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540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x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

小学数学法制教育渗透点

一年级数学

版别:

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一(上)∕第四单元∕认位置∕第10页∕情境图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

方法:

实物展示,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国旗图片后,向学生展示国旗实物,并说明国旗的特征。

2.教育学生:

国旗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要热爱、尊重国旗。

(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

3.师生互动:

(1)我们在哪里能看到国旗?

(2)回忆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的情境。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一(上)∕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12页∕情境图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第六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了解。

方法:

讨论交流。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围绕“教师节快乐”的意思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尊师重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法制要求。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一(上)∕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52页∕情境图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十一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了解。

方法:

图片展示,师生交流。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2.师生交流:

这些小朋友要开展什么活动?

3.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内容。

4.通过观察参加植树活动的小朋友人数进入“5+1”或“1+5”的学习。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68页、69页∕例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初步了解。

方法:

结合实例,创设情境,结课点睛。

☆示例或说明

1.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指出它们的特征和防伪标志,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2.开展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教育学生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二年级数学

版别:

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二(上)/第五单元/口诀求商

(一)/练习五/第9题(46页)☆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十一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了解

方法:

利用网络学习相关资料,师生共同讨论。

☆示例或说明

1.学生完成本题的练习后,教师问:

同学们知道“义务植树”的意义吗?

2.老师组织学生参加“给小草浇水”、“给小树除虫”等活动。

3.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使学生了解到:

(1)义务植树的意义和作用。

(2)保护植被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二(上)/快乐的队日活动(24页)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应用

方法:

联系实际,实例分析

☆示例或说明

1.教师:

今天同学们玩得很高兴,现在要离开公园了,在离开前看一看我们的草地上留下不应该留的东西了吗?

2.组织讨论:

怎样保护旅游点的环境?

在讨论时,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3.使学生明白:

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二(下)/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26页)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初步了解计量器具应当准确。

方法:

新课引入,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教学时,要求学生先估一估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再直尺测量,引导学生认识,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是,怎么办?

(产生较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同样的方法理解分米、千米的产生。

2.在测量活动中理解什么情况下用较大的计量单位,什么情况下用较小的计量单位。

如:

测量课桌的长、铅笔盒的宽、杯子的高、黑板的长等等来正确判断使用恰当的长度单位。

3.教师安排学生两人一组,把两个同学所带的直尺刻度对刻度地比较,看刻度是否完全一致,由此引出计量器具应当统一准确,不然就会出现混乱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

版别:

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三(上)/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了解计量器具应当准确。

方法:

新课引入,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教学时,要求学生用手掂一掂两袋食品的质量,估计哪一袋重一些,在用秤称一称。

引导学生认识:

当质量不是整千克数时,怎么办?

(产生较小的质量单位克)

2.在活动中理解什么情况下用较大的计量单位,在什么情况下用较小的计量单位。

3.(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内容)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三(下)/第六单元/千米和吨/练习六/第八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理解,应用。

方法:

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课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或邻居家、亲戚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2.课上结合实际,理解一吨的实际大小。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

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吨水;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吨水。

4.师生共同讨论:

(1)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如何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珍惜每一滴水?

(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相关内容)

(2)说说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三(下)/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想想做做/第五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

方法:

实物展示,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后向学生展示国旗实物。

2.教育学生: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我们要热爱国旗,尊重国旗。

(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

3.师生交流:

(1)我身边哪些地方能看到国旗?

(2)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图案构成及包含的意义。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三(下)/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想想做做/第六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五条:

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

交通信号包含交通信号

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

方法:

标志展示,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交通标志有什么作用。

2.师生共同讨论:

如果没有这些交通标志,将会出现怎样的严重后果?

(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

渗透点5

☆学科内容

三(下)/第十单元/统计/练习九/第四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十一条: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了解。

方法:

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师生共同讨论。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问:

同学们知道植树造林的意义吗?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给小树浇水”、“给小树除草”等活动。

3.通过探讨,让学生了解到:

义务植树的意义和作用。

(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数学

版别:

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四(上)/第4单元/平行与相交/4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一条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马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实施……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了解,应用。

方法:

结合实例,师生互动。

☆实例或说明

1、结合本题,教会学生认识斑马线的作用,应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观察斑马线,数数有几根线?

并说说斑马线的作用。

(在以上问题讨论时,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

2、组织主题活动“安全过马路”,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四(上)/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第二条……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七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据报统计资料。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

方法:

结课点睛、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新课结束后,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的统计知识,在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了解到第24~28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金牌数的统计,还有我国四条主要河流长度情况的统计,以及各部门的经济增长情况,都要用到统计。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1.为什么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和及时?

(掌握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为了保证统计的真实、准确和及时,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据报、迟报,不得伪报、篡改。

(教师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相关内容)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四(上)/第11单元/用计算器计算/10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有关能源、资源方面的法律知识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了解和理解

方法:

讨论交流,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阅读题目后,师生共同讨论:

(1)计算3280平方米的林带,一年可吸收有害气体多少克?

(2)防风林带、防火林带各自有什么作用?

2.教师小结:

同学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我们应爱护森林资源,保护好我们的防护林和特种林。

3.拓展延伸:

(1)除了保护森林,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多植树造林)

(2)我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

(3月12日)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四(下)/第2单元/升和毫升/17页想想做做/你知道吗?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1.《献血法》什么是无偿献血?

就是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垂危病人的生命,而献血者不要任何报酬。

2.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通过无偿献血还会激发人们奉献爱心的自豪感,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的总方向。

无偿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患者解除痛苦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了解和理解

方法:

讨论交流,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教学时让学生知道献血后,器官内储存的血液马上就会补充上来,而且人体还会制造出新的血液。

因此,献血一般不会伤害人的健康。

2.《献血法》对献血者的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公民要达到45公斤。

渗透点5

☆学科内

四(下)/第9单元/我们去春游/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1.《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二条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或懂得应用

方法: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示例或说明

1.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春游的图片,并解说在春游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及相关准备,相机向学生介绍《全民健身条例》的相关内容。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介绍在春游时,应该怎样爱护周围的环境卫生。

 

五年级数学

版别:

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五(上)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一课时练一练第五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或懂得运用。

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示例或说明

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五题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温度,再说说这是地球上的哪儿?

在解说南极的气温与气候时,相机向学生介绍地球两极的冰川的变化情况,再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五(上)第七单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75页练一练第3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第五条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增进青年、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第二十二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

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或懂得运用。

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示例或说明

1.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三题体育器材的图片表格,学生说说这些器材的名称,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相关内容。

2.在此表格中,学生找出数字信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后,结合情境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你喜欢哪项体育运动?

你每天都有体育活动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我们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体育活动时间有多久?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五(上)第十单元统计第二课时111页练一练。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八条.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或懂得运用。

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示例或说明

1.利用多媒体展示练一练中的统计图,学生说说这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2.在此统计图中,学生找出数字信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后,结合情境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贵州的空气质量如何?

这样好的空气质量是源于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我们小学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吗?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五(上)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王国第20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九条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

采伐量。

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

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个人所有的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或懂得运用。

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示例或说明:

1.利用多媒体展示第20题中的主题图,学生说说主题图的相关信息,相机

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2.在此主题图中,学生找出数字信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点的学习

后,结合情境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你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你知道木材有哪些用途吗?

你知道一棵幼树成长为一棵大树需要多长时间吗?

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的相关规定后,知道乱砍滥伐是一种什

么行为了吗?

 

六年级数学

版别:

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六(上)∕第一单元∕解方程∕例2∕情境图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

方法:

图片展示,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向学生介绍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和水面面积。

2.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3.师生互动:

(1)谁去过颐和园?

(2)颐和园在北京的哪个位置?

(3)利用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和水面面积两个数据进入本节课的教学。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六(上)∕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6页练一练第1题图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三条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

方法:

讲授。

☆示例或说明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商标的知识。

2.向学生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内容。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六(上)∕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第61页练习十一第14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一章总则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理解。

方法:

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师生互动,交流讨论。

☆示例或说明

1.课前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

小汽车行1千米耗油多少升?

大汽车行1千米耗油多少升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14题后师提问:

要把3千米按用去的汽油升数进行

平均分应怎样分?

3.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相关内容。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六(上)∕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第100页练习十九第2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五条【保护资源】国家依法保护煤炭资源,禁止任何乱采、滥挖破坏煤炭资源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四条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

方法:

数据对比,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学生读题后把三个数据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要合理开采各种资源,要把节约放在首位。

2.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相关内容。

渗透点5

☆学科内容

六(下)∕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4页例2。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

知道并掌握。

方法:

图片、实例说明,操作应用。

☆示例或说明

1.通过科技、教育等图片,让学生知道这些建设的经济来源是国家税收。

2.让学生根据图意答题后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