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1808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docx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

的原因。

2.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3.比表面吉布斯函数是指恒温、恒压下,当组成不变时可逆地增大单位表面积时,系

统所增加的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则是指表面单位长度上存在的使表面张紧的力。

所以比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是两个毫无联系的概念。

4.恒温、恒压下,凡能使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低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6.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7.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8.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9.在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Γ为溶质的吸附量,它随溶质(表面活性物质)的加入量的增

加而增加,并且当溶质达饱和时,Γ达到极大值。

10.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

浓度。

11.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入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二、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

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B)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

度切线的表面紧缩力;

(C)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

(D)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J·m-2,表面张力单位为N·m-1时,两者数值不同。

2.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S周围表面对S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B)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

(C)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

(D)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液面指向液体内部(曲面球心),在凹液面指向液体外部。

3.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σ表示,它们:

(A)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B)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

(C)物理意义相同,单位不同;(D)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4.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

水中上升的高度:

(A)相同;(B)无法确定;

(C)25℃水中高于75℃水中;(D)75℃水中高于25℃水中。

5.纯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恒温恒压下水与哪类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A)饱和水蒸气;(B)饱和了水蒸气的空气;

(C)空气;(D)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6.水的相图中s、l、g分别表示固、液、气三态,

a、b、c、d是四种不同的状态,则在这四种状

态中没有界面张力、只有一种界面张力、有两

种以上界面张力的状态依次是:

(A)d、a、b;(B)d、a、c;

(C)a、c、b;(D)b、d、c。

7.某温度压力下,有大小相同的水滴、水泡和气泡,

其气相部分组成相同,见图。

们三者表面自由能大小为:

(A)Ga=Gc

(B)Ga=Gb>Gc;

(C)Ga

(D)Ga=Gb=Gc。

8.已知20℃时水~空气的界面张力为7.27×10-2N·m-1,当在20℃和pө下可逆

地增加水的表面积4cm2,则系统的ΔG为:

(A)2.91×10-5J;(B)2.91×10-1J;

(C)-2.91×10-5J;(D)-2.91×10-1J。

9.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B)凹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小于外部压力;

(C)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D)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

10.当液体的表面积增大时,那么不正确的是:

(A)ΔGS>0;(B)ΔHS>0;

(C)ΔSS>0;(D)Qr<0。

11.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的联系与区别在于:

(A)产生的原因与方向相同,而大小不同;

(B)作用点相同,而方向和大小不同;

(C)产生的原因相同,而方向不同;

(D)作用点相同,而产生的原因不同。

12.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

(A)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

(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

(C)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

(D)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

13.开尔文方程RTln(p/p0)=2γ·M/(ρ·r)不能应用下列哪个体系:

(A)空气中分散有r=10-5cm的水珠体系;

(B)水中分散有r=10-6cm的油滴体系;

(C)水中分散有r=10-5cm的微晶体系;

(D)水中分散有r=10-8cm的气泡体系。

14.微小固体颗粒在水中的溶解度应:

(A)与颗粒大小成正比;(B)与颗粒大小无关;

(C)随表面张力增大而增大;(D)与固体密度成正比。

15.下列摩尔浓度相同的各物质的稀水溶液中,哪一种溶液的表面发生负吸附:

(A)硫酸;(B)己酸;

(C)硬脂酸;(D)苯甲酸。

16.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当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这时

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

(A)等于h;(B)大于h;(C)小于h;(D)无法确定。

17.某溶液表面张力σ与溶质浓度c的关系式:

σ0-σ=A+Blnc,式中σ0为纯溶剂

的表面张力,A、B为常数.则表面超量为:

(A)Γ=c/RT(∂σ/∂c)T;(B)Γ=B/RT;

(C)Γ=-B/RT;(D)Γ=Bc/RT。

18.用同一支滴管分别滴取纯水与下列物质的水稀溶液,都是取得1cm3,哪一种液

体所需液滴数最少?

(A)纯水;(B)NaOH水溶液;

(C)正丁醇水溶液;(D)苯磺酸钠水溶液。

19.涉及溶液表面吸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表面发生吸附后表面自由能增加;

(B)溶液的表面张力一定小于溶剂的表面张力;

(C)定温下,表面张力不随浓度变化时,浓度增大,吸附量不变;

(D)饱和溶液的表面不会发生吸附现象。

20.某温度时,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γ~c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说明烃基为直链时比带有支链时表面活性剂的:

(A)效率高,有效值小;

(B)效率低,有效值大;

(C)效率高,有效值大;

(D)效率低,有效值小。

21.随着溶质的浓度增大,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其是原因为:

(A)溶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亲和力;

(B)溶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亲和力;

(C)溶质分子之间的亲和力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亲和力;

(D)溶质分子之间的亲和力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亲和力。

22.25℃时,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为:

σ(N·m-1)=0.072-5×10-4c(mol·dm-3)+2×10-4c2(mol·dm-3)。

若要使表面吸附为

正吸附,则要求浓度c(mol·dm-3)应该:

(A)c>0.5;(B)c<0.5;(C)c>1.25;(D)c<1.25。

23.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

(A)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下降;(B)溶解已达到饱和;

(C)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D)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

24.在空间轨道站中,飘浮着一个足够大的水滴,当用一内壁干净,外壁油污的毛细

管接触水滴时:

(A)水不进入毛细管;

(B)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一定高度;

(C)水进入直到毛细管另一端;

(D)水部分进入并从另一端出来,形成两端有水球。

25.如图所示,一支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有一段水柱,

水柱内b处的压力pb为:

(A)pb=p0;(B)pb=p0+ρgh;

(C)pb=p0-ρgh;(D)pb=ρgh。

26.水对玻璃润湿,汞对玻璃不润湿,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

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管内水面为凹球面;(B)管内汞面为凸球面;

(C)管内水面高于管外水面;(D)管内汞面与管外汞面一致。

27.如图所示,a、b、c为内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

a中水柱升高至h,b中间有扩

大部分,d为内径相同的石蜡毛细管(水不润湿石蜡),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管中水柱自动升至h’,若将水吸至高于h,去掉吸

力,水面保持在h;

(B)c管中水柱自动升至h˝并向下滴水;

(C)c管中水柱自动升至h˝,不向下滴水;

(D)d管中水面低于槽中水平面。

28.矿石浮游选矿法的原理是根据表面活性剂的:

(A)乳化作用;(B)增溶作用;

(C)去污作用;(D)润湿作用。

29.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型还是O/W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值有关,一般是:

(A)HLB值大,易形成W/O型;

(B)HLB值小,易形成O/W型;

(C)HLB值大,易形成O/W型;

(D)HLB值小,不易形成W/O型。

3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药中加入润湿剂可使σ(l-g)和σ(l-s)减小,药液在植物表面易于铺展;

(B)防水布上涂表面活性剂使σ(s-g)减小,水珠在其上不易铺展;

(C)泡沫浮选法中捕集剂极性基吸附在矿石表面,非极性基向外被吸附在泡沫上;

(D)起泡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液体表面张力。

31.对于增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增溶作用使被溶物质化学势降低;

(B)增溶系统是热力学稳定系统,而乳状液或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增溶作用与真正的溶解作用一样,均使溶剂依数性有很大变化;

(D)增溶作用发生在有大量胶束形成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

32.多孔固体表面易吸附水蒸气,而不易吸附氧气、氮气,主要原因是:

(A)水蒸气分子量比O2、N2小;

(B)水蒸气分子的极性比O2、N2要大;

(C)水蒸气的凝聚温度比O2、N2高;

(D)水蒸气在空气中含量比O2、N2要少。

三、多选题:

1.某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微小液滴聚集成大液滴时,该体系发生了:

(A)表面自由能降低;(B)表面积增大;(C)蒸气压降低;

(D)体积增大;(E)表面张力升高。

2.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A)一定等于零;(B)一定不等于零;(C)一定大于零;

(D)一定小于零;(E)可正,可负,可不等于零。

3.能润湿玻璃毛细管的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若在管内蒸气压为pr,在大玻璃烧杯中

蒸气压为p0,弯曲液面附加压力Δp。

则下面正确关系是:

(A)pr0;(B)pr

(C)pr=p0,Δp=0;(D)pr>p0,Δp>0;

(E)pr>p0,Δp<0。

4.过饱和溶液所以能形成,其因为是:

(A)它是热力学稳定体系;(B)大颗粒溶解度较大;

(C)它的分散程度低;(D)微小颗粒的化学势较大;

(E)小颗粒溶解度较大。

5.表面活性剂的效率愈高,则溶液表面过剩吸附量对溶液浓度的比值(Γ/c):

(A)大于零,愈正;(B)小于零,愈负;

(C)与温度关系愈小;(D)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关系愈小;(E)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率愈负。

6.若测得某溶液表面张力σ与浓度c关系为:

σ=a+blnc(一定温度下,a、b均

为常数)。

当发生正吸附时:

(A)a>0,(∂σ/∂c)T大于零;(B)a<0,b>0;

(C)a>0,b<0;(D)a>0,(∂σ/∂lnc)T小于零;

(E)a<0,(∂σ/∂c)T大于零。

7.溶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A)表面产生负吸附;(B)能形成胶束;

(C)它能在表面定向排列降低表面能;(D)使溶液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

(E)表面浓度低于其本体浓度。

8.将一玻璃毛细管插入水银槽中,则毛细管中水银面:

(A)比槽中水银面高;(B)比槽中水银面低;

(C)与槽中水银面一样高;(D)管内水银面为凹面;

(E)管内水银面为凸面。

9.对于一般液体,下列泡沫的起泡剂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降低气-液界面的张力;

(B)能破坏不溶解的气体产生的泡沫;

(C)能产生有一定机械强度有弹性的液膜;

(D)能增加局部气-液界面的张力;

(E)有适当的表面粘度,以免膜中液体流走。

10.当在两玻璃板间放一滴水后,比不放水前这两块玻璃:

(A)容易分开;(B)分开困难;(C)与不放水差不多;

(D)推动(滑动)较难;(E)推动(滑动)较易。

四、计算及证明题:

1.有一毛细管,其半径为0.60mm,当它垂直插入水中,水面上升2.19cm,设该

毛细管的接触角为30°,水的密度是0.98g

第十二章表面现象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答案:

1.错,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表面层的分子与内部的分子受力情况不一样,与表面

增大无关。

2.对。

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分子之间吸引力减弱,表面张力下降。

3.错,二者概念不同,一个标量,一个是矢量,单位也不同,但是两者有联系,量

纲相同,数值大小相同。

4.对,恒温、恒压,ΔG<0是自发过程。

5.错,新生成的微小液滴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因而有很高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6.错,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液体能否润湿毛细管壁。

7.错。

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是对的,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是错误的,

也可以是物理吸附。

8.错。

物理吸附吸附速度快,很容易达到平衡。

9.错,达到饱和吸附时,不一定达到饱和浓度。

10.错,溶质在表面层的浓度也可以低于它在内部的浓度,例如负吸附。

11.错,能够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才称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双亲基团结构。

二、单选题答案:

1.D;2.A;3.D;4.C;5.B;6.A;7.A;8.A;9.C;10.D;

11.C;12.A;13.D;14.C;15.A;16.B;17.B;18.B;19.C;20.A;

21.A;22.D;23.A;24.C;25.A;26.D;27.B;28.D;29.C;30.D;

31.C;32.C。

说明:

1、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数值相同。

选(D)。

2、表面张力的方向在液面的切面上,指向液面收缩的方向,不是与液面垂直。

选(A)

3、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不同,量纲相同单位不同;前者是标量,后者是

矢量。

4、

毛细管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与表面张力成正比。

而表面张力受温度影响,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减少,75℃水的表面张力小于25℃水。

选(C)。

5、严格来说,纯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液态水与水蒸气共存时的界面张力,而实际中通常是

指液态水与饱和了水蒸气的空气界面张力。

6、d点在临界状态以上,气液成为一相,没有相界面张力。

a点存在l-s一种表面张力,

c点存在g-l一种界面张力。

b点三相共存,有g-l、l-s、g-s三种界面张力。

7、表面自由能大小与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积有关,在比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一样

条件下,与表面积成正比。

由于气水泡有前后两个表面,它的表面积最大。

8、

9、水平液面不产生附加压力,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

10、表面积增大时,

11、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相同,都有分子之间作用力引起的,但两者的作用

点不同,方向不同,大小不同。

12、水珠半径越小,饱和蒸气压越大,气体化学势也越大。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的上方水的

蒸气压,对于小水珠没有达到饱和,还要气化,而对于大水珠已经达到饱和,蒸气要

凝聚,因此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

13、开尔文方程适用于小液珠或小晶体,是凸面粒子,不适用水中小气泡(凹面)。

14、

,溶解度反比于颗粒半径和固体密度,正比于表面张力,随表面张力增大,溶解度也增大。

15、非表面活性物质,无机物硫酸水溶液的表面发生负吸附。

16、加入的NaCl,是非表面活性物质,表面张力增加,这时毛细管中液面高度上升。

17、

18、滴管滴取液体时,外压力相同,表面张力越大的,滴管向下滴液时,液滴就大,即

半径R越大,滴1cm3液所需也滴数少。

19、溶液表面发生吸附后表面自由能降低而不是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可以大于溶剂的表

面张力;定温下,表面张力不随浓度变化时,说明已经达到饱和吸附,浓度再增大,

吸附量也不变是正确的;饱和溶液的表面会发生吸附。

20、直链烃基,只需要少量就可以使表面张力降低到极小。

所以直链的效率高,有效值小。

21、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说明溶质是表面活性物质,是有机物类的两亲分子,因此溶质分子

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亲和力。

22、

23、胶束出现说明溶液表面吸附已经达到饱和,溶液的表面已经铺满单分子层。

表面活性

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下降,表面活性剂不能再很快降低表面张力降。

24、由于水能润湿毛细管,接触角小于90°,水滴进入毛细管。

又因为在空间轨道站,

没有重力与附加压力平衡,水滴一直进入毛细管,直到另一端。

25、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压力相等,pb=p0;b点液柱产生的静压强与凹面的附加压强对

消了。

26、汞不能润湿毛细管,在管内形成凸面,管内汞面比管外汞面低。

27、水润湿毛细管,毛细管只能形成凹液面。

在c管的上头末端,水仍然是凹面,不可能

形成凸面相下滴水。

28、浮游选矿法的原理是根据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表面活性剂把矿石小粒子包围起来,

起泡后浮起来。

29、HLB值大,亲水性强,容易形成水包油型(O/W)的乳状液。

30、起泡剂的作用是减小液体表面张力,而不是增大液体表面张力。

31、增溶是溶物质进入胶束内部或吸附在胶束表面上,溶质是“整团”溶解的,游离在溶

剂中的溶质浓度并没有改变多少,因此溶剂的依数性变化很小。

32、水蒸气的凝聚温度比O2、N2高,在相同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较高,容易

被吸附,吸附量大。

三、多选题答案:

1.AC;2.BE;3.B;4.DE;5.AE;

6.CD;7.AE;8.BE;9.BD;10.BE。

说明:

1、液滴聚集成大液滴时,表面积减小,但整个体系的体积不变,表面自由能降低。

径变大,由Kelvin方程,蒸气压变小。

温度不变,表面张力也不变。

2、弯曲液面一定会产生附加压力,附加压力一定等于零,凸面附加压力是正的,凹面

附加压力是负的。

3、毛细管内,形成凹液面,则曲率半径越小,蒸气压也越小,pr

凹面,Δp<0。

4、过饱和是亚稳态,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为微小颗粒的饱和蒸气压大,相应化学势

大于大颗粒,同时小颗粒的溶解度又高。

导致微小颗粒难以从饱和溶液中析出,从

而形成了过饱和溶液。

5、表面活性剂效率越高,很小的浓度就很快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即(∂σ/∂c)T越负,

,越正。

6、

,发生正吸附,

,所以

,表面张力σ是>0的,则

7、溶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表面产生正吸附。

表面层浓度高于其本体浓度。

8、汞不能润湿玻璃毛细管,在管内形成凸面,并且比槽内水银面低。

9、起泡剂的作用是降低气-液界面的张力,能产生有一定机械强度有弹性的液膜,增

加表面粘度,以免膜中液体流走,它不是破坏不溶解的气体产生的泡沫,也和能增

加气-液界面的张力。

10、在两玻璃板间放一滴水,水在板间形成凹液面,使液体内部压力小于液面压力。

相当

于大气压将两玻璃板压紧,所以分开困难。

但因为附加压力方向平行于玻璃板,所以

动较容易。

四、计算及证明题答案:

1.解:

液面是凹面,r<0,Δp<0,p'

p'+h(水)=p0,Δp=h(水)

2σ/r(毛)=hρg(g为重力加速度)

曲率半径与毛细管半径关系:

rcosθ=r(毛),

2σcosθ/r(毛)=hρg,σ=hρgr(毛)/2cosθ

r(毛)=0.60mm=6.0×10-4m,ρ=0.98g/cm3

=980kg·m-3,g=9.8m·s-2

cosθ=cos30°=0.866,h=2.19cm=2.19×10-2m

∴σ=2.19×10-2×980×9.8×6.0×10-4/(2×0.866)=7.286×10-3N·m-1

2.解:

t=10℃,σ=(75.64-0.14×10)×10-3=74.24×10-3N·m-1

W'=ΔG=σΔA=74.24×10-3×5×10-4=3.71×10-5J(环境做功为正)

∵(∂σ/∂T)A,p=-0.14×10-3N·m-1·K-1

∴Qr=TΔS=T[-ΔA(∂σ/∂T)A,p]=283×5×10-4×0.14×10-3=1.981×10

-5J

3.解:

小气泡的附加压力ΔP=2σ/r=2×0.0589/2.1×10-6=56095Pa=56.095kPa

小气泡内的附加压力是负值,要使这样水沸腾,必须使小气泡内克服附加压力后的蒸

气压达到标准压力PӨ,也就是小气泡内压力为

Pr=PӨ+ΔP=101.325+56.095=157.42kPa由克-克方程:

T2=385.5K即112.4℃

4.解:

σ=72-0.5c+0.2c2,(∂σ/∂c)A,p=(-0.5+0.4c)×10-3

(1)c=0.3M,

Γ1=-c/RT·(∂σ/∂c)T,p=[-0.3/(8.314×298)]·(-0.5+0.4×0.3)×10-3

=4.601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