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1238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61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DSOFT 管道预制设计系统 使用教程《第一部分 管道安装》文档格式.docx

41/2

英制1

I2

英制2

I3

4.5

英制3

I4

41/2in

英制4

I5

4D

英制5

I6

0450

英制6

IJ

41/2B

日本英制

图15

4)捕捉最小间隙设置:

在管线拐点处,插入三通类元件时,用最近点方式捕捉拐点时用的最小间隙,以mm为单位。

3.类型选择

提供3种管道模型显示类型:

1)线框模型。

2)网格模型(不建议选用)。

3)实体模型(内存要求高)。

4.设置模型精度

选择实体模型时,要求设置模型精度,建议在创建管道模型过程中最大分割数不大于24。

5.管道模型参数设置确认

1)确认:

鼠标点拾OK按钮,确认上述管道模型参数设置。

2)取消:

鼠标点拾Cancel按钮,取消上述管道模型参数设置。

3)帮助:

鼠标点拾Help按钮,获得关于管道模型参数设置的相关信息。

4)重构模型:

当模型类型进行切换时,需要执行重构模型,才能完成模型切换。

 

第2章管线布置

1.选择管线布置命令

鼠标拾取布管选项,进入执行管线布置命令状态。

图21

2.确定管线起始点位置

1)输入管线起始点:

在...输入起始点...:

命令提示下,鼠标点拾一个已存在的点,或输入一个点在当前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作为管线的起始点,以mm为单位。

2)退出命令执行:

在...按Enter键退出:

命令提示下,按Enter回车键,退出命令执行。

3.布管状态设置

确定管线起始点后,屏幕显示布管状态设置对话框。

图22

1)管线号设置:

(1)鼠标点击变更管线号按钮,屏幕显示选择管线及保温类型对话框。

图23

(2)选择管线号:

在管线号列表中,鼠标拾取所需要的管线号名称。

(3)选择保温类型:

在保温类型列表中,鼠标点拾所需要的保温类型按钮,使其处于被选择状态。

(4)结束:

鼠标点击OK按钮,完成管线号设置。

2)管路等级设置:

(1)鼠标点击管路等级下拉菜单,如下图所示。

图24

(2)在管路等级下拉菜单中,鼠标点拾所要的管路等级名称。

3)公称直径设置:

(1)鼠标点击公称直径下拉菜单,如下图所示。

图25

(2)在公称直径下拉菜单中,鼠标点拾所要的管道公称直径名称。

4)管线所在层名设置:

图26

(1)以管线号名称定义层名:

鼠标点拾管线号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2)以管路等级名定义层名:

鼠标点拾管路等级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3)以公称直径名称定义层名:

鼠标点拾尺寸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4)以压力等级名称定义层名:

鼠标点拾压力等级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5)用户自定义层名:

(6)鼠标点拾用户定义按钮,并在定义域内输入层名,层名定义规则如下:

i)最多31个字符组成;

ii)字符包括26个字母、0~9数字、$、短划线-、下划线_等,字符中间不能有空格。

5)管线定位点类型设置:

图27

(1)管顶:

设置管线管顶为定位点,鼠标点拾管顶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2)管中心:

设置管线管中心为定位点,鼠标点拾管中心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3)管底:

设置管线管底为定位点,鼠标点拾管底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4)东:

当管线南北布置时,设置管线外径东侧为定位点,鼠标点拾东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5)西:

当管线南北布置时,设置管线外径西侧为定位点,鼠标点拾西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6)南:

当管线东西布置时,设置管线外径南侧为定位点,鼠标点拾南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7)北:

当管线东西布置时,设置管线外径北侧为定位点,鼠标点拾北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6)管线物流方向设置:

图28

(1)顺向:

顺向定义为物料向布管开始点流入,鼠标点拾顺向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2)逆向:

逆向定义为物料从布管开始点流出,鼠标点拾逆向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7)延伸状态设置:

图29

(1)重新布管时,要求沿连接的管线或元件布置方位继续布管时,需要设置延伸状态。

(2)ON:

鼠标点拾ON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3)OFF:

鼠标点拾OFF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4)延伸状态布管操作说明:

图210

i)P点到P1点是已存在的空间管线;

ii)P1点是延伸管线的开始点;

iii)P2点是满足一定条件的连接管线延伸线上的一点,也是延伸管线的另一端点;

iv)P1点和P2点之间坐标差:

a.@X:

X方向坐标差;

b.@Y:

Y方向坐标差;

c.@Z:

Z方向坐标差。

v)延伸条件:

a.如果能够准确给出@X@Y@Z时,就可以直接确定P2点,不需要通过延伸设置来确定P2点;

b.一般情况下,要求准确满足@X或@Y或@Z;

c.如果准确给出@X值时,@Y和@Z的准确值由延伸结果确定;

d.如果准确给出@Y值时,@X和@Z的准确值由延伸结果确定;

e.果准确给出@Z值时,@X和@Y的准确值由延伸结果确定;

f.由延伸结果确定的另两个相对坐标值,在布管命令提示下,输入P2点值时,其值一定要估计出比准确的相对坐标值大,具体大多少,无关紧要;

g.延伸管线的最近的一个拐点就是P2点,P2点之外的管段应删除掉。

8)管线坡度设置:

图211

(1)不设置坡度:

不设置坡度时,鼠标点拾无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2)按比例形式设置坡度值:

i)鼠标点拾比例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ii)在比例域内输入比例值,+值为坡度降、-值为坡度升。

(3)按小数形式设置坡度值:

i)鼠标点拾小数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

ii)在小数域内输入小数值,+值为坡度降、-值为坡度升。

9)管线锁定状态设置:

(1)锁定设置是在两点之间进行自动布管的一个强大的功能。

(2)从一个定位点到另一个定位点按锁定设置的X/Y/Z排列顺序的路径进行自动布管。

(3)X/Y/Z排列组合形式:

i)XYZ;

ii)XZY;

iii)YXZ;

iv)YZX;

v)ZXY;

vi)ZYX;

vii)off(内定)。

(4)在锁定设置下拉菜单中,鼠标拾取所要设置的锁定状态,例如,XZY。

图212

i)P1点到P2点之间的相对坐标值为@X@Y@Z;

ii)从P1开始沿X方向布长度为@X管段,再沿Z方向布长度为@Z管段,最后沿Y方向布长度为@Y管段,完成P1点到P2点自动布3段管段。

10)管线自动上弯头设置:

图213

(1)设置自动上弯头:

鼠标点拾自动上弯头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表示布管过程中自动上弯头。

(2)设置弯头参数:

i)自动上长半径弯头:

鼠标点拾长半径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布管过程中自动上长半径弯头;

ii)自动上短半径弯头:

鼠标点拾短半径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布管过程中自动上短半径弯头;

iii)自动上承插焊弯头:

鼠标点拾承插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布管过程中自动上承插焊弯头;

iv)自动上螺纹弯头:

鼠标点拾螺纹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布管过程中自动上螺纹弯头。

11)管线自动上弯管设置:

图214

(1)设置自动上弯管:

鼠标点拾自动上弯管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布管过程中,自动上弯管。

(2)设置弯管参数:

i)设置弯管的弯曲半径值:

a.绝对值:

鼠标点拾绝对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在绝对值域内输入弯曲半径绝对值,以mm为单位;

b.相对值:

鼠标点拾相对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在相对值域内输入弯曲半径与公称直径的比例值,例如,3;

ii)设置弯管入口端直边长度:

在入口端直边长度域内,输入直边长度值,以mm为单位;

iii)设置弯管出口端直边长度:

在出口端直边长度域内,输入直边长度值,以mm为单位。

12)管线参数状态设置确认:

(1)OK:

鼠标点拾OK按钮,确认上述布管状态设置。

(2)Cancel:

鼠标点拾Cancel按钮,取消上述布管状态设置。

(3)Help:

鼠标点拾Help按钮,获得布管状态设置的相关信息。

4.管线布置操作说明

1)定义:

管线布置过程就是确定管线定位点的过程。

2)确定管线定位点几种方法:

(1)直接输入:

i)输入定位点在当前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ii)输入定位点相对于已存在点的相对坐标值。

(2)相对输入(RG):

i)在命令提示下,输入RG,进入相对参考点,输入定位点相对坐标状态;

ii)在...请选择参考点:

命令提示下,鼠标拾取一个已存在的特征点,作为参考点;

iii)在...输入点坐标:

命令提示下,输入定位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坐标值,例如,@0,2000,0。

(3)间接输入:

i)鼠标拾取已存在点作为当前定位点;

ii)鼠标拾取已存在点的坐标分量作为当前定位点的坐标分量。

(4)标高E值定位:

i)在...标高E...:

命令提示下,输入E,进入标高E定位状态;

ii)在请输入标高:

命令提示下,输入WCS坐标系中的标高值(Z坐标值),以mm为单位。

(5)上升(UP)定位:

i)在...上升(UP)...:

命令提示下,输入UP,进入上升(UP)定位状态;

ii)在请输入上升值:

命令提示下,输入从当前点到定位点的Z方向上的坐标差值,该值永为+值,以mm为单位。

(6)下降(D)定位:

i)在...下降(D)...:

命令提示下,输入D,进入下降(D)定位状态。

ii)在请输入下降值:

(7)Undo:

i)在...Undo...:

在命令提示下,输入U,进入Undo定位状态;

ii)输入一个U,命令执行返回一步,输入几个U,命令执行返回几步。

(8)管线参数状态设置下确定定位点:

i)定位点状态设置下确定定位点:

详见第二章3.5)管线定位点设置一节;

ii)延伸状态设置下确定定位点:

详见第二章3.7)延伸状态设置一节;

iii)坡度状态设置下确定定位点:

详见第二章3.8)管线坡度状态设置一节;

iv)锁定状态设置下确定定位点:

详见第二章3.9)管线锁定状态设置一节。

第3章成组布管

1.选择布管命令

鼠标拾取布管选项,进入布管命令状态,屏幕显示

命令提示:

图31

2.基准管线参数设置

1)基准管线是成组管线中的一条管线,其它管线与基准管线形成相对位置关系。

2)确定基准管线开始点位置:

(1)在当前坐标系中,输入开始点的坐标值;

(2)或鼠标点拾一个数字化点;

(3)或鼠标拾取一个已存在的特征点。

3)基准管线参数设置:

基准管线参数设置内容详见第二章3.布管状态设置。

3.选择成组布管命令

鼠标点拾成组布管按钮,屏幕显示成组布管设置对话框。

图32

4.成组布管管线参数设置

1)增加一条新管线:

(1)鼠标点拾增加按钮,进入增加一条新管线参数设置状态。

(2)鼠标点拾管线号按钮,显示管线号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鼠标拾取所需要的管线号名称,完成管线号设置。

(3)鼠标点拾管路等级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鼠标拾取所需要的管路等级名称,完成管路等级设置。

(4)鼠标点拾公称直径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鼠标拾取所需要的管线公称直径名称,完成公称直径设置。

2)选择相对关系类型:

(1)相对关系定义:

i)相对关系是定义成组管线的第一组管段中新增管线中心线与基准管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ii)在成组布管过程中,UCS坐标系在不断变化,但是,基准管线与新增管线中心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永远保持成组管线第一组管段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2)上下偏移类型:

新增管线与基准管线中心线间是在当前坐标系(UCS)Z轴方向上的坐标偏移,从基准管线向+Z方向偏移值为+,反之为-。

(3)东西偏移类型:

新增管线与基准管线中心线间是在当前坐标系(UCS)X轴方向上的坐标偏移,从基准管线向+X方向偏移值为+,反之为-。

(4)南北偏移类型:

新增管线与基准管线中心线间是在当前坐标系(UCS)Y轴方向上的坐标偏移,从基准管线向+Y方向偏移值为+,反之为-。

(5)捕捉点类型:

鼠标拾取已存在的特征点,可以捕捉到新增管线下列参数:

i)如果鼠标拾取的特征点是一个AutoCAD的图形实体时,只能捕捉到特征点的坐标值作为新增管线的开始点坐标值;

ii)如果鼠标拾取的特征点是已存在管线上的一点时,可以捕捉到特征点所在管线上的所有参数,管线号、管理等级、公称直径、特征点坐标值等参数信息;

iii)在捕捉点状态下,可以使用RG参考点命令,捕捉到相对于参考点的任意一点作为新增管线的开始点。

3)偏移量设置:

在偏移域内,按选择的相对关系类型,输入新增管线与基准管线相对位置的偏移值,以mm为单位。

4)删除已增加的一条管线:

(1)鼠标在已定义的成组管线列表中,拾取一条准备删除的管线。

(2)鼠标点拾删除按钮。

5.确认

鼠标点拾OK按钮,确认成组布管新增管线参数设置。

第4章安装元件

1.元件类型

目前元件库中已有9种类型元件(管件):

1)直通元件类:

图41

图42

2)弯曲管件类:

图43

图44

3)分支管件类:

图45

图46

图47

4)法兰元件类:

图48

图49

5)直通阀门类:

图410

图411

图412

6)角型阀门类:

图413

7)三、四通阀门类:

图414

8)附件类:

图415

图416

图417

9)仪表元件类:

图418

2.图形元件基本结构

图形元件基本结构是由4部分组成:

1)智能线(SmartLine):

共有10种类型的智能线,它们是直通型、三通型、斜接型、偏心型、Y型、十字型、U型、角型、角弧型、倒弧型等。

2)智能点(Node):

智能线上的特征点,例如,交点、端点...

3)图形实体:

用来描述图形元件的AutoCAD的图形实体,例如,点、线、园、弧...等。

4)非图属性:

图419

3.元件安装的一般流程

选择元件类型

选择元件

选择法兰匹配类型

选择元件定位点类型

确定元件是否参加材料统计?

确定元件安装是否需要翻转?

确定元件的管路等级是否需要改变?

确定元件所在层名是否需要改变?

OK

确定元件安装定位点

确定元件安装方位

4.元件安装的基本操作

1)选择元件类型:

图420

鼠标点拾下拉菜单中所要选择的元件类型名称,例如,直通阀门。

2)选择元件:

在屏幕显示的所选元件类型对话框中,鼠标点拾所要选择的元件图标,使其图标框变成绿色,例如,截止阀。

图421

3)选择元件法兰、垫片自动匹配类型:

(1)不匹配法兰:

图422

当元件为对焊、承插焊、螺纹连接时,或法兰连接元件以不匹配法兰状态安装时,鼠标点拾不匹配法兰的图标。

(2)上、下游自动匹配法兰:

图423

法兰连接元件以上、下游同时自动匹配法兰状态安装时,鼠标点拾上、下游匹配法兰的图标。

(3)上游自动匹配法兰:

图424

法兰连接元件以上游自动匹配法兰状态安装时,鼠标点拾上游匹配法兰的图标。

(4)下游自动匹配法兰:

图425

法兰连接元件以下游自动匹配法兰状态安装时,鼠标点拾下游匹配法兰的图标。

4)选择元件安装定位点类型:

(1)元件不匹配法兰状态:

i)元件中心点定位:

图426

ii)元件上游端点定位:

图427

iii)元件下游端点定位:

图428

(2)元件上、下游匹配法兰、垫片状态:

图429

ii)上游法兰与管子连接端点定位:

图430

iii)元件上游端点定位:

图431

iv)元件下游端点定位:

图432

v)下游法兰与管子连接端点定位:

图433

(3)元件上游匹配法兰、垫片状态:

图434

图435

图436

图437

(4)元件下游匹配法兰、垫片状态:

图438

图439

图440

iv)下游法兰与管子连接端点定位:

图441

5)确认元件是否参加材料统计:

(1)鼠标点拾统计材料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此元件参加材料统计。

(2)鼠标点拾统计材料按钮,使其处于未选择状态,此元件不参加材料统计。

(3)除管子以外,所有元件(管件)都可以设置成参加材料统计或不参加材料统计。

6)设置翻转状态功能的元件类型:

(1)斜接元件:

例如,斜接三通管件...

(2)结构不对称的元件:

例如,法兰...

7)安装元件选项设置:

图442

(1)管道等级设置:

i)按照管线等级:

鼠标点拾按照管线等级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设置安装元件的管路等级与管线的管路等级一致。

ii)改变等级插入:

a.鼠标点拾改变等级插入按钮,使其处于选择状态,设置安装元件的管路等级与管线的管路等级不一致。

b.鼠标点拾管路等级下拉菜单,鼠标拾取安装元件所需要的管路等级名称。

(2)层名设置:

可以设置安装元件的层名与管线所在层名不一致。

8)确认:

图443

(1)确认:

确认上述选择,鼠标点拾OK按钮。

(2)取消:

取消上述选择,鼠标点拾Cancel按钮。

(3)寻求帮助:

鼠标点拾Help按钮。

5.元件安装的特别说明

1)直通元件安装说明:

(1)同心大小头:

i)元件上游端点定位,安装在管子下游端:

图444

ii)元件下游端点定位,安装在管子上游端:

图445

(2)偏心大小头:

a.按屏幕显示的UCS坐标系,确定偏心方位;

b.例如,偏心方位为0时的安装状态:

图446

图447

(3)丝堵、管帽、平封头:

i)上列元件只能安装在管子端部,不能安装在管子中间;

ii)元件上游端点定位,不论安装在管子的上游或下游端点上,元件向外安装后,不切割管子;

iii)元件下游端点定位,不论安装在管子的上游或下游端点上,元件向内安装后,切割一个元件长度的管子。

2)弯曲管件安装说明:

(1)手动安装弯头或弯管:

i)弯头(弯管)安装在管线拐点上,弯头(弯管)安装方位自动找;

ii)弯头(弯管)安装在管子端部:

a.管子端点定位为弯头(弯管)中心点;

b.按屏幕显示的UCS坐标系,输入弯头(弯管)安装方位的角度值,角度值以度为单位。

c.弯头(弯管)自由端切割控制:

a)90弯头可以切割成<

90的弯头,材料按90弯头统计;

b)45弯头可以切割成<

45的弯头,材料按45弯头统计。

(2)弯管材料统计:

i)弯管可以单独统计材料,材料统计单位为长度单位,一般以m为单位;

ii)弯管也可以和管子一起统计材料,材料统计单位为长度单位,一般以m为单位。

3)分支管件安装说明:

(1)4种分支连接方式:

i)主、支管用三、四通分支管件(包括等经和变径)连接,代码为T;

ii)主、支管用单承口管箍(或称接缘)连接,代码为B;

iii)主、支管用开口焊连接,代码为S;

iv)主、支管用补强板开口焊连接,代码为R;

v)在管路等级分支表中,规定出分支连接状态,提供给自动安装分支管件时用。

(2)三、四通管件:

i)在管线拐点处安装三、四通管件:

三、四通管件的中心定位点不能直接拾取管线拐点处的交叉点,鼠标拾取拐点附近的一个最近点(near),near点的位置一定在拐点的陷阱内,使鼠标能够捕捉到拐点,三、四通管件主管安装在near点所在管子上。

图448

图449

ii)在管子或元件端部安装三、四通管件:

a.管件主管上游端点定位:

a)管件安装在管子上游端部时,管件伸向下游,切割管子;

b)管件安装在管子下游端部时,管件伸向下游,不切割管子。

b.管件主管下游端点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