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1747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8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docx

液压简答题总题库

四、简答题

1、画出液控单向阀的图形符号;并根据图形符号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

(1)

(2)a当压力油从油口P1进入,克服弹簧力,推开单向阀阀芯,压力油从油口P2流出;

b当压力油需从油口P2进入,从油口P1流出时,控制油口K须通入压力油,将单向阀阀芯打开。

2、比较节流阀和调速阀的主要异同点。

答:

(1)结构方面:

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组合而成,节流阀中没有定差减压阀。

(2)性能方面:

a相同点:

通过改变节流阀开口的大小都可以调节执行元件的速度。

b不同点:

当节流阀的开口调定后,负载的变化对其流量稳定性的影响较大。

而调速阀,当其中节流阀的开口调定后,调速阀中的定差减压阀则自动补偿负载变化的影响,使节流阀前后的压差基本为一定值,基本消除了负载变化对流量的影响。

3、低压齿轮泵泄漏的途径有哪几条?

中高压齿轮泵常采用什么措施来提高工作压力的?

答:

(1)低压齿轮泵泄漏有三条途径:

一是齿轮端面与前后端盖间的端面间隙,二是齿顶与泵体内壁间的径向间隙,三是两轮齿啮合处的啮合线的缝隙。

(2)中高压齿轮泵常采用端面间隙能自动补偿的结构,如:

浮动轴套结构,浮动(或弹性)侧板结构等。

4、何谓液压传动?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答:

(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

(2)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为帕斯卡原理,在密闭的容器内液体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传递运动,依靠液体的静压力传递动力。

5、现有两个压力阀,由于铭牌脱落,分不清哪个是溢流阀,哪个是减压阀,又不希望把阀拆开,如何根据其特点作出正确判断?

答:

从外观上看溢流阀有进油口、出油口和控制油口,减压阀不但有进油口、出油口和控制油口,还多一个外泄油口。

从而进行判断。

6、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优点是什么?

试与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比较说明。

答:

节流调速回路具有低速稳定性好,而回路效率低的特点;容积调速回路具有低速稳定性较差,而回路效率高的特点;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优点是具有低速稳定性好,而回路效率介于前二者之间,即回路效率较高的特点。

7、液压系统中,当工件部件停止运动后,使泵卸荷有什么好处?

试画出一种典型的卸荷回路。

答:

液压系统中,当工件部件停止运动后,使泵卸荷可减少系统的功率损失,降低系统油液的发热,改善系统性能。

卸荷回路(略)。

8、先导式溢流阀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先导式溢流阀原理由哪两部分组成?

(2)何处为调压部分?

(3)阻尼孔的作用是什么?

(4)主阀弹簧为什么可较软?

解:

(1)先导阀、主阀。

(2)先导阀。

(3)制造压力差。

(4)只需克服主阀上下压力差作用在主阀上的力,不需太硬。

9、容积式液压泵的共同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

容积式液压泵的共同工作原理是:

⑴形成密闭工作容腔;⑵密封容积交替变化;⑶吸、压油腔隔开。

10、溢流阀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

调压溢流,安全保护,使泵卸荷,远程调压,形成背压,多级调压。

11、液压系统中,当执行元件停止运动后,使泵卸荷有什么好处?

答:

在液压泵驱动电机不频繁启停的情况下,使液压泵在功率损失接近零的情况下运转,以减少功率损耗,降低系统发热,延长泵和电机的使用寿命。

12、液压传动系统主要有那几部分组成?

答:

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元件、传动介质——液压油。

13、容积式液压泵完成吸油和压油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答:

形成密闭容腔,密闭容积变化,吸、压油腔隔开。

14、液体的静压力的特性是什么?

答:

(1)液体静压力垂直于其承受压力的作用面,其方向永远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2)静止液体内任意点处所受到的静压力在各个方向上都相等。

15、试述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与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不同之处。

答:

(1)回油路节流调速中进油路无阻力,而回油路有阻力,导致活塞突然向前运动,产生冲击;而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进油路的节流阀对进入液压缸的液体产生阻力,可减缓冲击。

(2)回油路节流调速,可承受一定的负值载荷。

16、使用顺序阀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由于执行元件的启动压力在调定压力以下,系统中压力控制阀又具有压力超调特性,因此控制顺序动作的顺序阀的调定压力不能太低,否则会出现误动作。

(2)顺序阀作为卸荷阀使用时,应注意它对执行元件工作压力的影响。

由于卸荷阀也可以调整压力,旋紧调整螺钉,压紧弹簧,使卸荷的调定压力升高;旋松调整螺钉,放松弹簧,使卸荷的调定压力降低,这就使系统工作压力产生了差别,应充分注意。

(3)顺序阀作为平衡阀使用时,要求它必须具有高度的密封性能,不能产生内部泄漏,使它能长时间保持液压缸所在位置,不因自重而下滑。

17、什么叫做差动液压缸?

差动液压缸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优点?

答:

差动液压缸是由单活塞杆液压缸将压力油同时供给单活塞杆液压缸左右两腔,使活塞运动速度提高。

差动液压缸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差动快速运动,提高速度和效率。

18、什么是泵的排量、流量?

什么是泵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

答:

(1)泵的排量:

液压泵每转一周,由其密封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

(2)泵的流量:

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体积。

(3)泵的容积效率:

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4)机械效率:

泵的理论转矩与实际转矩的比值。

19、什么是三位滑阀的中位机能?

研究它有何用处?

答:

(1)对于三位阀,阀芯在中间位置时各油口的连通情况称为三位滑阀的中位机能。

(2)研究它可以考虑:

系统的保压、卸荷,液压缸的浮动,启动平稳性,换向精度与平稳性。

20、画出直动式溢流阀的图形符号;并说明溢流阀有哪几种用法?

答:

(1)

(2)调压溢流,安全保护,使泵卸荷,远程调压,背压阀。

21、液压缸为什么要密封?

哪些部位需要密封?

常见的密封圈有哪几种?

答:

(1)不密封会引起内泄漏和外泄漏,容积效率低,泄漏严重时,系统压力上不去,无法工作,并且外泄漏会污染环境。

(2)密封部位:

活塞与缸筒,缸筒与端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杆与端盖(或导向套)等。

(3)常见的密封圈有O型,Y型,V型和滑环组合式等。

22、液压泵完成吸油和压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

(1)具有密闭容积;

(2)密闭容积交替变化;

(3)吸油腔和压油腔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相通。

23、什么是容积式液压泵?

它的实际工作压力大小取决于什么?

答:

(1)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种液压泵,其工作原理都是依靠液压泵密封工作容积的大小交替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的,所以称为容积式液压泵。

(2)液压泵的实际工作压力其大小取决于负载。

24、O型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翻转、扭曲现象?

可采取哪些措施加以解决?

答:

(1)当被封闭的介质工作压力较高时,O型密封圈会因产生弹性变形而被挤进密封耦合面间的缝隙,引起O型密封圈翻转、扭曲而被损坏。

(2)为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当动密封压力P≥7Mpa时或静密封压力P≥32Mpa时,应在O型密封圈低压侧安装挡圈,如为双向交替工作压力,则应在O型密封圈的两侧各安装一挡圈。

25、分别说明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的作用?

它们有哪些实际用途?

答:

普通单向阀

(1)普通单向阀的作用是使油液只能沿着一个方向流动,不允许反向倒流。

(2)它的用途是:

安装在泵的出口,可防止系统压力冲击对泵的影响,另外,泵不工作时,可防止系统油液经泵倒流回油箱,单向阀还可用来分隔油路,防止干扰。

单向阀与其他阀组合便可组成复合阀。

单向阀与其他阀可组成液控复合阀

(3)对于普通液控单向阀,当控制口无控制压力时,其作用与普通单向阀一样;当控制口有控制压力时,通油口接通,油液便可在两个方向自由流动。

(4)它的主要用途是:

可对液压缸进行锁闭;作立式液压缸的支承阀;起保压作用。

26、试举例绘图说明溢流阀在系统中的不同用处:

(1)溢流恒压;

(2)安全限压;(3)远程调压;(4)造成背压;(5)使系统卸荷。

答:

(1)溢流恒压

(2)安全限压(3)远程调压

(4)造成背压(5)使系统卸荷

27、什么是液体的粘性?

常用的粘度方法表示有哪几种?

如何定义?

答:

(1)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分子内聚力的存在使其流动受到牵制,从而沿其界

面产生内摩擦力,这一特性称为液体的粘性。

(2)度量粘性大小的物理量称为粘度,常用的粘度有三种,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

相对粘度。

(3)动力粘度:

液体在以单位速度梯度流动时,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即:

(4)运动粘度:

液体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成为运动粘度,即:

(5)相对粘度:

依据特定测试条件而制定的粘度,故称为条件粘度。

28、先导式溢流阀的远程控制油口分别接入油箱或另一远程调压阀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

(1)先导式溢流阀阀体上有一远程控制口k,当将此口通过二位二通阀接通油箱时,阀芯上腔的压力接近于零,此时主阀芯在很小的压力作用下即可向上移动,且阀口开得最大,泵输出的液压油在很低的压力下通过阀口流回油箱,起卸荷作用。

(2)如果将阀口接到另一个远程控制调压阀上,使打开远程控制调压阀的压力小于打开溢流阀先导阀的压力,则主阀芯上腔压力就由远程控制阀来决定,就可实现对系统的远程调压控制。

29、顺序阀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和泄油方式?

并举例说明。

答:

(1)依据控制压力的来源不同,顺序阀有内控式和外控式之分。

(2)泄油方式有内泄式和外泄式之分。

(3)例如:

内控式顺序阀是压力内部控制,外部泄油。

外控式顺序阀是压力外部控制,外部泄油。

顺序阀作卸压阀用时,压力外部控制,内部泄油。

30、何谓换向阀的“位”和“通”?

并举例说明。

答:

(1)换向阀是利用阀芯在阀体中的相对运动,使阀体上的油路口的液流通路接通、关

断、变换液体的流动方向,从而使执行元件启动、停止或停留、变换运动方向,这种控制阀芯在阀体内所处的工作位置称为“位”,将阀体上的油路口成为“通”。

(2)如换向阀中,阀芯相对阀体的运动有三个工作位置,换向阀上有四个油路口和四条通路,则该换向阀称为三位四通换向阀。

31、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是怎么引起的,对其正常工作有何影响?

如何解决?

答:

(1)齿轮泵连续运转平稳供油的必要条件是齿轮啮合重叠系数ε应大于1。

(2)因此,在齿轮的啮合过程中,前一对啮合齿尚未脱开,后一对啮合齿已进入啮合,两对啮合齿同时啮合工作,使一部分油被困在两对啮合齿所形成的独立封闭腔内,此时,腔封闭又没有与吸油腔和压油腔连通,这是产生困油现象的主要原因。

(3)在齿轮旋转时,封闭油腔容积变化使油液压缩和膨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

(4)容积变小被困油液受压产生很高的压力将油液从缝隙中挤出,以及油液发热等使泵内零件承受额外载荷而损坏。

(5)容积变大,在封闭油腔容积中形成局部真空产生气穴现象,使齿轮泵产生振动和噪音。

(6)消除困油现象的危害主要可采取的措施是:

在泵端盖上开设卸荷槽,当封闭油腔容积变小时,可通过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避免产生过大的局部压力;而当封闭油腔容积增大时,通过另一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避免形成局部真空,从而消除困油现象带来的危害。

32、电液换向阀适用于什么液压系统中?

它的先导阀的中位机能为什么一般选用“Y”型?

答:

(1)在电液换向阀中,电磁阀操作控制主回路上的液压油推动主阀芯移动,推力越大,操作越方便;另外主阀芯移动的速度可由节流阀进行调节,使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可平稳无冲击的进行换向或工作状态变化。

这种用电磁先导阀控制的液动换向阀换向具有良好的换向特性,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控制系统中。

(2)在电液换向阀中,当两个电磁阀都不通电时,阀芯处于中间位置。

滑阀中位机能采用“Y”型工作方式,具有主回路的两端油腔均与油箱相通,两端的压力接近于零,利于主阀回复到中间位置。

33、液压缸为什么要设置缓冲装置?

试说明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

答:

(1)为了避免活塞运动到行程终点时撞击缸盖、产生噪音、影响活塞运动精度甚至损坏机件,常在液压缸两端设置缓冲装置。

(2)液压缸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活塞或者缸筒在其行程接近终点时,在活塞与缸盖之间封闭一部分油液,强迫油液通过一小孔或细缝并挤出,产生很大的阻力,从而使运动部件受到制动逐渐减低速度,达到避免活塞与缸盖相互碰撞冲击的目的。

34、影响节流阀流量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为何通常将节流口做成薄壁小孔?

答:

(1)可变节流阀流量稳定性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节流口的流量计算公式:

(2)影响节流阀流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a、压差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在使用中,节流口前后两端的压差变化时,使流量不稳定。

b、液压油温度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当液压油温度变化时,将造成液压油粘度的变化,即k的变化,从而造成流量不稳定。

c、节流口堵塞将对节流流量产生影响。

(3)节流口为薄壁小孔节流指数m=0.5;为细长小孔节流指数m=1。

由流量计算公式可知,节流指数m值越小,在节流口两端的压差变化时对流量的影响也越小,同时,液压油温度变化对薄壁小孔流量的影响将小于对细长小孔流量的影响。

因此,节流口应尽量使用薄壁小孔以提高流阀流量的稳定性。

35、解释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

答:

在溢流阀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调定以后,阀口开启后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溢流量的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或启闭特性。

36、解释局部压力损失。

答:

局部压力损失:

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接头、突然变化的截面以及阀口等处时,液体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急剧发生变化,产生漩涡并出现强烈的紊动现象,由此造成的压力损失。

37、如果与液压泵吸油口相通的油箱是完全封闭的,不与大气相通,液压泵能否正常工作?

答:

液压泵是依靠密闭工作容积的变化,将机械能转化成压力能的泵,常称为容积式泵。

液压泵在机构的作用下,密闭工作容积增大时,形成局部真空,具备了吸油条件;又由于油箱与大气相通,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油箱里的油液被压入其内,这样才能完成液压泵的吸油过程。

如果将油箱完全封闭,不与大气相通,于是就失去利用大气压力将油箱的油液强行压入泵内的条件,从而无法完成吸油过程,液压泵便不能工作了。

38、试分析单杆活塞缸差动连接时无杆腔受力及活塞伸出速度。

解:

两腔用油管连通,并向两腔同时输入高压油,因此,两腔的压力是相等的,但

由于两腔的有效工作面积不等,因此,产生的作用力也不等,无杆腔的推力大于有杆腔的推

力,故活塞能向右运动,并使有杆腔的油液流入无杆腔去,使无杆腔的流量增加,加快了向

右运动的速度。

液压传动系统中,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而其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1.液压传动中常用的液压泵分为哪些类型?

答:

1)按液压泵输出的流量能否调节分类有定量泵和变量泵。

定量泵:

液压泵输出流量不能调节,即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油液体积是一定的。

变量泵:

液压泵输出流量可以调节,即根据系统的需要,泵输出不同的流量。

2)按液压泵的结构型式不同分类有齿轮泵(外啮合式、内啮合式)、叶片泵(单作用式、双作用式)、柱塞泵(轴向式、径向式)螺杆泵。

2.什么叫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最高压力和额定压力?

三者有何关系?

答: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即油液克服阻力而建立起来的压力。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与外负载有关,若外负载增加,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升高。

液压泵的最高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的工作压力随外载的增加而增加,当工作压力增加到液压泵本身零件的强度允许值和允许的最大泄漏量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就不再增加了,这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最高工作压力。

液压泵的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工作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工作压力,即在液压泵铭牌或产品样本上标出的压力。

考虑液压泵在工作中应有一定的压力储备,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容积效率,通常它的工作压力应低于额定压力。

在液压系统中,定量泵的工作压力由溢流阀调定,并加以稳定;变量泵的工作压力可通过泵本身的调节装置来调整。

应当指出,千万不要误解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就是额定压力,而是工作压力。

3.什么叫液压泵的排量,流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额定流量?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轴转一转所排出油液的体积,常用V表示,单位为ml/r。

液压泵的排量取决于液压泵密封腔的几何尺寸,不同的泵,因参数不同,所以排量也不一样。

液压泵的流量是指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又分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

理论流量是指不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情况下,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常用qt表示,单位为l/min(升/分)。

排量和理论流量之间的关系是:

式中n——液压泵的转速(r/min);q——液压泵的排量(ml/r)

实际流量q是指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时,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输出的油液体积。

由于液压泵在工作中存在泄漏损失,所以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理论流量。

额定流量qs是指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实际输出的流量。

泵的产品样本或铭牌上标出的流量为泵的额定流量。

4.什么叫液压泵的流量脉动?

对工作部件有何影响?

哪种液压泵流量脉动最小?

答:

液压泵在排油过程中,瞬时流量是不均匀的,随时间而变化。

但是,在液压泵连续转动时,每转中各瞬时的流量却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液压泵的流量脉动。

液压泵的流量脉动会引起压力脉动,从而使管道,阀等元件产生振动和噪声。

而且,由于流量脉动致使泵的输出流量不稳定,影响工作部件的运动平稳性,尤其是对精密的液压传动系统更为不利。

通常,螺杆泵的流量脉动最小,双作用叶片泵次之,齿轮泵和柱塞泵的流量脉动最大。

5.齿轮泵的径向力不平衡是怎样产生的?

会带来什么后果?

消除径向力不平衡的措施有哪些?

答:

齿轮泵产生径向力不平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液体压力产生的径向力。

这是由于齿轮泵工作时,压油腔的压力高于吸油腔的压力,并且齿顶圆与泵体内表面存在径向间隙,油液会通过间隙泄漏,因此从压油腔起沿齿轮外缘至吸油腔的每一个齿间内的油压是不同的,压力逐渐递减。

二是齿轮传递力矩时产生的径向力。

这一点可以从被动轴承早期磨损得到证明,径向力的方向通过齿轮的啮合线,使主动齿轮所受合力减小,使被动齿轮所受合力增加。

三是困油现象产生的径向力,致使齿轮泵径向力不平衡现象加剧。

齿轮泵由于径向力不平衡,把齿轮压向一侧,使齿轮轴受到弯曲作用,影响轴承寿命,同时还会使吸油腔的齿轮径向间隙变小,从而使齿轮与泵体内产生摩擦或卡死,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消除径向力不平衡的措施:

1)缩小压油口的直径,使高压仅作用在一个齿到两个齿的范围,这样压力油作用在齿轮上的面积缩小了,因此径向力也相应减小。

有些齿轮泵,采用开压力平衡槽的办法来解决径向力不平衡的问题。

如此有关零件(通常在轴承座圈)上开出四个接通齿间压力平衡槽,并使其中两个与压油腔相通,另两个与吸油腔相通。

这种办法可使作用在齿轮上的径向力大体上获得平衡,但会使泵的高低压区更加接近,增加泄漏和降低容积效率。

6.限压式变量叶片泵适用于什么场合?

有何优缺点?

答: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在泵的供油压力小于p限时,流量按AB段变化,泵只是有泄漏损失,当泵的供油压力大于p限时,泵的定子相对于转子的偏心距e减小,流量随压力的增加而急剧下降,按BC曲线变化。

由于限压式变量泵有上述压力流量特性,所以多应用于组合机床的进给系统,以实现快进→工进→快退等运动;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也适用于定位、夹紧系统。

当快进和快退,需要较大的流量和较低的压力时,泵在AB段工作;当工作进给,需要较小的流量和较高的压力时,则泵在BC段工作。

在定位﹑夹紧系统中,当定位、夹紧部件的移动需要低压、大流量时,泵在AB段工作;夹紧结束后,仅需要维持较高的压力和较小的流量(补充泄漏量),则利用C点的特性。

总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输出流量可根据系统的压力变化(即外负载的大小),自动地调节流量,也就是压力高时,输出流量小;压力低时,输出流量大。

优缺点:

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根据负载大小,自动调节输出流量,因此功率损耗较小,可以减少油液发热。

2)液压系统中采用变量泵,可节省液压元件的数量,从而简化了油路系统。

3)泵本身的结构复杂,泄漏量大,流量脉动较严重,致使执行元件的运动不够平稳。

4)存在径向力不平衡问题,影响轴承的寿命,噪音也大。

7.什么是困油现象?

外啮合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和轴向柱塞泵存在困油现象吗?

它们是如何消除困油现象的影响的?

答:

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满油之后向压油腔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闭死容积。

如果这个闭死容积的大小发生变化,在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其中的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升高,使轴承受到周期性的压力冲击,而且导致油液发热;在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又因无油液补充产生真空,引起气蚀和噪声。

这种因闭死容积大小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

困油现象将严重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原则上液压泵都会产生困油现象。

外啮合齿轮泵在啮合过程中,为了使齿轮运转平稳且连续不断吸、压油,齿轮的重合度ε必须大于1,即在前一对轮齿脱开啮合之前,后一对轮齿已进入啮合。

在两对轮齿同时啮合时,它们之间就形成了闭死容积。

此闭死容积随着齿轮的旋转,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

因此齿轮泵存在困油现象。

为消除困油现象,常在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浮动侧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限制为最小,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压油腔相通,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在双作用叶片泵中,因为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所以在吸、压油配流窗口之间虽存在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不会出现困油现象。

但由于定子上的圆弧曲线及其中心角都不能做得很准确,因此仍可能出现轻微的困油现象。

为克服困油现象的危害,常将配油盘的压油窗口前端开一个三角形截面的三角槽,同时用以减少油腔中的压力突变,降低输出压力的脉动和噪声。

此槽称为减振槽。

在轴向柱塞泵中,因吸、压油配流窗口的间距≥缸体柱塞孔底部窗口长度,在离开吸(压)油窗口到达压(吸)油窗口之前,柱塞底部的密闭工作容积大小会发生变化,所以轴向柱塞泵存在困油现象。

人们往往利用这一点,使柱塞底部容积实现预压缩(预膨胀),待压力升高(降低)接近或达到压油腔(吸油腔)压力时再与压油腔(吸油腔)连通,这样一来减缓了压力突变,减小了振动、降低了噪声。

8.柱塞缸有何特点?

答:

1)柱塞端面是承受油压的工作面,动力是通过柱塞本身传递的。

2)柱塞缸只能在压力油作用下作单方向运动,为了得到双向运动,柱塞缸应成对使用,或依靠自重(垂直放置)或其它外力实现。

3)由于缸筒内壁和柱塞不直接接触,有一定的间隙,因此缸筒内壁不用加工或只做粗加工,只需保证导向套和密封装置部分内壁的精度,从而给制造者带来了方便。

4)柱塞可以制成空心的,使重量减轻,可防止柱塞水平放置时因自重而下垂。

9.液压缸为什么要密封?

哪些部位需要密封?

常见的密封方法有哪几种?

答:

液压缸高压腔中的油液向低压腔泄漏称为内泄漏,液压缸中的油液向外部泄漏叫做外泄漏。

由于液压缸存在内泄漏和外泄漏,使得液压缸的容积效率降低,从而影响液压缸的工作性能,严重时使系统压力上不去,甚至无法工作;并且外泄漏还会污染环境,因此为了防止泄漏的产生,液压缸中需要密封的地方必须采取相应的密封措施。

液压缸中需要密封的部位有:

活塞、活塞杆和端盖等处。

常用的密封方法有三种:

1)间隙密封这是依靠两运动件配合面间保持一很小的间隙,使其产生液体摩擦阻力来防止泄漏的一种密封方法。

用该方法密封,只适于直径较小、压力较低的液压缸与活塞间密封。

为了提高间隙密封的效果,在活塞上开几条环形槽,这些环形槽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提高间隙密封的效果,当油液从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时,由于油路截面突然改变,在小槽内形成旋涡而产生阻力,于是使油液的泄漏量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