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2054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docx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问答题

一.人类行为的分类、特点、需要

简单的说,人类泛指人的一切行为。

(一)分类

广义的人类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人类行为主要指外显行为,他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类型:

1.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可以把他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2.按照以下标准又有正常与异常之分:

1)统计标准

2)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3)行为适应性标准

4)个体主观经验标准

依范围,分为「广义的行为」、「狭义的行为」。

依先天或后天,分为「本能的或天赋的才能」、「适应行为」。

依是否符合常模、社会规范,分为「正常行为」、「偏差行为」。

依行为的功能,分为「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社会行为」。

(二)特点

1、适应性2.、多样性3、动态性4、指向性5、可控性6、发展性7、整合性

(第一,适应性。

人类行为能够而且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并做出反应,亦即人类行为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多样性。

人类行为是个复杂的过程,它的变化会出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既包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如哭、笑等,也包括可以间接观察到心理行为,如思想、意欲、恐惧以及态度等。

第三,变化性。

人类行为的变化是持续不断的,它既包括人类由于如身高、体重等的变化而造成的行为变化,也包括由于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造成的行为变化。

第四,可控制性。

人类的有意识性,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了解和分析周围事物的本质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明确思考过程和方向,并有目的地控制和调节自身的行为。

第五,整合性。

由于人类行为变化的复杂性,单一的学科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学科互相渗透和整合。

(三)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依照由低到高不断递进的顺序分为若干层次: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认知的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撑起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个体必须适应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禀赋的制约;同样,良好的遗传特性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呢个得以发挥。

4.作为能动的个体,人类行为也能够影响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更大。

6.除此之外,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

三、人类行为理论选取取向、标准

(一)取向

一些学者指出,在社会工作中,必须谨慎的反对三种理论选择取向:

3.简单的反对理论

4.理论教条主义

5.缺乏训练的折中主义

(二)标准

三条重要的选择标准:

6.人类行为理论必须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

7.人类行为理论必须遵从科学验证;

8.人类行为理论必须不具备伤害性。

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模式和认知指南

(一)三种不同的结合模式

1、“渗透”模式:

学生已经掌握一般的观念和方法,但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

2、“混合”模式:

特定的理论被应用于具体的地方,而每个学生都建立起了一个备用的专业知识库。

3、“个体化“模式:

理论知识整合到学生的个性学习之中,形成完整的整体。

(二)三种“认知指南”或思考方法去面对实践

1、比较与分类

2、综合实践理论的应用

3、启发式搜索

五、人类行为理论的八大思想

1、系统理论:

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

2、心理动力学:

关注内在世界。

3、毕生发展理论:

强调一生的成长。

4、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

战胜智力挑战和道德困境

5、符号互动理论:

关注重要他人和社会制度

6、行为主义、社会学习和交换理论:

强调环境的巨大影响

7、超个人心理学:

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

8、增权理论:

增强自我意识和集体行为

六、胎儿的产前发育

从受孕开始,胎儿在孕期的整个发育过程可以划分为三阶段,分别是:

1.胚种期:

受孕后0—2周

2.胚胎期:

3—8周

3.胎儿期:

9周至出生

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系列有质的差别的阶段,通过这些阶段,并辅以促进生长发育的体验,以先天发育动作为主的新生儿便转变成能进行逻辑思维的成年人。

这些阶段可分为:

(每个阶段做适当的拓展)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八、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受实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行为主义的影响。

关注行动者与这个世界的互动;主张行动者与这个世界均为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态的结构;赋予行动者诠释社会的能力。

他认为象征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流,达到共同理解。

社会行为不仅包括生物有机体间的互动,而且还包括了有意识的自我间的互动。

自我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内化和主观解释,并区分为主我和客我。

主我是对情境要求的一种实际行为反应,即未被社会化的我。

客我存在于意识状态中,把自身视为客体,是针对主我行为的回忆,是经过了社会化的自我。

他还通过对儿童的玩耍和游戏的分析来探讨自我的产生机制,将自我的发展划分为玩耍、游戏、概化他人三个阶段。

九、遗传、环境及其交互作用

1.遗传和环境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两种主效应可以简单相加,此时环境和遗传不存在交互作用

2.除了环境和遗传的主效应以外,二者还存在交互作用。

基因型的差异只在某种环境里表现,在另一种环境种则表现不出来

3.环境和遗传的交互作用非常强,基因型的作用完全依赖于环境的影响。

十、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阐述人如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人格特征,认为人类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不仅可以通过反应的结果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而后者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

以下是班杜拉的研究成果:

观察学习四过程和自我调节:

注意过程,注意榜样行为的重要特征,并加以正确地知觉;保持过程,把榜样的示范行为,以印象和言语形态保存在记忆中,形成记忆编码,在以后的行为中起到向导的作用。

运动再现过程,把以音响和言语形态保存着在记忆中的行为表现转换为行为的过程,也就是行为的实施过程。

动机作用过程,人们并不把习得的行为全部表现出来,根据人们的不同动机而表现不同。

自我调节:

人们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并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

十一、婚姻生活的角色变化与适应

与他人结成伴侣关系,并组建家庭之后,意味着新的社会角色调适的开始。

婚姻关系中角色调适的包括对丈夫与妻子这一新社会角色的表现与适应,家庭内与家庭外社会角色的协调与适应,以及孩子出生后对父母角色的适应等。

⑴夫妻间社会角色的适应

①情感方面的调适 夫妻双方应互敬互爱,忠贞如一;学习相互信任,体谅,谦让,彼此提供爱与支持,在共同生活中给予和索取。

②生活习惯方面的调适:

学习与配偶共同分享时间,空间;调适与改变作息时间以及个人的不良嗜好;协商与分担家务劳动;在努力彼此适应的同时,也开始建立自己家庭的习惯。

③性生活方面的协调。

发展和谐的性生活;在性生活中彼此尊重,相互配合,寻找出表达爱的适当方式和时间;决定生育及避孕方法。

④家庭管理和运作方面的问题。

在经济方面,建立家庭预算;规划投资和保险;在处理家庭经济事务时相互协商。

在管理方面,明确家规;建立共同目标和核心价值体系;区分夫妻双方在家庭内外的角色和分工,并承担相应责任;学习合作、妥协与共同决策。

⑤人际交流方面的协调。

发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模式;学会倾吐和倾听,以及适时地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习如何缓和矛盾,找出冲突的原因并加以建设性的解决。

⑥价值观方面的协调。

理解与尊重对方的价值、道德、信仰与人生观;接受与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与政治立场;形成共同的消费理念。

⑵家庭内外社会角色的适应:

①发展与对方父母及家庭的关系②协调好工作与家庭生活③与社区保持联系,安排与开展社交性活动④选择朋友,并与之维持交往。

⑶成为父母后的角色适应  

孩子的降临,对夫妻的社交活动,家务活动,经济开支,住房条件,情感交流以及相处时间等诸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往往给新婚的夫妇带来额外的压力。

另一方面,对孩子的早期抚养有助于增强夫妻间的责任感,使其对自己的父母角色有更明确的认识,而为照顾与抚养孩子的艰辛历程最终会加深夫妻间的感情,并提高婚姻满意度。

   

要解决好父母,夫妻和工作者三种社会角色的冲突,需处理好以下三个因素:

建立对配偶的喜爱与感情;对配偶生活中的事件保持关注;把问题都看作是可控制,可解决的。

十二、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主张智力是一个多元的结构,共包括七种独立的智力成分,分别是:

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后来他进一步提出了感受自然的智力与存在主义智力。

十三、格罗夫的超个人心理学观点

1.格罗夫是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提出了一套全息意识状态的超个人心理学体系。

他认为意识状态是有层次的,提出“全息意识状态”是一种超越正常意识范围的心理活动状态,它指向人类存在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境界。

2.在研究中,格罗夫提出人的意识状态应从出生前后,出生后,超个人三个方面去考虑。

而超个人意识状态是最高层次的意识状态,直接与世间及宇宙意识进行心灵的沟通。

十四、布鲁默关于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基本原理

1.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

2.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过程。

3.事物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我们对事物解释过程的修正而不断变化。

十五、学龄前儿童记忆力的发展

学龄前儿童的记忆能力开始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记忆的目的性、方法、内容与精确性等方面,

十六、儿童早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1.以随意的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2.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3.以形象记忆为主,语词记忆开始发展

4.易记易忘,记忆不精确

5.

十七、儿童中期自我的发展

(1)自我概念:

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从个性品质、人际关系、动机等来界定自我,更强调稳定的人格特质,结构也日益完善,各种成分的自我概念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精确,并初步整合成总体自我概念。

(2)自尊:

①儿童越来越多地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从而提升自尊。

②评判的标准从外部特征转向稳定的内部特征。

③自尊的结构与成分更趋复杂,儿童的整体自尊可以由某领域的积极自尊和某领域的消极自尊组合而成。

十八、青少年期的主要特征

1.狂飙突进:

霍尔从达尔文生物演化理论出发,认为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人类物种进化过程中的“复演”,青少年期则复演人类的浪漫主义时代,是激情与进取并存,充满内外冲突的时期,易于冲动,烦躁不安,激烈的情绪不断地在两端摇摆。

 玛丽.米德20世纪20年代所做的对萨摩亚人的跨文化研究与霍尔描述的青少年期特征正好相反,和谐,平稳。

2.心理性断乳:

与婴儿期的“生理性断乳”相对应,这是一个青少年从父母的保护,监督和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并追求在家庭中占有平等和独立自主地位的过程。

3.第二次诞生:

安逸,均衡的状态被打破,个体精神生活的构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⑴自我的发现:

在探索自身的同时,发现了一个与外界相脱离的世界的存在,开始意识到自我与非自我的区别并体验到内心的动摇不安,从而进一步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⑵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不仅体现在职业选择上,也包括对生活的崭新态度。

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生活的连续性,了解未来对自身的意义,开始憧憬与规划自己的生活道路。

4.反抗期:

20世纪20年代,彪勒把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即以否定倾向为主的青春前期(伴随身体的快速成熟而出现,主要表现为不愉快,烦躁不安,粗暴,易激动,兴趣转移迅速,意志薄弱等,对周围的一切采取抗拒的态度)与以肯定倾向为主的青春晚期(稳定,自信,有所节制)。

逆反心理:

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从心理抗拒理论出发,这是一种对抗外部控制企图恢复自由感的动机状态。

十九、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

1.心理社会危机及解决:

亲密va孤独。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务是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避免孤独感。

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这意味着需要放弃或牺牲一部分的自我,向他人履行承诺与承担义务。

如果个体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帮助,就会离群索居,最终陷入孤独感中。

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亲密能力胜过孤独,他们就会顺利解决危机,形成“爱”(克服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的美德。

并提出有益于个人与社会的亲密关系包含以下一些要素:

⑴与情感共鸣的情欲高潮;⑵一个值得珍爱的伴侣;⑶异性结合;⑷能够并乐意分享相互的信任;⑸能够并乐意共同严格遵守工作周期,生殖周期,娱乐周期。

⑹使后代在所有发展阶段安全满意地成长。

2.哈威格斯特的人生发展任务说:

把人生发展任务看作个体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所应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提出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

⑴选择伴侣;⑵学习与婚姻配偶一起生活 ⑶开始建立家庭;⑷哺育后代;⑸承担维持与家庭管理的责任;⑹开始职业生涯;⑺履行公民职责;⑻建立社会关系网络。

二十、影响出生缺陷的环境因素

1.致畸因子与敏感期。

有可能损害发育种的胚胎或胎儿的作用物,包括化学性,物理性或生物性物质,统称为致畸因子或致畸源。

2.物理性因素。

辐射,噪音。

3.化学物质。

金属与微量元素,甲基汞污染,酒精,烟草

4.药物及毒品。

5.微生物感染。

风疹、弓形虫感染、性传播疾病

6.其他母体因素。

母亲的压力及营养、Rh血型不相容、母亲的年龄等

二十一、增权的操作模式

增权有两种操作模式,即“个体主动模式”和“外力推动模式”。

“个体主动模式”强调个人在增权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其假设前提是权力存在于案主之中,而不是案主之外。

增权的关键在于个体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个体弱无增权意识,所有努力都是白费。

“外力推动模式”则强调增权过程中外部力量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主张通过外力激活弱势群体的主体意识,并通过客体与主体互动的不断循环和建构,以达到持续增权的目的。

二十二、社会角色扮演中的主要矛盾与障碍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活动时,即社会角色的扮演。

社会角色扮演中的主要矛盾与障碍包括:

⑴角色紧张:

因为对一种角色赋予过多的期待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反应。

⑵角色超载:

当角色扮演者面临诸多客观而合理的角色期望,而自身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条件又使其难以完成预期任务时,就会产生角色超载。

⑶角色中断与角色失落:

个体先后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与冲突。

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扮演前一角色时病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者前一种角色所规定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有直接冲突。

⑷角色失败:

由于多种原因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继续下去,不得不中途退出角色;或者虽没有退出角色,但面临重重困难,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更多的矛盾,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二十三、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视角系统理论。

他认为,个体发展是个体与周围系统密切联系的结果,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人发展出独特的个性。

布朗芬伦纳提出,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的互动可以分成四个不同的子系统:

1.微系统,与个体最接近的系统。

家庭、朋友、学校、社区邻里都是属于这个系统。

2.中系统,指在微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和互助。

3.与个体没有直接联系的外系统,如,父母的社会网络等,但是他们的行为和决定都会间接影响个体的成长。

4.宏系统,是在组织层面影响个体成长的社会制度、文化和价值观等

二十四、压力与应对

压力:

又称应激,在学界有关压力的概念主要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⑴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即把压力看作因变量。

赛尔耶认为压力是因环境性因素引发的生理系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并提出“一般适应性综合症”。

即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

警觉期,阻抗期和衰竭期。

⑵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即把压力看作自变量。

应激源包括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等不同的类型。

⑶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时所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

应对:

指为控制,降低或学会容忍导致压力的威胁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是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直接影响个体的适应活动。

拉扎洛斯等提出,存在以情绪为中心(指向个体的内部感觉,情绪)和以问题为中心(指向外部事件)的两种应对方式。

 

依赖镇静剂,酒精等药物减轻压力虽能暂时起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紧张状态的作用,但无法解除产生压力的根源;长期使用药物甚至会引发其他生理,心理障碍。

而正确的应对方法则有:

认识压力的作用及其可能导致的结果,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压力有心理准备,并主动学习处理压力的方法等,如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爱好,加强体育锻炼等。

二十五、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体系

一级预防,即孕前干预,是从了解病因入手,在孕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出现缺陷的发生。

此为最关键和最有效的环节

二级预防,即产前干预,以诊断学干预为主,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三级预防,即出生后干预,主要针对已出生的新生儿,目的是使出生缺陷及时得到治疗、矫正和控制,预防致残及死亡。

二十六、游戏理论

1.经典理论,受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刻影响,倾向于从先天的、本能的、生物学的标准看待游戏,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需要,是儿童发展的主要力量。

2.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游戏是对儿童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的补偿,可以降低焦虑与满足潜意识的愿望,把游戏的这种作用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看作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强调游戏对于儿童自我与人格成长的重要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本能欲望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认知发展学说强调游戏与认知平行发展、交互作用。

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所从事的游戏形态也在不断演化之中。

4.当代游戏理论,强调交际双方的关系,和对于所传递的信号的通常是意义不明确的隐喻信息的识别和理解。

把游戏视作维持机体最佳觉醒水平的途径。

二十七、学习与游戏

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是指经验的获得和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是指儿童作为学生在学校展开的学习活动。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习得行为规范的活动,业属于儿童的某种义务。

游戏: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需要,是儿童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儿童自我与人格成长,提高唤醒水平到最佳状态有重要影响。

游戏与认知平行发展、交互作用。

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所从事的游戏形态也在不断演化中。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学会和提高对所传递的信号通常是隐喻信息的识别和理解。

学习与游戏的区别:

1.游戏的目的包含在游戏活动中,而学习活动则不一样

2.与游戏中的指导性相比,学习活动中对儿童的指导具有更大的组织性,提出的要求也更为精细

3.学习活动要求超越直接经验阶段,而以学习间接的经验知识为主

4.学习带有严格的强制性,这是它与游戏最大的区别。

学习与游戏的联系:

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作为儿童早期的主要学习途径,儿童通过游戏模仿成人的活动以及现实的或象征性的榜样行为,接受人类社会已有的知识经验,遵从社会的要求与规范。

进入学龄阶段后,在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才把作业和游戏分开,儿童只能在学习之余来作游戏,不能用游戏的态度来对待学习,而要并通过各类专门作业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能力与培养学习兴趣,从而为正规、系统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十八、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诺认为,人类的需要依照有低到高不断递进的顺序分为若干个层次,层次越低的需要,其强度越大,反之。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

他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认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十九、发展的基本原则

1.头尾原则,即从头到脚,由上至下。

2.近远原则,即从身体的中央开始向边缘发展。

3.整体到特殊原则,即各种技能的学习,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反应到特殊反应。

三十、ABC人格理论

A代表一个事实,一个事件或一个个体的行为或态度的客观存在。

C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结果或反应,这一反应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不健康的。

但A(诱发性事件)并不必然导致C(情绪和行为结果)。

而是B(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C。

如果进行干预,则会导致D(质疑不合理的信念),从而产生了E(新的信念),这样就会出现F(新的情绪或行为结果)。

三十一、发生认识论

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的认识,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

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即使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

主体认识客体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其目的是改变客体。

动作时外显的实际行动,运算时内化的、可逆的,并可协调成为系统的行动。

并且认为,人的认识是机能性结构,这种结构是人通过对客观现实的适应逐步建构起来的,认识构成的心理机制反映抽象和自动调节,认识是连续不断的构成的结果。

三十二、行为主义、社会学习和交换理论之间的关系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交换理论从不同的理论途径进入到社会工作领域,三者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交融。

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直接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而交换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也大量吸收了行为主义的成果。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班杜拉将行为主义的研究原则扩大到两个人和群体情境的人的行为的习得和改变上来,开始注意中介变量中的认知过程,从而也突出了观察者的主观能动性。

他的观点在行为学派和认知学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社会交换理论者借用了行为主义概念和理论(学习原理、强化、惩罚、不同程度程序的影响、操作反应的消退等内容),在解释认知能力及其社会文化群体的复杂概念时,抛弃了许多赋予行为主义一独特思想的理论。

三种理论融合的集中表现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与应用。

三十三、社会交换理论

⑴霍曼斯(交换理论创始人)的“命题系列”:

①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就会重复这一行为,奖赏越多,越及时,行为的重复率就越高。

②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③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就越有可能去重复这一行为。

④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越小。

⑤攻击与赞同命题,当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当一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

五个命题相互联系,可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⑵布劳德社会结构交换观点:

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或社区中,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

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的活动,指个人为了获得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自愿性活动。

还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引入了权力、权威、规范和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理论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

埃默森运用严密的数理模型和网络分析,阐述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社会交换的基本动因和制度化变化。

三十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心理动力:

人类行为由非理性的力量,无意识,本能驱力所决定,贯穿于心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他假定有两大被称为“生本能”的基本内驱力:

①同自我或自我保护有关的驱力。

②性的驱力。

心理结构:

人的心理由意识和无意识构成。

人格结构:

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