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1555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docx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新

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改建工程

邵阳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改建工程

D1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5月15日

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和部颁的有关施工、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及四川地方政府及业主颁布的有关法规性文件。

2、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对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改建工程D11合同段(K139+800~K164+428.06)设计图纸。

3、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改建工程D11合同段(K139+800~K164+428.06)招标文件。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6、我项目部组织的现场勘察。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路线起于四川省雅江县东俄洛,止于四川省理塘县海子山。

本合同段起至桩号为K139+800~K164+428.06,路线全长24.52公里。

具体工程数量如下:

1、桥梁1座;

2、涵洞通道776.01米/70座;

3、路基土方291830m3、石方234920m3。

4、路肩墙:

M10浆砌片石墙身基础23269m3,C15片石砼墙身基础10268m3,C15片石砼垫基1412m3。

5、路堑墙:

M10浆砌片石18035.3m3,回填碎石土(碎石含量40%)4559m3。

6、矮墙:

M10浆砌片石491m3,回填碎石土(碎石含量40%)370m3。

7、护肩:

M10浆砌片石3935m3。

8、拱形护坡:

M10浆砌片石886m3,M10砌c20混凝土块35m3。

9、崩塌路段(主动网):

处治长度2176m,面积36648m2。

10、原有公路挡墙拆除:

浆砌片石挡墙2388m3,干砌片石150m3。

11、原有公路沥青表处拆除:

长度23278m,宽度7m,面积162946m2。

12、特殊路基:

(1)、锚杆框架梁植草2216m2。

(2)、冻土路基:

挖土方118861m3,回填表土4887m3,挖方回填碎石118861m3,填方填筑碎石17097m3,防渗土工布198293m2,渗水土工布32468m2,路床补充碾压142695m2。

13、便道:

1030m。

三、环保目标:

遵守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环境保护目标,合理组织施工活动,不因施工活动使项目施工区及周围环境质量明显降低,保护施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和区域人群健康。

保护生态、绿化环境、改善施工环境。

四、环保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

1、组织机构

为了搞好本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我方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同时设置环保工程师一名,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总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汪艾

成员:

安质环保部部长、工程技术部部长、物资机械部部长、综合业务部部长、计划财务部部长、环保工程师、各分部经理。

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领导和组织本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环境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检查和督促措施的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保证物资及机具的供给,安质环保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环保保证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

 

环保保证体系图如下

 

实现环保目标

3、环保程序

环境管理的程序及监察计划按以下流程图进行:

环境管理的程序及监察计划流程图

 

未批准

批准

 

未通过

通过

 

五、工程环保分析:

1、本工程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分析

1.1投入施工的各种车辆、工具;

1.2临时设施的修建;

1.3临时设施的生活废气、污水、垃圾等;

1.4打孔、运输作业时的尘埃;

1.5各种施工过程中的剩余材料、废弃材料及隧道弃碴。

1.6工地用餐的生活垃圾;

1.7工程完工后临时设施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1.8隧道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噪音(本合同段无隧道)。

1.9施工过程中产生废水。

1.10施工工作中可能产生不良地质及腐蚀性水质等。

2、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2.1项目部通过对本工程中可能影响环境的因素的具体分析,制定应对措施,制定环境保护管理方法和实施细则,编制环境管理计划,经业主审批后付诸实施。

2.2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贯彻执行环境管理计划,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定期、不定期进行环境监察,执行阶段性环保检查评审,并持续改进,确保符合国家、交通部以及建设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及条例的要求;将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保护生态环境,为沿线居民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环保控制管理内容如下:

2.2.1环保培训

2.2.2配置环保设备

2.2.3施工工艺改进

2.2.4工程中的环境控制,包括:

施工现场的环境控制和临时驻地的环境控制;

2.2.5定期、不定期环境监察;

2.2.6阶段性的环境保护检查评审及持续改进;

2.2.7环保文件、资料及环境监察记录管理。

六、环保措施:

1、人员环保培训及意识教育、项目部坚持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土地法》及交通部、项目办及地方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建立奖惩制度,将环保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人头。

现场安质环保部长在项目经理、副经理和总工程师指导下,组织编制《环境保护管理手册》,经业主审核批准后印制成册,所有施工人员人手一册。

并制定环保培训计划,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使职工明白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自觉的遵守国家及呼和项目办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组织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我为绿化献爱心”活动、爱护环境、保护绿化,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环保培训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1《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交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的学习;

1.2本工程中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1.3本项目的环境管理方案,环境保护职责及相应的奖惩制度的发布;

1.4具体环保措施的落实;

1.5环保监察计划的实施及环保控制记录的管理;

1.6环保检查评审方案的发布。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1弃土(渣)场的处理:

工程设计中对弃土(渣)场采取修筑挡土墙、浆砌石排水沟以及混凝土排水沟的工程措施来防护。

本合同段共设置5处弃土(渣)场,分别是QK1:

K139+800右侧,临时用地22亩,便道50米;QK2:

K147+250左侧,临时用地46亩,便道30米;QK3:

K148+600左侧,临时用地5亩,便道30米;QK4:

K152+800右侧,临时用地13亩,便道20米;QK5:

K159+000右侧,临时用地59亩,便道50米。

在弃渣过程中应该先把表层土(30cm)清理暂存以备弃渣完毕后回填绿化之用。

同时,凡是合同段内所有弃土、弃渣等必须使用机械设备运输至指定的弃土场集中堆放,严禁随意倾倒,以保持施工红线外水土不流失。

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加强和落实填方路段的防护措施。

同时确保施工人员不在规划的弃土场以外的场所随意取弃土。

2.2排水工程:

边坡的崩塌、滑坡等现象主要是由于雨水渗透和涌水所致。

所以边坡保护工程,可以说是一项水的治理工程,因此,凡是大面积切割山坡,应在其上方2m以外设截水沟,避免暴雨来临时流水从坡顶一些土体的节理和裂隙渗蚀而引起滑坡及泥石流,从而保证路面两侧区域排水的畅通和快捷。

洞内做好排水工作,反坡开挖的须设集水坑,再统一抽排出隧道。

洞内外排水系统相连,便于排水,静止洞外水流入洞内。

2.3路基土石方工程:

在进行路基土石方开挖过程中,现用机械设备将开挖红线范围以内的表层土开挖运至弃土场集中堆放和处理,以便工程完工后用作复耕、恢复植被或绿化。

2.4防护工程:

在进行防护工程施工时,基坑开挖的松土、冻土、腐殖土等必须按照要求用车辆运输至指定范围内的弃土场集中堆放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在河沟内或路基外。

3、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3.1本工程所处地区为林区,砂石料若采取外购,则要注意在汽车运输过程中,防止砂石料粉尘对环境空气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实行密闭措施,若采取就地利用洞挖材料作为施工道路的材料,则需在石料加工点实行严格的管理,对加工点采取定期洒水、封闭作业等有效防尘措施,破碎施工点要远离居民点、学校和农田,以防噪声和粉尘对居民的严重干扰和影响以及粉尘对农田农作物的影响。

3.2拌合场设置应远离居民生活区,周围500m范围内、特别是下风向区域内不能有居民生活区。

设计中拌合场选址要符合要求。

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地点。

3.3据施工现场的实测结果,施工路段使用洒水车洒水,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

在道路施工期要洒水作业,尤其是灰土搅拌站和道路挖掘与路基填充时更是如此,要洒水以压实材料,在材料压实后,将定期洒水,以防起尘。

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4、降低噪音、防止扰民措施

4.1施工期主要设备噪声源应符合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的有关标准,防止建筑工人受噪声侵害,靠近强声源的工人将戴上耳塞和头盔,并限制工作时间。

4.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避免使用噪音很大的机械,尽量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150m内有居民区的施工场所,嘈杂的施工工作不能在夜间(22:

00-6:

00)进行

4.3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以使它们保持较低的噪声,车辆运输中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居民的影响和干扰。

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邻近居民点夜间施工时,灯光照明限在工地范围内。

5、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

5.1为保护林地免受破坏,不允许在林地取土、堆放材料和建临时营地。

公路临时用地大多为旱地和荒地,为使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的影响最小,对于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应该采取必要的复垦措施,表层耕作土(30cm)应妥善堆放,并在施工完成后回填。

5.2弃土场在弃土前应清除种植土,推在一边妥善集中堆放,待弃土后,对弃土场进行平整,再将种植土返回,保持原有的土地肥力。

5.3拌和场在施工结束后剩余的石料需清理干净,短期内恢复种植条件,复耕或植树种草。

5.4及时在公路两侧和临时道路及被占林地附近补种树苗和草皮,尽快恢复植被,减轻环境影响。

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植树、种草等绿化。

5.5施工车辆应走临时便道以免损坏农田、林地等。

6、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施工废水、泥浆、垃圾处理措施

6.1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严禁石料、油料等堆放在河流、沟槽边。

以避免堵塞河床引起对水质的不利影响。

6.2拌合场应设置围墙,避免筑路材料被雨水冲刷流失,必须防止材料随地表径流流入河流、保成河及沿线小溪流。

临时营地生活区,应设室外干厕。

防止施工中产生的污水直接进入河道和灌溉水渠。

垃圾应收集在固定场所的垃圾箱内并定期统一清运。

6.3施工废水,生活污水采用沉淀池、化粪池等生化办法处理,未经检测合格不得直接排放到河流、沟渠中。

施工污染清洗集料或含有油污的废水采用集油池的方式处理。

6.4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在有防雨棚和地表经过硬化处理的临时垃圾池内,并及时集中清运。

6.5施工中有毒有害的危险品,实行专人管理,严防泄露。

6.6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作到工完料净,不给周围环境遗留工程垃圾。

7、不良地质体的环境保护对策

7.1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不良地质体一一处理,消除隐患,为施工期及运营期间公路的安全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7.2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监测检验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及时上报协商解决。

7.3此外,在开挖爆破过程中应用采先进的爆破技术,防止爆破振动对临近地质造成影响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8、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毁损道路的恢复措施

8.1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对既有的道路和施工便道的进行路面清理平整,保证施工道路的宽度和道路密实度和平整度,还当地一条合格的道路。

8.2对既有道路两侧的在施工期间损坏排水沟及时修复,对道路两侧植树损坏的及时复载,恢复道路两侧的绿化。

8.3在耕地上临时租用修建的施工道路,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复耕处理,清除施工道路上的碎石碾压层,对土壤进行有机土换填,确保土壤恢复种植成土,适合农作物种植。

8.4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应在工程完工时及时清除干净,以免堵塞河道和妨碍交通。

8.5工程竣工后,在一个月内拆除工地及四周围栏,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四周环境清理整洁。

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8.6临建工程临建工程的恢复处理原则是:

及时拆除,恢复原有地貌。

①正式工程实施完成后及时将临时工程拆除。

生产生活用房拆除并将水泥地面进行破碎外运至附近的弃土场或就地掩埋处理;

②将临时建筑拆除完成后,就地将表层腐质土翻松种草籽以恢复植被。

③距离线路较远的部分临时房屋建筑物(如项目部驻地等)在不影响大广高速公路景观的情况下,根据当地需要和原有协议移交村社管理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