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3668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docx

灰土挤密桩监理细则

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中建·开元壹号二期工程

工程地点:

西安市曲江大明宫遗址区

建设单位:

西安中建地产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陕西华茂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工程介绍:

本工程约25.8万㎡,其中A区10.9万㎡,B区7.8万㎡,C区7.1万㎡。

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沉管成孔工艺,等边三角形布桩,成孔直径Φ400mm,2:

8灰土填孔,1.5t-2t重锤夯扩,成桩直径不得小于4500mm(最终以实测为准)。

每栋楼试桩三组(共21根)。

灰土挤密桩完成后,桩头以下600mm挖除,做600厚3:

7灰土垫层,分层夯实回填。

二、监理依据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桩基工程施工图;

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项目监理规划。

三、监理工作的要点

1.桩孔的定位放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桩孔的直径和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成桩过程的垂直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素土及灰土含水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素土及灰土夯实数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6.素土及灰土粒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7.挤密桩流程控制: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桩机就位→土中成孔→桩孔夯填→桩体质量检验→桩间土挤密效果检验→挤密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工程验收。

四、主要监理控制

1.开工前

1.审核承包商施工资质。

2.仔细研究地质报告、原有地下管线和其它障碍物的资料。

3.审核桩基施工图、组织图纸会审。

4.审核承包商的桩基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机械设备、材料供应、人员配备等,以及控制排污、排渣及储存的位置,不能污染城市周围环境。

5.复核测量控制基准点和基础轴线控制桩和具体的桩位中心点,及核验承包商的定位放线及桩位放线

2.施工过程中

1.施工前应对土及灰土的质量、桩孔放样位置等做检查。

2.对地基土和填料,监理应现场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作击实试验,以确定填料和桩间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并检查现场试验员的上岗证和取样试验工具仪器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试桩情况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机具安装完毕后,应先打试桩,检查成孔质量,桩孔夯实质量,桩间土挤密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若发现地基土含水量过大(超过24%),缩径、塌孔、回淤现象;或者地基土含水量过低(小于12%),出现桩管难打难拔时。

报告建设单位,请设计部门来现场研究处理方案。

4.成孔和回填夯实的施工应符合规范要求。

成孔和回填夯实施工时检查桩管上是否焊有尺寸标志。

应从桩管与桩尖焊接处量起,每隔50厘米焊上尺寸标志,即0.5米、1米、1.5米、2米、2.5米、3米、3.5米……直至桩帽下50厘米止,以便随时检查桩管入土深度情况。

5.成孔施工时地基土宜接近最优含水量,当含水量低于12%时,宜加水增湿至最优含水量。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先在现场做一组桩间土挤密效果试验,以便与施工完成后做的桩间土挤密效果检测作比较。

6.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应超过桩距设计值的5%。

7.桩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8.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必须夯实,然后用灰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平均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压实系数最小值不应低于0.90;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0.93.

9.灰土挤密桩的桩数、排列尺寸、孔径、深度、填料质量及配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10.灰土垫层施工要求:

1)灰土垫层施工前,应将桩顶设计标高以上桩体连同桩间土一并清除,桩顶应基本水平。

如发现该处理标高一下部分桩间土松软应将其换夯实,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2)灰土垫层的用料与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拌合均匀,随伴随用(拌后堆放时间不超过24h),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3%以内。

3)灰土垫层应根据设计厚度(600厚)和范围,分层铺填、夯实(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施工中应控制好虚铺厚度,保证垫层的顶面标高和压实系数都满足设计要求。

3.质量标准、检测频率与方法 

1.挤密桩法处理地基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灰土挤密桩桩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主 控 项 目

1

桩间土挤密系数

 设计要求

现场取样检查 

2

桩体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现场取样检查

3

桩长

+500mm

测桩管入土长度或测孔深 

4

地基承载力

 设计要求 

 静载荷试验或浸水载荷试验 

一 般 

项 目

1

桩位偏差

 ≤5%的桩距

用钢尺量

2

垂直度

≤1.5%

 测桩管或桩孔垂直度

3

桩径

 沉桩

20mm 

用钢尺量,负值指局部断面 

冲击法或钻孔夯扩法法 

 -400mm 

用钢尺量,负值指局部断面

4

土料有机质含量

≤5%

试验室焙烧法,纯净黄土可不测 

5

石灰粒径

 ≤5mm 

筛分法,合格的袋装石灰粉可不测 

6

其他材料

设计要求

如水泥、粉煤灰等

注:

桩径允许偏差负值是个别断面 

2. 检查成桩质量及分项工程的技术资料验收。

3.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施工单位报送的挤密桩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施工质量。

审核报验资料,实测实量,确认质量合格,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挤密桩施工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挤密桩复合地基检测。

5.监理现场见证检测单位按设计要求及《规程》的要求,做桩间土挤密效果检测;挤密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审核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

6.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验收资料,内容包括:

挤密桩竣工平面图,成孔挤密施工记录表,桩孔夯填施工记录表,地基土及桩孔填料击实试验报告,桩间土挤密效果检验记录,桩孔夯填质量检验记录,挤密桩复合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建设单位委托法定检测单位检测结果出具的检测报告,设计变更通知,事故处理记录等,是否完整,符合要求。

4.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

序号

关键控制点

控制措施

1

施工顺序

分段施工

2

灰土拌制

土料、石灰过筛、计量,拌制均匀

3

桩孔夯填

石灰桩应打一孔填一孔,若土质较差,夯填速度较慢,宜采用间隔打法,以免因振动、挤压,造成相邻桩孔出现颈缩或坍孔

4

管理

施工中应加强管理,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和检查;桩孔要防止漏钻或漏填;灰土要计量拌匀;干湿要适度,厚度和落锤高度、锤击数要按规定,以免桩出现漏填灰、夹层、松散等情况,造成严重质量事故

5.施工注意质量问题

1.桩缩孔或塌孔,挤密效果差:

1)地基土的含水量在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挤密效果最好。

当含水量过大时,必须采用套管成孔。

成孔后如发现桩孔缩颈比较严重,可在孔内填入干散砂土、生石灰块或砖渣,稍停一段时间后再将桩管沉入土中,重新成孔。

如含水量过小,应预先浸湿加固范围的土层,使之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

2)必须遵守成孔挤密的顺序,应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

对已成的孔,应防止受水浸湿且必须当天回填夯实。

3)施工时应保持桩位正确,桩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为避免夯打造成缩颈堵塞,应打一孔,填一孔,或隔几个桩位跳打夯实。

2.桩身回填夯击不密实,疏松、断裂:

1)成孔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桩孔填料前,应先夯击孔底3-4锤。

根据地试验测定的密实度要求,随填随夯,对持力层范围内(约5-10倍桩径的深度范围)的夯实质量应严格控制。

若锤击数不够,可适当增加击数。

2)回填料应拌合均匀,且适当控制其含水量,一般可按经验在现场直接判断。

每个桩孔回填用料应与计算用量基本相符。

3)夯锤重不宜小于100kg,采用的锤型应有利于将边缘土夯实(如梨形锤和枣核形锤等),不宜采用平头夯锤。

6.成品保护

雨期或冬期施工,应采取防雨、防冻措施,防止灰土受雨水淋湿或冻结。

7.安全与环境管理

a.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控制措施

1

振动或锤倾倒或锤头突然下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击沉桩机、

冲击机操作

2

3

振动或锤击沉桩机安放平稳,经常检查设备情况

2现场施工人员或物件掉入孔内。

应加盖板

3施工用电触电

电气设备应设接地、接零,

并由持证人员安全操作。

电缆、电线应架空

b.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控制措施

1土方出场扬尘道路经常洒水

2机械使用

废油

施工现场使用或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措施

8.事后主要工作

a.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质监站等单位有关人员对挤密桩复合地基进行工程验收。

审核验收资料,查看现场,与会各方发表验收意见,确认质量合格后,参建各方在《挤密桩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上签字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b.竣工验收资料的内容:

承建商的资质、施工合同、施工许可证、图纸会审记录、测量放线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桩基施工记录、材料试验报告、配合比报告、原材进场审批表、原材使用审批表、桩位偏位记录桩基检测报告、质量事故处理资料、施工总结。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