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1261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doc

除盐水钢骨架PE塑料复合管

编制人:

李海山

审核人:

郭志勇

审批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2014年8月1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1.2工程实物量及主要技术参数

§1.3工程施工特点

§1.4应执行的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

§2工程组织管理

§2.1管理目标

§2.2项目组织

§2.3项目管理人员

§3施工技术方案

§3.1整体要求

§3.2具体要求

§3.3施工技术方案图

§3.4施工技术方控制

§3.5施工过程控制

§4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5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手段用料调配计划

§5.1施工人员调配计划

§5.2施工手段用料调配计划

§6工程质量管理

§6.1质量管理目标

§6.2质量管理体系

§6.3质量保证措施

§6.4质量回访及保修办法

§7施工安全管理

§7.1安全管理目标

§7.2安全管理体系

§7.3安全管理措施

§8文明施工管理

§9管道系统的试压与验收

§9.2工程验收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本工程施工主要涉及钢骨架PE塑料复合管的安装及施工,DN400管道总长度约0.05km(含管件)、DN350管道总长度约1.7km(含管件)、DN300管道总长度约2.06km(含管件)、DN100管道总长度约1.8km(含管件)、DN50管道总长度约0.453km(含管件)、DN200管道总长度约1.17km(含管件)。

应用为除盐水输送系统。

总的施工难度为中等,安装距离较长。

总的系统工作压力1.6Mpa,试压压力为1.6Mpa,工作温度连续工作10OC~25OC。

我给排水施工队负责钢骨架PE塑料复合管的连接施工。

管沟的定位开挖及回填由公司完成。

§1.2主要技术要求

1.工程是除盐水输送管

2.所有管道采用地埋式

3.管线工作压力1.6Mpa

§1.3工程施工特点

本工程在管材配送前我施工队对工程的各个细节都进行了周详考虑。

管件的数量、规格,短管的长度和数量都已提前落实清楚。

管线与原有的管线的连接方式和连接材料做到了齐全准确。

§1.4应执行的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

执行的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详见表1-1

表1-1应执行的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一览表

序号

规范标准名称

标准号

备注

1

《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CJ/T123—2000

2

《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

CJ/T124—2000

 §2.工程组织管理

§2.1管理目标

该工程中采用法兰、电熔套筒二种主要连接方式。

我施工队成立了相应的质保机构,保证该工程目标的实现:

1.确保工程的费用不超过费用预算水平。

2.按甲方要求的工期内保质量完成施工任务。

3.工程施工总结施工经验,树立良好形象,做好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的施工质量。

§2.2项目组织机构

工程项目负责人:

郭志勇

技术负责人:

李海山

质量管理:

栗建

§3施工技术方案

§3.1整体要求

做详细的施工方案;详尽的材料清单、施工机具清单。

§3.2工程中通过具体单个项目全面体现管及管配件的各项性能指数,连接工艺、施工要求等。

§3.3施工技术方案图

图纸细化

施工准备

现场预制

沟下连接

试压

验收

交付

§3.4施工技术控制

§3.4.1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

根据现场条件,经试焊后确定。

§3.4.2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A.由公司实验室针对用户要求提供相适应的焊接工艺参数、要求。

B.选派合格的焊接人员进行焊接操作。

C.焊接施工前,在现场做好焊接实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施工。

D.随时检测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变化、电压、电容电阻值和焊接电流的变化及检测焊机的输入与输出端的电压是否满足焊接要求,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刻停止焊接,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E.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建立畅顺的信息反馈渠道,消除现场存在的质量隐患,以确保工程质量。

§3.3.3安装施工严格按照《钢骨架塑料复合管施工及验收规范Q/PsG3001-2002》执行

§3.5施工过程控制

1.管材、管件的性能要求、验收、存放与运输

1.1工程所使用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材与管件符合钢骨架塑料复合管材、管件的行业标准要求( CJ/T123-2000CJ/T124-2000)。

1.2工程所用钢骨架塑料复合管材、管件在安装前由现场甲方、监理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应包括:

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规格数量和包装情况等。

1.3管材、管件存放应避免阳光爆晒,并保证通风良好,堆放地面应平整。

存放时间较长则应放置在温度不超过40℃的棚内。

管材可码垛堆放,码放高度不应超过1.0米。

若管材分层码放,且在适当的层位上加分隔支撑架保护时,堆放高度可以适当增加。

1.4法兰连接的管材堆放时,排与排之间应垫以方木,方木厚度以上下排之间管材接头互不接触为宜。

1.5长6米以内的管材方木垫垫两处即可,6米以上的管材方木垫应不少于三处。

存放时应将不同管径、不同壁厚的管材分别堆放。

1.6管材在搬运过程中,应用非金属绳带梱扎或用金属带加软保护扎梱、吊装、不抛掷、拖拽、不与硬物、利器撞击、不与火焰及高温物体接触,电熔接头管材用保护端盖包装。

对法兰连接的管材与管件注意保护两端面及密封槽,密封端面不划伤,密封槽棱角不磕碰划伤,槽内应保持光洁,车辆运输管材时应放置在平底车上。

2.管道施工机具

2.1法兰连接管道施工机具

2.1.1法兰连接管道施工专用机具:

塑料焊枪

施工中所需机具数量视管道长度、施工组织时确定。

2.1.2法兰连接管道施工通用机具

板手、卷尺、角磨机等。

注:

施工中所需机具数量视管道长度、施工组织确定。

2.2电熔连接管道施工机具

2.2.1电熔连接管道施工专用机具

焊接电源(焊机)、直管扶正器、管件扶正器、切割剧、塑料焊枪等。

2.2.2电熔连接管道施工通用机具

板手、卷尺、小刀、锤子、紧绳器等。

3.管道铺设

3.1一般规定

3.1.1电熔接头在安装前详细检查,看其有无明显变形,测量电阻值是否与出厂卡一致,观察其接线柱是否生锈腐蚀,如有锈蚀,应用纱布将其擦亮。

3.1.2对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破损,无法修复的管材、管件,从待用品中挑出,不与待用品混放。

有问题的管材、管件必须修复后方可使用。

3.1.3准备调试好的施工工具,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焊机、扶正器、切割剧、焊枪、角磨机、划线板、巻尺、小刀、板手、锤子、紧绳器等)

3.1.4备足施工所需的辅助材料。

如:

木棒、铁管、绳子、汽油、酒精或丙酮、棉纱等。

3.1.5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用不同连接形式时,采用相对应的专用连接工具,连接时不使用明火加热。

3.1.6对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进行连接的操作工人上岗前经专门培训,方可上岗操作。

3.1.7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连接时,管端洁净。

每次收工时,管口应临时封堵。

3.2管道安装

3.2.1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埋地安装施工要求

3.2.1.1埋地敷设时管道沟槽按工程设计施工(设计应按行业规范、输送介质、保温、地面地下构筑物情况等由设计部门进行),开槽施工安装Dn50~Dn150管道时,无设计规定时沟底宽度一般要大于安装管子的外0.4m,安装Dn200~Dn300管道时,无设计规定时沟底宽度一般要大于安装管子的外径0.5m,Dn350~Dn500管道时,无设计规定时沟底宽度一般要大于安装管子的外径0.8m。

在满足施工条件下,管沟宽度可适当降低。

当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可适当降低。

开挖沟槽时,沟底设计标高以上0.1~0.2m的原状土应予保留,铺管前根据连接找正情况人工清理,一般不超挖,若出现超挖用砂土或素原土填补并夯实。

沟槽内积水及时排出。

若沟底有不易清除的坚硬物体如岩石、砾石等,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0.15~0.2m,然后铺上砂土整平夯实至设计标高。

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其地基应进行处理或采取其它防沉降措施。

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可适当降低。

3.2.1.在沟槽内铺设管道时,由设计来规定其它材料基础,应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原土上。

管道安装后,铺设管道时所用垫块及时拆除。

3.2.1.管道穿越沟流时应加钢或钢筋混凝土套管,套管内若有接头,则必须在试压后方可进行穿越敷设。

3.2.1.管道的一般铺设过程是:

管道放入沟槽,接口,部分回填,试压,全部回填。

将几根管在沟上接好,平稳放入槽内。

3.2.1.在沟槽内铺设管道时,如设计未规定其它材料的基础,应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原土上,管道安装后,铺设管道时所用的垫块应及时拆除。

3.2.1.管材在吊运及放入沟内时,采用可靠的软带吊具,平稳下沟,不与沟壁或沟底激烈碰撞。

3.2.1.沟上连接应将支撑物(木棒、铁管等)水平横放于管沟上。

支撑棒的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以保证管材不因重力作用而明显变形为宜。

3.2.1.将管线放于支撑棒上面或吊在下面,支撑部位选在合适位置上,保证对接管大致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目测应没有明显交角。

3.2.1.为了消除热膨胀所产生的内应力、直管线与管件、阀等连接时设支墩或支架。

3.2.1.12布管

a.布管前对管材进行检查,尤其封头部位检查要仔细,如发现裂纹或碰伤应立即补焊,如当时无条件补焊应在管子上做出明显标记,在有条件时再补焊。

b.布管员根据安排和需要将管抬到现场沿管沟摆放,管材之间保持首尾衔接。

c.管的抬放必须防止损伤,做到轻放。

不许在地上拖拽。

抬大口径管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人身事故。

d.往沟内下管时要保持管子平衡。

轻起轻放,严禁甩抛。

3.2.1.13架管

a.在沟底安装时应在接头处挖操作坑,坑的深度大小以方便操作为宜。

b.沟上连接时,保证对接管大致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目测没有明显交角。

3.2.1.14下管

a.在沟上连接的多根管线经充分冷却后方可下沟。

b.撤支撑棒须二人以上,视管径大小确定具体人数(或采用机械下管)。

如管径较大或沟较深,可用绳索兜住管子,将管抬起,撤下支撑棒,将管缓慢放入沟底。

放管时不能使管线产生较大振动,严禁抛甩管线。

3.2.2.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地上安装施工要求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地上安装时,考虑支墩或支架的设计。

注意各种因素。

有一些安装管道的方法是把管子直接放到地上,但地上不能有卵石、裂缝或凹凸不平,这样会给管道造成点荷载,使管道表面增加摩擦,会造成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偏移。

支架要有足够的力量固定住管子防止横向或纵向偏移。

对于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地上安装主要采用法兰连接,也可采用电熔连接。

3.2.3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管道穿越铺设施工要求

3.2.3.1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穿越道路的铺设需加套,其期限、程序、方案,应征得甲方的同意。

3.2.4电熔连接

3.2.4.1一般要求

a.查看待装管焊接处是否有泥沙油渍,待装管的摆放与管线的走向保持一致。

b.清洗焊接面的泥沙油渍,确保焊接表面清洁,用钢刷或电动钢刷打毛熔接表面。

c.将管内沙土清理干净,检查焊接处是否已擦干净。

d.清理电熔接头电源插孔内泥沙。

3.2.4.2现场焊接工艺试验

a.连接管线之前必须参照基本工艺参数进行试验。

b.根据现场气候及电压数值,调整焊接工艺参数。

3.2.4.3试装

将准备好的电熔接头用手推入管口适当深度。

如过松或过紧可放置一边暂时不用。

3.2.4.4在对接的两根管表面刻上焊接区标记,用锤子轻击电熔接头四周,将电熔接头打入标记处为止。

避免敲击电源接线柱处。

3.2.4.5对接看清待装管走向,将其摆正,然后插入电熔接头。

3.2.4.6装扶正器

a.将扶正器的两个卡环调到适当位置。

b.将扶正器夹在管线上,注意电源插孔与扶正器的相对位置。

拧到位时扶正器卡环应抵住电熔接头。

c.拧紧卡环螺栓,用对角上两条拉杆。

轮换将待装管拉到位,拧紧拉杆上的螺母准备焊接。

d.在安装时随时将溅落在焊接区的泥沙、汗水等擦干净。

3.2.4.7焊接

a.检查焊机电源线接触是否良好,输送端插头是否变形,有无泥沙或电氧化层。

排除会造成接触不良的各种因素。

b.用表测焊机输入端电压,是否在220V±20V范围内,如不在此范围内,不能焊接。

c.将输出端插头插入电熔接头插孔。

注意插实,使之保持良好的接触。

d.保持焊点与安装点的安全距离.

e.打开焊机调到所需电压,根据焊接试验调整施工工艺参数。

f.注意观察电熔接头观察孔的变化及有无异常声音,接头变形及表面温度变化是否正常,如发现冒料应立即停机,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在记录中备案。

3.2.4.8冷却。

冷却方式可采用自然冷却和人工冷却。

冷却过程中保证接头不受任何外力。

3.2.4.9拆卸扶正器。

当温度降至常温时方可拆卸扶正器。

如果因缺少扶正器而影响施工进度,可在扶正器的四条拉力杆全部松动后卸下扶正器。

要保证接头不受任何外力影响,确保熔接面在收缩过程中不受损。

3.2.4.10电熔连接施工注意事项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电熔连接施工时除了要严格按《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工程技术规程》施工以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a.熔焊前要保证电熔套筒内表面和长封口表面清洁,不允许有污物、油等。

b.熔焊表面要进行打磨,去除氧化层要干净。

c.熔焊表面不允许有水,一旦熔区内有水将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d.对于钢骨架电熔套筒焊接时,可以通过观察连接部位电熔套筒的变形大小,套筒上观察孔针增长高度以及用手摸电熔套筒外表面温度等来判断熔焊效果。

e.对于带钢骨架电熔套筒焊接时,采用分段焊接的方式。

由于带骨架后聚乙烯与骨架的收缩和膨胀不同,因此焊接时严格按焊接工艺参数,注意观察孔和手摸电熔套筒外表面温度。

f.焊接前用万用表测电熔套筒是否断路(或短路),如出现焊接过程中电熔套筒一边热一边不热时,立即停止焊接,分析原因。

g.熔焊过程中出现并线现象,电流表电流升高特别快时,立即停机,同时应记录已焊的时间,冷却一段时间后再补焊(此时应比正常焊接电压小一点)。

3.2.5法兰连接

3.2.5.1将管材按阴阳搭配摆放好,在自然状态下找正,清除法兰端面和密封槽内的泥沙将密封圈平整放入槽内,套入活套法兰。

3.2.5.2紧螺丝应对角紧,注意两个法兰片保持平行、找正,管材法兰接头端面平行度偏差小于2mm,连接时不丢漏附件(密封圈、垫片等)。

3.2.5.3紧螺丝用力要均匀,反复将六个螺丝拧紧,使法兰接头端面完全贴全(密封垫处于压缩状态),但塑料不发生局部塑性变形为宜。

3.2.8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

3.2.8.1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原则上不允许在大风雨天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焊接,如遇到特殊情况时非要施工时,需在焊接部位加帐篷,并将连接部位擦干净,才可进行焊接。

3.2.8.2当工程为电熔连接,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需要更改焊接工艺时,由工艺员或工程负责人给焊接人员下更改通知单并签字。

未经工艺员或工程负责人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焊接工艺。

3.2.8.3对于已经打磨好的焊接表面,严禁用手摸或粘有其它污物。

a.对每一个焊口都应严格检验,并记录存档;

b.现场施工时应对管材、管件进行复检,确认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施工;

3.2.8.8在阳光曝晒情况下,进行电熔连接时,为防止管材连接部位阴、阳面温差大对焊接性能影响,在焊接前连接部位加伞或纸盒进行遮档。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避开在中午时进行焊接。

3.2.8.9在大风天进行电熔连接时,在焊接部位需用布或其它材料进行遮盖,防止尘土落到焊接表面。

3.2.8.10对于已经打磨好的焊接表面,严禁用手摸或粘有其它污物。

3.3回填

3.3.1在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后立即回填,回填时间宜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

回填土中不含有砾石、冻土及其它硬物。

3.3.2管沟回填一般分两次进行。

铺设管道的同时,宜用细土回填管道的两侧,一次回填高度宜为0.1m~0.15m,夯实后再回填第二层,直到回填到管顶以上至少0.1m处。

回填过程中,管道下部与沟底间的空隙必须填实;管道接口前后0.2m范围内不得回填,以便观察试压情况。

管道试压合格后大面积回填,在管道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

采用机械回填时,要从管子两侧同时回填,机械不得在管道上行驶。

3.3.3管道在试压前,管顶以上回填厚度不应少于0.5m,以防试压时管道移动。

3.4.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压力试验与验收

3.4.1.压力试验之前对管线要进行吹扫,吹扫压力可根据现场气源压力来规定或双方协议,吹扫口应选择地形较高。

3.4.2缓慢向管线中注入试压介质。

压力试验分段、全线进行均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甲乙双方来定。

3.4.3严密性试压。

试验压力为使用压力的1.25倍,保压8小时。

当温度变化或其它因素影响试压的准确时,可适当处延长稳压时间。

3.4.4强度试压。

试验压力一般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1小时。

当温度变化或其它因素影响试压的准确时,可适当延长稳压时间。

3.4.5试验压力过高应分段加压,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2/3时,保压半小时,然后再升到试验压力。

3.4.6巡线。

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的2/3时开始巡线。

如试压介质为自然气,严密性试压在保压时间用肥皂水涂抹接头试漏。

3.4.7试压后应将管线内的水或气排除。

3.4.8法兰连接的管线应在试压后将螺栓再紧固一遍。

3.4.9验收管道系统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管道系统的试压记录。

3.4.10验收隐蔽工程时应具备以下资料:

a.地上或地下管道支墩设置情况;

b.埋入地下的弯头、节点及管件情况;

3.4.11管道的试压应由建设方和施工方共同进行。

管道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全线试运行,无异常现象后方可正式交付使用。

试压过程中遇到的其它情况应按工程设计及管道使用部门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或双方协商决定。

5.施工的质量保证

5.1管材、管件应具有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5.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首先对钢骨架复合管进行全面检查,以避免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损伤的管子进入施工现场,并对其进行修复。

5.3在施工过程中,每个安装小组必须对各自安装的扶正器进行自检,确保每个环节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

5.4同时在施工中要求各个安装小组对各自做完的工作按照施工工艺进行互检,以确保优质的施工工程质量。

5.5在施工中必须保证施工记录的完整性,使其能够对质量进行跟踪,做到施工质量责任到人。

5.6现场施工工艺员或工程负责人是整个工程质量的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全责。

5.7当工程为电熔连接,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需要更改焊接工艺时,由工艺员或工程负责人给焊接人员下更改通知单并签字。

未经工艺员或工程负责人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焊接工艺。

§4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A、组织保证:

我施工队负责及时与甲方进行沟通,以利于现场问题的及时解决;负责现场各工作环节的衔接和安装焊接工作;负责整个工程的协调和管理工作。

B、设备方面的保证:

保证计划内的设备、工具完好耐用,在准备工作时对所有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修,完好率达到100%,并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机具。

C、材料供应保证:

根据材料计划表备足施工所需用料,特别是管配件、短管和各类预制件。

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D、施工方面的保证:

(1)首先要个按施工程序进行施工,避免出现窝工现象。

特别是在原管线切换之前一定要完成地面的预制连接,这样将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安装顺序是先预制三通和直管的焊接工作,完成后在切换原管线,然后复合管下沟后连接弯头和用法兰对接原管线及泵口。

最后用短管完成全线的连接工作。

(2)现场施工人员分两组,每组设主操作手1名、副操作手1名、安装工2-3名。

两组人同时进行施工安装,各负其责,以提高工效。

§5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施工手段、用料调配计划

5.1施工人员调配计划

我施工队将派赴优秀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内部有专人为此项目提供支持,确保各环节施工有序。

5.2施工机械调配计划

此次施工机具要充分考虑专业人员对施工机具的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实现施工机具的更新。

5.3施工手段用料调配计划

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表(项目组提供)

在生产、运输等涉及的环节,确保提供的材料、机具、消耗材料的高标准,保证在规定工期内高质量完成施工。

6工程质量管理

6.1质量管理目标

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为:

工程整体质量达到优良标准,焊接一次合格率>99%;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98%。

6.2质量管理体系

本工程实行以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及现场监督,各专业人员分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接受甲方监督检查。

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体系图如下:

总包方

监理单位

甲方主业主

专业负责人

质检员

专职质检员

各专业负责人

图6-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图

6.3质量保证措施

1、一般规定

(1)我队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格控制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施工人员的工序质量,确保工程整体达到优良工程标准。

(2)深入施工现场和施工班组,履行相应职责,从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材料代用、质量检验、控制点确认、质量验收及质量评定等入手,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体系运转正常。

(3)严格按照施工图、现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4)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参加设计技术交底,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5)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重点。

(6)按专业编制工程质量检查控制图,并结合各分部分项工程特点,严格执行“三检一评”(自检、互检、专检、质量评定)制度,接受业主、设计及时监理单位定期及不定期的质量检查。

(7)工程施工用计量器具,定期进行计量鉴定,并做好相应的标记,严禁使用不合格及过期失效的计量器具。

2、安装工程

(1)工程开工前,填写开工报告交业主审批,经同意后方可施工,并及时与监检单位取得联系,办理报监手续。

(2)按标准进行焊接、熔接、法兰工艺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严格设备、材料的采购供应管理,所有进库材料、配件都必须有产品合格及质保书物资采购控制程序,严禁任何不合格材料、配件流入到工程实体中。

(4)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施工记录。

工程完工后,在管道单线图上准确标明连接方式、位置、编号、员工代号等。

§7施工安全管理

7.1安全管理目标

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为:

实现安全生产“三个为零”,即:

“人身伤亡事故为零,火灾及爆炸事故为零,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7.2安全保证体系

1、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实现安全管理“三个为零”的目标,

7.3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管理一般规定

(1)认真贯彻执行施工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2)工程开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

工程范围、工程特点、安全注意事项及相应防范措施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供电线路的安装,做到规范化、条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