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1415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后问答题及参考答案各工种通用.doc

第一篇职业道德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1、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答:

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答:

功能:

(1)道德的认识功能;

(2)道德的调节功能;

(3)道德的教育功能。

作用: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3)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职业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答:

(1)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2)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

(3)职业道德是调节执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

4、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具体有哪些?

答: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5、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答:

(1)促进职业活动的健康进行;

(2)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

(3)职业道德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4)职业道德可以促使人们自我完善。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职业性、实践性、继承性、多样性。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

(1)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2)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3)依法行事,严守秘密;

(4)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

1、职业道德的核心思想上什么?

答:

是为人们服务和坚持集体主义以及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职业劳动。

2、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

内涵:

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甘做人民的一块砖,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较个人得失,哪怕事情再小,只要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做的,它就是伟大的、高尚的,它就是党的事业。

(摘自网络)

原因: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新型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

(3)为人民服务是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3、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包含哪些?

有哪些属性?

答:

内容:

集体主义作为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属性:

长期以来,人们凭直觉认为,私的概念是具体的,个人主义的定义容易理解,即是私利,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对此讲得也比较透彻。

而公的概念则被泛化,对于集体主义,则被视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这是由集体主义的属性决定的。

集体主义所指的集体利益是由多个层面组成的,即是社会共同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组织和社会单位利益。

这些亦是具体的,也是能够确定的,只是有些人不想承认以至混淆它的实践性,使个人利益得以更多的保护。

4、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答:

(1)集体主义原则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

(2)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3)集体主义原则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同时强调集体必须充分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4)集体主义原则是中国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以爱国主意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6、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意义?

答:

(1)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旗帜;

(2)是巩固全党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3)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4)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5)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7、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

(1)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2)坚定理想,爱岗敬业;

(3)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8、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

(1)主要内容:

为民、务实、清廉;

(2)切入点: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3)突出:

作风建设;

(4)反对: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侈之风;

(5)总要求: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9、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有什么关系?

答: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而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公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社会道德的派生物,在保障社会生存与发展这一道根本目的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社会公德的成长必须有职业道德这个中间层次的支撑才行,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孤立地建设社会公德,那社会公德的建设也很难奏效。

换句话说,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公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与前提。

第三章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1、职业范畴的内涵是什么?

答:

是指反应职业道德现象的一些基本观念,或者说,各种反应和概括职业道德现象的特征、方面和关系的基本概念。

2、职业义务的内涵、特点、要求各是什么?

答:

内涵:

(1)是指公民和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

(2)是指在道德方面应尽的责任;

(3)是指不要报酬的奉献。

特点:

利他性、无偿性。

要求:

(1)职业义务是在人们的内心信念的驱使下,自觉自愿在工作岗位上履行的;

(2)履行职业义务不是为了得到权利或好处。

3、职业权利的内涵、特点、要求各是什么?

答:

内涵:

(1)是指在政治方面的强制力量;

(2)是指在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特点:

权威性、职业权利的利己性、隐蔽性。

要求:

(1)树立正确的执业权利观;

(2)正确使用手中的职业权利;

(3)敢于抵制滥用执业权利的不正之风。

4、职业责任的内涵、特点、要求各是什么?

如何强化职业责任?

答:

内涵:

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责任,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

(本题不确定)

特点:

(1)职业责任具有明确的规定性;

(2)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联系;

(3)职业责任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

如何:

5、职业纪律的内涵、特征、作用各是什么?

职业纪律与职业道德有什么关系?

答:

内涵:

社会主义职业纪律是广大劳动者在利益、信念、目标基本一致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高度自觉的新型纪律。

这种自觉的纪律是社会主义法制性和道德性的统一,成为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

特征:

职业性、自律性、安全性、制约性。

作用:

(1)可以维护正常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程序,保证社会主义劳动顺利有序地进行,促进经济发展;

(2)促使劳动者安全规范的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提高单位的工作绩效;

(3)提升单位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单位内部管理得制度化;

(4)有利于企业如文化的形成,提高其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6、职业良心的内涵、作用各是什么?

答:

内涵:

是指有着特殊职业的从业人员领悟了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因而具有的为社会尽具体义务的明确意识,或简单地说,就是从业人员对职业责任感的自觉意识。

作用:

(1)在从业人员作出某种行为之前,职业良心具有动机定向的作用;

(2)在职业活动进行过程中,职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3)在执业活动结束后,职业良心具有评价作用。

7、职业荣誉的内涵是什么?

有什么重要意义?

职业荣誉与职业道德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内涵:

是指一定的社会或集团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褒奖,是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

意义:

有没有职业荣誉感,直接影响职业的社会作用,终究也关乎职业人的命运。

荣誉提升道德,荣誉崔生自律;荣誉启发指挥,荣誉激励热情;荣誉坚定信念,荣誉鼓舞勇气;荣誉孕育责任,荣誉成就伟业。

关系:

职业荣誉感是职业道德的高级组成部分,其对这种职业道德产生着显而易见的影响——它维护和激励着这种职业道德,并且通过职业道德对该职业产生作用。

没有职业道德就没有职业,而没有职业荣誉感的职业道德也很难想象。

10、职业幸福的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要提升职业幸福感?

如何提升职工的职业幸福感?

答:

内涵:

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为什么:

37页

如何:

(1)企业应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一种人文关怀;

(2)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

(3)职业幸福感来源于和谐温馨的团队;

(4)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我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5)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知足常乐。

第四章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1、什么是职业技能?

答:

职业技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

2、职业技能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答:

特征:

具有时代性、专业性、层次性。

作用:

(1)职业技能保障和刺进企业的发展;

(2)职业技能是人们谋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3、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

【本题答案摘自网络】

答:

(1)职业技能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延迟就业、缓减就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

(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新职业新工种必将不断涌现,每个劳动者只有不断接受职业技能教育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和新的形势;

(3)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变革的催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就业制度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由过去的统包统配转向培育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4)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4、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影响有哪些?

答:

(1)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

(2)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持作用;

(3)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5、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关系?

答:

(1)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

(2)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持作用;

(3)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6、你认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哪个更重要?

为什么?

答:

职业道德。

理由: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并且职业道德在其中居主导地位,离开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就没有载体,但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提高、发挥就会缺乏有效的动力和制约,甚至有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

第五章职业道德修养

1、什么是道德修养?

答:

是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以及自我改造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2、道德修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1)道德修养要解决两个主要矛盾,即社会道德体系及其道德要求与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自身受到的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的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

(2)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改造、自我陶醉、自我剖析的活动;

(3)道德修养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

3、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有那些?

答:

(1)职业道德品质:

1)提高职业道德认识;

2)培养职业道德情感;

3)磨练职业道德意志;

4)树立职业道德信念;

5)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2)职业道德境界:

1)雇佣型职业道德境界;

2)尽职型职业道德境界;

3)献身型职业道德境界;

4、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是什么?

答:

(1)职业道德修养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需要;

(2)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必由之路;

(3)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拓展职业生涯;

(4)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

5、简要论述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答:

(1)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2)坚持知行统一,总结经验教训;

(3)积极开展职业道德评价;

(4)学习先进人物;

(5)努力做到“慎独”。

6、如何做到“慎独”?

【以下答案摘自网络】

答:

从一个人的品行着手,坦荡、无谓、无畏、自律。

行得正、坐得端。

就算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又要注意自己态度,这样才能在别人面前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7、如何做到“坚持知行统一,总结经验教训”?

【以下答案摘自网络】

答:

(1)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

(2)是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3)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准;

(4)推动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

总之,职业道德修养离不开职业实践活动,同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和职业活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第二篇法律常识

第一章法律概论

1、法律的概念是什么?

答:

(1)广义:

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以利益和义务为其内容,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狭义:

是指具体的法律规定,包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答: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我国法律的主要渊源有哪些?

答: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答: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3)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科学要求;

(4)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5)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基础;

(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

(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

7、什么是依法治国方略?

答:

是指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策略。

8、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识有哪些?

答:

法制完备、主权在民、人权保障、权力制衡、法律平等、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司法独立、程序适当、党要守法。

9、简述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答:

(1)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2)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

(3)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4)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5)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10、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又怎样的作用?

答:

(1)法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2)法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具有保障作用;

(3)法可以为诚信友爱的现实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4)法为激发主体的活力创造制度条件;

(5)法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只需提供有力保障;

(6)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

第二章宪法

1、简述宪法及其特征。

答: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本题答案摘自网络】

特征:

(1)宪法的内容不同于普通法律,具有根本性;

(2)宪法的效力不同于普通法律,具有最高性;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比普通法律要严格得多。

2、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指导思想: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本题答案摘自网络】

基本原则: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原则;

(3)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

3、怎么理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

(1)工人阶级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阶级;

(2)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3)知识分子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基本依靠力量。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1)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2)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3)有利于保证我过个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5、简述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答:

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6、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答:

(1)具有独立性、平等性;

(2)对资源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

(3)间接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答: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人身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社会经济权利;

(5)文化教育权利;

(6)特定公民的权利。

8、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答: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其他方面的义务。

9、我国国家机构体系是什么?

答: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国务院;

(4)中央军事委员会;

(5)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0、简述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答: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成。

11、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

(1)民主集中制原则;

(2)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

(4)责任制原则;

(5)精简、效率、服务、廉洁的原则;

(6)联系群众,为什民服务原则;

(7)党的领导原则;

12、阐述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答:

(1)组织选举机构;

(2)划分选区;

(3)选民登记;

(4)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与正式确定代表候选人;

(5)候选人的介绍;

(6)组织投票与确定当选。

13、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普遍性原则;

(2)平等性原则;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

(5)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

14、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有哪些?

答:

(1)有利于维护过节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5)有利于个民族的共同繁荣。

15、简述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答:

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哪些?

答:

(1)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7、阐述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答:

(1)选举工作的主持机构;

(2)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3)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4)确定当选。

第三章民法

1、民法的概念是什么?

答:

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自认人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为什么说民法是权利法?

答:

因为整部法律的内容多为授权性法律规范,授权民事主体以人格权、身份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权利;并鼓励民事主体行使自己的权利,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的时候,依法寻求法律保护。

3、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守法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4、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哪些?

答:

什么是:

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

条件:

(1)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行为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本题答案来自网络】

5、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是什么?

答:

(1)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作为构成要素;

(3)民事法律行为能够实现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

6、民事法律行为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答:

(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3)行为内容合法;

(4)行为形式合法。

7、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守法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8、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

名义独立、意志独立、财产独立、责任独立。

9、民事主体具备怎样的特点?

答:

广泛性、平等性。

第四章民事单行法

1、什么是物权法?

物权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答:

什么是:

广义:

是指所有调整物权关系的法律的总称;

狭义:

是指民法典中关于五千的规定或独立的物权单行法。

是什么:

是物的归属关系及主体因对物的占有、利用而发生的财产关系。

2、物权法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

答:

性质:

私法性、强制性、固有法性、公共性。

特征:

3、物权法的基本特征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

基本特征:

(1)在权利性质上,物权为支配权,权利人无需借助他人的行为就能行使其权利;

(2)在权利效力范围上,物权为绝对权;

(3)在权利客体上,物权的客体为物;

(4)在权利效力上,物权具有优先力和追及力;

(5)在权力的发生上,物权的设定采取法定主义,当事人不得任意创设新的物权,也不得任意变更物权的内容;

(6)在权利的保护方法上,物权的保护以恢复权利人的支配为主要目的,偏重于“物上请求权”的方法。

实现意义:

(1)直接意义:

1)界定财产归属;

2)提高财富效益;

3)保障交易安全。

(2)间接意义:

1)有恒产者有恒心;

2)无财产及无人格。

4、合同的概念、特征和法律性质是什么?

答:

概念:

是指平等主体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然人活法人)关于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特征:

(1)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即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为意思表达;

(2)双方当事人意思表达须达成协议,既意思表达一致;

(3)合同系以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为目的;

(4)和同事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条件下而达成的协议,故应为合法行为。

5、合同的订立方式及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方式:

要约、承诺。

原则:

公平、诚实守信。

6、合同解除需要具备哪些法律条件?

答: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