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3404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docx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定稿

编号

 

学士学位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必要性

学生姓名:

学号:

系部: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主要通过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传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学习条件,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等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同时,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意义及目标,并简要分析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通过扩展例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式

引言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样学习的人”而终身学习一般不在学校里进行,也没有教师陪伴在身边,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要终身学习就必须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这篇论文主题内容。

在这篇论文中本人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讨论:

1.培养自主学识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4.立足数学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习效应;5.建立合作、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6.加强情感教育,面向学生个性化教育等方面进一步论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1.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的一条是: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播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成了这场改革的亮点。

1.2传统学习方式的缺点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索,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

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慧,摧残人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

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导致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销蚀,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到了新生一代的健康成长,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于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1.3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教材的广泛适用,我们体会到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这些都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怎样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

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候。

师:

同学们想不想到公园玩?

(出示挂图1)你发现什么?

生:

有6条船每条船上坐4人。

师:

划完船不过瘾,又干什么去了?

(出示挂图2)你知道什么?

生:

每辆碰碰车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需坐几辆车?

师:

先划船,再坐碰碰车,遇到的问题是需坐几辆车?

怎么样计算?

生:

24÷3=8(辆)。

师:

24人是怎么算的?

是求什么?

生:

24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人?

列式是:

6×4=24(人)

师:

谁来说一下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

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人,再算能坐几辆车。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2.1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

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

经过检验,高成绩的学生也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因为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符合深度学习的特征。

2.2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能

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能。

据我国学者调查研究,在1992年“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律性,表明学生的创造性于他们的自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

也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论述一样:

“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质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基本性质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用硬纸板制作一个角;

(2)把这个角放在白纸上,描出

(如图1);

(3)再把硬纸片绕着点

旋转

度,并画出

(4)探索从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观察,每个学生都可能发现如下的某些结论:

是一条直线;

是对顶角;

的大小相等,还可能发现:

也是对顶角,也相等;

互补…

B

(如图1)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2.3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

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

自主学习是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的终生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1学习效率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学习效率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需的。

在课堂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感。

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教会的,自己才是学习的管理者,这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2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阶段学校教育改革重要内容和目标。

因此,学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教育阶段就要提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自然就能养成独立思考能力,也就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示以下两个条件:

五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再给3个问题:

(1)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2)四、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3)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3/2倍,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

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优等生做第3题。

这样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用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4立足数学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习效应

4.1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

人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活动需要与动力是首要的,学生对数学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是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因素,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规律本身的浓厚兴趣,做到“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重视研究能造成学生迫切学习,思维的心理气氛课堂模式。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定义”时候。

师:

车轮是什么形状?

生:

这还用问,当然是圆的。

师:

为什么要造成圆形?

难道不能造成别的形状,比如说三角形、四边形…

生:

不能!

这样的轮子无法滚动。

师:

那就造成鸭蛋的形状吧!

行吗?

生:

若是这样,车子会忽高忽低的。

师:

为什么造成圆形不会忽高忽低呢?

生:

因为原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处处相等!

这样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圆的定义。

教师在把圆的定义讲的时候,根据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预设了四个逐步推进的问题,学生生成圆的定义非常自然且记忆深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2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探究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是指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索、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核心,是联系探究学习各个环节的纽带。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谁是未知的、有吸引力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探究式学习。

案例:

在学生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时,可以为学生们设计这样一个探究情境:

已知

再画一个

,使

然后把

剪下来,看能不能与

完全重合。

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讨论。

很容易得到三角形全等判定一。

4.3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

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比如对概念的抽象,原理的形成,结论的寻求,方法的思考,要深入到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直观活动,概括活动以及具体化等智力活动方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力。

例如,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公式较多。

很多乡镇中学的学生在高考前都无法正确应用诱导公式,记不住降幂公式。

原因就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公式本身,不重视公式的推导,公式与公式之间的联系。

学生就很难掌握这些知识,只能靠增加记忆量,练习量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当然效果很差。

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学知识获取的过程,揭示知识间的本质联系,从而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4.4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观察、实验、分析、综合为基本方法,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追求课程内容的展开和学生心里发展相应的学习效应。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情景内容,打破学科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由生活走向学科,再由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开拓”的过程。

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的只是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问题。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展开与折叠

(一)》

一位教师是就这样引课的:

“用刻度尺将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分成若干个小长方形,它们的宽度分别为4cm、6cm、7cm、5cm、4cm,沿分界线将长方形纸折叠,围成一个图形。

学生们动手操作:

围成一个五棱柱,教师请一位同学演示他的制作过程。

师:

“由一个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围成一个立体图形,这是我们这节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展开与折叠。

”板书课题。

然后观察立体图形的特征。

这种引课的设计意图是准确的、有效的,让学生明确本节的主线—五棱柱特征的探索研究。

5建立合作、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

5.1要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教师角色要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思想活的引导者。

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的支配者,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对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行为充分信任,要坚信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必要技巧,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未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自我评价。

教师在设计框架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角度、高度创设问题情景,并创造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地自我思考,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和个性时间和空间。

案例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蚂蚁怎样走最近》

屏幕显示一张校园的平面图,有楼门、楼侧门、校门(如图),

师:

“从侧门到校门如何走最近?

生:

“从侧门直走到校门最近。

师:

“为什么?

生: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教师板书课题。

这种引入方式非常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将本节的知识

归纳的依据: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明示给学生。

同时将平面图形中的两点之间距离和立体图形中两点之间距离有顺序的、有针对性的结合起来,为下面研究圆柱上两点间距离奠定基础,有了这一引例,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将立体图形还原为平面图形进行探讨、归纳。

提高课堂有效性在引课这一环节中体现的非常完美、快捷。

5.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情境交融,妙趣横生中热情唤醒智慧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实验和多样化的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尤其在学生未达到较高境界时,为他们提供形象支持的素材,以帮助他们理解,教学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重视第一手材料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具体形象的认识支柱。

学生总是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并且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教师要应使教学内容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成功感始终伴随学生的旅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识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

比如,在讲解“数学归纳法”时,可在课堂上通过实验“多米诺”骨牌游戏,使学生很快理解掌握了数学归纳法的定义与本质。

在立体几何起始可通过让学生利用6根火柴摆4个三角形,引出空间问题;通过“切西瓜”的实验,体验平面分割空间的奇妙…。

5.3让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时间和空间

学生要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巧、方法。

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理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比如,当教授“轴对称图形”时,可先经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为了加深理解,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等)。

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

6加强情感教育,面向学生个性化教育

准确把握个性化学习的适用性。

教师要因地制宜,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次教学、学生独立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个性化学习。

要注意无论是分组,还是分层次,都要避免学生曲解教师意图,产生不良的心理感受。

要采用“显性分组”和“隐性分层次”结合,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结合,是学生在被帮助中不断提高,又在帮助他人中获得自信,达到发展平等和心理平等两方面全面关注的目标。

6.1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热情

从学生认识情感的心理角度去研究学生,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感染,使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去探索、去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给学生以争辩、探索的空间。

注重挖掘隐含在课程中的智力非治理的资源,合理的组织教学。

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成长,不失时机地给予关照和偏爱,使每个学生有所得,得有所长。

6.2要精神创设一些对智力和意志有挑战性的教学情景

要精神创设一些对智力和意志有挑战性的教学情景,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式教学充分满足激情和生命气息。

例如:

我们成功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请结合这个实验过程动动脑筋想一想这些问题。

师:

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变了吗?

生:

不变。

师: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生: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师:

有这些联系,又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谁能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生: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创新力和个性,做有心人,精神设计,巧妙提出有一定质量、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驱使学生的去想象,创造的问题,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注重培养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设计问题要有一定梯度,要一题多解,有激励性,并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成功的喜悦。

结束语

对自主性学习的反思,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给予具体的帮助,不能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就置身局外,实际上是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的知识面要广,应变力要强,能灵活驾驭课堂。

从宏观方面一般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根据学生实际,提供一些学生合作学习的必要信息;第二.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要给以适时点拨和思路导引;第三.对不适合学生自己探索的问题或难度特别大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先进行启发性的讲解。

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能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总之,以新课表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抓好问题的尝试活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全过程,充分利用“导学、助学、促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求知欲,使学生更生动、活动、主动的学习,成为自主学习创新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志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M].长沙:

湖南出版社,2000.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顾钟锦.中国教育研究论坛[M].北京: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2001.

[4]王鸿钓.数学思想方法引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2.

[5]窦盼英.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6]韩登业.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初探[J].数学教学研究,1995,(4).

[7]陈京山.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误区与对策[J].数学教学研究,2002,

(1).

[8]洪秀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02,

(2).

[9]黄祖达.以“三情”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J].数学教学研究,2008,(11).

[10]林荣.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研究200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