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135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docx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说课人:

常菊菊

一、说教材

  《我多想去看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诗歌。

本文以新疆孩子、北京孩子的口吻,采用诗歌的形式,写了天山的孩子一心向往着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和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希望走进新疆,去看看美丽的天山和洁白的雪莲。

抒发了各自的向往。

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

  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北京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析学情

  低年级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巧妙利用,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

由浅入深,不断提高。

鉴于大部分学生没有亲自去过北京,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北京的风光,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三、说理念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直观入手,以活动教学为主

  1、从“封闭”走向“开放”。

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

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四、说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椎》要求,结合新教材重点和学生特点,《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立为:

  1、知识目标

  巩固12个生字,会写“会、走”等6个字。

  2、技能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培养。

  3、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教学是重点;读好诗中的长句子,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是难点。

  五、说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

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首先出示北京的挂图,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北京的各景点,之后请学生静静地聆听《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发出学生的情感。

我还通过图画、语言描绘等手段,强化学生的感受,从而激起了他们热烈的情绪。

在热烈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便被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2、以情育情,引发共鸣: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

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表达抒情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

一旦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便会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录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学生来说,这一刻,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

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

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请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升旗场面读出来,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我又抓住时机请学生一起体验:

如果你现在站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现场,你会怎么做?

接着,借势请学生再欣赏北京的其他著名的美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

现在,你最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呢?

通过相互的交流,学生的情感再次与课文中情感产生共鸣。

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诵读: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之情已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了。

  3、情感的升华:

  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目标、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安排了一个环节:

看谁能把山里孩子的心愿读出来。

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在学生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学生已经完全置身于情感世界,充满了对北京的向往。

  2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

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查找关于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

(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预设:

师: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生1:

去过。

生2:

没去过。

师:

北京是什么样的呢?

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安门》)

师:

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

想。

师:

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

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

2.导语:

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

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谁来拼读?

设计意图:

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导学: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小组汇报。

4.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 北京 告诉 天安门 非常 壮观 广场 走路

(1)你会读哪个词语?

(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2)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拼音读准了。

你能不拼拼音,把词语读出来吗?

(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请同桌互读。

(3)游戏:

摘星星。

(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到达北京城了。

设计意图: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导学: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会写的,大家有信心掌握它们吗?

2.课件演示书写,教师强调怎样记住“会”“走”“北”“京”“门”“广”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教师整齐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

集体展示,共同评价。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

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

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遵循写字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穿插和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

再通过书空、描红、临帖,美观地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教师导学:

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啦,你能读准字音,数数课文有多少个句子吗?

(学生自由读文,标句子序号。

2.教师设疑:

你喜欢读哪一句?

(我喜欢读第二句。

(出示第二句: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3.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北京的风景图片和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

(学生回答)你们学得真好。

2.开火车,读生字。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

它们叫什么?

呜……小火车开啦!

小朋友们,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

3.读词语游戏:

摘星星。

(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读准,摘下星星,你就到达北京城了。

课件出示:

告诉、走出、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

4.教师小结:

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

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生字的音、形、义,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了解首都北京

1.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北京之行结束了。

2.教师导学:

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多媒体课件)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了,那么,你读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

(句子:

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1)自由读

(2)个别读,指名读

(3)全班读

6.教师导学:

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

答案就藏在这里。

(课件出示)

(1)男生读

(2)女生读

(3)全班读

7.第一段最后一句是____句,表达出“我”听了____的话后急切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心情。

(课件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中畅游,意在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

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的气氛,产生求知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了解天山

1.今天,老师想再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博格达峰,看到了“雪海”。

(2)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天山第一峰”的托木尔峰。

(3)然后我们来到了汗腾格里峰。

(4)最后,我们来到了有“天山明珠”称誉的天池景区。

2.教师导学:

小朋友们,天山这么美丽,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天山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天山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

(句子:

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1)一二组读

(2)三四组读

(3)全班读

6.教师导学:

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

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1)指名读

(2)女生读

(3)男生读

(4)全班读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

7、这篇课文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北京小朋友和新疆小朋友?

师总结: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北京小朋友是汉族,新疆小朋友是少数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各族人民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8、听一首歌《五十六个小朋友手拉手》,感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互帮互助,亲似一家人。

(1)全班有感情的朗读。

(2)一三组读

四、说话练习

1、学会使用叠词修饰后面的事物。

弯弯的()宽宽的()

2、我会说

例子:

妈妈告诉我,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

____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宾位置颠倒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5、板书设计

2、我多想去看看

走出天山→去北京:

看升旗仪式

走出北京→去新疆:

看雪莲

6、布置作业

1、读一读,记一记

弯弯的小路宽宽的公路

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

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

2、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我多想去祖国的宝岛台湾,亲眼看一看阿里山的日出,看一看美丽的日月潭,我还要和台湾的小朋友一起讲故事,我要告诉他们我的家乡冬天下雪的美景。

六、说教后反思

  1、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特点,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在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真正从学生出发,使学生快乐求知的有效手段之一。

  2、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板,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我在设计板书时,力求新鲜、有趣、贴近学生,希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