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3664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docx

高二历史考试及答案解析

武汉六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1.学者冯天瑜认为,中国古代,除武则天(624—705)一例之外,从未有女性称帝者,偶有女后专权,则被视作异常,遭到朝野非议和史家抨击。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B.宗法伦理观念根深蒂固

C.皇权至上的不可僭越D.儒家忠君思想源远流长

2.读《九卿职能表》。

官称

职能

官称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卫尉

宫门警卫

宗正

皇室事务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太仆

宫廷车马

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A.彻底打破贵族分封体制B.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

C.便于皇帝操纵军国大权D.仍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

3.古代中国通过制度创新和增设官僚机构等途径不断加强皇权,唐宋时期设置的“政事堂会议”就是其中一例。

下列有关政事堂会议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皇帝决策

B.提高了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的政治地位

C.有利于削弱相权

D.使官僚政治民主化,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4.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

“天下谁人最快活?

”有人答:

“金榜题名者快活。

”有人说:

“功成名就者快活。

”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

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朱元璋赞赏有加,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材料表明朱元璋

A.看不起科举及第之人

B.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心里没有快感

C.望大臣不要乐及生悲

D.希望举国上下服从君主专制统治

5.古希腊的城邦一般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多数城邦的经济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口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

由此可见,希腊城邦的特征是

A.中央集权B.农耕文明

C.小国寡民D.民主政治

6.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A.适用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

B.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民

C.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包含了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文献

7.“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

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

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好,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

这表明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

C.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8.1984年,美国青年约翰逊在一次抗议中焚烧了美国国旗,被达拉斯地方法院据德州州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款;德州法院判决约翰逊言行受宪法保护,且德州州法违宪,随后受到最高法院支持;但国会指出约翰逊言行违反《国旗保护法》;最后,最高法院指出《国旗保护法》无效。

这一诉讼案

A.反映了州权主义占据上风

B.体现国会可借助立法干预司法

C.推动美国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D.表明最高法院享有宪法解释权

9.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

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

B.“公民们,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C.“统一、权利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10.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即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

据古农书上说: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材料意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注重

A.因地制宜B.适时播种

C.精耕细作D.使用绿肥

11.据唐《通典》载:

“东至宋(今商丘)、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

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

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材料体现出唐代

A.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B.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

C.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区域贸易促进城市繁荣

12.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词汇。

以下各项,反映秦汉时期我国手工业较全面的一组是

A.青瓷、丝路、黄道婆B.青瓷、丝路、用煤冶铁

C.青瓷、丝路、曲辕犁D.青瓷、缂丝、海禁闭关

13.对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照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14.10月12日习惯上被称为“哥伦布日”,以纪念探险家哥伦布首次登上美洲大陆。

欧洲国家每到这一天都会隆重庆祝,如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进行盛装游行等庆祝活动,吸引众多观众;但哥伦布在拉美却不太招人喜,你认为下面哪句话最能表达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情感

A.“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急先锋”

B.“这是地球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创举”

C.“他缩短了美洲社会步人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D.“他是曾经站在航海历史的门檻上,向前迈进了决定性一步的历史人物之一”

15.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

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

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

这些变化表明

年份(年)

1684

1689

1701

售价(荷盾)

80

7.75

2.32

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6.泉州港和阿姆斯特丹港都曾是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口,泉州港在元代与一百多个国家建立贸易往来,达至极盛,明清后则走向衰落。

阿姆斯特丹则至今仍是欧洲第四大港口。

这两个港口命运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造船、航海技术的差异B.手工业发展的程度

C.经济形态的差异D.资本积累的程度

17.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成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实现“统一”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D.人才的流动

18.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早期殖民—资本输出一商品输出

B.早期殖民一商品输出一资本输出

C.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一早期殖民

D.商品输出一早期殖民一资本输

19.马克思说: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表明

A.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导致了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

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20.从1868年到1900年的32年间,英、美、德、法四国的钢产量从24万吨猛增到2355万吨。

铁路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化的中心,世界经济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

A.技术革命引发人口迁移B.火车和蒸汽机的发明

C.技术创新推动资本集中D.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2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是指

A.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B.外国商品垄断了中国市场

C.广大农民被迫与土地分离D.商品经济占主导地

22.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表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

两白银)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发展较快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D.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23.陈启源创办于1873年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这一变化说明

A.清政府发展资本主义以增强实力B.清政府开始发展制造业应对危机

C.封建主义对民族工业的阻碍消失D.国内外形势迫使清政府调整政策

24.1940年,欧洲英吉利海峡曾有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军事转移——“敦刻尔克大撤退”。

在中国抗战初期,也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大撤退,堪称“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

这场“生死大撤退”的影响是

A.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B.为敌后战场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C.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D.使民族工业得到前所未有协调发展

 

二、非选择题

25.(本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蝴蝶效应(The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XX百科

历史的发展也存在着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带来历史往不同方向发展,请根据材料表述,结合近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合理)

 

26.(本题20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

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6分)。

(2)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有人说:

“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

”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

(10分)

 

27.(本题20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动,之后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之洞,清末重臣。

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

他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为1130万两白银,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张謇,清光绪年间状元。

他出身农家,苦读成才。

1894年中状元时已41岁。

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于1895年集资50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后改名大生一厂),以后,又陆续在崇明外沙(今启东)久隆镇创办了大生二厂,在海门创办了大生三厂,在城南创办了大生副厂,并在吕四、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通海垦牧公司。

材料三1912年后荣氏兄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中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历经20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张之洞等一些开明官员提出的救国主张(2分)。

并列举出他们在“求富”的旗号下创办的近代企业(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倡导的救国主张(2分)。

并分析他的救国主张在当时不能真正实现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原因(6分)。

 

2018年高二历史10月考试卷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继承王位,女子被排除在政治权力之外,材料中的现象正是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属于小农经济的模式,与材料中现象无关,故A项错误;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特点,与材料中现象原因不符合,故C项错误;儒家忠君思想是伦理纲常思想体现,不是宗法观念体现,故D项错误。

2.D

【解析】

秦朝的中央官员大多数管理皇室的事物,把皇帝家事情做为主要事情管理,体现出了家国一体的思想,D正确;A中彻底说法绝对,排除;B中官员配合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中皇帝操纵军国大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

政事堂会议有利于促进皇帝正确决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统治者增设政事堂等官僚机构,故政事堂会议的官员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政事堂会议也削弱了相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政事堂会议并不能说明官僚政治民主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试题分析: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正是这样做的,他建立了一系列严酷的法律制度,设文字狱清除“异端邪说”;兴修大狱滥杀大臣;设锦衣卫刑讯犯人;派大批检校监视百官,等等。

通过这些法律制度,使他个人独裁的“家天下”得以巩固。

也正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万钢深深悟出了法网恢恢、威严可畏的道理,说出了皇帝想要说的话。

因此选D。

其他三项都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

考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

法度,是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和利益的体现,任何一个阶级要巩固自己的政权,维护自己的利益,都必须重视法制建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5.C

【解析】“多数城邦的经济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口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这体现出希腊城邦的特征是小国寡民,答案为C项。

中央集权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故A错误;希腊属于工商业文明,故B错误;D属于政治制度特点。

点睛:

希腊半岛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或“城市国家”。

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6.B

【解析】据材料“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民法,故有材料中的说法,故B正确;万民法属于罗马帝国时期,不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故A错误;万民法是罗马奴隶制的法律,不可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错误;万民法也不可能包含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文献,故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根据题干“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可知光荣革命后,王权受到限制,光荣革命成果没有受到侵蚀,排除AD。

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是在1721年,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实际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排除B。

由题干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遴选”“取得女王认可”等信息得知,国王仍旧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C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

抓住题干时间“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和关键信息“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8.D

【解析】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国会拥有立法权,最高法院负责司法权。

“最高法院指出《国旗保护法》无效”说明美国最高法院负责司法的解释权,D正确;美国实行联邦制,州权主义占据上风不符合事实,A错误;国会负责立法,不是干涉司法,B错误;C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

9.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的国旗是星条旗,故A应是美国的国歌;德意志是在一个四分五裂的情况下由普鲁士王朝统一起来的,强调统一与集权,故C项应是其国歌;B应是英国的,因歌词中有“神佑女王”;D应是法国的,符合法国革命的特点。

所以应选C选项。

10.C

【解析】

【详解】

材料“强土弱之”、“弱土强之”说明中国古代通过各种方法增加单位亩产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因地制宜和适时播种,故A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绿肥的使用,故D项错误。

11.A

【解析】

根据材料“东至宋(今商丘),西至歧州,夹路列店肆待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等字眼说明唐朝时道路四通八达,往来商旅众多,带动了相关服务商业的发展,旅馆、交通工具的出租等,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国内的交通与商业情况,没有提及对外经济交流,故B项错误;唐朝在城市中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但是材料强调的是全国各地的交通与商业的发展,没有涉及城市内的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提及商旅,能够体现出区域贸易,但是材料强调的是交通便利,没有提及促进城市繁荣的具体内容,故D项错误。

12.B

【解析】东汉时烧出青瓷,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开通,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

故答案为B项。

黄道婆是元朝人,排除A项;曲辕犁在隋唐时出现,排除C项;明清时实行海禁政策,排除D项。

13.D

【解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生产产品主要供应官府和贵族使用,不流入市场;私营手工业产品主要流入市场销售;家庭手工业生产产品主要用于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售,因此商品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故答案为D。

14.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去的疾病而死去,故哥伦布在拉美却不太招人喜欢,A项正确。

B项不是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对哥伦布的看法,排除。

C项强调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客观作用,不能表达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情感,排除。

D项强调对哥伦布的积极作用,不能表达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情感,排除。

15.A

【解析】材料信息是17世纪中国武夷茶在欧洲的售价急剧走低。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联系逐渐紧密,武夷茶输入欧洲越来越多的结果,这反映了商业革命的不断发展,故A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的解题是在三大改造时期,故B项错误;价格革命的特点是物价上涨,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透过现象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

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17世纪中国武夷茶在欧洲的售价急剧走低,这实质上反映出商业革命扩大了世界经济联系,武夷茶输入欧洲增加的结果。

16.C

【解析】阿姆斯特丹港主要从事和荷兰有关的对外商业贸易,而中国的泉州港主要和中国小农经济模式相联系的对外出口手工业品的贸易,由于经济形态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C正确;造船航海技术差异不是导致二者地位不同的主要原因,A错误;手工业发展程度与两个的命运关系不大,B错误;D项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

17.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统一是通过西方殖民扩张实现的,故A项正确;东方的借鉴学习、正常的文化交流和人才的流动是在西方侵略下实现的,故BCD项错误。

18.B

【解析】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推动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商品输出成为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资本主义也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随着向垄断阶段的过渡,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

19.C

【解析】材料“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反应了工业革命是由市场需求引发,故C正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导致了工业革命,而是市场需求引发工业革命,故B错误;“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0.D

【解析】从时间上来看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是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人口迁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火车和蒸汽机的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而非第二次工业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资本集中,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1.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家庭手工业破产,打破了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的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复存在,与市场联系密切,同时也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据上,自然经济“解体”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故A正确;B与史实不符;C说法比较片面;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D不正确。

22.C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只能得出1885年~19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数值,不能反映出民族工业发展的快慢,排除A;在此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外受帝国主义国家的压制,内受本国封建统治的盘剥,排除B;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知此时中国进口的总额始终大于出口的总额,面临贸易逆差的困境,C正确;一战发生在1914~191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23.D

【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清政府为封建势力代表,维护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对于发展资本主义,他们是持反对态度的,故A项错误;清政府和封建地主中的一些先进分子,例如李鸿章等洋务派,已经在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发展了制造业等工业。

题干表现的是清政府对民族工业从打压到支持的变化,但这不能说明清政府开始发展制造业,故B项错误;民族工业仍然受到了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消失”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国内民族工业继续发展,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国外则是各国资本主义势力不断侵入中国市场,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相继在中国开厂,大量输出资本,进行经济侵略。

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故D项正确。

24.A

【解析】由“在中国抗战初期”“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可知,这场“生死大撤退”指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实力,并建设后方新工业基地,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A正确;B夸大了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对抗战胜利的作用,排除;C、D不符合史实,排除。

25.如: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与一些关系密切的人在一个密室一起开会,以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特别是外交问题的意见,后人称这个会议为“内阁会议”。

到了汉诺威王朝时期,由于首位国王乔治一世不会说英语,他往往不参加内阁会议,而且,自1714年以后,国王也没有否决过内阁的决议。

于是,有的重要的大臣就出来主持内阁会议,并把内阁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国王汇报,这样,其地位就日益突出,慢慢成为后来人们所称的首相。

首相地位越来越重要,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到18世纪末,英国责任内阁制基本定型。

国王不懂英语这个微小的变数,使得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影响了英国责任内阁的形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新型的史学研究题,是开放性试题,开放性回答,但一定要确保是中国或者近代史上的史实,符合一个微小的变化可以带来巨大的影响,意在突出说明事物的发展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26.

(1)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