结合自己的体会,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步骤(或环节)?

根据做过的探究填表。

问题猜想(假设)

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实验

证据

结论与解释

讨论

3.整理本课题的探究记录,参考教科书中提供的格式(或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写出探究报告。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写出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参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冰糖和水等,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和排水集气等操作练习。

单元小结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3.物质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5.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1.空气的成分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主,其中按体积计,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78%,__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21%。

2.下列物质:

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说明其中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汽水C.液态氧D.水泥砂浆

(3)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

A.纯净物B.混合物C.氧气D.稀有气体

4.列举4种存在于空气中的纯净物及其主要用途。

5.你一定去过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和森林茂密的公园或野外,你在这两处呼吸时的感受是否一样?

主要原因是什么?

6.你如何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课题2氧气

1.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B.氧气可以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

(5)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汞

汞+氧气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C.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4.你家用什么燃料烧水做饭?

燃烧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燃料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课题3制取氧气

1.填写下表,比较三个反应的异同。

反应

文字表达式

反应物

生成物

高锰酸钾制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选择题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氧气

二氧化硫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C.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塞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3.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用少量细沙来代替水?

4.利用下列所示仪器、药品(及其他必要物品)进行实验并探究。

(1)“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

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2)设计制取氧气和试验其性质的实验方案(下表可供参考,你也可以利用一些其他代用品自行设计其他方案),征得教师同意后实施你的方案,实验后进行小结。

目标

1.寻找新的催化剂

2.制取氧气

3.试验氧气性质

仪器、药品

方案(可画简图)

步骤

结论

单元小结

一、氧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

2

3

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

注意事项

用途

二、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净物(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合反应(可表示为A+B→AB),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A+B),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谈谈你学完本单元的收获。

可从“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化的重要性”或“化学学习方法”等主题中任选其一进行小结,也可以自选主谈收获。

第三单元

课题1

1.填空题

(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______,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3)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木炭

二氧化碳

过氧化氢

水和氧气

一种分子

另一种分子

(4)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如图所示。

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原子和____________原子(填物质名称)。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5)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6)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3.选择题

(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4.试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事例,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课题2原子的构成

1.填写表中的空格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8

8

16

16

12

12

2.选择题

(1)原子核()。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gB.12C.1.66×10-27kgD.1/12g

3.以氧原子为例回答问题: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从附录Ⅱ中查出氮、硫、氯、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从附录Ⅱ中查出钠、镁、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根据所查数据,比较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多?

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少?

为什么?

6.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课题3元素

1.分析下列各组物质的元素组成,将每组中相同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填入括号内。

2.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O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SiB.FeC.AlD.O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4.写出氮、氯、硫、磷、锰、铜、金的元素符号。

5.写出He、F、Si、K、Ag、Hg的元素名称。

6.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CU,锌ZN,银AG,氯cl,钙cA

7.查阅元素周期表,写出原子序数为20、26和53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举例说明生活中与它们有关的事例。

课题4离子

1.填空题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例如,氢气是由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

(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_________4个,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一般较易_________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_________4个,在化学反应中非金属原子一般较易_________电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有_________个电子(氦有_________个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旧称为惰性气体元素,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_。

(3)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_________电荷,成为_________离子;原子得到电后,就带有_________电荷,成为_________离子。

带电的原子叫做_________。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核外有_________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_电子。

2.选择题

(1)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

A.分子B.原子C.阳离子D.阴离子

(3)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4)关于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B.Cl-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C.Na+与Cl-靠静电作用结合成NaCl

D.Na+和Cl-都是带电的,因此氯化钠也带电

单元小结

一、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

物质

名称

涵义

举例

你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构成粒子(微观)

分子

原子

离子

化学组成(宏观)

元素

二、物质的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1.据统计,2008年我国总用水量(未包括台湾省)约5.91×1012m3,其中农业用水3.66×1012m3,工业用水1.40×1012m3,生活用水7.25×1011m3。

分别计算这三项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百分比,并画图表示。

2.水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组成成分。

(1)植物体内都含有水,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2)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量的水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一个成年人在下述情况下需要补充多少水?

①每天吃含水约750mL的食物,并通过氧化食物产生约350mL水。

②每天以尿、汗、呼气和大便等形式排出体外的水分别约为1700mL、500mL、400mL和150mL。

3.右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

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以及由此获得的启示。

4.如果一只用坏的水龙头每秒钟漏一滴水,假设平均每20滴水为1mL,试计算这只坏的水龙头一昼夜漏水的体积。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5.最近一个月你家的用水量是多少?

设想还有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动员全家人共同实施;下个月再查一下水表,并计算出你家的节水成果。

6.请通过互联网了解历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并将近三年的相应宣传主题填入下表。

年份

世界水日主题

中国水周主题

课题2水的净化

1.填空题

(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__________出来。

(2)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做__________水,这种水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转化成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__________水。

(3)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只能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是__________;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____;综合运用沉淀、过滤、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3.自然界中的水为什么大都不是纯水?

4.在生活中你见过(或使用过)哪些净化水的方法?

5.搜集并分析下述有关资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从卫生、健康的角度对如何正确选择饮用水(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1)市场上供应的各种饮用水(矿泉水、纯净水等)、饮水机的说明书、广告宣传品。

(2)报纸、杂志上有关饮用水卫生、健康的论述。

(3)不同地区一般饮用水来源(地下水、河水等)和水质情况;以及自来水的给水方式(水塔直接给水或水箱给水等)。

课题3水的组成

1.水在自然界以几种状态存在?

根据你以往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水的物理性质(101kPa)

颜色、气味、状态(常温)

沸点/℃

熔点/℃

密度(4℃)/(g·cm-3)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电极上方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二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这个实验证明了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表示单质的是_________,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

4.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类。

(1)空气

(2)氧气(3)水蒸气(4)二氧化碳(5)高锰酸钾(6)铁粉(7)氮气(8)氧化铁

5.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4)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_。

(2)3个钾原子______________。

(3)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_。

(4)7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

(5)1个氢分子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1)2N2表示()。

A.4个氮原子B.2个氮分子

(2)SO2的读法是()。

A.氧化硫B.二氧化硫

(3)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

A.5O2NB.O5N2C.N2O5

(4)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3C.+4D.+5

(5)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

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59.3%B.69.8%C.64.1%D.68.5%

(6)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3.下列化合物中,氧为-2价,氯为-1价,判断化合物里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SO2,Na2O,CaCl2,AgCl,WO3(W的原子序数为74,其名称可从元素周期表中查知)。

4.计算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一氧化氮(NO)

(2)二氧化氮(NO2)(3)硝酸(HNO3)(4)氨(NH3)

5.已知下列元素在氧化物中的化合价,写出它们氧化物的化学式。

(提示:

元素符号上方的数字是化合价。

6.已知下列元素在氯化物中的化合价,写出它们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提示:

在氯化物中氯的化合价是-1。

7.N(NO3)2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

试计算:

(1)N(NO3)2的相对分子质量;

(2)N(NO3)2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3)N(NO3)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8.某地1000kg化肥的市场价格如下:

CO(NH2)21080元,NH4NO3810元,NH4HCO3(碳酸氢铵)330元。

分别用10000元采购上述化肥,则购得化肥中含氮元素最多的是哪一种?

9.查看2种药品、2种饮料和2种食品的标签或说明书,记下它们的主要成分和含量。

单元小结

一、化学基本概念

1.填写下表

含义或特征

举例

单质

化合物

2.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水

1.说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水资源宝贵,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护水资源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采取措施。

2.天然水都不是纯净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地得到净化。

3.水由_____和_____两种元素组成,每一个水分子中含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

SO2。

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