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3492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澄迈红树湾B-01区主体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混凝土工程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交底内容:

1.材料及要求

商品混凝土:

(1)基础底板、各层顶板、梁及楼梯:

160-180mm;各层墙柱:

180-200mm

(2)初凝时间:

6-10小时、终凝时间:

8-12小时。

2.主要机具

振捣棒、平板式振动器、凿毛钎。

3.作业条件

(1)检查模板的轴线位置、截面尺寸、标高、垂直度、支撑的牢固程度及模板的拼缝严密程度,对钢筋保护层、预埋件和预留洞进行检查,做好模板预检、钢筋评定和隐蔽验收等工作,资料要符合归档要求;临边安全防护搭设完毕。

(2)涂刷防水层的基层应按设计抹好找平层,要求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含水率低于9%,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角。

钢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等杂物应清理干净,保证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已清理干净;在混凝土正式浇筑前先浇水湿润模板。

(3)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

(4)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①当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

②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接浇筑;

③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④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2)混凝土在浇筑前在罐车内必须进行二次搅拌,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的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进行浇筑,间歇的时间应按照水泥的品种及混凝土的凝结条件决定,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入模浇筑完毕不宜超过2个小时,混凝土强度大于C30时不宜超过1.5小时。

(3)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派木工和钢筋工值班,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跑、漏、涨模现象应及时汇报和处理。

钢筋工应当看护好钢筋,保证钢筋的位置正确,发现钢筋有偏移的立即调整,并及时清理粘在下次浇筑部位的钢筋上的水泥浆。

(4)混凝土自吊斗口或布料杆软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使用串筒浇筑。

(5)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连续进行,分层厚度应根据构件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有效作用长度的1.25倍。

φ50振捣棒有效振动长度38cm,有效作用长度是38×1.25倍=47.5cm,故混凝土分层厚度控制在40cm。

(6)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振捣,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为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7)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8)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门看筋、看模人员,并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部位浇筑方法

(1)底板、承台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基础承台、底板混凝土厚度相对于墙板混凝土体积及厚度较大,承台厚度为1000mm、1200mm、1500mm、1800mm等等,底板厚度为500mm,采用斜面推进浇筑方法进行浇筑,按1:

5~6的坡度斜向推进,以避免不同部位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因混凝土供应不足而出现施工冷缝,斜面分层浇筑每层厚30~35cm。

由于泵送混凝土塌落度大,混凝土斜坡摊铺较长,故混凝土振捣由坡脚和坡顶同时向坡中振捣,震捣棒必须插入浇层内50~100mm,使层间不形成冷缝,结合紧密成为一体。

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两种方法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

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一般每点振捣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时,由于基础底板体积较大,不利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散发,因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进行养护。

(2)墙柱体混凝土浇筑

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一层3~5cm与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浆,砂浆用铁锹随墙体浇筑部位逐段入模。

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墙体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均匀下料,防止混凝土流淌距离过大,影响混凝土质量;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400mm,因此在浇筑前必须安排好下料点并用分色尺杆控制分层厚度。

在浇筑外墙与内墙、楼板梁相交处时,绑扎钢丝网。

绝对不允许普通混凝土流入抗渗混凝土中。

地下室外墙的水平施工缝设置在基础底板顶500mm处。

振捣棒移动间距小于500m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约20秒以表面呈现浮浆、不再下沉、不再冒泡为度,为使上下层结合为一体,振捣棒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

振捣时特别注意钢筋密集部位,防止出现漏振;门窗口位置须在洞口处两侧对称下料振捣。

洞口模板下部需浇筑混凝土时,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并应在洞口模板下部留排气孔。

混凝土浇筑完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体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3)楼板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楼板的混凝土浇筑采用一端开始的“赶浆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局部存在梁板的部位,当梁截面较大时,先将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长,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推进。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振捣完毕后用大杠刮平、长木抹子抹平。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抹子找平。

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浇筑楼板时,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

施工缝处必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到见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同标号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各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后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抹平压光。

达到平整度5mm的要求。

顶板混凝土表面标高控制:

在顶板平模验收合格后,由放线员抄测,分别在暗柱和墙体竖向主筋上画上500mm控制线,在浇筑后,根据标高控制线,将顶板混凝土用2-3米木杠刮平,木抹搓平,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4)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楼梯平台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5)后浇带的浇筑

底板后浇带两侧模板采用木方与钢板网封挡,其余各层顶板以及墙体后浇带两侧模板采用50mm厚木板封挡,施工时在钢筋位置处留豁口,再用50*50木方支挡,支挡木方间距不大于600mm。

后浇带两侧顶板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始终保持支顶,混凝土浇筑后强度等级达到图纸要求方可拆除支撑,后浇带处模板拆除后,立即回顶支撑。

后浇带位置处外露钢筋刷水泥浆保护;浇筑前将水泥浆刮除干净,剔除两侧混凝土表面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底板及顶板后浇带均加盖旧木胶合板保护。

后浇带混凝土采用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施工,伸缩后浇带应在60天后浇筑,沉降后浇带应待主体结构完工、地下室顶板土回填完毕沉降稳定后浇筑。

后浇带、施工缝模板支设图

 

外墙止水钢板放置

 

后浇带止水带做法

6.混凝土养护

(1)零米以下墙柱混凝土采用浇水方法进行养护,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零米以上墙柱混凝土采用浇水养护,混凝土浇筑12小时以内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派专人负责。

(2)顶板采用浇水法养护,混凝土浇筑12小时以内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派专人负责。

(3)底板、承台混凝土采用蓄水进行养护。

(4)浇水养护的次数应满足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养护用的水应为干净水或自来水。

7.浇筑重点控制部位

(1)柱头、梁端钢筋密集,下料困难,浇筑混凝土应离开梁端下料,用振捣棒送至端部和柱头。

对此部位采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保证做到不漏振、不过振。

振捣后用钢叉片检查梁端及柱头混凝土是否密实,不密实处人工叉捣到密实。

(2)整体浇筑不同标号混凝土处,要明确不同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并采用钢丝网分隔,浇筑时先浇筑高标号或特种混凝土,后浇筑低标号混凝土,同时应保证不出现施工冷缝。

(3)由于地下室外墙采用抗渗混凝土,内墙为普通混凝土,浇筑前,内外墙之间应用双层密目钢丝网进行分隔,并用扎丝绑紧,内外墙同时进行浇筑。

钢丝网设置在距外墙200mm位置,如下图所示:

 

8.施工缝的设置及处理

(1)梁板施工缝留设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2)楼梯施工缝位置:

楼梯休息平台1/3处。

(3)顶板与墙的施工缝留在框架梁+50mm处,基础与墙的施工缝留在剪力上,距基础底500mm处。

(4)遇到有主次梁部位置:

当顺着次梁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当顺着主梁方向浇筑时,应留在主梁同时亦为板跨的中间2/4范围内。

(5)梁施工缝的表面应垂直于构件的轴线,板的施工缝应与其表面垂直。

(6)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和底板施工缝在拆除该部模板后,人工用錾子剔除表面松动的部分,并在下段混凝土浇筑之前用自来水进行清洗,以保证混凝土结合。

(7)梁板施工缝处用钢丝网隔开,在下段混凝土浇筑之前,清除上面凸出浮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可浇筑下段混凝土。

(8)墙柱在每层的一个同楼板混凝土结合部的施工缝,均要清除表面的灰尘、浮浆、凿毛并清理干净,经过验收后方可浇筑下层混凝土。

墙柱混凝土在浇筑之前,要首先浇筑同混凝土成分一致的砂浆(同混凝土一致的配合比,去掉其中的石子)50mm左右,一般采用砂浆润管。

(9)施工缝处需待已经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下一施工段混凝土。

(10)在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完毕达到终凝后采用钢钎将混凝土上的浮浆清除,来不及清除浮浆的施工缝表面应剔凿,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在混凝土浇筑时,先浇一层与混凝土配比相同减石子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仔细操作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密实。

(11)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处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同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松动和损坏。

(12)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当合理调配混凝土的供应时间间隔和混凝土分层间浇筑的时间间隔,防止混凝土出项冷缝现象。

9.混凝土标高控制

(1)为保证底板、梁、楼板等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标高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因此混凝土施工时进行必要的标高控制。

(2)墙、柱混凝土标高的控制:

在墙、柱钢筋上标出500mm线来进行控制。

(3)板混凝土标高的控制:

在柱子或墙钢筋上弹出500mm线,然后在各柱子或墙之间拉线形成控网,用钢卷尺测量控制线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来控制板混凝土表面的标高。

10.雨期施工

(1)结构部分在雨季施工期施工,须连续浇筑的混凝土数量较大,在施工前了解施工期的天气情况,使施工顺利进行。

(2)下雨天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正在浇筑的在小雨时可继续浇筑至施工缝处,遇大雨搭设防雨棚或临设施工缝方可收口,雨后继续施工,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后再浇筑;根据海南历年天气情况,在雨期施工期间,阵雨较多,为防止混凝土被雨水冲刷,现场准备好彩条布,如果下大雨,立即用彩条布进行覆盖。

(3)雨施期间气温较高,混凝土易失水,必须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顶板混凝土浇筑、抹平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流失过快;墙体混凝土拆模后,马上浇水养护。

11.混凝土质量要求

(1)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要求

结构工程保持拆除模板后的原貌,不得剔凿、磨、抹或涂涮修补处理。

结构混凝土密实整洁,面层平整,阴阳角的棱角整齐平直,梁墙节点或楼板与墙体交角、线、面清晰,起拱线、面平顺。

不得过振、欠振造成漏浆、跑模和涨模现象,无烂根、无错台,无冷缝、无夹杂物,无蜂窝,麻面和孔洞,无气泡或每平米气泡面积不大于20cm2,且气泡分散、气泡最大直径小于5mm,深度不大于2mm。

保护层准确,无露筋;预留孔洞、施工缝、后浇带洞口齐整;预埋件底部密实,表面平整。

(2)结构混凝土现浇结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mm)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0

钢尺检查

墙、柱、梁

5

独立基础

10

2

垂直度

层高﹥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层高≤5m

5

全高(H)

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3

标高

层高

±5

水准仪、尺量

全高

±30

4

截面尺寸

基础宽、高

±5

柱、墙、梁宽、高

±3

5

保护层

厚度

基础

±5

柱、梁、墙、板

+5、-3

6

角线顺直度

3

钢尺检查

7

楼梯踏步板宽度、高度

±3

8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为中心线

+20,0

钢尺检查

井筒高度(H)垂直度

H/1000且≤30

钢尺检查

9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10

阳台、雨罩位移

±5

10

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

3

预埋管

5

11

锚固端保护层厚度

凸出式锚固端锚具

≮50

观察

钢尺检查

外露预应力筋

≮20

(3)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序号

名称、现象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

 

蜂窝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子、石子、水泥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3.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漏振,振捣时间不够。

4.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较小

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下料高度超过2米时设串筒,分层下料、振捣、防止漏振。

模板缝堵塞严密,随时检查,防止漏浆。

处理方法:

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

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蜂窝:

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2

 

麻面

1.模板表面粗糙或杂物未清理干净

2.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3.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4.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性水泥砂浆等杂物。

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润湿,模板缝隙用油毡纸堵严,混凝土振捣密实,至排出气泡为止。

处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润湿,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抹平压光。

 

3

 

露筋

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

3.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撞击钢筋使钢筋位移。

4.木模板未浇水润湿,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防治措施:

浇灌混凝土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配比正确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2米,用串筒下料,防止离析。

模板充分润湿并认真堵好缝隙,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处理方法:

刷洗干净后,在表面用1:

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露筋较深:

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实。

 

4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乘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校注混凝土早期养护时产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印痕。

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浇灌混凝土后,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在混凝土达到1.2MPa以上,方可上人。

 

5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同条件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破坏。

防治措施:

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粒径级配含泥量符合要求,严格控制配合比,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

按施工规定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处理方法: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措施或补强措施。

 

日期: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